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文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2019七上·衢州期中)从地图的基本“语言”角度来看,下图缺少的是(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和注记 D.经纬网2.地图上的文字说明,我们称之为( )A.图例 B.方向 C.比例尺 D.注记3.(2019七上·嵊州月考)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应为( )A.4500米 B.45米 C.450千米 D.45千米4.(2019七上·衢州期中)在图中火车站距离学校约6千米,在图上量的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A.1:2000 B.1/20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D.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B.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6.教室有四幅图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地图 ②浙江地图 ③中国地图 ④杭州地图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7.(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社区管理功能的是( )A.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B.社区便民超市开业C.社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 D.社区组织的居民投票选举8.(2019七上·嵊州月考)唐代长安城明确分为宫城、皇城、市及坊,这里的“市”是指(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经济功能9.(2019七上·苍南期中)新华社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热门景区TOOP5的排名中,杭州西湖连续5天占据榜首。旅游人群中,上海、北京、宁波人占据外地来杭旅游人数前三名。读下图,回答问题。(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C.浙江地形图 D.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旅游功能(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4)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2000 B.二十万分之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10.(2019七上·嵊州月考)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就是村落B.聚落就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C.聚落的情况等影响着自然环境D.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不多同时出现11.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山区的乡村聚落分布在( )A.地势较高的山顶 B.较为平整的山脊C.平坦开阔的山谷地带 D.较为陡峭的山腰12.(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C.屋顶有坡度——中国南方潮湿多雨D.高脚屋——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13.下列民居建筑中,能反映西亚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是( )A. B.C. D.14.下列不属于乡村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的行业的是( )A.林业 B.工业 C.渔业 D.种植业15.下列属于城市聚落特点的有( )①高楼林立,交通发达②设施完善,生活便利③居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④人口密度小,流动性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旅游功能17.(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关于聚落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成带状分布B.一般来说,乡村聚落是在城市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同D.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18.(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联系的是( )①浙江的教师送教到四川②衢州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③衢州的柑橘销往韩国④中医专家、周易学者到新加坡讲学⑤新疆人到浙江卖新疆产的葡萄干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9.东北的大米运到上海销售,说明( )A.东北和上海都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B.各区域之间由于物产不同会发生联系C.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D.东北与上海的社区有着不同的功能20.(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A.茶山的杨梅销往台州各市区B.浙江台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C.中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D.台州市科协到天元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21.(2019七上·嵊州月考)见下图,判断图中B地的海拔在( )A.100到110米之间 B.90到100米之间C.80到90米之间 D.70到80米之间22.(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A.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B.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C.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D.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23.(2019七上·义乌期中)若下图中的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二、填空题24.(2019七上·嵊州月考)观察A,B,C,D四图,正确描述甲相对于乙的位置。(A)甲在乙的 方。(B)甲在乙的 方。(C)甲在乙的 方。(D)甲在乙的 方。三、综合题25.阅读以下三幅北京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三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广的是 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图。(2)出生在宁波的小明,暑假想去北京旅游。他找来了一些地图:A.世界地图;B.中国政区图;C.中国地形图;D.中国交通图;E.北京地形图;F.北京旅游图面对这些地图,请你根据下列具体要求帮他挑选。①小明想知道北京相对于宁波的方位,他应查 或 。②小明想去北京登“香山”,他可以查阅 或 。③当小明到达陌生的北京时,他应该看的地图是 。④以上所有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26.(2019七上·衢州期中)元旦假期,杭州的小明决定到江山江郎山游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小明首先找到图一,江郎山位于杭州的 方向。(2)小明来到江郎山,在景区门口看到图二,发现有甲乙两条线路,他想轻松一点去登山,甲乙两条登山路线他选择 ;因为这条线路 。(3)在图二中,小明来到 处(填字母),看到悬崖百丈;小明来到 处(填字母),看到两片巨石山峰耸立在自己两则;小明也看到了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 。(4)小明看到图三,这一带是典型的 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 ;小明看到图四,发现这里的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杭州相近,这是因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但图中缺少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答案】D【知识点】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上的文字说明,我们称之为注记。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3.【答案】D【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据比例尺公式, 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应为3*1500000=4500000(厘米)=45000米=45千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4.