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习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习餐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习餐(学生版)
【知识快餐】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______一定变
微观:分子______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______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书写: (注意:a、______ b、______ c、______ )
3、含义 :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学后消化】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3.化学方程式3Fe + 2O2 点燃 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S + O2 点燃 SO2↑ B. 4Al +3O2 点燃 2Al2O3
C. P + O2 点燃 PO2 D. Mg + O2 点燃 MgO2
6.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
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A. 2.5 g B. 3 g C. 5 g D. 6 g
7.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Al + H2SO4 ==== AlSO4 + H2↑  
B.2Al+ 3H2SO4 ==== Al2(SO4)3 + 3H2↑
C. Al + 2H2SO4 ==== Al(SO4)2 + 2H2↑
D. 2Al + H2SO4 ==== Al2SO4 + H2↑
8.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 g B. 32 g C. 16 D. 32
9.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
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10.9g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A. 1 g B. 2 g C. 3 g D. 4 g
11.在 2H2O2 MnO2 2H2O+O2↑ 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种类 B.各种原子的数目
C.各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质量总和
1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 27∶32∶102 B. 27∶24∶43
C. 4∶3∶2 D. 108∶96∶204
13.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
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X由四种元素组成 B. X是化合物
C. X中有水 D. X不稳定
14.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 ====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2S3 C. FeS2 D. FeO
15.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6.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X ,则X的化学式是 。
17. 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长征3号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铁并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此反应类型:
(2)
2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
(1) □P +□O2 点燃 □P2O5
(2) □Fe2O3 + □C 高温 □Fe + □CO2
(3) □KClO3 △ □KCl + □O2 ↑
(4) □C2H4 + □O2 点燃 □H2O + □CO2
21.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
22.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23.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气球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体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果W1>W2,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1>W2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

化学方程式配平训练:
① FeS2 + O2 == Fe2O3 + SO2 ② Fe2O3 + CO == Fe + CO2
③ NH3 + Cl == N2 + NH4Cl ④ Al + O2 == Al2O3
⑤ H2 + Cr2O3 == Cr + H2O ⑥ 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
⑦ NH3 + O2 == NO + H2O ⑧ C2H4 + O2 == CO2 + H2O
⑨ C2H2 + O2 == CO2 + H2O ⑩ H2S + SO2 == H2O + S
⑾ MnO2 + HCl == MnCl2 + H2O + Cl2↑
化学方程式计算:
1. 实验室最近购进一批石灰石,交给同学们去测定其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向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10%的稀盐酸,一直加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用去稀盐酸60g。
(1)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同学们无法算出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实验小组需要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但实验室只有36.5%的浓盐酸。试计算:
(1)将20 g 36.5%的浓盐酸配制成7.3%的稀盐酸,需要加水 g。
(2)用(1)中所配制的稀盐酸与足量锌粒反应能得到氢气多少升?( H2的密度为0.09g/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某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8g,加入136.7g某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学后评价】
教师签名: 时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习餐(教师版)
【知识快餐】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含义 :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学后消化】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3.化学方程式3Fe + 2O2 点燃 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S + O2 点燃 SO2↑ B. 4Al +3O2 点燃 2Al2O3
C. P + O2 点燃 PO2 D. Mg + O2 点燃 MgO2
6.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
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A. 2.5 g B. 3 g C. 5 g D. 6 g
7.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Al + H2SO4 ==== AlSO4 + H2↑  
B.2Al+ 3H2SO4 ==== Al2(SO4)3 + 3H2↑
C. Al + 2H2SO4 ==== Al(SO4)2 + 2H2↑
D. 2Al + H2SO4 ==== Al2SO4 + H2↑
8.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 g B. 32 g C. 16 D. 32
9.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
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10.9g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A. 1 g B. 2 g C. 3 g D. 4 g
11.在 2H2O2 MnO2 2H2O+O2↑ 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种类 B.各种原子的数目
C.各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质量总和
1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 27∶32∶102 B. 27∶24∶43
C. 4∶3∶2 D. 108∶96∶204
13.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
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X由四种元素组成 B. X是化合物
C. X中有水 D. X不稳定
14.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 ====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2S3 C. FeS2 D. FeO
15.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6.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X ,则X的化学式是 。
17. 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长征3号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铁并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此反应类型:
(2)
2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
(1) □P +□O2 点燃 □P2O5
(2) □Fe2O3 + □C 高温 □Fe + □CO2
(3) □KClO3 △ □KCl + □O2 ↑
(4) □C2H4 + □O2 点燃 □H2O + □CO2
21.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
22.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23.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气球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体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果W1>W2,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1>W2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

化学方程式配平训练:
① FeS2 + O2 == Fe2O3 + SO2 ② Fe2O3 + CO == Fe + CO2
③ NH3 + Cl == N2 + NH4Cl ④ Al + O2 == Al2O3
⑤ H2 + Cr2O3 == Cr + H2O ⑥ Fe2O3 + H2SO4 == Fe2(SO4)3 + H2O
⑦ NH3 + O2 == NO + H2O ⑧ C2H4 + O2 == CO2 + H2O
⑨ C2H2 + O2 == CO2 + H2O ⑩ H2S + SO2 == H2O + S
⑾ MnO2 + HCl == MnCl2 + H2O + Cl2↑
化学方程式计算:
1. 实验室最近购进一批石灰石,交给同学们去测定其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向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10%的稀盐酸,一直加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用去稀盐酸60g。
(1)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同学们无法算出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实验小组需要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但实验室只有36.5%的浓盐酸。试计算:
(1)将20 g 36.5%的浓盐酸配制成7.3%的稀盐酸,需要加水 g。
(2)用(1)中所配制的稀盐酸与足量锌粒反应能得到氢气多少升?( H2的密度为0.09g/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