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学霸推荐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知识体系梳理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部分是选修3-2的重点内容,主要考察内容就是多过程问题的应用,同学要重视条件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题型巩固。使用说明-内容说明01目 录梳理知识体系CONTENTS02解决经典问题实例PA RT 1梳理知识体系DREAM OF THE FUTURE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突破一 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二“子弹击中木块模型”问题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1.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突破一 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在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不对过程变化的细节做深入的研究,而只注重运动状态变化的结果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简单地说,只要求知道过程始末状态的动量式、动能式以及力在过程中的冲量和所做的功,即可对问题求解。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2.利用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它们可以写出分量表达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没有分量表达式。(2)从研究对象上看,动量定理既可研究单体,又可研究系统,但高中阶段一般用于研究单体。突破一 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3)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它们研究的是物体系统。在解答力学问题时必须注意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应用这两个定律时,当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后,可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未知量,选择研究的两个状态列方程求解。(4)中学阶段凡是可以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解决的问题,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也可以求解,且用后者一般要比用前者更简便。若涉及曲线运动(a恒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碰撞等,一般不考虑用力和运动的方法求解。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1.“子弹击中木块模型”,不管子弹是否击穿木块,由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在子弹的运动方向动量守恒,即mv0=(m+M)v(未击穿时)知识点二“子弹击中木块模型”问题mv0=mv1+Mv2(击穿时)2. “子弹击中木块模型”中各力做功情况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中,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而未穿出,木块与子弹的共同速度为v,木块滑行x木过程中,子弹与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则F对子弹做的负功WF=-Fx子F对木块做的正功W′=Fx木F对系统(子弹和木块)做的功W=WF+W′=-F(x子-x木)=-Fx相对即摩擦生热的功能关系:Q=Ff· x相对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反思总结在研究系统内物体的相互作用时,必须同时考虑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否则问题往往会难以解决。知识点二“子弹击中木块模型”问题(1)动量关系一般是系统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动量守恒)。(2)对于能量关系,若系统内外均无滑动摩擦力,则对系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3)若系统外部不受摩擦力,而内部有滑动摩擦力,则对系统应用摩擦生热的功能关系:Q=Ff·x相对=E系统初-E系统末。当然也可以分别对两个物体使用动能定理求解,只是过程繁琐些。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知识树原图PA RT 2利用知识体系框架来解题此部分务必观看视频讲解DREAM OF THE FUTURE经典例题1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A.燃料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火箭燃料燃烧放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答案解析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火箭的工作原理,要注意与火箭发生相互作用的是火箭喷出的燃气,而不是外界的空气。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冲运动,是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时使火箭获得反冲速度,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经典例题2(多选)手持铁球的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当他运动到最高点时欲提高跳远成绩,运动员应将手中的铁球( )A.竖直向上抛出 B.向前方抛出C.向后方抛出D.竖直向下抛出答案解析2答案解析:要提高跳远成绩,要么使运动员获得更大的水平速度,C选项可实现;要么使运动员延长运动时间,D选项可实现。经典例题3质量为M的火箭,原来以速度v0在太空中飞行,现在突然向后喷出一股质量为Δm的气体,喷出气体相对火箭的速度为v,则喷出气体后火箭的速率为( )A.(Mv +Δmv)/M B.(Mv -Δmv)/M00C.(Mv0+Δmv)/mD.(Mv0-Δmv)/m答案解析3答案解析:依题意可知,火箭原来相对地的速度为v ,初动量为p =Mv ,000质量为Δm的气体喷出后,火箭的质量为(M-Δm),设气体喷出后,火箭和气体相对地的速度分别为v 和v ,则气体相对火箭的速度为:v=v +v ,1122v =v-v ,选v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系统的末动量为:121p=(M-Δm)v +Δm[-(v-v )]=Mv -Δm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p=p ,1110则:Mv -Δmv=Mv ,所以v =(Mv +Δmv)/M,故A正确。