【答案】B【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在图上量的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厘米,3÷60000000= 1/200000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5.【答案】C【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是个分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说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6.【答案】D【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杭州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杭州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7.【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社区组织的居民投票选举 ,这体现社区的政治功能; 社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 ,这体现社区的文化功能; 社区便民超市开业 ,这体现社区的经济功能; 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这体现社区的管理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社区的主要功能包括:①经济功能。社区的工厂、商店等为居民提供生产、流通、消费服务。②社会化功能。社区内的家庭、学校和儿童游戏群体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起主要作用。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对青少年、成年人都产生重大影响。③社会控制功能。社区各类机构与团体在维护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的风俗习惯和规范约束居民的行为,社区的赞誉与责备等社会舆论促使居民遵从社区的风俗习惯和规范。④社会福利保障功能。表现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与共济,福利部门或慈善团体扶贫助弱,社区医院、诊所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⑤社会参与功能。社区为居民提供经济、政治、教育、康乐和福利等方面活动的参与机会,使居民对社区有更多的投入和更强的认同感。8.【答案】D【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长安城的市是商业活动的区域,相当于社区的经济功能。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9.【答案】(1)D(2)A(3)B(4)C【知识点】北京;方向;比例尺;选择合适的地图【解析】【分析】 (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以雷锋夕照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西北方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4 ÷280000=1:20000,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D。(2)A。(3)B。(4)C。【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0.【答案】B【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早期聚落大都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如地形平坦开阔、资源丰富地区,聚落分布就比较密集。聚落的分布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先有乡村后有城市。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11.【答案】C【知识点】乡村聚落【解析】【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山区的乡村聚落分布在平坦开阔的山谷地带。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12.【答案】D【知识点】乡村聚落;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在我国南方地区,因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沙特阿拉伯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夜晚为了凉快,人们常将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帐篷,原因是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高脚屋一般位于气候潮湿地区;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聚落的位置、形态和建筑特点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当地人利用冰雪修建了冰屋;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房屋坡度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竹楼,避免潮湿的环境。13.【答案】B【知识点】乡村聚落;自然景观【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是江南水乡的传统民居,沿河而居,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B地碉堡屋,是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人们为了防风沙,建造了墙厚,窗户小的碉堡屋;C是窑洞,人们利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的特点开挖了窑洞;D是高脚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气候湿热,为了避免湿热的环境,防止蚊虫,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14.【答案】B【知识点】乡村聚落【解析】【分析】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例如:林业、牧业、渔业、种植业;工业应该属于城市聚落居民从事的行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15.【答案】A【知识点】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聚落高楼林立,交通发达;设施完善,生活便利;居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16.【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是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17.【答案】D【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多是团块状分布,A错误;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有乡村后有城市,B错误;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生产方式不同,C错误;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18.【答案】D【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①“ 浙江的教师送教到四川 ”属于文化交流;②“ 衢州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 ”属于文化交流;③“ 衢州的柑橘销往韩国 ”属于物产交流;④“ 中医专家、周易学者到新加坡讲学 ”属于文化交流;⑤“ 新疆人到浙江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属于物产交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19.【答案】B【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东北的大米运到上海去销售,说明区域之间由于物产不同会发生联系。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20.【答案】C【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茶山的杨梅销往台州各市区属于物产交流;浙江台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属于经济交流; 中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属于信息交流; 台州市科协到天元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 属于文化交流;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21.