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一)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一)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Ⅱ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
卷I (共9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35小题;每小题1分, 计3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When for his views about his teaching job, Philip said he found it very interesting and rewarding.
A. asking B. asked C. having asked D. to be asked
2. _____ in a white uniform, he looks more like a cook than a doctor.
A. Dressed B. To dress C. Dressing D. Having dressed
3. Film has a much shorter history, especially when such art forms as music and painting.
A. having compared to B. comparing to
C. compare to D. compared to
4. _______ with care, one tin will last for six weeks.
A. Use B. Using C. Used D. To use
5. After completing and signing it, please return the form to us in the envelope _____.
A. providing B. provided C. having provided D. provide
6. Time, ______ correctly, is money in the bank.
A. to use B. used C. using D. use
7. John has really got the job because he showed me the official letter _____ him it.
A. offered B. offering C. to offer D. to be offered
8. Before driving into the city, you are required to get your car ____.
A. washed B. wash C. washing D. to wash
9. _______ in a long queue, we waited for the store to open to buy a New iPad.
A. Standing B. To stand C. Stood D. Stand
10. ______to work overtime that evening, I missed a wonderful film.
A. Having been asked B. To ask C. Having asked D. To be asked
11. - I need to write an ad to rent out our place now.
-______ Michael is looking for a place.
A. Why not B. What for C. Why bother D. So what
12. The little boy, who had _____ gift for music from an early age, is considered to be _____ future Beethoven by his teachers.
A. the; / B. /; a C. a; a D. the; /
13. The man was determined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n his own and turned down ______ of help.
A. invitations B. offers C. applications D. comments
14. -What’s that terrible noise
-The neighbours _____ the lawn.
A. mow B. are mowing C. have mowed D. will mow
15. He has made another wonderful discovery, _____ I think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cience. A. which B. what C. when D. that
16. Not until ___to do my homework ____ how much time I had wasted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 I began; I realized B. I began; did I realize
C. did I begin; I realized D. did I begin; did I realize
17. The girl left home after quarreling with her parents, _____ them quite worried.
A. making B. made C. to make D. makes
18. No one in the factory but the brothers _____ that our factory will be closed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problem.
A. knows B. know C. have known D. knew
19. Miss Woody made _____ clear that she would never have cooperation with that company.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it
20. Those photos _____ the happy memories of my beautiful school days.
A. set back B. gave back C. turned back D. brought back
21. - Mum, I’ve been studying all the morning. _____ I play computer games for a while
-No, I’m afraid not.
A. Can’t B. Won’t C. Shouldn’t D. Wouldn’t
22. - We definitely can’t finish the work today. Let’s leave it tomorrow.
- It’s a ____.
A. deed B. treat C. deal D. word
23. The children remembered to ______ themselves at first, but things went out of control minutes later.
A. produce B. behave C. practice D. enjoy
24. Jack was interviewed by _____ Talk Show program last week and the interview was _____ success.
A. the; a B. /; a C. /; / D. the; /
25. Hearing the news, we did nothing but _____ silently.
A. to sit B. sat C. to be sitting D. sit
26.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 so I feel very curious about everything here.
A. have been to this city B. had been to this city
C. came to this city D. come to this city
27. They said that not all trainees would be suitable for the jobs _____ they were being trained. A. in which B. for which C. in that D. for that
28. Hurry up, honey! We have to arrive at the airport by 11:00 o’clock, _____ we will miss the flight.
A. however B. instead C. anyway D. otherwise
29. The poem _____ in tomorrow’s literature class is from a collection of classic works.
A. to be recited B. to recite C. be recited D. being recited
30. The prime minister said that ______ students lack nowadays is devotion and patience. A. how B. why C. what D. if
31. By the time he realizes he _____ a mistake, it’ll be too late for him to change his mind. A. makes B. made C. has made D. had made
32. Eventually I reached the point _____ I was beginning to enjoy my work.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which
33. A car’s tires should be ______ regularly to ensure their safety.
A. tried B. checked C. treated D. experienced
34. -Can you pick me up after work My car ______.
-With pleasure.
A. is going to be repaired B. has repaired
C. is being repaired D. is repaired
35. She claimed _____ that she would never break her words.
A. meaningfully B. firmly C. faithfully D. obviously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young man was getting ready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for many months he had 36 a beautiful sports car in a dealer’s showroom, and 37 his father could well 38 it, he told him that was all he wanted. On the morning of his graduation day his father called him into his own study and told him how 39 he was to have such a fine son. He handed his son a beautiful gift box. 40 but slightly disappointed, the young man 41 the box and found a lovely book. 42 , he raised his voice at his father and said, “ 43 all your money you give me a book ” And rushed out of the house 44 the book in the study.He did not contact(联系)his father for a whole year 45 one day he saw in the street an old man who looked like his father. He 46 he had to go back home and see his father.
When he arrived at his father's house, he was told that his father had been in hospital for a week. The moment he was about to 47 the hospital, he saw on the desk the 48 new book, just as he had left it one 49 ago. He opened it and began to 50 the pages. Suddenly, a car key 51 from an envelope taped behind the book. It had a lag (标签) with dealer’s name, the 52 dealer who had the sports car he had 53 . On the tag was the 54 of his graduation. and the 55 PAID IN FULL.
36. A. expected. B. enjoyed. C. admired. D. owned
37 A. finding B. proving C. deciding D. knowing
38. A. afford B. offer C. keep D. like39. A. encouraged B. comfortable C. proud D. moved40. A. Nervous B. Serious C. Careful D. Curious41. A. packed. B. opened. C. picked up D. put aside42. A. Angrily B. Eagerly C. Calmly D. Anxiously43 A. At B. From C. With D. To44 A. toasting B. putting C. forgetting D. leaving45 A. until B. as C. before D. unless46 A. learned . B. realized. C. recognized. D. admitted47 A. get to B. search for C. turn to D. leave for48 A. much B. still C. hardly D. quite49 A. year B. month C. week D. day50 A. clean B. read. C. turn D. count51 A. lost B. came C. appeared. D. dropped52 A. old. B. same C. special D. new53 A. remembered. B. desired. C. found. D. met54. A. picture B. place C. date D. met
55. A. words B. information C. date D. card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Facial expressions carry meaning that is determined by situ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For example, in American culture the smile is in general an expression of pleasure. Yet it also has other uses. A woman’s smile at a police officer does not carry the same meaning as the smile she gives to a young child. A smile may show love or politeness. It can also hide true feelings. It often causes confusion (困惑) across cultures. For example, many people in Russia consider smiling at strangers in public to be unusual and even improper. Yet many Americans smile freely at strangers in public places (although this is less common in big cities). Some Russians believe that Americans smile in the wrong places; some Americans believe that Russians don’t smile enough. In Southeast Asian cultures, a smile is frequently used to cover painful feelings. Vietnamese people may tell a sad story but end the story with a smile.
Our faces show emotions (情感), but we should not attempt to “read” people from another culture as we would “read” someone from our own culture. The fact that members of one culture do not express their emotions as openly as do members of another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do not experience emotions. Rather, there ar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facial expressiveness permitted. For example, in public and in formal situations many Japanese do not show their emotions as freely as Americans do. When with friends, Japanese and Americans seem to show their emotions similarly.
It is difficult to generalize about Americans and facial expressiveness because of person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from certain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eem to be more facially expressive than others. The key is to try not to judge people whose ways of showing emotion are different. If we judge according to our own cultural habits, we may make the mistake of “reading” the other person incorrectly.