1100经典例题4答案解析4PA RT 3回顾落实DREAM OF THE FUTURE要点①动量和能量中主要应用的地方在求解多过程的问题中;②动量守恒问题中系统整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0N则系统动量守恒;③动量和能量要结合应用,能量部分重点结合动能定理使用,有时候也可以用到机械能守恒。提醒①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一般要结合使用;②要注意对整个运动过程的把握。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完成学霸布置的作业,加油。学霸推荐THANKS青春的道路不长不短 学霸的陪伴 让你一路不慌不忙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作业题作业题目难度分为 3档:三星☆☆☆(基础题目)四星☆☆☆☆(中等题目)五星☆☆☆☆☆(较难题目)本套作业题目 1-5 题为三星,6-7 为四星,8-12 为五星。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B.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屈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C.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D.为了减轻撞车时对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发动机舱越坚固越好答案:D2.如图所示,小明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一杯水放在桌边,杯下压一张纸条,若缓慢拉动纸条,发现杯子会出现滑落;当他快速拉动纸条时,发现杯子并没有滑落.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缓慢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B.快速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C.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纸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D.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答案解析:纸条对杯子的摩擦力一定,缓慢拉动纸条时,抽出的过程中时间长,则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快速拉动纸条时,抽出的过程中时间短,则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故 A、B错误;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这样杯子在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位移短,故 C错误,D 正确.3.(多选)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为 a、b两块.若质量较大的 a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A.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速度方向相反B.从炸裂到落地这段时间里,a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 b的大C.a、b一定同时到达地面D.炸裂的过程中,a、b的动量变化大小一定相等答案解析:物体在炸成两块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b的速度方向可能与原速度方向相同、相反或为零,但 a和 b两块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D正确;在爆炸后,a和 b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二者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同时到达地面,由于 a和 b的水平速度关系未知,所以二者落地时的水平距离关系不能确定,B错误,C正确.4.一质量为 M的航天器远离太阳和行星,正以速度 v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质量为 m的气体,气体向后喷出的速度大小为 v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 v2等于 (v0、v1、v2均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 ☆☆☆A. (M m)v0 mv1 B. (M m)v0 mv1M MC. Mv0 mv1 D. Mv0 mv1M m M m答案解析:以 v0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v1+(M-m)v2,v Mv mv解得 = 0 12 ,故选 C.M m5.(多选)如图所示是两组短道速滑选手在接力瞬间的照片,在短道速滑接力时,后面队员把前面队员用力推出(推出过程中可忽略运动员受到冰面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力过程中前面队员动能增加量等于后面队员动能减少量B.接力过程中前面队员受到的冲量和后面队员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接力过程中前后两名队员总动量增加D.接力过程中前后两名队员总动量不变答案:BD6.(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M,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最低点为 C,A、B为同一水平直径上的两点,现让小滑块 m从 A点由静止下滑,则( ) ☆☆☆☆A.m到达M上的 B点时 m的速度不为零B.m从 A到 C的过程中M向左运动,m从 C到 B的过程中M向右运动C.若 m由 A点正上方 h高处自由下落,则由 B点飞出时做竖直上抛运动D.M与 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答案:CD7.如图所示,用传送带给煤车装煤,平均每 5 s内有 5 000 kg的煤粉落于车上,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很小,可认为煤粉竖直下落.要使车保持以 0.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对车应再施以向前的水平拉力的大小为( ) ☆☆☆☆A.50 N B.250 N C.500 N D.750 N答案解析:以向前的方向为正方向,对 5 s过程由动量定理有:Ft=ΔmvF Δmv 5 000×0.5解得: = = N=500 N,故 C正确,A、B、D错误.t 58.