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40——法律作用1.(2020·绍兴)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这一行动( )①表明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②说明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③杜绝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④说明法律是靠人们的自觉来保证实施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2019·湖州)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各地依法摧毁了一批涉黑犯罪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加速形成,和谐法治的社会风气更加清朗。这充分体现我国法律( )①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保障 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保证实施 ④为我们创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2021·温州模拟)民法典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针对高铁霸座现象, 它专门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 班次和座位号乘运、 运输”。 这说明( )①法律是最刚性社会规则 ②高铁霸座要承担法律责任③法律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④高铁霸座侵犯人身自由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4.(2021·金华模拟)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这表明( )A. 法律是维护我们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B.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5.(2021·杭州模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①法律对道德有促进作用 ②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道德相辅相成④道德和法治有支撑作用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6.(2020·温州)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它规定和保障了每个公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民事权利。由此可见,民法典( )A.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B. 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C. 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D. 发挥惩治犯罪的作用7.(2020·嘉兴模拟)2020年3月1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通过4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该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促进社会进步 ②确保人人无后顾之忧 ③规范和保护慈善活动 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8.(2020·南湖模拟)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在《格言和反省》一书中曾写道:“有两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 律和礼节。”下列观点最能与之印证的是( )A.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 社会治理需要法治和德治结合C.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D. 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9.(2020·普陀模拟)在抗疫期间,全国各地市场监管局加大力度查处哄抬价格、制售假冒伪劣等五大违法典型案例。这体现了( )①违反法律的行为必定要受到严惩 ②法律规范着全体中国公民的行为③法律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保证实施 ④法律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合法权益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0.(2020·路桥模拟)《孟子·离娄上》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句话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 )A. 必须理性法治,强化法治文化 B. 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C. 必须强调法治,德治没有效果 D. 需要有好的法律,并自觉遵守11.(2021·衢州)惩治网络诈骗,呵护未成年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案例回顾2021年3月,常州市的小李(12岁)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充10元可以返388元”的消息,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在对方诱导下,小李用母亲微信向对方转账5000多元,发现被骗后报警。经调查取证,警方于5月19日抓获5名诈骗团伙成员,并刑事拘留。材料二:相关链接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次修订新增“网络保护”等内容,并于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1)材料一中,诈骗团伙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一准则?(2)分析材料二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的原因。(3)有了这次被骗的经历,小李会对有关国家机构提哪些合理化建议。12.(2021·金华)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律关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治短讯]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或修改了21部法律、法规,内容涉及退役军人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审议45件法律案。(1)根据[法治短讯]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行使的职权,并写出该短讯内容体现出的法律特征。(2)特殊的关爱给特殊的你。参照刑法修正案的自述:指出另外两部法律的“特殊关爱”体现在何处。(3)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带给我们哪些启示?13.(2020·宁波)一部民法典,彰显一个国家的立法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顺应发展,体现为民情怀【“民”之所忧】遇到高空抛物砸烂私家车,遇到入住酒店有摄像头偷拍等现象,该怎么办?【“法”之所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入、拍摄、窥视他人住宅、宾馆等私人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材料二:蹄疾步稳,回望立法之路(1)材料一中的“法”保障了“民”哪些权利?请你由此推断民法典编纂的目的。(2)结合材料二,分析立法过程依次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3)请谈谈在民法典实施中你可以怎么做?14.(2021·丽水模拟)多方参与,共同构建保护未成年人同心圆,全力构建未成年人最强“保护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律·修订]材料一:2020年10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增加了许多内容:规定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两章。[法律·亮点]材料二:六十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七十四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法律.实施]材料三:保护未成年人,人人有责。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人人可为。(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特 征和我国立法活动的什么基本要求?(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一章的必要性。