56. What does the smile usually mean in the U.S.
A. Love B. Politeness C. Joy D. Thankfulness
57. The author mentions the smile of the Vietnamese to prove that a smile can ________.
A. show friendliness to strangers
B. be used to hide true feelings
C. be used in the wrong places
D. show personal habits
58. 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attempting to “read” people
A. Learn about their relations with others
B. Understand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C. Find out about their past experience
D. Figure out what they will do next
59.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st
A. Cultural Differences
B. Smiles and Relationships
C. Facial Expressiveness
D. Habits and Emotions
B
Bardithch High School decided to have an All-School Reunion. Over 450 people came to the event. There were tours of the old school building and a picnic at Confederate Park. Several former teachers were on hand to tell stories about the old days. Ms. Mabel Yates, the English teacher for over fifty years, was wheeled to the Park.
Some eyes rolled and there were a few low groans (嘟囔声) when Ms. Yates was about to speak. Many started looking at their watches and coming up with excuses to be anywhere instead of preparing to listen to a lecture from an old woman who had few kind words for her students and made them work harder than all the other teachers combined.
Then Ms. Yates started to speak:
“I can’t tell you how pleased I’m to be here. I haven’t seen many of you since your graduation, but I have followed your careers and enjoyed your victories as well as crying for your tragedies. I have a large collection of newspaper photographs of my students. Although I haven’t appeared in person, I have attended your college graduations, weddings and even the births of your children, in my imagination. ”
Ms. Yates paused and started crying a bit. Then she continued:
“It was my belief that if I pushed you as hard as I could, some of you would succeed to please me and others would succeed to annoy me. Regardless of our motives, I can see that you have all been successful in your chosen path.”
“There is no greater comfort for an educator than to see the end result of his or her years of work. You have all been a great source of pleasure and pride for me and I want you to know I love you all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There was a silence over the crowd for a few seconds and then someone started clapping. The clapping turned into cheering, then into a deafening roar (呼喊). Lawyers, truck drivers, bankers and models were rubbing their eyes or crying openly with no shame all because of the words from a long forgotten English teacher from their hometown.
60. What activity was organized for the school reunion
A. Sightseeing in the park
B. A picnic on the school playground
C. Telling stories about past events
D. Graduates’ reports in the old building
61.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2
A. Some graduates were too busy to listen to Ms. Yates’ speech
B. Many graduates disliked Ms. Yates’ ways of teaching
C. Some people got tired from the reunion activities
D. Most people had little interest in the reunion
62. We can learn from Ms. Yates’ speech that she _________.
A. kept track of her students’ progress
B. gave her students advice on their careers
C. attended her students’ college graduations
D. went to her students’ wedding ceremonies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Ms. Yates
A. Reliable and devoted
B. Tough and generous
C. Proud but patient
D. Strict but caring
C
A few days ago I got a call from my old college friend whom I haven’t seen for a very long time. The topic, which was about all the good old times that we had changed to a touching story when he started talking about his father.  
His father’s declining health made him stay at the hospital. Because of his illness, his father suffered from insomnia (失眠) and often talked to himself. My friend, who had not been able to sleep for a few days as he had to keep watching his father’s condition, became irritated and told his father to keep silent and try to get some sleep. His father said that he really wanted to sleep well because he was very tired and told my friend to leave him alone in the hospital if he did not want to keep him company.  
After his father finished talking, he fell unconscious (失去知觉). My friend was very sorry for speaking the ill words towards his father. My friend, whom I knew as a tough person, cried as a baby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telephone. He said that from that moment on, he prayed every day, asking God to let his father wake up from his coma. He promised himself that whatever words came out from his father’s mouth after he regained his consciousness, he would gladly take them. His only hope for God was to give him a chance to rectify his past mistake.  
Often, we complain when we have to accompany or watch over our parents for years, months, days, hours or even minutes. But do we realize that our parents keep us company and watch over us for as long as we (or they) live From the day we were born to our adulthood, and even when deaths come to us, they are always at our side.
Imagine how sad our parents will be when they hear a seemingly innocent word of “no” come out from our mouths. We can make promises to ourselves that from now on there will be no more complaints that come out from our mouths when we have to watch over or accompany our parents. No more complaints come out from our mouths when we feel that our parents have treated us like little children. There are so many unlucky ones who have neither fathers nor mothers. They long to have the things that we most complain about, but never have them.
Actually, it takes only a second to think and light the lamp that will bring us to a place where peace is dwelling.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writer’s friend
A. Sad B. Sorry C. Regretful D. Pitiful
6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rectify” mean in Para. 3
A. put…right B. recite…by heart C. realize D. recognize
66.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in the passage
A. Your parents will keep talking to themselves when they are old.
B. Be good to your parents when you still have the chance.
C. You will regret in your life if you don’t show your kindness to your parents.
D. It is not easy to take good care of sick old parents.
D
TEENSGIVING in SPRING 2010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What is TEENSGIVING
TEENSGIVING is an exciting yearly event where hundreds of New York City teens gather together annually for a remarkable day of community service. This year, TEENSGIVING in SRING 2010 participants will once again better New York City and impact thousands of lives!
When is TEENSGIVING in SPRING2010
SUNDAY, APRIL 25, 2010
Where is TEENSGIVING
All over New York City. Everyone will meet at the 92nd Street Y (92nd and Lexington) at 9:00 AM for the event kick-off. Then, all TEENSGIVING volunteers will disperse across the city to work with our partnering agencies where they will make a HUGE difference and have fun!
Who participates in TEENSGIVING
Hundreds of teenagers from around the city. Teens come from the 92nd Street Y, various city schools, youth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area. In addition, many adult volunteers (aged 21 and older) will donate their time to TEENSGIVING in SPRING 2010.
What projects do participants do at the agencies
Sample projects include painting park benches, planting gardens, visiting and playing with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assembling craft kits for children in hospitals, assisting at animal shelters, working at soup kitchens, delivering meals and celebrating with families at homeless shelters.
Do I get anything for participating in TEENSGIVING
Yes! Everybody benefits! Teen volunteers will receive *6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credit, good towards honor society, high school graduation and colleg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dult volunteers will be “thanked” with a light breakfast, a gift certificate for their trouble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helping our city’s youth contribute to their community. In addition, all teen and adult volunteers will receive a cool TEENSGIVING in SPRING 2010 T-shirt.
This sounds awesome! How do I register for TEENSGIVING in SPRING2010 Interested teens and/or adults should e-mail the TEENSGIVING Coordinator Josh Hyman at jhyman@92Y.org (subjet:TEENSGIVING) to receive more information and to register for this fantastic event!
**Teens can also contact their school’s Community Service Advisor**
TEENSGIVING is sponsored by the 92nd Street Y.
67. TEENSGIVING is an event which is held ______.
A. from time to time B. once every year
C. every two years D. twice a year
68. Teenagers may do all the following in the event EXCEPT ______.
A. watering flowers B. cooking
C. cleaning streets D. taking care of animals
69. An adult volunteer may get ____ for his time devoted to TEENSGIVING in SPRING 2010.
A. community service credit and a T-shirt
B. a high school certificate and a light breakfast
C. a T-shirt and a gift certificate
D. a gift certificate and community service credit
70.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
A. inform readers of som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B. introduce TEENSGIVING in SPRING 2010 to readers
C. encourage readers to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TEENSGIVING
D. call on readers to participate in TEENSGIVING in SPRING 2010
E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E、F和G)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如选E填涂AB, 选F填涂BC,选G填涂CD)
Money Matters
Parents should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money. 71 So you may start talking about money when your child shows an interest in buying things, candy or toys, for example.
