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华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华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表格版)

资源简介

高二 年级 政治 教案
课 题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二次备课
对应课标知识点(考点)梳理 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设计意图(思路) 本框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来进行,通过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知识,一起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应该如何进行创新,又如何使中华民族精神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公共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重点 1.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民族精神 教法与学法简述 教法:创设教学情境,综合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自主学习法。
学习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学习准备(媒体使用) PPT制作、教案、导学案、优佳学案
学习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修改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概括) 教师组织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及流程
一、导入(4分钟) 1.播放视频《精忠报国》2.从歌曲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谈感悟
二、新课学习(35分钟) 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7页的“阅读与思考”,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品读老子这句话,谈谈为什么在今天发展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2、从上述雕刻、文学等发展的事例来看,你认为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拓展:文化创新的措施。追问“什么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标准、途径、目标三个方面来看)总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容。对比分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究二:《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什么样的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追问“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①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探究三: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利发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他指出:“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红船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它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具体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探究四:2021年6月29日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们能够从张桂梅校长身上学到什么精神?作为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总结: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 学生自主阅读97页阅读与思考,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问题。 小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交流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学生认真阅读素材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展示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教师总结2.布置作业: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的相关练习。3.请观看《长津湖》并联系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写一篇观后感。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问题及时提问。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课外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复习作业) 1.某校高二学生一起观看了《建国大业》。影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激发起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有同学认为,爱国主义只能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中。针对这种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 )①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②爱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③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 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袁隆平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A.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100年前的五四青年爱国运动掀起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潮,向世人展现了中国青年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奋发图强、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积极改革、探索科学的创新精神。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④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下列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参考答案:D A D A
拓展练习 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上的练习
板书设计 创造性转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基本内涵弘扬民族精神 核心:爱国主义 作用:精神动力、精神火炬 特点:时代性 如何弘扬(措施)
审核签名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学校领导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