(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的 A 球以速度 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质量为 5m的 B球碰撞,碰撞后 A球以 v=av0(待定系数 a<1)的速率弹回,并与固定挡板 P发生弹性碰撞,若要使 A球能再次追上 B球并相撞,则系数 a可以是( ) ☆☆☆☆☆A.1 B.2 C.2 D.14 5 3 7答案解析:A 与 B发生碰撞,以 v0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mv0=5mvB-av0,要使 A球能再次追上 B球并相撞,且 A与固定挡板 P发生弹1性碰撞,则 av0>vB,由以上两式可解得:a> ,故 B、C正确.49.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的木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后未穿出,子弹和木块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木块质量大于子弹质量,从子弹射入木块到达到稳定状态,已知木块增加了 50 J动能,则此过程产生的内能可能是( )☆☆☆☆☆A.10 J B.50 J C.70 J D.120 J答案解析:设子弹的初速度为 v0,射入木块后子弹与木块共同的速度为 v,木块的质量为M,子弹的质量为 m.以 v0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mv,得 v 0M m1 Mm2v 2木块获得的动能为 EKM= Mv2= 02 2(M m)22系统产生的内能为 Q 1= mv02 1- (M+m)v2Mmv= 02 2 2(M m)E M Q· m Q E M·M+m由以上对比可得 K = ,则得 = KM+m m由于M m M+m M> ,则 = +1>2,Q>2EkM,m m所以 Q>100 J,故 A、B、C错误,D正确.1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1=0.2 kg和 m2=0.8 kg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 v1=10 m/s、v2=2 m/s向右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甲球以 2m/s的速度向左运动.求: ☆☆☆☆☆(1)碰后乙球的速度大小;(2)碰撞时撞击力对甲球的冲量.答案解析:(1)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m2v2=-m1v1′+m2v2′代入数据得 v2′=5 m/s(2)对甲球,由动量定理得 I=Δp=-m1v1′-m1v1代入数据得 I=-2.4 kg·m/s,负号表示方向向左.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 A和 B(可视为质点),A的质量为m=1.0 kg,B的质量为M=4.0 kg,A、B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物块接触而不拴连.在水平面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右侧与半径为 R=0.2 m的圆轨道相切.将弹簧压缩后再释放(A、B分离后立即撤去弹簧),物块 A 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在水平面上与物块 B相碰并黏合在一起.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2,不计一切摩擦,若黏合体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压缩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解析:压缩弹簧释放后,设物块 A的速度大小为 v1,物块 B的速度大小为v2,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2=0A与墙壁碰撞反弹后追上 B,设碰后黏合体的速度大小为 v,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m+M)v黏合体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轨道滑下,黏合体最多上升到圆轨道上与圆心等1高处时,速度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M)v2=(m+M)gR21 1由功能关系,弹簧被压缩后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Pm= mv12+ Mv222 2联立解得:EPm≈15.6 J.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车上固定着光滑斜面和连有水平轻弹簧的挡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自由端恰在 C点,小车、斜面、挡板的总质量为M=2 kg.物块从斜面上 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 B点时无能量损失.已知物块的质量 m=1 kg,A点到 B点的竖直高度为 h=1.8 m,BC 长度为 L=3 m,BD段光滑,g=10 m/s2,则在运动过程中: ☆☆☆☆☆(1)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大?(2)物块第二次到达 C点的速度是多大?(3)物块返回到 AB斜面上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大?答案解析:(1)由 A 1点到 B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mgh= mvB22解得:vB=6 m/s由 B至弹簧压缩到最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有:mvB=(m+M)v此时弹性势能最大,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E 1P= mv 1B2- (M+m)v22 2联立解得:EP=12 J(2)物块由 B至第二次到 C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mvB=mvC+Mv′1 1 1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mvB2= mvC2+ Mv′22 2 2解得:vC=6 m/s(舍去),vC=-2 m/s.即第二次到 C点的速度大小为 2 m/s.(3)设物块滑回 AB后到达最高点时物块与车的共同速度为 v″,取向右为正方向,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vB=(m+M)v″1由能量守恒得: mvB2 1= (m+M)v″2+mgh2 2联立解得:h=1.2 m.动量和能量综合应用讲义(教师逐字稿)课程简介:PPT(第 1 页):同学好,我们又见面了,上次课讲的内容巩固好了么,要是感觉有什么问题,可以课后和我联系,我们今天的内容是关于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PPT(第 2 页):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部分是选修 3-2 的重点内容,主要考察内容就是多过程问题的应用,同学要重视条件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题型巩固。PPT(第 3 页):我们看一下目录,还是老样子,梳理知识体系和解决经典问题实例。PPT(第 4 页):我们先来看一下知识体系的梳理部分。