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目标】1、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线索,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2、能够从岩画、器物等反映人类早期文化成就的实物资料中观察先民的精神世界。3、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4、感悟、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活。难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几种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解与分析。【课前预习】1、考古学家把 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原始 和 产生了。3、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 ,用来烹煮和储存食物。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地区。5、浙江余姚河姆流最早种植 ,陕西西安半坡村最早种植 。【学与教的过程】读图学史1、图1-12 《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2、图1——13《古代西亚村落想象图》(1)阅读教材第25页的图2-3新月沃地,了解课文内容涉及的地理范围。○这个村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那里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那里的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从画面上可看出他们驯养哪些动物?○图中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村落居民与外界怎样沟通、往来?○思考P12活动题3、图1—14《河姆渡居民房屋示意图》、图1—17《半坡居民示意图》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4、图1—15 “稻谷遗存”图。问:我们可以看出河姆渡居民主要以什么为食?从中反映出什么?5、图1—18 图1-19 半坡出土的石斧、纺轮图。问:能看出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有哪些吗?6、图1—16黑陶钵图 图1-20人面鱼纹彩陶盆图问:体现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归纳)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可见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了。【课堂巩固】生 活区 域 距 今 时 间 自 然特 征 建 筑形 式 农作物 驯养的动物 制作的陶 器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作业布置】作业本:P4-6第1-15小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