(3)《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中,你可以怎么做?15.(2020·萧山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就在今年的4月1日,在“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壮烈牺牲20周年的日子,有一名王姓男性公民在微信群聊中辱骂烈士王伟、侮辱烈士遺孀。北京市西城公安分局随后抓获此人,并依法给予刑事拘留。(1)请判断该男性公民涉嫌的违法行为类别,并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2)运用“法律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出手打击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违法行为?16.(2021·海曙模拟)为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呵护未成年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通过,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法律链接:《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第七十四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1)【知法 维权】从法律作用的角度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意义。(2)【明法 导行】漫画反映了未成年人在利用网络时存在什么问题?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7.(2021·桐乡一模)以下是初中学生小兵校园生活日记摘录。阅读日记,回答问题。(1)指出日记一中小兵的做法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2)运用法律作用的知识,简要评析小兵日记二中的观点。(3)结合日记三,谈谈我们青少年如何“珍爱生命,闪亮人生”。18.(2021·秀洲模拟)围绕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九(1)班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小宇同学查找到相关材料并设计了三个问题,请你回答。材料一: 近些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据国家统计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调查显示,2018 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并且衍生出网络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等,使用率已经远超美国。 材料二:漫画《如此商家》 材料三: 2019 年 1 月 1 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一条规定:为了……,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1)材料一所提及的成就是我国实施哪一战略的结果。(2)请评析材料二漫画中网络经营者的行为。(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作用。参考答案1-10 ABCBA CDBCB11.【答案】 (1)诚信。(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未成年人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3)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网络诈骗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处理网络诈骗行为,维护公平正义。12.【答案】 (1)职权:立法权: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3.【答案】 (1)财产权、隐私权。民法典保障公民权益,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2)材料 体现的教材观点“由党作出编纂民法典决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在编纂过程中向全社会征求、收集意见和建议” 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积极行使建议权;人民为中心思想;人民当家作主等“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等。“从党做出决定到公开征求意见,再到民法典通过”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科学立法;民主集中制原则等。(3)①学法:如学习民法典,了解主要内容,积极参与宣传活动。②守法:如尊重法律,严格遵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觉抵制各种妨碍民法典实施的行为。③用法:如学会运用民法典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14.【答案】 (1)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2)必要性:法律作用角度: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未成年 人保护法》的修订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网络权益,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修订案中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要求,有利于规范网络服务者的行为。 网络与未成年人角度:网络中存在虚假、不良信息;未成年人缺乏防范意识,容易轻信盲从。(3)①学法: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主要内容,积极参与宣传活动:②守法:尊重法律,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自觉抵制各种妨碍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③用法: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等。15.【答案】 (1)涉嫌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2 分)。因为他在微信群聊中辱骂烈士王伟、侮辱烈士遗孀,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已被刑事拘留。(2)法律规范(约束)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通过打击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违法行为,可以保护英雄名誉,维护英雄形象,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16.【答案】 (1)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网络权益,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修订案中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要求,有利于规范网络服务者的行为。(2)漫画反映了网络中存在虚假、不良信息,未成年人缺乏防范意识,容易轻信盲从。 建议:未成年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理性参与网络,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完善自我;提高警惕,防止被骗,不可沉溺于网络。17.【答案】 (1)乐善好施,助人为乐。(2)小兵的观点不正确。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指引、教育我们向善。“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的规定,是法律对我们的约束,但这让我们懂得不应该做什么,避免沉迷网络,从而保障我们健康成长,也是对我们的保护。(3)珍爱生命就要增强生命的韧性。生活难免有挫折,我们要像朱丽华不被双目失明的厄运所击倒那样,不畏艰难,发掘生命的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闪亮人生需要创造和贡献。我们要像朱丽华“推拿出别人的健康,也推拿出自己的灿烂人生”那样,心怀善良,关切和善待他人的生命,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奉献他人,造福社会,从而活出生命的精彩。18.【答案】 (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网络商家的行为是错误的,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3)作为新时代的产物,电子商务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如网络侵权等新的问题;《电子商务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规范网络经营者的行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