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第1课时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的几种主要的环境问题,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分析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重点难点【重点】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难点】对环境问题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当时的秘书长加利先生为什么提议全体代表为地球不幸与悲哀静默2分钟?我们先看一幅漫画。展示:漫画―最后的晚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餐桌上的晚餐?谁在分享晚餐?这幅漫画的主题是什么?(地球成为被各种污染吞下的晚餐,地球被污染破坏。)展示:一组环境问题的图片及沙漠化视频。照片中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当地主要面临哪些问题?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注意,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过渡: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全球的范围,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就能与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当这种影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2.不同社会时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自古就有,但其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有所不同,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有巨大差异。(读教材P103图8-22至8-2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1)史前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对自然依赖性强,破坏性小。(2)农业社会: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出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3)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时有发生。此外,还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3.环境问题的三个层次读教材P104阅读卡,总结环境问题的三个层次。(1)第一个层次:局部性环境问题。它通常限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内部,呈现出地域性特征。(2)第二个层次:区域性环境问题。它具有跨区域性,有一定程度传递性及污染物扩散形成的跨国界转移特征。(3)第三个层次:全球性环境问题。它具有全球整体性,其影响危及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4.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读教材图8-25、8-26、8-27及其文字资料,分析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产生的原因和危害。(1)全球气候变暖 展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温室效应动画、全球变暖的视频。 引导学生思考:①全球气温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什么关系?②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什么?③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全球变暖,人类活动究竟起了多大作用?④全球变暖有什么危害?怎样治理?(课件中的提供的温室效应动画和全球变暖视频,设置了问题,供学生探究分析;提供了全球变暖相关的统计图,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培养读图能力。)展示:全球变暖的纲要信号的空白图表(图表中要求学生填出全球变暖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教材中不要求学生知道治理措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我有意设置了这一项目。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变暖的成因上去寻求解决之道。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全球变暖的危害图片,如水灾、干旱、海平面上升等,拓展视野 过渡:人类面临的另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为什么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臭氧层破坏展示:臭氧层破坏的图片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纲要信号图表中的项目:臭氧层破坏会产生什么危害?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案例探究:展示南美洲南部地区人们皮肤发病率上升快,一些动物也变盲的案例,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分析,巩固知识,关心社会热点。过渡:你有没有近距离闻过汽车尾气,闻过后你有什么感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大气污染问题。(3)大气污染与酸雨 展示:大气污染图片及资料(伦敦烟雾事件与洛杉矶烟雾事件的成因及死亡人数)问题:大气污染是怎样形成的?大气污染有什么危害?怎样治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讨论大气污染的危害、成因。(通过两大污染事件的详细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危害,拓宽视野,同时为后面分析深圳的汽车尾气污染打下铺垫。)5.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读教材P105,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1)重要性: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应对策略:单靠某个国家或地区很难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各国在密切关注本国环境的同时,也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予以充分重视。 如《京都议定书》是国际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条文。它不仅是世界各国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与责任,更体现了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上的合作。【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