【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的判断技巧可知,该处海拔判断需要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读图可知,B地外围等高线在90到100米之间,结合示坡线,确定B地外围等高线的海拔是100米,所以,B地海拔在100到110米之间。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的短线。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 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示坡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是为了明确表示地形(如山头、凹地)的坡向,在等高线外侧或内侧绘制表示坡度走向的小短线。通常绘制在山脊或洼地凹陷处,即等高线显示最弯处。22.【答案】B【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属于经济交流; 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 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属于人才交流;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属于物产交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23.【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地区,有可能发育形成河流;乙处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区;甲乙两地不在同一等高线上,海拔不相等。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24.【答案】东南;西北;东南方;东北【知识点】方向【解析】【分析】A图中没有指向标,按照一般定向法判断方向, 甲在乙的东南方;B图和D图中左下角有指向标,是指向标地图。指向标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知,B图中甲在乙的西北方; D图中甲在乙的东北方;C图中有经纬网,按照经纬网指示方向的方法可知, 甲在乙的东南方。【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25.【答案】(1)A;C;A(2)B;D;E;F;F;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解析】【分析】 (1)以上三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图, 所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广的是C图,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A图。(2)根据题意分析,①小明想知道北京相对于宁波的方位,他应查B或D。②小明想去北京登“香山”,他可以查阅E或F。③当小明到达陌生的北京时,他应该看的地图是F。④以上所有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26.【答案】(1)西南(2)甲;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A;B;自西北向东南(4)乡村;林业(旅游业);气候相似,降水丰富【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乡村聚落【解析】【分析】(1)小明首先找到图一,根据经纬网定向法,江郎山位于杭州的西南方向。(2)小明来到江郎山,在景区门口看到图二,发现有甲乙两条线路,他想轻松一点去登山,甲乙两条登山路线他选择甲地,原因是甲线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有利于登山。(3)在图二中,小明来到A处,看到悬崖百丈;小明来到B处,看到两片巨石山峰耸立;小明看到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4)小明看到图三,这一带是典型的乡村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林业或旅游业,小明看到图四,发现居民的民居建筑特点与杭州相似,这是因为该地与杭州气候相似,降水丰富。故答案为:(1)西南(2)甲;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A;B;自西北向东南(4)乡村;林业(旅游业);气候相似,降水丰富【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1 / 1人文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2019七上·衢州期中)从地图的基本“语言”角度来看,下图缺少的是(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和注记 D.经纬网【答案】B【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但图中缺少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地图上的文字说明,我们称之为( )A.图例 B.方向 C.比例尺 D.注记【答案】D【知识点】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上的文字说明,我们称之为注记。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3.(2019七上·嵊州月考)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应为( )A.4500米 B.45米 C.450千米 D.45千米【答案】D【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据比例尺公式, 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应为3*1500000=4500000(厘米)=45000米=45千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4.(2019七上·衢州期中)在图中火车站距离学校约6千米,在图上量的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A.1:2000 B.1/20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D.【答案】B【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在图上量的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厘米,3÷60000000= 1/200000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B.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答案】C【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是个分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说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6.教室有四幅图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地图 ②浙江地图 ③中国地图 ④杭州地图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答案】D【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杭州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杭州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7.(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社区管理功能的是( )A.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B.社区便民超市开业C.社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 D.社区组织的居民投票选举【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社区组织的居民投票选举 ,这体现社区的政治功能; 社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 ,这体现社区的文化功能; 社区便民超市开业 ,这体现社区的经济功能; 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这体现社区的管理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社区的主要功能包括:①经济功能。社区的工厂、商店等为居民提供生产、流通、消费服务。②社会化功能。社区内的家庭、学校和儿童游戏群体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起主要作用。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对青少年、成年人都产生重大影响。③社会控制功能。社区各类机构与团体在维护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的风俗习惯和规范约束居民的行为,社区的赞誉与责备等社会舆论促使居民遵从社区的风俗习惯和规范。④社会福利保障功能。表现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与共济,福利部门或慈善团体扶贫助弱,社区医院、诊所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⑤社会参与功能。社区为居民提供经济、政治、教育、康乐和福利等方面活动的参与机会,使居民对社区有更多的投入和更强的认同感。