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过氧化氢制氧原理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重点】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的理解。知识点一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自主学习】1.观察过氧化氢溶液的颜色为__无色__,状态为__液态__;二氧化锰是__黑色__固体。2.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操作 现象 原因(1)在试管中加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__不能复燃__ 放出的氧气很少(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__复燃__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时分解加速(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__复燃__ 试管底部的二氧化锰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 过氧化氢水+氧气 __。【合作探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或生成物吗?答: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教师点拨】过氧化氢加热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但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致使收集的气体不纯。【跟进训练】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B )A.不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C.没有水生成D.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2.下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D )A.放入药品 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知识点二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9页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并分组进行教材第38页的探究实验,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在__化学反应__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__速率__,而本身的__质量__和__化学性质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__催化剂__(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__催化作用__。2.催化剂的特点:“一变”(__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__)“二不变”(__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__)。3.氯酸钾是__白__色固体,二氧化锰是__黑__色固体,混合后经过__加热__可以得到__氧气__。在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催化__作用。【合作探究】能不能说二氧化锰是唯一的催化剂?答:不能。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还可以用氧化铜、红砖粉末作催化剂,所以同一个反应不是只有一种催化剂。【教师点拨】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以下三个方面必须都具备:第一,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二,本身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第三,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三者缺一不可(注意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不会改变)。【跟进训练】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其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实验一: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 __不能;因为没有确认MnO2的质量和性质是否改变__。数据记录表1%H2O2溶液/mL 50 50 50加入MnO2的质量/g 0.1 0.2 0.4测量40秒末得到O2体积/mL实验二: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 __MnO2质量的多少对H2O2分解的速率是否有影响__。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