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道法学科教学效果评测(一)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选择题答案写在右下表格中)1、下列属于孙中山的功绩的是:(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武昌起义③创办黄埔军校④建立南京国民政府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2、“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新中国成立3、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C、建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封建统治4、同盟会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洲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5、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6、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干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渡,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 )A. 自强求富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7、“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A.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8、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C.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 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9、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奥情。”此电文的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 革命根据地在农村纷纷建立C. 新文化运动广泛开展 D. 武昌起义后各省份反清独立10、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B. C. D. 11、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三人“殊途同归”都是为了( )A. 推翻清政府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挽救民族危机 D. 建立民主共和国1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保国会 B. 兴中会 C. 中国同盟会 D. 国民党13、2021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6周年。孙中山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对于孙中山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抵抗外来侵略的先行者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者14、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他所说的“民生主义”是指( )A.推翻清政府,解决民族压迫 B.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C.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D.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15、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他所说的“民生主义”是指( )A.推翻清政府,解决民族压迫 B.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C.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D.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片截取了几十年动荡变迁的史实,从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中提示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白鹿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鹿三:皇粮被抢了。嘉轩:被谁抢了?鹿三:当兵的。子霖:皇帝都没了,皇粮交给谁呀,清家完了!嘉轩:新皇帝年号叫啥?子霖:叫大总统,年号民国。材料二: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1)对话中的“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清家”指的是哪个朝代?(2分)(2)对话中的的临时“大总统”指的是谁?这年间发生的革命及其标志是什么?(3分)(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3分)(4)材料反映了这次革命有何重要意义?(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组图中的人物为探索近代中国出路做出了不懈努力。在20世纪20年代前,他们的探索都是向西方学习,按照他们学习西方的大致轨迹,图中空白处放谁的照片最为合适?(1分)(2)请写出前三幅图中的人物所对应的发起的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或历史事件的名称。(3分)(3)请写出你所填写的第三幅人物的其他事迹,至少两件。(4分)材料二:“王法变约法,这是1912年中国的变化之一。”(4)材料二中所指约法是哪个文件?(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