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诸暨期末)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雍正帝说:“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下列措施与该上书内容相符的是(  )
A. 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台湾府
C.实行改土归流 D.实行金瓶掣签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云贵总督”“改流之法”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任职,巩固了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实行改土归流与题干上书内容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措施。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材料信息。
2.(2020八下·诸暨期末)明清时期,皇权高度强化。下列史实可直接论证此观点的是(  )
A.明朝下令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直接对皇帝负责
B.明朝加固增修长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
C.清军围攻雅克萨城,以武力抗击沙俄入侵者
D.清朝实行八股取士,采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答案】A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防止丞相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A项明朝下令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直接对皇帝负责可直接论证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B项明朝加固增修长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属于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和题干中的“直接论证”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清军围攻雅克萨城,以武力抗击沙俄入侵者属于抗击侵略的措施,和题干中的“直接论证”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清朝实行八股取士,采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和题干中的“直接论证”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君权加强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明确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史实。
3.(2018八下·诸暨期末)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其中“外洋各国夷船”和“江浙等省商民”均来到粤,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清朝(  )
A.实行海外扩张 B.开放沿海地区
C.坚持以农为本 D.推行闭关锁国
【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据材料“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推行闭关锁国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闭关锁国政策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18八下·诸暨期末)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称赞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其中蕴含的主要思想是(  )
A.民族主义 B.禁欲主义 C.拜金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蕴含的时代精神是人文主义。A正确,BCD错误。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人文主义是题干中蕴含的主要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5.(2020八下·诸暨期末)下列著名历史人物的主张,突出体现了以封建统治者为抨击对象的有(  )
①卢梭“人民主权"理论
②马克思“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③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④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侵犯人权的政府。主张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主权说”。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批判了封建礼教,具有早期启蒙性质。
B项①③突出体现了以封建统治者为抨击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抨击封建统治者的主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著名历史人物的主张。
6.(2020八下·诸暨期末)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是(  )
A.蒸汽机的改进 B.蒸汽机车
C.内燃机车 D.电车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使人类在陆路交通方面有了一个重大进展。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A项蒸汽机的改进属于动力方面的重大发明,不符合题意;
B项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符合题意;
CD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要求具备准确识记重要史实的能力。
7.(2020八下·诸暨期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下列历史事件属于这两大阶级间斗争的是(  )
①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宪章运动 ④巴黎公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宪章运动。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故③④属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间的斗争。①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②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D项③④属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间的斗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人阶级斗争,要求准确识记基础史实。
8.(2020八下·诸暨期末)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执行法律或保持公共安宁秩序及增进臣民之幸福,得发布或使令政府发布必要之命令,但不得以命令改变法律。”这表明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
A. 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总统制 D.君主专制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后,1889年日本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内阁向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A项君主立宪制是题干材料表明的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表明的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
9.(2020八下·诸暨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 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对这里的“灾难”解读正确的是(  )
A.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4- 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ACD三项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0.(2018八下·诸暨期末)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
①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②近代报业和新式出版业的发展
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
④编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书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了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兴学堂,废科举等。①②③都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④编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书籍不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
A项①②③是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深刻变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的识记能力。掌握清末文化教育的革新。
二、综合题
11.(2018八下·诸暨期末)阅读《大国崛起》解说词,回答问题。
解说词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解说词二: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解说词一中“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是如何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
(2)联系解说词二,运用相关史实,说明英国能引领世界发展主要是由哪些合力促成的。
【答案】(1)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被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创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最早进行新航路探索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葡萄牙往事资助下,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此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沿着迪亚士航线绕过好望角,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的夙愿。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1492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橫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后回到欧洲,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依据所学可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最广阔的海外市场。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使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故答案为:(1)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被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创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
故答案为:(1)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被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创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英国崛起的因素。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18八下·诸暨期末)民主化是近代政治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切私人所有权均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
——摘编自《拿破仑法典》
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它有权通过任何法律……总统负责执行法律……有权提名、任命联邦法院法官,但提名须经参议院同意。
——摘编自《1787年联邦宪法》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说明18~19世纪法国和美国分别是怎样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
(2)概括材料二中谭嗣同和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并列举史实说明他们为实现这些主张所作出的共同努力。
【答案】(1)1804年法国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787年,美国制定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2)追求民主,实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后,组织学会,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参与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并努力唤醒中国人民。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否定了封建特权,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一部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字有立法和司法大权,美国确.立起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2) “君也者,办民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意思是说,君臣是为百姓服务的,是帮助人民办事的,这体现的主要是民主的思想;“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主要体现了梁启超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公车上扶败以后,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故答案为:(1)1804年法国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787年,美国制定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2)追求民主,实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后,组织学会,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参与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并努力唤醒中国人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和美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18八下·诸暨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全国各地新办的私人工矿企业,其创办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共一百零四个,资本总额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在战前二十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为七百三十万元。战后的六年间比战前二十多年,增加二三倍。
——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材料一反映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出导致这些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并加以简析。
(2)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出现哪一经济现象 并简述这一经济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1)农业税收入比重大幅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数额和比重显著提升,总收入明显增加。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外国侵略,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49-1885年,清政府的总收入增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下降,农业税收入略减,工商杂税收入增加。工商税收入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中国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设立;洋务运动中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开办;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等。结合所学,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依据材料二“……创办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共一百零四个,资本总额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在战前二十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为七百三十万元。战后的六年间比战前二十多年,增加二三倍”可见私人新办的工矿企业数量增加、资本规模扩大,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故答案为:(1)农业税收入比重大幅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数额和比重显著提升,总收入明显增加。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外国侵略,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