8.(2019七上·嵊州月考)唐代长安城明确分为宫城、皇城、市及坊,这里的“市”是指(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经济功能【答案】D【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长安城的市是商业活动的区域,相当于社区的经济功能。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9.(2019七上·苍南期中)新华社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热门景区TOOP5的排名中,杭州西湖连续5天占据榜首。旅游人群中,上海、北京、宁波人占据外地来杭旅游人数前三名。读下图,回答问题。(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C.浙江地形图 D.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旅游功能(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4)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2000 B.二十万分之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答案】(1)D(2)A(3)B(4)C【知识点】北京;方向;比例尺;选择合适的地图【解析】【分析】 (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以雷锋夕照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西北方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4 ÷280000=1:20000,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D。(2)A。(3)B。(4)C。【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0.(2019七上·嵊州月考)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就是村落B.聚落就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C.聚落的情况等影响着自然环境D.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不多同时出现【答案】B【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早期聚落大都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如地形平坦开阔、资源丰富地区,聚落分布就比较密集。聚落的分布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先有乡村后有城市。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11.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山区的乡村聚落分布在( )A.地势较高的山顶 B.较为平整的山脊C.平坦开阔的山谷地带 D.较为陡峭的山腰【答案】C【知识点】乡村聚落【解析】【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山区的乡村聚落分布在平坦开阔的山谷地带。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12.(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A.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B.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C.屋顶有坡度——中国南方潮湿多雨D.高脚屋——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答案】D【知识点】乡村聚落;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在我国南方地区,因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沙特阿拉伯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夜晚为了凉快,人们常将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帐篷,原因是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高脚屋一般位于气候潮湿地区;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聚落的位置、形态和建筑特点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利用当地黄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窑洞;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当地人利用冰雪修建了冰屋;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房屋坡度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竹楼,避免潮湿的环境。13.下列民居建筑中,能反映西亚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乡村聚落;自然景观【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是江南水乡的传统民居,沿河而居,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B地碉堡屋,是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人们为了防风沙,建造了墙厚,窗户小的碉堡屋;C是窑洞,人们利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的特点开挖了窑洞;D是高脚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气候湿热,为了避免湿热的环境,防止蚊虫,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14.下列不属于乡村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的行业的是( )A.林业 B.工业 C.渔业 D.种植业【答案】B【知识点】乡村聚落【解析】【分析】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例如:林业、牧业、渔业、种植业;工业应该属于城市聚落居民从事的行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15.下列属于城市聚落特点的有( )①高楼林立,交通发达②设施完善,生活便利③居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④人口密度小,流动性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聚落高楼林立,交通发达;设施完善,生活便利;居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观:乡村聚落,农田遍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聚落高楼林立,环境污染较重。②人口:乡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③公共设施:乡村聚落交通不便,类型单一,数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类型齐全,数量多。16.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旅游功能【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是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社区包含城市社区,又包含农村社区。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17.(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关于聚落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成带状分布B.一般来说,乡村聚落是在城市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同D.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答案】D【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落规模大,形态多是团块状分布,A错误;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有乡村后有城市,B错误;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生产方式不同,C错误;城市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上海的南京路主要是经济功能区,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18.