1.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Begin explaining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by showing how people trade money for goods or services. It’s important to show your child how money is traded for the thing he wants to have. If he wants to have a toy, give him the money and let him hand the money to the cashier (收银员). 72 When your child grows a bit older and understands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you can start explaining more complex ways of using money.
2. Money lessons
Approach money lessons with openness and honesty. 73 If you must say no to a child’s request to spend money, explain, “You have enough toy trucks for now.” Or, if the request is for many different things, say, “You have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is toy and that toy.”
3. 74
Begin at the grocery store. Pick out two similar brands of a product — a name-brand butter and a generic (无商标产品), for example. You can show your child how to make choices between different brands of a product so that you can save money, 75 If he chooses the cheaper brand, allow him to make another purchase with the money saved. Later, you may explain how the more expensive choice leaves less money for other purchases.
A. Wise decisions
B. The value of money
C. Permit the child to choose between them.
D. Tell your child why he can—or cannot—have certain things.
E. Ask yourself what things that cost money are most important to you.
F. Talk about how the money bought the thing after you leave the toy store.
G. The best time to teach a child anything about money is when he shows an interest.
卷 II (共55分)
(注意:将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三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 短文填空(共20小题; 每空一词,每空1分, 满分20分)
A
Mother used to ask me what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 is. Through the years I would guess at the correct answer. When I was younger, I thought sound was very important to us, so I said, “My 1___________, mum.” She said, “No, many people are deaf. But think about it and I will ask you again.”
Since making my first attempt, I had often thought over the question. So the next time I told her, “Mum, it must be our eyes.” She said, “You are learning fast, but the answer isn’t correct because there are 2___________ people”
Over the years, Mother asked me a couple more times and always her answer was, “No, but you are getting smarter, dear.” Last year, my Grandpa 3___________ away. Everybody was heartbroken, crying. When it was our turn to say our final good-bye to Grandpa, Mum asked me, “Do you know the most 4___________ body part yet, my dear ”
I was 5___________ when she asked me this now. I always thought this was a game between her and me. She saw the puzzled look on my face and told me, “This question is very important. It shows you have really lived your life.” I saw her eyes full of tears. She said, “My dear, the most important body part is your 6___________.” I asked, “Is it because they hold up your head ” She replied, “7___________, it is because on them a crying friend or a loved one can 8___________ their head. I hope you will have a shoulder to cry 9___________ when you need it.”
Then and there I understood the most important body part is not a selfish one. It is being sympathetic to the pain of 10___________.
B
My father brought home a sailboat when I was ten, and almost each Sunday in summers we would go sailing. Dad was quite skilled in sailing, but not good at 11___________. As for me, I learned both before twelve because of living close to Lake Ontario.
The last time Dad and I set sail together was really unforgettable. It was a perfect weekend after I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I came home and invited Dad to go sailing. Out we set soon on the calm lake. Dad hadn’t 12___________for years, but everything 13___________ well with the tiller(舵柄)in his hands.
When we w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lake, a 14___________ wind came all of a sudden. The boat was hit violently. Dad was always at his best in any danger, 15___________ at this moment he froze.
“John! 16___________!” he shouted in a trembling voice, with the tiller still in his hands.
In my memory he could fix any 17___________. He was the one I always 18___________ to for strength and security. Before I could respond, a wave of water got into the boat. I rushed to the tiller but it was too late. Another huge wall of water turned 19___________the boat in a minute. We were thrown into the water, and Dad was struggling aimlessly. At that moment, I felt fiercely protective of him.
I swam to Dad quickly and assisted him in climbing onto the hull(船壳)of the boat. Upon sitting on the hull, Dad was a little awkward about his flash of. 20___________ “It’s all right, Dad. We are safe now,” I comforted him.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Dad had counted on me in a moment of emergency. More importantly, I found it was my turn to start looking out for my father.
第二节:短文改错 (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wo years before, I traveled to Brazil and I rented for a car. Unfortunate, I had an accident and hit another car, and I needed to stay in a hospital for at least two week. I called my parents, so I did not tell them what had happened. I knew that they will be worried about myself because I was so farther away, and that my mother would not sleep if she knew the accident. Therefore, I told them interested stories and how I was enjoying Brazil. As a result, nobody knew truth. I still think that it was the right thing to do.
第三节:书面表达(25分)
假定你是某中学的学生李华。请用英语给出版社编辑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现在使用的
英语教材的看法。
内容主要包括:
优点:1. 话题广泛;
2. 图片丰富;
3. 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建议:适当降低词汇难度。
注意:1. 词数100 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开头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Editor,
As a student reader, I am writing to talk about the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your hou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regards,
Li Hua
高二年级英语调研试卷答案
第一节 短文填空
第二节 改错
Two years before, I traveled to Brazil and I rented for a car. Unfortunate, I had an accident
ago Unfortunately
and hit another car, and I needed to stay in a hospital for at least two week. I called my parents,
weeks
so I did not tell them what had happened. I knew that they will be worried about myself because/but would me
I was so farther away, and that my mother would not sleep if she knew the accident. Therefore,
far
told them interested stories and how I was enjoying Brazil. As a result, nobody knew∧ truth. I
interesting the
still think that it was the right thing to do.
第三节 书面表达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3.答题卡和答题纸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一对夫妇,其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a,不患甲病的几率为b;患乙病的几率为c,不患乙病的几率为d,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或两病兼发的几率依次为
A. ad+bc、ad B. a+c-2ac、ac C. 1-ac-bd、ad  D. b+d-2ac、ac
2.已知芦花鸡基因B在性染色体上,对非芦花鸡基因b是显性,为了尽早而准确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
A.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C.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D.非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3.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占,2/9,Rr占6/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9/64 D.25/64
4.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碗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  B.l∶1 C.9∶6   D. 5∶1
5.某种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转变成为黑色色素,如下图所示。若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则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6.已知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人数中的概率为l/100。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男人结婚。试问,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A.l/1200 B.l/9 C.l/600 D.l/6
7.500个基因型为Aa的精原细胞所产生的含有基因A的精子(理论值)与多少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卵原细胞所产生的含基因AB的卵细胞数目(理论值)相同
A.1000   B.4000    C.8000   D.16000
8.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
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
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XYY个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复制的Y染色体未分离
②XXY个体产生的原因只能发生在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
③人的体细胞中只有第13号,第18号或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时才表现出严重的病症
④目前未发现第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将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aa的个体杂交,得Fl后,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为
A.5:2:5 B.3:4:3 C.3:2:3 D.1:2:l
11.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
A.7.5﹪ B.6﹪ C.约5.6﹪ D.约8.1﹪
12.一段信使RNA中有60个碱基,其中A为15个,G为25个,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DNA分子片段中G和T共有的个数为
A.15个 B.25个 C.40个 D.60个
13.用32P标记了某植物体细胞(含3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30和30、后期60和3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14.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15.某细菌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 C35H70O22N15,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个数和控制该毒性肽的基因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分别为
A.6、60 B.5、90 C.4、60 D.3、90
1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膜?
