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微课七上4.5节熔化与凝固学案一、知识点1.物质从 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 的过程叫凝固。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3.晶体与非晶体本质区别就是在熔化过程中有无 。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塑料、塑胶、猪油、沥青、松香、石蜡、4.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规律:晶体熔化时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 。5.读懂晶体熔化图,b℃是该晶体的熔点;(1)当温度低于b℃时,即,AB段,晶体是 , 热量温度 。(2)当温度等于b℃时,即,BC段,晶体________, 热量但温度 。B点全部是固态,准备熔化;C点全部液态,再吸热就升温。(3)当温度高于b℃时,即,CD段,晶体是 ,吸收热量温度 。6.同一种晶体在相同条件下的 与熔点相同。二、学一学例1: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用时6minB.48℃时的海波是液态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需要加热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海波6min时开始熔化, 12min时熔化结束,那么熔化用的时间为: 12min- 6min=6min ,故A正确;B.48℃时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那么这就是海波的熔点。如果熔化刚刚开始,那么海波为固态;如果熔化已经结束,那么海波为液态;如果熔化正在进行,那么海波为固液混合态,故B错误;C.海波在AB段为固态, BC段为固波混合态, CD段为液态,故C错误;D.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正在熔化,仍然需要不断加热,故D错误。故选A。例2:“胜哥”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当舌头刚贴紧冰棍时,发现舌头被“冻”在冰棍上了,这是因为“胜哥”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那么下图中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根据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判断。冰棍的温度很低, “胜哥”舌头上的水因放热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因此被冻住。要确定图像就先得搞清凝固的过程,液体在凝固前,不断放热,温度下降;当温度达到凝固点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完全凝固后,温度继续下降,D符合。故答案为:凝固 D 。三、练一练1.“胜哥”用微课让同学们学习了熔化的相关知识点后让同学们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说一说。同学们分别提出了几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B. 钨在3410℃可以是液体C.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能测低于-40℃的气温2.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3.寒冷的冬天,小科发现路旁一只小狗的舌头被冻在窨井盖上。爱动脑的小科很快就知道了它的原理,那么下列物态变化与此相同的是---( )A.干手器干手 B. 冰上结晶 C. 湿餐布粘虾 D. 叶上沾露水4.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 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冬天树叶上结霜 B.夏天小草上凝露珠 C.壶嘴上方冒白气 D.初春冰雪消融5.“胜哥”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D.熔化超过一半6. 寒假到了,“胜哥”带小科到中国的北极——漠河游玩,如图是在-28℃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就像玻璃球一样。下列对这一现象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会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会吸热C.这是熔化现象,会吸热 D.这是熔化现象,会放热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熔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8.用两套完全相同(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分别对试管中装有少量质量相等的固体M和N进行加热。M和N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在35分钟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肯定都是晶体B. M肯定是晶体, N肯定是非晶体C. M肯定是晶体,熔化过程用了35分钟D.若N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100℃9.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一杯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只有冰部分熔化 C.冰和水质量不变 D.只有水部分凝固10.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 (选填"升高” "降低”或“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 态。1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 。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 。12.冬天暴雪过后, 公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是 现象,小科从电视上看到部队官兵在高速路面上洒一些盐,于是问“胜哥”:“为何要往路面上洒盐啊?”“胜哥”:“你想想,是在什么情况下洒的盐?想达到什么效果?”小科想了一想:“是不是想办法除冰啊?”对了,!哦,我明白了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 ,从而让冰雪熔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