(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联系的是( )①浙江的教师送教到四川②衢州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③衢州的柑橘销往韩国④中医专家、周易学者到新加坡讲学⑤新疆人到浙江卖新疆产的葡萄干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①“ 浙江的教师送教到四川 ”属于文化交流;②“ 衢州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 ”属于文化交流;③“ 衢州的柑橘销往韩国 ”属于物产交流;④“ 中医专家、周易学者到新加坡讲学 ”属于文化交流;⑤“ 新疆人到浙江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属于物产交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19.东北的大米运到上海销售,说明( )A.东北和上海都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B.各区域之间由于物产不同会发生联系C.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D.东北与上海的社区有着不同的功能【答案】B【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东北的大米运到上海去销售,说明区域之间由于物产不同会发生联系。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20.(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A.茶山的杨梅销往台州各市区B.浙江台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C.中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D.台州市科协到天元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答案】C【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茶山的杨梅销往台州各市区属于物产交流;浙江台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属于经济交流; 中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属于信息交流; 台州市科协到天元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 属于文化交流;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21.(2019七上·嵊州月考)见下图,判断图中B地的海拔在( )A.100到110米之间 B.90到100米之间C.80到90米之间 D.70到80米之间【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的判断技巧可知,该处海拔判断需要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读图可知,B地外围等高线在90到100米之间,结合示坡线,确定B地外围等高线的海拔是100米,所以,B地海拔在100到110米之间。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的短线。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 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示坡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是为了明确表示地形(如山头、凹地)的坡向,在等高线外侧或内侧绘制表示坡度走向的小短线。通常绘制在山脊或洼地凹陷处,即等高线显示最弯处。22.(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A.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B.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C.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D.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答案】B【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属于经济交流; 浙江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 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属于人才交流;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属于物产交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23.(2019七上·义乌期中)若下图中的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地区,有可能发育形成河流;乙处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区;甲乙两地不在同一等高线上,海拔不相等。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二、填空题24.(2019七上·嵊州月考)观察A,B,C,D四图,正确描述甲相对于乙的位置。(A)甲在乙的 方。(B)甲在乙的 方。(C)甲在乙的 方。(D)甲在乙的 方。【答案】东南;西北;东南方;东北【知识点】方向【解析】【分析】A图中没有指向标,按照一般定向法判断方向, 甲在乙的东南方;B图和D图中左下角有指向标,是指向标地图。指向标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知,B图中甲在乙的西北方; D图中甲在乙的东北方;C图中有经纬网,按照经纬网指示方向的方法可知, 甲在乙的东南方。【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三、综合题25.阅读以下三幅北京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三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广的是 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图。(2)出生在宁波的小明,暑假想去北京旅游。他找来了一些地图:A.世界地图;B.中国政区图;C.中国地形图;D.中国交通图;E.北京地形图;F.北京旅游图面对这些地图,请你根据下列具体要求帮他挑选。①小明想知道北京相对于宁波的方位,他应查 或 。②小明想去北京登“香山”,他可以查阅 或 。③当小明到达陌生的北京时,他应该看的地图是 。④以上所有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答案】(1)A;C;A(2)B;D;E;F;F;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解析】【分析】 (1)以上三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图, 所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广的是C图,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A图。(2)根据题意分析,①小明想知道北京相对于宁波的方位,他应查B或D。②小明想去北京登“香山”,他可以查阅E或F。③当小明到达陌生的北京时,他应该看的地图是F。④以上所有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26.(2019七上·衢州期中)元旦假期,杭州的小明决定到江山江郎山游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小明首先找到图一,江郎山位于杭州的 方向。(2)小明来到江郎山,在景区门口看到图二,发现有甲乙两条线路,他想轻松一点去登山,甲乙两条登山路线他选择 ;因为这条线路 。(3)在图二中,小明来到 处(填字母),看到悬崖百丈;小明来到 处(填字母),看到两片巨石山峰耸立在自己两则;小明也看到了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 。(4)小明看到图三,这一带是典型的 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 ;小明看到图四,发现这里的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杭州相近,这是因为 。【答案】(1)西南(2)甲;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A;B;自西北向东南(4)乡村;林业(旅游业);气候相似,降水丰富【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乡村聚落【解析】【分析】(1)小明首先找到图一,根据经纬网定向法,江郎山位于杭州的西南方向。(2)小明来到江郎山,在景区门口看到图二,发现有甲乙两条线路,他想轻松一点去登山,甲乙两条登山路线他选择甲地,原因是甲线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有利于登山。(3)在图二中,小明来到A处,看到悬崖百丈;小明来到B处,看到两片巨石山峰耸立;小明看到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4)小明看到图三,这一带是典型的乡村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林业或旅游业,小明看到图四,发现居民的民居建筑特点与杭州相似,这是因为该地与杭州气候相似,降水丰富。故答案为:(1)西南(2)甲;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A;B;自西北向东南(4)乡村;林业(旅游业);气候相似,降水丰富【点评】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文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