A.1层 B.2层 C.3层 D.6层
17.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增多
18. 11.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时,药液可通过②→①到达各组织细胞
B.③缺氧时的呼吸产物也可作为内环境的一种成分
C.②中的渗透压与蛋白质和离子的含量有关,与代谢废物含量无关
D.尿素的主要转移方向是③→②→①
19.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因疾病导致毛细淋巴管堵塞,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20.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
21.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B.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2.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人体缺少水分时,肾脏能通过加强水分的重吸收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
B.肾脏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钠、钾等离子,参与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肾脏排尿不仅仅是为了排出水分,更重要的是排出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D.肾脏能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尿液中若有葡萄糖则为糖尿病患者
23.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A. D点   B. C点  C.A点     D. B点
24.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5.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 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如图所示)。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26. 如果某患者支配右手的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完整,则:
A.针刺左手不会发生缩手反射 B.针刺右手会发生缩手反射
C.针刺左手不会感觉疼痛 D.针刺右手会感觉疼痛
27.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A.神经膜离子分步内负外正 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
28.关于神经系统不同中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
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9.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0. 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卷Ⅱ(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40分)
31.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________。O2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
(2)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 等的含量有关。
(3)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是通过 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的。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____________,原因是图中[ ]____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___物质。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____________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
32. 如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2)图甲中有 个突触,①所指结构的名称是 。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 (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3)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与A情况相比,B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导致 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
33.(5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 _____________。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 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___ ____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 _。
34.以下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A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________个体相同。
(2)C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作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__
(3)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D过程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之所以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是因为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于是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有如下两点:
(1)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2)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RNA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转运RNA的功能;
接下来需要对这些假设逐一进行实验验证。请写出你的验证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对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预测。(不要求写具体的实验步骤)
(1)验证抗生素是否阻断细菌转录过程的实验
①基本实验思路:设置甲、乙两组实验进行体外模拟 过程,甲组滴加适量的一定浓度的 ,乙组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其余条件 。最后检测两组实验中的 生成量。
②实验结果、结论:若甲、乙两组中RNA的生成量相等,则 ;若甲组中RNA生成量少于乙组中的RNA生成量,则 。
(2)验证抗生素是否阻断细菌转运RNA功能的实验
①实验基本思路:设置甲、乙两组实验,进行体外模拟细菌的翻译过程。甲组加入用抗生素处理后的各种转运RNA,乙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结论:若甲、乙两组中蛋白质的生成量相等,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图所示为二倍体西瓜形成多倍体西瓜的操作图解,分析回答:
(1)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经___________处理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该个体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比值依次为___________。
(2)如果基因型为AA的西瓜幼苗加倍后作母本,接受基因型AA作父本的花粉,则发育成种子胚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
31.(1)a a (2)无机盐 蛋白质 (3)内环境
(4)不会 d 血浆 缓冲 (5)b 组织液 水肿
32.(1)反射弧 (2)2 突触小泡 ④ (3)减少 Na+内流量
33.(1)感受器(2)b 局部电流 (3)6 突触 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36.(1)秋水仙素; AAaa; AA、Aa、aa 1∶4∶1 (2)AAA第Ⅰ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孤立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等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
D.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2.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
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
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
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
3.加在某台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则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为( )
A.P B.U2/R C.P2R/U2 D.P-P2R/U2
4.如图所示的图中,哪些图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也相等 ( )
5.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转动速度为υ,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nυS△t B.nυ△t C.I△t/e D.I△t/(Se)
6.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l,q2,q3固定在一条直线上,q2与q3 的距离为ql与q2的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量之比ql:q2:q3为( )
A.-9:4:-36 B.9:4:36 C.-3:2:-6 D.3:2:6
7.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 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8.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一电场可能是(  )
9.如图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 Ω,R2=1 Ω,R3=3 Ω,I1=0.2 A,I2=0.1 A,那么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为(  )
A.0.2 A,方向向右
B.0.15 A,方向向左
C.0.2 A,方向向左
D.0.3 A,方向向右
10.在平行金属板间加上图所示的电压,能使处于板中央原来静止的电子做往复运动的电压是( )
11.一辆电瓶车,质量为500kg,由内阻不计的蓄电池组向直流电动机提供24V的电压,当电瓶车在水平地面上以0.8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5A,设车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g=10m/s2),则此电动机的内阻是( )
A.4.8Ω B.3.2Ω C.1.6Ω D.0.4Ω
12.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的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
C.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D.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13.如图所示,把四个相同的灯泡接成甲、乙两种电路后,灯泡都正常发光,且两个电路的总功率相等,则这两个电路中的U甲,U乙,R甲,R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U甲>U乙
B.U甲=4U乙
C.R甲=4R乙
D.R甲=2R乙
14.有一匀强电场,其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把一个半径为r的光 滑绝缘环,竖直放置于场中,环面平行于电场线,环的顶点A穿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q>0)的空心小球,如图所示,当小球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1/4圆周到B点时,小球对环的压力大小为( )
A.2mg B.qE C.2mg+qE D.2mg+3qE
第Ⅱ卷
二、实验题(12分)
15.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V,内阻1Ω) B.电流表(0~3A,内阻约为0.01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125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 kΩ)
E.电压表(0~15V,内阻约为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000Ω,额定电流0.3 A) 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 ;(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4分)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 接法;(填“内”或“外”) (2分)
(3)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 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然后根据你设计的原理电路将下图中给定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三、计算题
16.(8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间距为2cm ,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量为 2×10 5C的电荷由A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0.1J。则:(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
(2)A.B两点的电势差UAB为多少?