1 /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1.(2020八下·诸暨期末)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雍正帝说:“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下列措施与该上书内容相符的是(  )
A. 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台湾府
C.实行改土归流 D.实行金瓶掣签
2.(2020八下·诸暨期末)明清时期,皇权高度强化。下列史实可直接论证此观点的是(  )
A.明朝下令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直接对皇帝负责
B.明朝加固增修长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
C.清军围攻雅克萨城,以武力抗击沙俄入侵者
D.清朝实行八股取士,采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3.(2018八下·诸暨期末)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其中“外洋各国夷船”和“江浙等省商民”均来到粤,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清朝(  )
A.实行海外扩张 B.开放沿海地区
C.坚持以农为本 D.推行闭关锁国
4.(2018八下·诸暨期末)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称赞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其中蕴含的主要思想是(  )
A.民族主义 B.禁欲主义 C.拜金主义 D.人文主义
5.(2020八下·诸暨期末)下列著名历史人物的主张,突出体现了以封建统治者为抨击对象的有(  )
①卢梭“人民主权"理论
②马克思“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③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④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0八下·诸暨期末)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是(  )
A.蒸汽机的改进 B.蒸汽机车
C.内燃机车 D.电车
7.(2020八下·诸暨期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下列历史事件属于这两大阶级间斗争的是(  )
①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宪章运动 ④巴黎公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2020八下·诸暨期末)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执行法律或保持公共安宁秩序及增进臣民之幸福,得发布或使令政府发布必要之命令,但不得以命令改变法律。”这表明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
A. 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总统制 D.君主专制
9.(2020八下·诸暨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 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对这里的“灾难”解读正确的是(  )
A.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10.(2018八下·诸暨期末)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
①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②近代报业和新式出版业的发展
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
④编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书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1.(2018八下·诸暨期末)阅读《大国崛起》解说词,回答问题。
解说词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解说词二: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解说词一中“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是如何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
(2)联系解说词二,运用相关史实,说明英国能引领世界发展主要是由哪些合力促成的。
12.(2018八下·诸暨期末)民主化是近代政治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切私人所有权均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
——摘编自《拿破仑法典》
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它有权通过任何法律……总统负责执行法律……有权提名、任命联邦法院法官,但提名须经参议院同意。
——摘编自《1787年联邦宪法》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说明18~19世纪法国和美国分别是怎样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
(2)概括材料二中谭嗣同和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并列举史实说明他们为实现这些主张所作出的共同努力。
13.(2018八下·诸暨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全国各地新办的私人工矿企业,其创办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共一百零四个,资本总额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在战前二十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为七百三十万元。战后的六年间比战前二十多年,增加二三倍。
——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材料一反映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出导致这些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并加以简析。
(2)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出现哪一经济现象 并简述这一经济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云贵总督”“改流之法”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任职,巩固了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实行改土归流与题干上书内容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措施。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材料信息。
2.【答案】A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防止丞相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A项明朝下令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直接对皇帝负责可直接论证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B项明朝加固增修长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属于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和题干中的“直接论证”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清军围攻雅克萨城,以武力抗击沙俄入侵者属于抗击侵略的措施,和题干中的“直接论证”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清朝实行八股取士,采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和题干中的“直接论证”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君权加强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明确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史实。
3.【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据材料“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推行闭关锁国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闭关锁国政策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蕴含的时代精神是人文主义。A正确,BCD错误。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人文主义是题干中蕴含的主要思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5.【答案】B
【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侵犯人权的政府。主张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主权说”。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批判了封建礼教,具有早期启蒙性质。
B项①③突出体现了以封建统治者为抨击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抨击封建统治者的主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著名历史人物的主张。
6.【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使人类在陆路交通方面有了一个重大进展。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A项蒸汽机的改进属于动力方面的重大发明,不符合题意;
B项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符合题意;
CD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要求具备准确识记重要史实的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宪章运动。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故③④属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间的斗争。①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②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D项③④属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间的斗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人阶级斗争,要求准确识记基础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后,1889年日本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内阁向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A项君主立宪制是题干材料表明的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题干材料表明的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
9.【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4- 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ACD三项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了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兴学堂,废科举等。①②③都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④编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书籍不属于晚清文化教育革新。
A项①②③是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深刻变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的识记能力。掌握清末文化教育的革新。
11.【答案】(1)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被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创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最早进行新航路探索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葡萄牙往事资助下,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此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沿着迪亚士航线绕过好望角,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的夙愿。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1492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橫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后回到欧洲,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依据所学可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最广阔的海外市场。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使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故答案为:(1)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被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创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
故答案为:(1)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被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创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英国崛起的因素。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1)1804年法国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787年,美国制定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2)追求民主,实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后,组织学会,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参与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并努力唤醒中国人民。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否定了封建特权,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一部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字有立法和司法大权,美国确.立起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2) “君也者,办民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意思是说,君臣是为百姓服务的,是帮助人民办事的,这体现的主要是民主的思想;“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主要体现了梁启超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公车上扶败以后,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故答案为:(1)1804年法国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787年,美国制定联邦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2)追求民主,实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后,组织学会,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参与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并努力唤醒中国人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和美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1)农业税收入比重大幅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数额和比重显著提升,总收入明显增加。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外国侵略,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49-1885年,清政府的总收入增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下降,农业税收入略减,工商杂税收入增加。工商税收入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中国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设立;洋务运动中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开办;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等。结合所学,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依据材料二“……创办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共一百零四个,资本总额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在战前二十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为七百三十万元。战后的六年间比战前二十多年,增加二三倍”可见私人新办的工矿企业数量增加、资本规模扩大,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故答案为:(1)农业税收入比重大幅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数额和比重显著提升,总收入明显增加。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外国侵略,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