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期末教学目标及重点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期末教学目标及重点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新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期末教学目标及重点
复习资料(教科版2017)
燃香、水流在一定情况下匀速变化,单摆具有等时性。这些具有周期性运动特点的事物可以用来计时。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主要依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能观察和记录燃香长度变化的信息。
能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变因素。
能预测和测试怎样改变一个可变因素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能解释结果并能总结可变因素是如何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
会用图表等记录、整理、交流信息。
会设计、制作和改进“水钟”“摆钟”等简易计时器。
能通过阅读和研究科学资料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发展探究时间以及计时工具的兴趣。
意识到重复实验证实结果的重要性。
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
初步体验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体会社会的需求是计时工具发展的动力。
体会计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意识到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日晷:又称“日规”,是中国古代利用日影变化测定时刻的天文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盘(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暑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水钟:水钟在中国又称“ 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早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并被广泛使用。宋代苏颂研制的水运仪象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时仪器。
摆钟:摆钟是一种时钟,发明于17世纪中叶,是根据单摆定律制造的。摆钟用摆锤控制其他机件,使钟走得快慢均匀,一般能报点,并由发条提供能量使其摆动。
钟摆:时钟机件的一部分,是根据单摆原理制成的,常用于调节时钟或其他机械的运动件。
本单元材料清单
古人用天体运动计时的图文(或视频)资料、秒表、香、火柴或打火机、各种水钟的资料与图片、能容纳3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100 毫升量筒、记号笔、工字钉、透明水杯、剪刀、美工刀、塑料瓶、尺子、铁架台、透明胶带、水钟模型、大摆钟、摆锤(螺帽)、摆绳(棉线)、钩码、“计时工具发展史”资料、每课相应的实验记录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