(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
17.(10分)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3A,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6A。已知表头的内阻Rg为200Ω,满偏电流Ig为2mA,求电阻R1、R2的值。
18. (14分)飞行时间质谱仪可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真空状态下,脉冲阀P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自a板小孔进入a、b间的加速电场,从b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N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已知a、b板间距为d,极板M、N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板时的初速度。
(1)当a、b间的电压为U1,在M、N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2,使离子到达探测器。求离子到达探测器的全部飞行时间。
(2)为保证离子不打在极板上,试求U2与U1的关系。
答案
1. AC 2.B 3. D 4.BD 5.AC 6.A 7.C 8.A 9.C 10.ABC 11.C
12.D 13.AC 14.D
15. (1)A、C、D、F、H (2)外
(3)见右图
16. (1) 0.1J ;(2)5000V ;(3)5.0×105 V/m
17. R1=0.134Ω R2=0.536Ω
18. 解:(1)由动能定理: (4分)
离子在a、b间的加速度 (2分)
在a、b间运动的时间 (2分)
在MN间运动的时间: (2分)
离子达到探测器的时间:
(3分)
(2)在MN间侧移 (3分)
由,得 (2分)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I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试卷上。
3.II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试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 K—39,Mn—55,Fe—56,Cu—64,Zn—65
卷I(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原电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原电池中负极一定被腐蚀 B.电子从原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移向负极
C.阴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向正极移动 D.原电池中正极的活泼性较差
2.下列关于钢铁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氧腐蚀时正极放出氧气 B.析氢腐蚀时正极放出氢气
C.化学腐蚀速率超过电化学腐蚀速率 D.析氢腐蚀比吸氧腐蚀普遍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弱酸电离  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②③④⑤ B.①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⑤
4.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慢
C.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可对铜起保护作用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5.已知在25℃,101kPa下,l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1)+22.5O2(g)=8CO2(g)+9H2O(g);△H=-48.40kJ·mol-1
B.C8H18(1)+22.5O2(g)=8CO2(g)+9H2O(1);△H=-5518kJ·mol-1
C.C8H18(1)+22.5O2(g)=8CO2(g)+9H2O(1);△H=+5518kJ·mol-1
D.C8H18(1)+22.5O2(g)=8CO2(g)+9H2O(1);△H=-48.40kJ·mol
6.现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g) ΔH=a kJ·mol-1
H2(g)+O2(g)===H2O(l) ΔH=b kJ·mol-1
2H2(g)+O2(g)===2H2O(l) ΔH=c kJ·mol-1
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
7.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右图为2H2+O2=2H2O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吸收能量
B.过程②吸收能量
C.此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9.有关下图装置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溶液中发生了变化:4Fe(OH)2+O2+2H2O===4Fe(OH)3
C.Fe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D.NaOH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10.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相等
C.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D.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12.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 3Fe2+,与此电池反应相符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FeCl2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银片、石墨、Fe(NO3)2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13.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度,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甲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装置乙中的铁钉腐蚀最快
C.装置丙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D.装置甲中的铁丝和装置乙中的铜丝都会被腐蚀
14. 用Pt电极电解含有0.1 mol Cu2+和0.1 mol X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Cu2+>H+>X3+ B.H+>X3+>Cu2+
C.X3+>H+>Cu2+ D.Cu2+>X3+>H+
15.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有关对爱迪生蓄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NiO2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充电时,阴极上Fe(OH)2放电,发生氧化反应
D.蓄电池的电极应浸入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16.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0.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
17. 用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电池负极消耗m g气体时,电解池阴极有m g气体生成
B.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2H+-2e-= H2↑
C.电解后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电池中c(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变大
18.将铁片和锌片放在盛有NaCl溶液(其中滴有酚酞)的表面皿中,如图所示,最先观察到变为红色的区域为( )
A.Ⅰ和Ⅱ    B.Ⅰ和Ⅳ C.Ⅱ和Ⅲ    D.Ⅱ和Ⅳ
19.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1∶4 D.2∶3
20.以Fe为阳极,Pt为阴极,对足量的 Na2SO4 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4 mol Fe(OH)3沉淀,此间共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 ( )
A.6mol B.8mol C.10mol D.12mol
卷II(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题号 三 四 五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得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28分)
21.(1)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是放热反应,当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145 kJ的热量,写出这个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105 kJ,则丁烷的标准燃烧热ΔH=________。已知1 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则反应:
C4H10(g)+O2(g)===4CO2(g)+5H2O(g)的ΔH=________kJ·mol-1。
2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_______极,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填电极材料名称)
23.(1)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观察图a和图b,根据盖斯定律,写出△H1、△H2、△H3、△H4、△H5和△H6的关系。
图a: ;图b: 。
(3)由甲烷、氧气和K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24.新型高能钠 硫电池以熔融的钠、硫为电极,以导电的陶瓷为固体电解质。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原理为:2Na+xSNa2Sx。
(1)放电时Na发生_______反应,S作________极。
(2)充电时Na所在电极与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极相连。
(3)放电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此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阳极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金属Na的质量为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5.某学生试图用电解法根据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来验证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其实验方案的要点为:①用直流电电解氯化铜溶液,所用仪器如图。
②在电流强度为IA,通电时间为t s后,精确测得其电极上析出的铜的质量为m g。
试回答:
(1)连接这些仪器的正确顺序为(用图中标注仪器接线柱的英文字母表示,下同):
E接D,C接________,________接F。
(2)写出B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G试管中淀粉KI溶液变化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为精确测定电极上析出铜的质量,所必需的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____。
①称量电解前电极质量 ②刮下电解后电极上的铜并清洗
③用蒸馏水清洗电解后电极 ④低温烘干电极后称量
⑤低温烘干刮下的铜,后称量 ⑥再次低温烘干后称量至恒重
(4)已知电子的电量为1.6×10-19C。试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表达式:NA=________。
26. 在量热计中(如图)将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 K升高至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 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 J·K-1,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K)-1。
(1)试求CH3COOH的中和热ΔH。(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____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
27. 用惰性电极按下图中装置完成实验,其中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 g 10% NaOH溶液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0.23%,试回答:
(1)电源的P极为________极。
(2)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
(3)c极上析出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4)d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唐山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1:(1)2Cl2(g)+2H2O(g)+C(s)===4HCl(g)+CO2(g);ΔH=-290 kJ·mol-1 (2分)
(2) 2 900 kJ·mol-1(1分) -2 680(1分)
22:(1)铜(1分) AgNO3溶液(1分) (2)正(1分)  Cu-2e-=Cu2+ (2分)
(3)铜(1分) 银(1分)
24:(1)氧化(1分) 正(1分) (2)负(1分) 
(3)Na-e-=Na+(2分) S-2e-=xS(2分) (4)69 g(2分)
26:(1) CH3COOH的中和热
ΔH=-
=-5.33×104 J·mol-1=-53.3 kJ·mol-1
ΔH=-53.3 kJ·mol-1 (2分)
(2)  过量的碱能保证CH3COOH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准确度(1分)
(3) HCl(1分) CH3COOH是弱酸,只是少部分电离,CH3COOH发生电离时要吸热,中和时放热较少(1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保温杯式量热计注意事项: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1——6题,12——14题涂在答题卡上,在相应题号处填涂。
请将7——11题,15、16题写在答题纸上,17题写在作文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亦不能不似。
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
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大致指向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和不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标准与方式亦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侵蚀,亦还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今日中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21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日)
1.下列关于“失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失语”既指艺术批评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存在着不足的艺术批评的批评。
B.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和艺术批评的娱乐化等,都属于艺术批评的“失语”。
C“失语”是一种作伪,目的是使艺术批评同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之间没有联系。
D.除了批评道德的侵蚀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肘。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艺术批评仍以真实为目标,当艺术批评偏离或远离真实时,就会出现“失语”之类的批评。
B.艺术批评的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批评与艺术重合,但这种有条件的真实并不是说可以借助杜撰批评对象去作艺术批评。
C.艺术批评和艺术都有理想,因此艺术批评不仅要客观公正,还要超越艺术,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纯化和端正艺术。
D.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都由艺术批评衍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钱的介入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只要艺术批评能够不受金钱的干扰,就能够保持真实并重获应有的尊严。
B. 不同民族、信仰或区域之间存在着批评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即使民族、信仰或区域相同,其批评标准和方式也有变化。
C. 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式上,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存在是非轻重的争斗,这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之一,也是其现实之一。
D. 今天的中国、中国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和使命,是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部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达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从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之,愿教之。”钦曰:“惟不杀人,祸可解。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贺黄门无嫚语。”环跪钦里门。钦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众散去,乱遂定。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
钦处家笃恩谊,正伦理,厚姻戚,睦宗党。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日改月化,一乡人皆兴于善。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 明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取《近思录》读之,有省 省:省悟
