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资源简介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复习链接】   
打开化学课本,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化学学什么?有趣吗?化学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学好化学?学了有什么用?等等问题
【预习感知】
1化学是在 、 层次上研究物质 、 、 与
的科学。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 、________两种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所作的贡献。
【研习探究】
一、 什么是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的变化的,物质中要研究的内容有很多,而化学则是在在 、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 。
二、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1.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化学生产 ,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利用化学合成 ,抑制 ,保障人体健康;
利用化学开发 和 ,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 和 ,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学习化学以后,你不但能知道物质的 ,还会进而知道它们的内部
、 以及 ,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 ,以及人类 化学、 化学和 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三、 化学发展简史
古代化学
(1)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 、 、 、纸、火药、酒、印染等。
(3)我国人民的贡献: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化学成就是 、 。
2.近代化学
(1) 和 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 和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 技术制造出有特殊功能的产品。
(2)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 的方向发展。
【练习巩固】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 )
A.无机材料 透气 B.特殊钢板 耐高温
C.纳米碳板 熔点高 D.有机高分子材料 绝热
3.有一只猫在一薄板上, 而薄板下面正在用火加热, 薄板上的猫无任何反应。 这块薄板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A.透气 B.导电 C.隔热 D.导热
4.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使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这位科学家是 ( )
A.汤姆生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
【温习拓展】
1、近代,经过 和 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 中 的重新组合是 的基础。
2、 和 学说的创立,奠定了 的基础。
学习反思: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复习链接】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哪些化学物质?
【预习感知】
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 、 、 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研习探究】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①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②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③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④ 颗粒状石灰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⑤ 银白色的镁条 白色的氧化镁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
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然后填写下表
物 理 变 化 化 学 变 化
概 念
外 在 表 现 形 式 或 的改变 经常伴随有 、 、 、 、 等现象以及 的转化
根本区别
联 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练习巩固】
1、下列变化那些事物理变化,那些事化学变化 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2、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5)、铜的密度是8.9克每立方厘米,熔点是1083摄氏度。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酒精能燃烧。
(8)、酒精能挥发。
【温习拓展】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西瓜榨成西瓜汁 B.铝块压制成铝箔
C.石蜡熔化成蜡油 D.玉米酿制成酒精
2.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则这种变化( )
A.一定是升华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可能发生,固态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 D.铁生锈;铁被腐蚀
学习反思: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复习链接】
1、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根本区别?
【预习感知】
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你所熟悉的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
【研习探究】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思考:(1)你所列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不需要?
(2)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2. .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实例
区别
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分别说明理由。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B. 硫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燃烧
C.酒精挥发变成了酒精蒸气 D. 酒精易挥发
5.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你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一集气瓶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集气瓶中,
(3)探究结论:氧气可 ,二氧化碳可用来 ,说明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了物质的性质。
【固练习巩】
1.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铁能传热导电 B.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酒精可作燃料 B.铜丝可做导线 C.金钢石制作刀具 D. 钢材制铁轨
3.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
4.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中,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
【温习拓展】
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可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酒精的用途是 。
学习反思: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复习链接】
1、什么叫物理变化?什么叫化学变化?
2、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
【预习感知】
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 、 和 等,可以 ,学习 的方法并获得 。
2、蜡烛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是____色,____味,____体(填“液”或“固”),____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____(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____水(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___越多。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
【研习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的记录。
1、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
2、(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燃烧生成 、 。
3、熄灭蜡烛,会发现有 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出现的现象是 ,白烟的成分是 。
【练习巩固】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氧气
2、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3、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温习拓展】
1、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 层, 最亮, 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 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 ;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 。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和 。
学教反思: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二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复习链接】
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 层, 最亮, 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 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 和 。
【预习感知】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___越多。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
2、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 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____和____。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____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研习探究】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在空气中 ___________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 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___
将然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______
取两玻璃片,对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_________呼气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 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_
【练习巩固】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温习拓展】
1、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2、(1)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收集呼出气体,这说明了呼出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2)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3)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 药品的取用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复习链接】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异同?
