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这场“特殊的战争”的表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遏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实施马歇尔计划
3.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4.20世纪50年代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下列对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示,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欧经济不断发展,持续繁荣
B.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稳居世界第二位
D.“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5.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典型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道: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直接原因是( )
A.东欧剧变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C.美苏争霸 D.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7.右图是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B.朝鲜战争的刺激
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D.形成经济共同体
8.(2020·金华、丽水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抗西方列强、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下列历史事件与材料相符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中国抗美援朝战争
③埃及华夫脱运动 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江苏连云港中考)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论文的主题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0.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美国一家小型公司;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 00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 )
A.低通胀、低失业率 B.政府加大了投资
C.财政赤字减少 D.得益于科技发展
11.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C.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D.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2.
我也是出于善意
右边漫画《我也是出于善意》中“善意”的真正含义是( )
①单纯的经济援助 ②遏制苏联的力量
③扶植和控制西欧 ④建立北约组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3.(四川雅安中考)以下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 B.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C.美国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D.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14.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亚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
C.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D.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5.解读下面的表格可知,表格意在向我们传达下列哪一信息( )
年份 1960年
独立 国家
尼日尔 刚果 乍得 马里 扎伊尔 马达加斯加
喀麦隆 加蓬 中非 多哥 索马里 毛里塔尼亚
A.“非洲独立年” B.非洲有很多国家
C.美国的干预 D.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使这一地区长期动荡,问题错综复杂。据此回答16—18题。
16.这一地区是( )
A.巴拿马 B.中东地区 C.阿富汗 D.巴尔干半岛
17.当今该地区的焦点是( )
A.核战争威胁 B.巴以冲突和谈
C.海湾战争 D.科索沃危机
18.杨兵同学写了一封致该焦点地区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有知识性错误的语句是( )
A.巴以冲突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
B.巴以冲突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之争
C.坚决反对法西斯侵略,维护中东和平
D.对耶路撒冷的争夺增加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难度
19.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托里霍斯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这里的“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指的是( )
A.英国占据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B.美国占据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C.美国占据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英国占据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20.(2019·福建中考)图1、图2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说明( )
图1  图2
A.北约组织建立 B.华约组织建立
C.两极格局瓦解 D.欧洲联合加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3分)战后世界格局错综复杂,并随着经济军事实力不断演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出现了美苏冷战的格局。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提出了哪些冷战政策?(3分)
(2)1967年,为了维护自身安全、抗衡美苏,法、德实现和解。这一年由法、德等六国成立的组织是什么?这一组织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何影响?(5分)
(3)1991年苏联发生的某一事件,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请说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影响。(5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德国公认最杰出的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示意图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4分)
(2)在材料二图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6分)
23.(15分)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曾在经济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但六十多年后,在没有内战和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苏联自行解体,令世人震惊与沉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1925年苏联(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4 34.55 44.24
(1)促进苏联(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具有怎样的显著特点?(5分)
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材料二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哪一突出问题?(2分)
材料三: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3)请你列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历史依据。(4分)
(4)从苏联的发展和解体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4分)
24.(1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人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经过不懈的努力,亚非拉人民终于赢得独立,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
【步骤一:探究——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地区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
(1)请填写下面进程表中带有序号的内容,并说说事件③的影响。(5分)
亚非拉独立历史进程表(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时间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1947年 印度独立 (印巴分治) —— ——
1959年 —— —— ①______________
1960年 —— ②__________ ——
20世纪90年代 ——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步骤二:探究——殖民废墟上的重建】摆脱殖民枷锁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
(2)请说出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及这一会议的重要影响。(3分)
【步骤三:感悟——民族振兴与发展的壮丽画卷】赢得独立的国家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发展经济,国家才能强盛。
(3)亚非拉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所进行的斗争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一:5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德国公认最杰出的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B 7.C 8.D 9.D
10.D 11.C 12.C 13.B 14.C 15.A 16.B 17.B
18.C 19.B 20.D
二、非选择题
21.(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
(2)欧共体。(2分) 经济上的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也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分)
(3)苏联解体。(2分) 苏联的解体,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3分)
22.(1)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分)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2)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或:1990年后)。(2分) 原因: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经济危机,综合国力迅速下降;(2分)西欧走向联合,成立了欧共体,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分)
23.(1)新经济政策。(2分)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分)
(2)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或: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4)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要关注民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言之有理,答出两条即可)
24.(1)①古巴革命 ②“非洲独立年”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巴拿马收回运河的主权和管辖权 事件③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1分) 它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激励着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独立运动。(2分)
(3)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只有民族团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25.(1)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分) 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2分,答出“欧洲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或“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同样给分)
(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分,表达出同样意思都给分) 原因:夏季奥运会成功举行的刺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美国扶持日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3)冲击美苏两极格局;(1分)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进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