B.肖其像事之。 肖:刻画
C.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 用:利用
D.啖酒肉,肆为奢僭 僭:越理
5.以下各给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贺钦进德修业的一项是( )(3分)
①取《近思录》读之,有省 ②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
③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 ④达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⑤钦曰:“惟不杀人,祸可解。 ⑥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
A.①③④ B.①②⑥C.②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钦年少时对举子业不以为意,后受《近思录》启发,加之陈献章的教导,他最终辞官,专攻读书。
B.义州民众变乱,贺钦晓之以理,安抚变乱民众,最终使平定变乱。
C.贺钦重视家庭伦理道德,讲究孝悌之义,对扭转不良风气起到良好的垂范作用。
D.贺钦晚年自号医闾,潜心研究象数,虽受到引荐,最终也没有再做官。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
(2)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
(二)古代诗词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8.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5分)
答:
9.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座中泣下谁最多 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5)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百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君武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B. 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 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D. 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意味着,马君武已经与先前勇武之气有所不同,显得温情脉脉了。
E. 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2) 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答:
(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6分)
答:
(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家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卡尔扎伊不仅要会见中国领导人,他还会与中国的媒体见面,毕竟日程太紧,像故宫等名胜只好忍痛割爱,而长城是不能不去的。
B、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C、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等多种传媒,广泛开展文艺评论,将神圣、严肃、凝重的文艺评论策划得有声有色、平易近人,既有专业水准,又具娱乐元素。
D、厦门远华走私案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在公安人员的严密追捕下,在劫难逃,逐一落入法网。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其实,职业经理人孙伊萍在担任蒙牛新总裁之前,中粮集团已增持蒙牛乳业的股份至28.09%,中粮的种种表现已经暗示其对蒙牛高层将有大调整。
B、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以“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措施。
C、盛光祖说,在“十二五”建设中,铁路建设面临如何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保证铁路建设工程按期完成。
D、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学校食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温馨的就餐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14、下列各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随着黑人布鲁斯的兴起,并乘着一个新大国的新的全球影响力,歌曲重新回到了音乐的主流地位,
②而器乐的发展开始呈现缓慢和僵化的局面
③从中世纪开始,器乐统治了西方将近四百年,致使整个近现代都成了器乐的天下,而歌曲只占据非常可怜的仆从地位。
④而由于这个歌唱世纪的推动,千百年来被分隔在世界各个局部地域的歌唱,开始得以在整个世界中流传,并有可能光荣地进入音乐的史册,
⑤它的发展是迅速的、惊人的、幅员广大的、波澜壮阔的,
⑥因此我们或可以把二十世纪称为歌唱的世纪。
A.①⑤②⑥③④ B.③①⑤②⑥④ C.③①②⑥⑤④ D.①②⑥⑤④③
15、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5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6、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忍着,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五、写作(共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调研考试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将“也许后者才是”(第6段中)的或然判断误为“还在于”的实然判断。曲解原意。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偷换概念。选项中后一个“艺术批评”不同于原文的“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只要……就……”的说法不仅绝对而且无据
4.答案:C(用,因为)
5.答案:B (④是间接表现 ⑤表现贺钦如何化解矛盾)
6.答案:D(“加之陈献章的教导”错误)
8.答:(1)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2分)诗人用“拥”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2分)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1分)
9.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事,本是枯燥的时间交代就写出了新意。(3分)尾联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3分)
10.答案:1.连峰去天不盈尺2. 江州司马青衫湿3. 休说鲈鱼堪脍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5. 谨庠序之教6.一尊还酹江月
11.(1)(5分)选C、D得5分,选C或D得2分。其它项不给分。“在任期间”错,B两件事没有必然联系,E“欲扬先抑”“否定”错,
(2) (6分)答:①这是他性格中 “烈”的特点所致。②这样填写表达了他对掌权者的蔑视与嘲弄。③言外之意是,国民党是由同盟会发展而来的,在国民党成立前我就参加创建者了,你们这些后来者却随意开除或恢复我的党籍,实在滑稽可笑。
(3) (6分)答: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家。①有强烈的责任感,极力关心员生:让工厂冒烟,图书馆和教室生火取暖;奉行“锄头主义”,并在抗战期间,大力提倡军训。②在选拔和任用老师方面不拘一格。③具有改造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
(4) (8分)答:同意。①他脾气急躁,性格耿直刚烈,很有勇武好斗的“勇夫”的特点,在需要巧妙周旋、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甚至是技巧艺术的官场政坛,实在是不合时宜。他固执己见的文人脾性,使他在政坛四面碰壁。②而他是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是文学家、工业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并且一度“恃才傲物”他,却能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去求人,为实现教育理想放弃个人的尊严,把教育看得高于一切。
不同意:①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以他的地位完全可以在政治上起到更大的作用②他性格耿直,立场鲜明,光明磊落,敢于和不良现象作斗争,政治家就要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这样如果从政,他应该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意思对即可,要求见解全面深刻,表述清晰有逻辑。酌情给分)
12、C 13、C [A项,中途易辙,应调整为“在职业经理人孙伊萍担任蒙牛新总裁之前”。B项,项结构杂糅,应改为“会议围绕……的主题”或“会议以……为主题”。D项“创造……服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14、B
15、悠悠白云中,隐隐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的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威风凛凛的雄狮。(5分)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计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2.“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
3.“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内阁
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
“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6.某部电视剧以唐代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
是电视剧中 “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在白天定时开闭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7.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8.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9.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
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
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10.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材料指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破除封建束缚 B.女子入学,普及近代教育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11.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学思想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由放任”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是最可怕的事”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让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12.《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清朝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受到了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1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农轻商
14. 四川的一首歌谣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应该产生于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16.《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17.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8.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的交往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9.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20.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2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经济类型是不同的。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A.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 B.日本——混合市场经
C.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D.英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22.2008年中国政府 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3.“(苏俄)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
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24.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灾损报告,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2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 B.儒、法、道
C.法、儒、道 D.道、法、儒
2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A.强调“君权神授”    B.宣扬“天人合一”
 C.实现“大一统”    D.缓和社会矛盾
27.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2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9.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灾者,君而已矣
30.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了大量的秦简(秦律),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金文
31.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用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32.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亚洲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中,中国的某一剧种以其精彩绝伦的表演感染和震撼了所有观众,表现“国剧”的博大精深。该剧应该是
A.黄梅戏 B.豫剧 C.京剧 D.越剧
3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34.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说明他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长处主要在
A. 文化方面 B. 政治方面
C. 军事方面 D. 经济方面
35. 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3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强
36.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
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37.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A.缓和各种思想的矛盾 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38. 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这一潮流“新”在
A.首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B.猛烈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C.突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9.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其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
40. 马克思主义与这个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民主主义 D.邓小平理论
卷Ⅱ(非选择题 共20分)
(请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答题)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1小题10分,42小题10分,计2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乏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材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 他设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什么 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 (3分)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什么主张?它对封建社会有何影响?(3分)
材料三 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该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命题。”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 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2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4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答题纸
(请在规定区域内答题)
二、非选择题
41.
(1)
(2)
(3)
42.
