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模拟练习(二)考试范围:七上第一章、第二章 满分120分 时间90min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若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3.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借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m B.课桌高度约为750mmC.杭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m34.下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分裂一次后就不能再分裂了B.细胞分裂时先进行染色体复制再分裂成两个细胞C.刚刚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与母细胞一样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5.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6.下列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沿横截面绕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7.依据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经过分裂就可以形成③B.②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C.图④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D.图示①~④按结构层次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①8.用量筒量取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6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4毫升 B.大于4毫升 C.等于4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9.有两支温度计,其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示数情况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温度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温度示数大C.内径细的升得高,温度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温度示数相同10.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11.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A.桃树、桃子、桃花、花粉 B.神经系统、心脏、血液、受精卵C.呼吸系统、肺、果实、草履虫 D.消化系统、肝脏、保护组织、香菇12.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3.小南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7℃,小南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依次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7℃,乙为39.8℃,丙为39.8℃,则下列测量结果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只有甲是正确 B.只有乙是正确C.只有丙是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14.自然界有很多“鱼”,从科学角度分析姓娃鱼、鲸、鳄鱼、章鱼分别属于 ( )A.鱼类、鱼类、鱼类、鱼类 B.两栖类、哺乳类、鱼类、爬行类C.两栖类、鱼类、鱼类、软体动 物 D.两栖类、哺乳类、鱼类、软体动物15.小明同学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动物检索表,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大黄鱼、蝙蝠、大熊猫、白鳍豚 B.鲸、朱鹮、金丝猴、家蚕C.鲫鱼、朱鹮、东北虎、枯叶蝶 D.鱿鱼、丹顶鹤、藏羚羊、蜜蜂16.某同学对如图所示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①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B.②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C.③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D.④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17.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18.如果在玻片上写一个“生”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如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1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然后再堵住瓶口,将酒瓶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高度为L2,则可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 ( )A.D2L1 B. C. D.2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种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下列修改方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二、填空题(22~23每空1分,24~27每空2分,共40分)21.填入恰当的单位,使下列数字符合实际:(1)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体积为550 ;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 ;(3)某位病人的体温为39 ; (4)一只新铅笔的长度是1.8 。22.读图,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方括号中填字母:(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选填“甲”或“乙”);(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 有关;(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 ]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23.小明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番茄的 。(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 组织。(3)切开果肉,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的小孔,这部分结构可能是 组织。(4)根据以上的观察,小明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24.显微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做出正确回答。(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办法:。(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 D.菠菜叶肉细胞(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①所示的物像。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25.如下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尺的最小刻度值为 ,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填“A”或“B”)。 尺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 cm。26.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40℃的温水中,水银柱的长度为10cm,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为2cm,则测量100℃的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 cm;当插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0cm,则此时热水的温度为 ℃。27.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8.(6分)一天饭后,小南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她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她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她,自己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而小南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她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料的种类有关吗?(2)作出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3)设计实验方案: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清水。主要步骤:向三个烧杯中倒入 的清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将抹布浸透后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同表中空白项),将现象记入表。(4)结论:抹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涤纶的吸水能力最弱。(5)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出发,应尽量采用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29.(10分)拳头的体积有多大呢?小科利用量筒、烧杯(大、小名一个)、水、木块,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方案一:①用量筒量水装满大烧杯,记下水的体积V1;②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等到 a 时,将拳头拿出;③用量筒测出大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V2,则拳头的体积为V= 。方案二:①用木块垫在大烧杯下,使其成为一个溢水杯;②将大烧杯装满水,把小烧杯放在溢水杯杯口下方;③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④等到 a 时,用量筒测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即拳头的体积。请分析后回答以下问题:(1)将方案一、二中空缺a补充完整: ;(2)方案一中,拳头的体积为V= ;(3)上述两种方案的共同点是: ;(4)哪种方案测出的拳头体积更准确一些?请说出你的理由。 。30.(10分)小科看到一则报道,说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于是小科对此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据图表回答问题:(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 下进行;(4)小金认为小科的实验设计中有明显的一处缺陷,请你替小科指出: 。(5)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科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数据绘成上图。由图可知,小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1.(10分)学习了“细胞”后,小科同学对细胞膜的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通过实验探究活细胞的细胞膜的功能。他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1000毫升大烧杯、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红色苋菜等。①提出问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吗?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实验方案:取两个相同的大烧杯,编号为甲、乙,在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并把甲烧杯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乙烧杯 ,留作对照。把等量的红色苋菜叶片分别放入到甲、乙两烧杯中,观察并记录烧杯中 。④实验现象:甲烧杯中: ,烧杯中的: 。⑤原因分析:甲烧杯中红色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被沸水破坏,乙烧杯中红色苋菜叶片细胞的细胞膜完好无损。⑥实验结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2.(4分)小科想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他查资料分析得知:如果将很少的植物油,滴在足够大的水面上,油就能平铺成单分子层。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测油分子直径的实验。①用滴管和量筒测出100滴油的体积,记为V;②将少量痱子粉均匀撒在脸盆的水面上,用滴管滴入一滴油,油面散开;③找一块玻璃板画上边长为L的正方形作标格,盖在脸盆上,视线垂直,描出轮廓,如图所示,记下格数,算出面积为 ;④计算油分子直径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模拟练习(二) 参考答案考试范围:七上第一章、第二章 满分120分 时间90min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D A C D C B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D D C A A A C A二、填空题(22~23每空1分,24~27每空2分,共40分)21.(1)ml;(2)mm;(3)℃;(4)dm。22.(1)甲;(2)E;细胞壁;(3)D;细胞质;(4)A;细胞核。23.(1)细胞液;(2)保护;营养;(3)输导;(4)器官。24.(1)D;(2)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3)A;(4)C。25.1cm;B;A;4.75。26.22;90。27.A和C;5cm3。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8.(6分)(3)等量;烧杯中所剩水量;(5)棉。29.(10分)(1)水不再溢出时;(2)V=V1-V2;(3)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常采用“排水法”;(4)方案二;方案一中,由于手上沾一部分水,会使测得的剩余水的体积V2偏小,以致最终所得拳头的体积偏大。30.(10分)(1)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吗?(2)甲;(3)相同的光照时间;(4)每组产蛋鸡的数量只有一只,实验结果具有偶尔性;(5)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31.(10分)②活细胞的细胞膜可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③不进行处理;水的颜色变化;④变成红色;没有变成红色。32.(4分)③(341)L2;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