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取氧气珠海市 文园中学 梁贞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O2的反应原理,了解催化剂的作用,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记录和分析,学会在化学变化中归纳概括等方法通过设计实验,增强基本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宏观辨识的能力通过分层问题的实验探究,现象分析,以证据推理架构核心素养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开展小组的参与探究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大胆设想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难点:探究过氧化氢溶液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三、教学媒体和教具教具:PPT课件 视频 实验仪器药品:过氧化氢溶液(10%)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粉末)猪肝廋肉(新鲜)发霉和新鲜蓝莓仪器:大试管 烧杯 酒精灯 胶头滴管 点滴板 托盘天平其他:火柴 木条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一课时40分钟)(一)、温故而知新(2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导入:同学们,上课。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工业制取氧气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同学们已在课前完成学案完成,温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提高学生主动性,巩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生活中常用双氧水进行消毒杀菌,会发现伤口处有气泡,科学证明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是氧气和水。 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 引发讨论思考,作铺垫:实验中通常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是为什么?(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2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探究:(一)常温分解情况 PPT显示实验探究1 (5分钟) 小组实验操作 记录现象 分析 第一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探究:(二)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 PPT显示实验探究2 (5分钟) A.小组实验操作 B.记录现象 分析 C.第二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探究:(三)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 PPT显示实验探究3 (5分钟) A.小组实验操作 B.记录现象 分析 C.第三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探究:(四)二氧化锰的质量 PPT显示实验探究4 (5分钟) A.小组实验操作 B.记录现象 分析 C.第四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5.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探究:(五)二氧化锰是否过氧化氢的唯一 PPT显示实验探究5 (5分钟) A.小组实验操作 B.记录现象 分析 C.第五和六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三)、归纳汇总(9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微课观看规范的实验过程, (二氧化锰)评价学生本节课的实验探究的优缺点 板书:过氧化氢 氧气+水 分解反应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强化本节课的实验探究证据推理过程,分析得出结论,明确实验室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明确二氧化锰的作用,了解分解反应。(四)、巩固练习(3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投影课堂练习提高。 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并当场反馈(五)、作业布置(1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作业布置 学案和南方新课堂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P28-29。五、板书设计: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二氧化锰) 一、探究二、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一)现象分析:三、分解反应 (二) 现象分析:(三) 现象分析:(四) 现象分析:(五) 现象分析:(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