(1)
(2)
(3)
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一)
地理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完成1---3题。
1.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是指我国的
A.合理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2.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人口的精神文化消费 C.科技水平 D.人口的物质生活消费
3.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读图1,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材料,完成4—5题。
4.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5.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读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下面6—7题
6.宫室遗址分布在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受侵蚀的河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 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3、图4是我国东部某城市1981年和2005年比较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4中①②③④四地,按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9.从1981年到2005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市场广大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图5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
B.②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一--农村人口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11.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据此完成12--13题。
1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②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③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图6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4--15题。
图6
14.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1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7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6--17题。
表1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 地 468. 7
草 地 58. 8
盐碱地 32. 1
耕 地 16. 6
沼泽地 10. 7
建设用地 1. 4
16.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17.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19.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浙江新安江水库对降水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新安江水库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A.库区北 B.库区南部 C.库区中心 D.库区边缘
21.造成上题所选区域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B.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C.锋面影响时间较短
D.地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为主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分析完成22---23题。
22. 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23. 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读图回答26---27题。
26.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7.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28---30题。
28.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29.该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30.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卷Ⅱ(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主观题(共5小题,共40分)
31. 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各题。(17分)
材料: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
(1)A字母代表的地区是指 平原,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2)近年来,图中A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 ————————。
(3)在A平原上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濒危水禽是 。
(4)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请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
3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试从含沙量、汛期、结冰期分析M河水文特征。
(2)河流含沙量是影响河流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分析河流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
(3)分析水土流失对M河流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N河上游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重要水源地,请你为保护其水质出谋划策。
33.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东部,又被称作乌珠穆沁草原。乌珠穆沁草原目前是内蒙古保存最为完好的天然草原,牧草非常繁茂,可以看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乌珠穆沁草原被人们喻为“内蒙古最后的天然草原”。结合下图回答问题。(9分)
(1)锡林郭勒草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什么 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简要分析乌珠穆沁草原牧草繁茂的原因
(3)在a、b两河上建造水库是否合理 简述其理由
(4)简要分析在a、b河上水库建成后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一)
高二年级地理答案
33、(1) 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1分)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使用水资源等。(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3分)
(2) 多条河流注入盆地,水源较为充足。(1分)
(3) 不合理(1分)。该地河流大多为内流河,降水量小,蒸发旺盛,河流的径流量小,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2分)
(4) a、b两地水库建成后,下游盆地,水源减少,草场退化、沙化严重(2分)
图2
图5
耕地
草地
沙地
建设用地
盐碱地
沼泽地
-8
-6
-4
-2
%
6
4
2
0
图7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已知两条直线和互相垂直,则等于 ( )
A. 2    B. 1    C. 0     D.
2、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则输入的 ( )
A. B. C. D.
3、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 解集是 ( )
A. B. C. D .
4.已知两定点A(-2,0),B(1,0),如果动点P满足,
则点P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 )
A. B.8 C.4 D.9
5、已知四个实数成等差数列,-4,b1,b2,b3,-1五个实数成等比数列,则= ( )
A. 1 B .2 C .-1 D .±1
6、设∈(0,),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 )
A .(0, B. (, ) C.(0,) D .[,)
7、经过点作圆的切线,则切线的方程为 ( )
A. B. C. D.
8、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的点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9、已知圆:及直线,当直线被截得的弦长为时,则 ( )
A B C D
10、在数列中,, ,则 ( )
A. B. C. D.
11、已知为等比数列,,,则 ( )
A. B. C. D.
12、曲线y=1+(|x|≤2)与直线y=k(x-2)+4有两个交点时,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卷Ⅱ(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13、已知等比数列中,,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14、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3x+y的最大值为
15、椭圆+=1的离心率 e =, 则k的值是
16、已知点p(x, y)在椭圆上,则的最大值为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把各题的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17、(本小题10分)
已知一圆经过点A(2,-3)和B(-2,-5),且圆心C在直线l:,此圆的标准方程.
18、(本小题12分)
袋中有五张卡片,其中红色卡片三张,标号分别为1,2,3;蓝色卡片两张,标号分为1,2.
(Ⅰ)从以上五张卡片中任取两张,求这两张卡片颜色不同且标号之和小于4的概率;
(Ⅱ)现袋中再放入一张标号为0的绿色卡片,从这六张卡片中任取两张,求这两 张卡片颜色不同且标号之和小于4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前项和为,为等比数列, ,
且 .
(Ⅰ)求与;
(Ⅱ)求和:.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内角对边的边长分别是,已知,.
(Ⅰ)若的面积等于,求;
(Ⅱ)若,求的面积.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设点P的轨迹为.
(Ⅰ)写出C的方程;
(Ⅱ)设直线与C交于A,B两点.k为何值时?此时的值是多少?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与圆C:x2+y2-2x-2y+1=0相切的直线l交x轴,y轴于A,B两点,
|OA|=a,|OB|=b(a>2,b>2).
(Ⅰ)求证:(a-2)(b-2)=2;
(Ⅱ)求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
(Ⅲ)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 13、; 14、11; 15、 4或-; 16、8
三、解答题:
17、解:因为A(2,-3),B(-2,-5),
所以线段AB的中点D的坐标为(0,-4),……………1分
又 ,所以线段AB的垂直
平分线的方程是. ……………………5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7分
所以,圆心坐标为C(-1,-2),半径,
所以,此圆的标准方程是.……………………………10分
18、解:(I)从五张卡片中任取两张的所有可能情况有如下10种:红1红2,红1红3,
红1蓝1,红1蓝2,红2红3,红2蓝1,红2蓝2,红3蓝1,红3蓝2,蓝1蓝2.其中两张卡片的颜色不同且标号之和小于4的有3种情况,故所求的概率为………………6分
(II)加入一张标号为0的绿色卡片后,从六张卡片中任取两张,除上面的10种情况外,多出5种情况:红1绿0,红2绿0,红3绿0,蓝1绿0,蓝2绿0,即共有15种情况,其中颜色不同且标号之和小于4的有8种情况,所以概率为.……………………12分
19、解(Ⅰ)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则为正整数,
, 依题意有…………2分
解得或(舍去) …………………………………………5分
故……………………………………………6分
(Ⅱ) ……………………………2分

……………………………4分
,……………………6分
20、解:(Ⅰ)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
又因为的面积等于,所以,得.……………4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6分
(Ⅱ)由题意得,
即,………………………………………………………8分
当时,,,,,
当时,得,由正弦定理得,
联立方程组解得,.
所以的面积.………………………………12分
(Ⅱ)设,其坐标满足
消去y并整理得, 显然△>0
故.…………………………………………6分
,即. 而,
于是.
所以时,,故.…………………………8分
当时,,.

而,
所以. ………………………………………………………12分
22、(Ⅰ)证明:圆的标准方程是(x-1)2+(y-1) 2=1,设直线方程为+=1,即bx+ay-ab=0,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d==1,………………………2分
即a2+b2+a2b2+2ab-2a2b-2ab2=a2+b2,即a2b2+2ab-2a2b-2ab2=0,即ab+2-2a-2b=0,即(a-2)(b-2)=2.…………………………………………………4分
(Ⅱ)设AB中点M(x,y),则a=2x,b=2y,代入(a-2)(b-2)=2,得(x-1)(y-1)=(x>1,y>1).……………………………………………………………8分
(Ⅲ)由(a-2)(b-2)=2得ab+2=2(a+b)≥4,解得≥2+(舍去≤2-),………………………………………………………………………10分
当且仅当a=b时,ab取最小值6+4,所以△AOB面积的最小值是3+2.
