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021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不同时空的三个甲午年754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吕亲自在河内府迎接鉴真。2月4日,鉴真抵达奈良,同另一位高僧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尊称“大和尚”。 754年:第一个甲午年——唐风洋溢奈良城中日关系:中国国力:? 1894年:第二个甲午年 2014年:第三个甲午年1894年:甲午风云痛国殇不同时空的三个甲午年学习目录追本溯源探甲午风起云涌说甲午山河破碎忧甲午二一三不同时空的三个甲午年学习目标通过多种史料的研读,学会运用史料分析和理解: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②《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13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抗争史实,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通过旅顺大屠杀的学习,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一)追本溯源探甲午材料一:清朝政府宣战谕旨: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为中外所共知……本年四月间,朝鲜又有土匪变乱,该国王请兵援剿,情词迫切……(日本)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日本天皇宣战诏书: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始,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于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摘编自宗泽亚《清日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6月请你从中日两国的宣战书中分析中日两国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镇压。清朝: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中国应出兵保护,而日本出兵是侵犯了朝鲜主权。日本:维护日本利益和东亚和平。材料二:中日战争迟早会发生,这是无可避免的。两国文明的发展程度已大不相同,差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双方的冲突愈演愈烈,朝鲜也被卷入其中。朝鲜混乱的政局、清朝岌岌可危的宗主国地位、日本在济物浦和汉城的大规模移民与商业活动,以及朝鲜与东京、北京方面签订的各项存在隐患的条约,这一切缠绕在一起,必然导致中日之间发生冲突。 ——英国《图片报》1894年7月28日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图片报》认为中日战争是必然还是偶然?材料那句话体现这个观点?2.根据材料,为什么英国《图片报》认为“中日战争迟早会发生,这是无可避免的。”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两国文明的发展程度已大不相同,差异越来越大。”这句话的理解。4.从材料一、二中,请你说明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看法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两国文明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大政治上:中国洋务运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日本明治维新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但比较弱小。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立场、国家利益、角度、时代背景等(一)追本溯源探甲午必然,无可避免(一)追本溯源探甲午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开辟海外市场、增加殖民地的需要。1894年7月丰岛海战1894年9月平壤战役1894年9月黄海海战1894年10月辽东半岛战役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1.阅读课本24-26页,按照时间顺序找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在25页的示意图中标注出来。2.从地图中可以看出,发生在中国境外和境内的战役分别有哪些?由此说明侵略朝鲜是不是日本的终极目标?朝鲜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二)风起云涌说甲午中国境外:中国境内: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日本的侵略顺序:朝鲜→中国3.在这几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二)风起云涌说甲午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各民族英雄热爱国家、宁死不屈、勇于斗争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回族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英国泰晤士新闻纸刊有报章云: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戮百姓四日,非理杀伐,甚为惨伤。又有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洋枪击死,然后用刀肢解。——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电( 1895年1月13日)“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美国纽约《世界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4.日本天皇在宣战书中宣称日本是为了维护东亚的和平,甚至日本通讯社辩称无杀害一名中国人,请你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史实驳斥这一说法。(二)风起云涌说甲午(二)风起云涌说甲午项目 清朝 日本政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制度外交意识 以夷制夷,避战求和 蓄谋已久,企图侵略中国统治者态度 慈禧太后前期虽主战,但挪用军费过六旬庆典。后期和战 明治天皇整军经武,殚精竭虑兵役制度 佣兵 义务兵役制武器 参战部队枪械装备率85% 枪械装备率100%钢铁材质的装甲舰18艘 钢铁材质的装甲舰12艘航速16节以上战舰2艘 航速16节以上战舰10艘指挥官 提督丁汝昌无海战经验 司令伊东祐亨历经炮术学、航海术学专修交通运输 保有铁路300公里,租赁洋船运兵 铁路3200公里,海陆军征用汽船136艘兵站支援 后勤不能保障 兵站物流系统成熟军队医疗 无组织状态 严谨的军事医疗体系情报搜集 没有专门情报机构 广泛收集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媒体宣传 严控,不能扩展影响 有效动用媒体宣传外交意识军事体制后勤体制教育体制情报、媒体……中国为何战败?落后根源:封建制度的落后(二)风起云涌说甲午1894年扉页1894年8月4日朝鲜半岛的斗鸡熊先生:“啊哈!不管哪方获胜,我都能饱餐一顿!”1894年8月11日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重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以上漫画均选自英国讽刺画杂志《PUNCH》1894年,转引自赵省伟主编《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中国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1.从这三幅漫画中,可以看出战争初期西方对于中日战争的态度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西方人眼中,战争初期双方的形象如何?体现出双方实力怎样?西方态度:观望,希望在战争中获得利益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形象比日本高大,在西方眼里中国实力强于日本。(二)风起云涌说甲午1894年9月29日巨人杀手日本1894年10月20日小阿希中国男孩与日本蝴蝶黄蜂1894年11月17日 令人同情的申诉中国人琼尼:“呜呼!他把我打得好痛!没有一个人来阻止他!”从图中可以看出战争后期中国在西方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中日双方的形象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战争后期西方贬低中国。中日形象与前期发生了转变,中国变为被欺负的小孩,日本更为盛气凌人。随着战争的进展,中国的失败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三)山河破碎忧甲午李鸿章《马关条约》签订场景伊藤博文经过谈判,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沙俄警告日本应放弃领有的辽东半岛。(漫画明信片)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的丰厚回报令西方列强艳羡不已。(漫画明信片)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放弃中国付出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瓜分中国狂潮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马关条约》内容:美国:门户开放(1899年)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评价:1.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2.实质是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895年6月~10月台南陷落抗击日军5个月台湾居民与日军 战斗100余次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32000余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民布告》《马关条约》内容: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1895年4月27日 中国商店的日本人时局的掌控者(他说):“喂,你这猪脑袋猪尾巴的老家伙,打开你的店铺钥匙交给我!”图片上的文字:右:赔偿两亿两;左:贸易的钥匙。《马关条约》内容:四口通商: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主要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内容 影响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四口通商: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使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内容: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同时空的三个甲午年754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吕亲自在河内府迎接鉴真。2月4日,鉴真抵达奈良,同另一位高僧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尊称“大和尚”。 754年:第一个甲午年——唐风洋溢奈良城 1894年:第二个甲午年——甲午风云痛国殇 2014年:第三个甲午年——中华崛起傲全球1894年,中日两国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3亿多中国人已经清晰地触摸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人民日报《知耻雪耻 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惟有国力强大交流方才平等不同时空的三个甲午年本课小结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根本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开辟海外市场、增加殖民地的需要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时间 1894—1895年主要战役事件与牺牲的英雄人物 平壤战役:左宝贵; 黄海战役:邓世昌;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结果 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