PPT(第 5 页):这是我们关于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的总框架PPT(第 6 页):OK,我们先说一下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1.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在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不对过程变化的细节做深入的研究,而只注重运动状态变化的结果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简单地说,只要求知道过程始末状态的动量式、动能式以及力在过程中的冲量和所做的功,即可对问题求解。2.利用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它们可以写出分量表达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没有分量表达式。(2)从研究对象上看,动量定理既可研究单体,又可研究系统,但高中阶段一般用于研究单体。(3)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它们研究的是物体系统。在解答力学问题时必须注意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应用这两个定律时,当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后,可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未知量,选择研究的两个状态列方程求解。(4)中学阶段凡是可以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解决的问题,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也可以求解,且用后者一般要比用前者更简便。若涉及曲线运动(a 恒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碰撞等,一般不考虑用力和运动的方法求解。PPT(第 7 页):再看一下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第二部分2.利用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它们可以写出分量表达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没有分量表达式。(2)从研究对象上看,动量定理既可研究单体,又可研究系统,但高中阶段一般用于研究单体。(3)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它们研究的是物体系统。在解答力学问题时必须注意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应用这两个定律时,当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后,可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未知量,选择研究的两个状态列方程求解。(4)中学阶段凡是可以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解决的问题,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也可以求解,且用后者一般要比用前者更简便。若涉及曲线运动(a 恒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碰撞等,一般不考虑用力和运动的方法求解。PPT(第 8 页):好,我们再来看看“子弹击中木块模型”问题1.“子弹击中木块模型”,不管子弹是否击穿木块,由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在子弹的运动方向动量守恒,即mv0=(m+M)v(未击穿时)mv0=mv1+Mv2(击穿时)2. “子弹击中木块模型”中各力做功情况如图 4 所示,质量为 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 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 的木块中,射入木块的深度为 d 而未穿出,木块与子弹的共同速度为 v,木块滑行 x 木过程中,子弹与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F。则F 对子弹做的负功 WF=-Fx 子F 对木块做的正功 W′=Fx 木F 对系统(子弹和木块)做的功W=WF+W′=-F(x 子-x 木)=-Fx 相对即摩擦生热的功能关系:Q=Ff· x 相对PPT(第 9 页):反思总结在研究系统内物体的相互作用时,必须同时考虑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否则问题往往会难以解决。(1)动量关系一般是系统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动量守恒)。(2)对于能量关系,若系统内外均无滑动摩擦力,则对系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3)若系统外部不受摩擦力,而内部有滑动摩擦力,则对系统应用摩擦生热的功能关系:Q=Ff·x 相对=E 系统初-E 系统末。当然也可以分别对两个物体使用动能定理求解,只是过程繁琐些。PPT(第 10 页):这是我们的总图,因为图片有点大,可以下载原图下来进行研究。PPT(第 11 页):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经典题型部分,注意我们在梳理过程中,也应该将我们经常遇到的经典知识点也梳理上去,这样才能既梳理巩固清楚知识体系,也能清楚出题目的方向。PPT(第 12—13 页):第 1 题和答案。PPT(第 14—15 页):第 2 题和答案。PPT(第 16—17 页):第 3 题和答案。PPT(第 18—19 页):第 4 题和答案。PPT(第 20 页):回顾落实。看完视频题目后,有没有学会如何运用知识体系来解题?我们再次总结一下梳理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吧。PPT(第 21 页):再来回顾下我们的要点:①动量和能量中主要应用的地方在求解多过程的问题中;②动量守恒问题中系统整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 0N 则系统动量守恒;③动量和能量要结合应用,能量部分重点结合动能定理使用,有时候也可以用到机械能守恒。在这中间我们有些小小的提醒:①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一般要结合使用;②要注意对整个运动过程的把握;PPT(第 22 页):课后作业布置,请认真完成我们准备的题目,因为对应的题型可以充分的对咱们学习内容进行很好的巩固和加强,所有题目难度不是太大,但是是对所学内容非常好的融汇与渗透,也是对学习效果非常好的检验。在解答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哦。PPT(第 23 页):谢谢同学,我们下次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PPT讲解版).pptx 2.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讲义(教师逐字稿).docx 3.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作业(答案+解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