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标要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2、关键能力:通过了解史实材料,学会辩证科学的看待社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够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3、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重点:1、空想社会主义和十九世纪三大工人运动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作用。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发表的意义。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教学难点: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2、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3、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设置情境,探究讨论,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展示议题主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分议题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分议题2、社会主义是如何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分议题3、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环节二】导入新课视频:《马克思是对的》——解放全人类的胸怀!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是怎么对的,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后面的合作探究提供素材,引发思考,做出铺垫。【环节三】课堂生成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背景 (2)发展的三个阶段 (3)局限性 (4)进步性 2、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三大工人运动 (2)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3)意义 (4)失败的启示 子议题1、结合视频和教材,谈谈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以及后面要分析的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三大工人运动的斗争及其失败,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2)剩余价值学说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子议题2、社会主义是如何由空想变为科学的? 探究: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通过学习,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通过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努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激发学生努力奋斗的高昂斗志。(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探究:结合习总书记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金句,谈谈你的感想。 结合习总书记的金句,理解《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伟大意义。【环节四】课堂小结及习题巩固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巴黎公社的失败,苏联的建国,苏东的剧变。设计意图:通过图文信息展示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曲折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为后面的合作探究提供素材,做出铺垫。【环节二】课堂生成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践 2、俄国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3、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子议题3、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探究、结合我国在新时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谈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所焕发出的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环节三】课堂小结及习题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