……………………………………………………………………………12分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1年7月8日的《光明日报》报道,时值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纷纷登场。仅以1921年建党前后为背景的描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影片就有多部,如《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情归陶然亭》等。回答1~2题。
1.2011年7月1日前后,市场上上映的红色题材电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建党伟业》的包场预订已经到了8月份,零售票房也是后劲十足。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重大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湘江北去》打出的是青春激情的招牌,得到了青年观众的热捧。许多年轻人评价说,这是一部“给力”的青春电影。《湘江北去》的成功体现出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十二五”建设,各部门、各地区、各电视台、各网站纷纷举行了英模人物纪念活动,形成了讴歌英雄模范、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电视和网络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1年7月,在“唱读讲传”活动开展三周年之际,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读点经典》编委会编辑、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诸子百家箴言精选》面市。回答4~6题。
4.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1年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社会诚信的缺失,这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尤其是进行诚信教育。这是因为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500多年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箴言,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具体深刻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相对独立的特点
6.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1年7月在阿根廷举行的美洲杯足球赛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阿根廷传统文化的足球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球迷的喜爱,这同时也让阿根廷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阿根廷足球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抗战时,白石老人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有其相对独立性
D.传统文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2012 佛山模拟] 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广为流传。国家邮政局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时,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因此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材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市场经济阻碍文化发展
C.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D.举办邮票首发式就能拉动经济发展
10.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文化部已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这是文化系统第一个人才发展规划。国家重视文化人才培养是基于
A.先进文化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D.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11.2011年国庆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阅读书籍,走进美术馆欣赏艺术品,走进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  ④文化决定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2.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题征文,英国人写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法国人作了《大象的恋爱》,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政治活动
13.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积极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永恒不变的
14.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中,长征是其中之一。《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国内外媒体关注长征精神,是因为
A.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B.优秀文化就是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
C.优秀文化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D.优秀文化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
1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可见
①文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 
②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目前我国已有30多处文化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1~2题。
16.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A.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D.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17.如果请你给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保证人的成才  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2011年5月6日,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节正式开幕。文化节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播和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内涵,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工作起了积极作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①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11年5月鹿特丹世乒赛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作用,把世乒赛事和世乒精神、世乒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受到了国人和世人的好评。这说明
A.旧的传媒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B.文化传播要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C.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的 D.大众传媒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0.2011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冒着细雨前往革命老区,同干部群众跳着欢快的独具客家特色的“节节高舞”,喜迎新春。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中华传统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传统习俗是永恒不变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21.2011年9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旨在共同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学国际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下列对儒学的正确认识是
A.用外来文化改造儒学,才能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
B.儒学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C.儒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
D.要辩证地看待儒学,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2.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
A.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B.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
C.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
23.“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24.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
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26.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7.近年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在文化交流上深入发展,互动频繁,两岸各界人士积极响应。这种积极响应折射的文化认同主要说明
A.文化只有在传播交流中才能发展 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
D.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8.白居易有诗:“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刘禹锡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四句诗共同体现了对________的讴歌。
A.文化创新 B.文化交流 C.文化传承 D.文化融合
29.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选料广博,而且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氽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汁鸭则是西餐风格。粤菜的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 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
C.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
30.《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1年3月,大型史诗动画片《孔子》登录央视荧屏并于2011年5月13日在第6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亮相,同时作为教材进入全球孔子学院。回答31~33题。
31.孔子崇尚“述而不作”的原则,他的弟子将其主要言论集结编纂成《论语》,从而将孔子的思想形诸文字。如果不是他的弟子的努力,孔子的思想就可能因为缺少文本而不易广泛传播和发扬,这说明
A.孔子的言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会消亡
C.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D.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存的精神纽带
32.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被传承,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史书典籍的传承 ③汉字的使用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我们要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D.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34.2011年7月24日,国学经典与汉字书写研讨会在郑州举行。郑州大学的张宽武教授在会上疾呼,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这是因为
①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缭乱。“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36.2011年8月25日至8月29日,第四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沈阳举行。展会重点打造具有浓郁东北地方民族风情的文化品牌,突出文创、动漫、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优势,大力推介原创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及数字文化产品,以展现东北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这表明
A.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37.2011年5月份以来,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泰国清迈大学孔子学院等相继组织了汉语水平考试。2011年7月20日,古巴孔子学院首批的22名学生结束了中文学习,从孔子学院毕业。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具有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D.汉语是世界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38.2011年7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堪称今年最高规格、也最具青春活力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成千上万的两岸青年身穿印有“两岸同心我们同行”的T恤衫,共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共同高唱《龙的传人》,共同为两岸的艺术家鼓掌欢呼,现场气氛十分融洽和热烈。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年交流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交流 
②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活力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④有利于增强两岸青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9.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40.2011年7月28日上午,以“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争做祖国好少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举行。该活动旨在让参与的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激发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志向。之所以要举行这一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为主题 
③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④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1.下列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或典故是
①四海之内皆兄弟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天道酬勤  ④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2011年6月29日,中华红歌会在重庆开幕。《红梅赞》《过雪山草地》《延安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一首首经典的红歌唤起了观众的红色记忆。这些歌曲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是因为它们
①是由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积累下来的②充分表达了人们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③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④体现的爱国主义内涵为所有人所认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1年7月21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光学家王大珩在北京逝世。回答43~44题。
43.20世纪中叶,在王大珩领导下,我国研制出第一炉光学玻璃,建立起全套规模生产技术和设备;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激光器,成为我国激光科技事业的开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拥有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③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社会实践中 
④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4.王大珩作为中国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在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导弹的过程中,发扬了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为研制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弹一星”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④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5.2011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同20位来自首都各界的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建设国家的重任迟早要交给他们。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应有态度是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伟人的事,个人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行 
③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④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6. (2012 德州模拟)2011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于2011年11月6日在韶关举行,根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相应增加10.2元。“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
①发挥岭南文化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②发挥旅游业在广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③发展旅游文化,确保广东经济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
④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广东大众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7.在我国,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这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0年6月12日正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文化遗产
①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8.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9. 微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A.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
B.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C.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D.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50.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世界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51. (2012 长沙模拟)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药方和精选药材等前提下,吸取了西药的一些特点,采取先进工艺,制造成中成药:有瓶装汤药,有冲剂,有药丸等。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这体现了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C.西药优越于中药 D.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
52. (2012 太原模拟)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3. “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2011年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落后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精神萎靡、消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54. (2012 南昌模拟)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了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中华文化异彩纷呈
55.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对我们先进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A.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
B.文化教育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C.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6.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7.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8. (2012 南宁模拟)“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
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9. (2012 深圳模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的《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结。游子文化体现了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60. (2012 北京海淀调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等。这说明
①勤劳与勇敢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良品格
③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④勤劳勇敢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考试(一)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
61.第16届亚运会闭幕式于2010年11月27日晚20在中国广州市海心沙
岛举行。在欢乐与激情中,为期16天的广州亚运会圆满落幕。广州亚运
会期间,广大志愿者在广州全市100个文明示范路口和比赛场馆周边263
个交通秩序维护点、200个主要公交站点、80余个主要地铁站、76条亚运
公交专线和各大火车站、机场、轮渡口等开展了大量的优质服务。参与文
明出行劝导志愿服务,日均上岗服务志愿者超过2万人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广州社会发展的作用。
62. 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
丹〈论语〉心得》狂销300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
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
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
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
63.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文明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如快构建强大地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保护环境需要创新环保理念。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环境保护?
64.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为什么说上述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2012——2013学年度唐山一中9月调研考试卷
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61.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广州市开展亚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于展示广州的文化魅力,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市民参与文化生活,并在经济、政治等众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及国际合作。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广州市大力开展亚运志愿者服务,宣扬广东的人文精神,树立起强大的中国形象,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广州市开展亚运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广州市的全面发展。
64.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②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③抗震救灾精神等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④从本质上说,这些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