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年级:九 课型:新授 时间:2012-9-1审核:九年级化学组【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2、学会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学法指导】读、议、展、练相结合。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填空.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物理变化.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都属于物理变化.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我们日常看到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都属于化学变化.合作交流【实验探究】老师演示实验1-1、1-2、1-3、1-4,学生观察,比较,记录实验现象。实验1-1,1-2的相同之处是( )实验1-3,1-4的相同之处是( )【思考讨论】(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能不能通过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断判物质的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5)小组交流:你还能说出更多的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例吗?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随堂测评】1. 生活中经常看到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 B.家庭自制冰块.C.水变热沸腾产生水汽. D.用苹果榨苹果汁2.下列各组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 (2)粮食酿成酒 (3)爆炸 (4)碘的升华 (5)植物的光合作用 A.(1)(2)(3)(5) B.(2)(5) C.(2)(3)(4)(5) D.(5)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B.有新物质生成C.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 D.有气体放出或颜色变化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钢铁生锈 B、食物腐败 火药爆炸C、电热器取暖 酒精挥发 D、光合作用 蜡烛熔化【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学习目标】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7-----P9,完成填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我们将物质在_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点燃纸片,纸着火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表现出纸片具有_____ 性.3、物质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交流讨论】1、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2、颜色、气味、状态、硬度、物质的溶解性,能否燃烧,是否易生锈,是否易腐烂,是否易变质等性质,哪些是需化学变化或者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性质与变化的区分(1)物理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酒精易挥发。(2)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化学性质包括以下方面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碱性、毒性等。【易错点】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木材燃烧(化学变化) 木材能燃烧(化学性质)问题三、某同学用家中的白糖进行探究实验:先取少量白糖观察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有甜味,放在水中能够溶解;把白糖加热,发现白糖熔化为液体,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白糖着火燃烧,.(1)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出白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随堂测评】1、阅读下段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_______.);把块状的硫研碎(属_______.),取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_______.),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_______.),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_______.);硫在空气中易燃烧(属_______.)。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铁能铸成铁锅 B.铜能作电线电缆C.液态氢可以作高能燃料 D.海水蒸馏得到淡水3、硫是淡黄色固体,这是硫的(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 D.化学性质.4、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C.汽油挥发 D.石蜡熔化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1.6、如图所示是一把铁制剪刀。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 B.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C.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 D.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变得十分难看【教学反思】§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年级:九 课型:新授 时间:2012-9-3 审核:九年级化学组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2、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实验方法和团结协作精神。学习方法:课前预习,独立完成;课中探究,先独立思考,如有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当堂练习,尽快完成,不拖拉,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核对答案。一、预习导学案:1、观察蜡烛为 色、 体、呈 形;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推测蜡烛的质 密度比水 。3、蜡烛火焰分为 、 、 三层。4、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推测二氧化碳不能 燃烧。5、将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 、木条燃的 ,推测氧气能 燃烧。二、课堂导学案:探究方法 :发现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一)、【自主探究】活动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1、蜡烛为白色固体、无味、呈圆柱形形;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浮在水面上,推测蜡烛质软,密度比水小。燃烧时:1、蜡烛燃烧时石蜡首先由固体熔化为液体,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2、取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1- 2秒钟取出,外焰部分最先烧焦,得出蜡烛外焰温度最高。3、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震荡内壁后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壁上分别有水珠产生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推测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熄灭时:将蜡烛熄灭后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白烟能点燃,推测白烟是蜡烛的蒸气。(二)、【自主探究】活动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体呼出气体和两瓶空气。1、向盛空气的集气瓶和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观察到,呼出气体石灰水变浑浊,推测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较多,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较少。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察到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3、向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观察到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推测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水分含量较多。结论:三、当堂检测案: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放进氧气里,木条燃的 。2、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我们呼出的气体里含有水蒸气3、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①燃烧时发光、发热 ②蜡烛燃烧时有水雾生成③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⑤熄灭蜡烛时产生白雾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③④⑤C.只有④ D.①②③④4、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5、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导管口 (填:“左”或“右”)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说明空气中CO2的含量 。(2)然后由导管口 (填:“左”或“右”,)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2、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3.、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水 B、食盐水 C、澄清石灰水 D、糖水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5、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氧气6、下列对点燃蜡烛时的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是 ( )A、蜡烛受热时从顶部开始逐渐开始熔化成液态B、罩在火焰上烧杯出现小水珠C、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7、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索中的(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8、你认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试液是否是氯化钠溶液的最佳方法是 ( )A.讨论 B.实验 C.调查 D.上网(二)、填空题: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的观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可知,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________比呼出的气体多,而含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比呼出的气体少。教后感澄清石灰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