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纲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纲要

资源简介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纲要
1.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透明。放大镜的镜片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 自制放大镜:用装满水且透明的水杯或用水滴。
3. 放大镜使用方法:眼睛不动,移动物体或者移动放大镜。
4.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5.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6. 记住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如右图)。
7.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图像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图像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8. 蝇的眼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 昆虫的触角和形状。
蚕蛾的触角-----羽毛状 蝗虫的触角-----丝状 蝴蝶的触角----棒状
天牛的触角-----鞭状 蚂蚁的触角-----膝状
10.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载玻片→滴清水→切“井”字→撕取内表皮→展开内表皮→盖上盖玻片→滴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1. 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的特点:不规则多边形排列整齐、有黑点。
12.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各异,同种生物的细胞也不同。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3.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人体运输氧气的细胞是红细胞。
14.气孔是植物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胞组成小孔,是植物气体进出的通道。气孔的大小会改变的。
15.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
16.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绿藻、鼓藻、硅藻、喇叭虫、变形虫、团藻等。
草履虫 变形虫 鼓藻
17. 我们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在制作微生物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18、 微生物和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会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
19. 微生物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除了能帮我们制造美食,它还能引起很多疾病。
20. 保持干燥低温的环境可以防霉。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提供食物或生产食物,如:改良水稻、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