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祖国的古建筑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祖国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2、能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说一处古建筑的造型色彩及特色。3、通过对家乡古建筑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2.从怎样的角度欣赏一座古建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中国古建筑是文物类型中体量最大、数量最多、保存各种艺术品示物最为丰富的一种。众多的古建筑就像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各地,它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祖国的古建筑。(板出课题)三、欣赏1、介绍欣赏的方法:(1)历史:知道建造的年代、地点、因何而建。(2)类型:同洞、宫殿、坛苗、寺观、陵墓、园林、民居、娱乐性建筑。样式:亭台榭、楼阁、塔。(3)造型: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觉?(4)色彩和装饰:色彩和造型、用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哪些地方的装饰让你最感兴趣?这些装饰起着怎样的作用?(5)材料:运用的是怎样的材料?(6)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或与居住人的关系。2、运用上述方法主要介绍北京故宫为例。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四面围有高10m的城墙,城外有宽52m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其次向学生介绍山海关、大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其问可以与学生互动,对些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说说)4.给学生们讲述中国古建筑常见的屋顶样式庑殿顶: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但在福建沿海地区和琉球的民居为了防风而采用庑殿顶。攒尖顶:攒尖顶,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歇山顶: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汉族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硬山顶: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汉族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常用于中国汉族民间居住建筑中。5.简单说一说故宫建筑的“仙人走兽”仙人走兽最早出现于汉朝的明器上,开始并没有固定的使用规则,元朝以前多为武将。清朝开始出现官方定制,位于最前端的是仙人,即骑凤仙人,又名仙人骑凤,后面是走兽,通常数量为奇数(单数),9为最高,依次是:1、龙2、凤3、狮子4、天马5、海马6、狻猊[suān ní]7、狎鱼8、獬豸[xiè zhì]9、斗牛但是在故宫的太和殿上,在斗牛之后增加了一个行什,表示规格之高。但各地方汉族建筑依从习惯,多不遵从官制。四、总结学生活动情况五、布置下节课所带学具:美术作业本、铅笔橡皮、勾线笔、水彩笔、彩铅等。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布置本课学习任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祖国的古建筑,今天大家就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你的画笔画一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评价、展示教 学 反 思1、可以将学生的画举行一个展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课下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