【预习感知】 
1、(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进行化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案不尽相同)
【研习探究】
一、实验室规则
学生阅读P18图1—24“实验教室规则”,了解进入实验室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 夹取。用过的 或 要立刻 ,以备下次再用。
2、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 ,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 以后,再把容器 ,使药品或金属颗粒 容器底部,以免 。
3、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 ,可先使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 (或 )小心地送至 ,然后使试管 ,让药品全部 。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的倾倒
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里,取用时,先拿下瓶塞, 在桌上,然后右手拿起瓶子,瓶口要 试管口,使液体 倒入试管,倒完时,要将瓶口在试管口轻轻地刮一下,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 。然后,立即 ,将瓶子 ,注意标签 。
2、量筒的使用
为减小误差,要根据所取液体体积与量筒的量程接近的原则,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筒。
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先慢慢倒入液体至 时,改用
滴加至刻度,防止 。
(3)量液时,量筒必须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视线偏低),则读数 。如果俯视(视线偏高),则读数 。
3、滴管的使用
滴管的使用可归纳为“垂直悬空四不要”,分别是指 , , , 。
【练习巩固】
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2、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3、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量,则取用的最小量是 ( )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4.3g固体药品时, 在读数4.3g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则 ( )
A.添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减少砝码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 B.尝一种物质的味道
C.用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 应该用外焰加热
【温习拓展】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2.如图所示, 下列使用胶头滴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学习反思: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课 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
【复习链接】
1、化学实验室的“三不”指的是什么?
2、怎么量取液体的体积?
【预习感知】
1、列举你所知道的用于物质加热的器皿和能源。
蜡烛火焰分为几层?哪一层温度最高?
【研习探究】
 一、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 点燃前,先检查灯芯顶端是否不平或烧焦。若是,要剪去少许。
“二检查” ②检查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能超过灯壶
容积的 ,也不能少于 。(想想为什么)
“二禁止” ①禁止 。
②禁止 。
①点燃酒精灯,要用 。
“三要” ②熄灭酒精灯,要用 ,不可 。(想想为什么)
③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要立刻用 扑盖。
学生练习检查并点燃酒精灯,按要求完成实验1—9,结合蜡烛火焰的分层及与温度的关系,回答:酒精灯的火焰分 层,分别是 、 、 。
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 焰。
①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为了防止 。
②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免 。
2、给物质加热
(1)给液体加热可以用 、 、 、 ,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 、 等。有些仪器如 、 、 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2)如果被加热的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 ,否则 。
(3)加热时,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要跟灯芯接触,以免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 ,否则 ,也不要直接放在 上,以免 ,可放在 上冷却。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 倾斜,要先 ,即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移动 。待试管 后,再把火焰固定在 的部位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先 。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防止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 角。试管口不能 ,这是为了避免 。
二、洗涤仪器
1、洗涤试管时,先倒净 ,再注入 ,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 刷洗,刷洗时要 试管刷,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 。如果试管里附有油脂,要用 或 洗去油脂,再用水冲洗干净。
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 或 。
【练习巩固】
1、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2、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3.正确量取18mL液体, 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方法是( )
A、用水冲熄 B、用湿抹布盖灭 C、用沙土盖灭 D、用泡沫灭器扑灭
5、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
中,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玻璃仪器清洗后,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才算干净。
【温习拓展】
1.右图是10mL量筒中液面位置, A与B、 B与C刻度相差1mL, 如果A刻度是5, 量筒中液面的体积数是 ( )
A.4.4mL B.4.2mL
C.5.4mL D.5.2mL
学习反思:
第 一 单 元 复 习
主 备: 审 核: 九( )班 姓名:
【复习链接】
1、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是什么?
2\怎样准确量取11.5 mL氢氧化钠溶液
【预习感知】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研习探究】 
师生归纳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组成
结构
什么是化学——研究物质 物理性质①
性质 的科学
   化学性质②    
物理变化③
变化规律  化学变化④
   化学有什么用————————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块状药品取用⑤
  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药品取用⑥
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⑦
   液体药品的加热⑧
  怎样学好化学——实验操作 物质的加热
固体药品的加热⑨
    仪器的洗涤⑩
  
【练习巩固】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2)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3)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4)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5)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6)右图是小明向试管中倾注液体的操作示意图。请你为小明指出错误:
(1) ;
(2) ;
(3) ;
(4) ;
【温习拓展】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
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2s后取出,看到 (填图中的序号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有 生成。
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学习反思:
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孔子
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孔子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布鲁纳
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布鲁纳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也——孟子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也——孟子
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唐彪 “
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唐彪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布鲁纳
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布鲁纳
走进化学世界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只要途径之一 ——夸美纽斯
外焰
内焰
焰心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只要途径之一 ——夸美纽斯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