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39张ppt+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39张ppt+4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6.2 共筑生命家园
学习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理解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知道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3.知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图景。
2.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原因)?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主预习
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措施)?
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名言赏析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杀鸡取卵
恩格斯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思考:以上名言对你有何启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共荣共生。
它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
自 然
人 类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知识理解
1.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
人类为谋求经济发展,违背了自然规律,肆意开发自然和利用自然,未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要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吸取西方工业化道路的教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一个牧场的牧民有两种做法,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假如你是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理念(措施)
相关链接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是各国政府共同探讨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以及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1982年5月,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通过了《内罗毕宣言》。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奠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2002年8-9月,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一个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阶段。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2016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因为过度开采矿物造成的地面损毁
塌陷的呼伦贝尔草原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思考你认为应该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知识汇总
0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保护环境永远在路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总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2020年4月1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听取汇报后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1、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余村的做法对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有何启示?
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封山育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以舒适、优美、生态、人文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
围绕“文创小镇”、“智慧小镇建设”,积极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探究与分享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地处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群山环抱,秀竹
连,四季常青。20世纪70-80年代,余村为解决温
饱问题,开矿、建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
村”,但很快尝到了苦头;水泥厂污染空气,到处
是灰;山林被破坏,水土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
事故不断。2003年,当地政府提出特色产业和生态
建设有机结合,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陆续关
停矿山和水泥厂,村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发展前景
一度陷入迷茫。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余村考察称赞余村关
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提出“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长三角游客多,这坚定了余村发展生态旅游的信心。自此,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订发展规划,把全村划为休闲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生态农业区三个区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以舒适、优美、生态、人文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围绕“文创小镇”“智慧小镇”建设,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余村建成了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生动地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1)①20世纪70--80年代余村走的是一条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的致富道路,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2003年,余村提出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①余村关停矿山、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②余村同时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③余村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绿色惠民、绿色富民,生动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利用沿海环境发展旅游业
春眉雪芽茶山
2.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节约用水
垃圾分类
绿色出行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你打算如何行动?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探究与分享
阅读探究与分享,谈谈你的感受。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备受瞩目,这是1989年我国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后的首次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其体现出的亮点: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四个制度)
知识汇总
3.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4.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学习绿色、低碳、环保知识,提高周围人的环保意识;
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奉献社会。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
发现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或举报;
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们能为美丽中国做什么?
6.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国家
企业
公民
①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业。
①积极承担责任,遵纪守法。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③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④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
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共筑生
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B
2.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我们要( )
A.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B.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C.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D.实行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
A
3.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这要求我们( )
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高速度发展
③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要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 )
A. 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B. 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C. 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
D.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复工复产
A
5.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
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
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