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案例》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氨基酸结构通式及氨基酸如何构成蛋白质作者:申华 单位:宜宾县一中 邮编:644000 联系电话:15881398795背景: 教材中“蛋白质”这一节的内容都是一个难点。首先学生对有机化学比较陌生,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的写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而从初中进入高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够有机分子,而化学科关于有机物这节的学习和生物科是完全脱节的,这也充分反映新旧教材在布局和编排上的不合理性,所以在讲这节内容时,生物教师又要担当化学教师的角色,要不然这节内容就无法上,要么就只有让学生死记硬背。根据以往的这一节的教学经验,常规的传统的教法如:用模型、挂图、讲解结合的模式并不是最有效的模式。主题:那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让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更好呢?经过不断的教的实践,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于这个知识点我采用以下的方法:教师提问→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归纳→学生表演→学生再修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的方式,使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细节:首先切入主题:为什么人吃了猪肉、牛肉、鸡蛋等,为什么长出来的不是猪肉、牛肉、鸡蛋呢?学生思考回答。评价学生回答并补充:因为这些食品富含蛋白质,我们人体不能直接吸收,必须被人体消化成更小的分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并重新组装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所以我们不会吃猪肉、牛肉、鸡蛋而长出相同的物质。引出主题:氨基酸及其种类探究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所给的4种氨基酸的结构提问:1.4种氨基酸都含有哪些元素?学生回答:C、H、O、N2.4种氨基酸的相同部分是什么?学生回答:3.4种氨基酸不同部分是什么?学生回答:—H;—CH3;—CH2——CH2——CH3;—CH——CH3丨CH3给学生5分钟时间提问。教师针对性的筛选部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回答(A、B)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式以前没见过,同我们以前写的哪些为什么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式为什么要像教材中这样写呢?教师解答:先复习初中化学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C、H、O、N)C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还需要4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C:H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还需要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H×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还需要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 :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还需要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N:这些元素间可以相互共用电子对从而达到稳定结构,如CO2、H2O等提问:根据这4种元素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及共用电子对的形成,氨基酸中元素与元素间的“短线”代表什么?学生回答:共用电子对(恍然大悟)教师归纳:以前我们所见过的分子式都是无机物,而氨基酸是有机物:有机物中某元素最外层差几个电子就连接几条“短线”,一条“短线”表示将来形成分子时可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所以形成分子时元素与元素间的一条“短线”就表示一个共用电子对。而结构式中的角码如:—NH2则表示某元素个数,也可以表示与其相连的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个数。教师复习讲述后,写几个分子式让学生据现学的知识判断:如:—CH3√ CH2× CH3CH4√ CH2CH3 × CH2COOH× CH3COOH√为了让学生学习下一知识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可以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教材20页“思考与讨论”中的几种氨基酸,找出共同点是不同点是—R基团学生归纳氨基酸结构通式→教师纠正并总结:氨基酸结构通式:氨基酸种类:20种氨基酸不同点:—R基团不同组织学生演示:(课前选好目标,2个男生或女生,体型相差不大,班上有同卵同性别的双胞胎更好,要求穿校服,相同鞋子、相同颜色大小的两块硬纸板—能完全挡住头部)找2个男生或2女生到讲台背向大家,并把头用纸板挡住提问:谁是谁?下面学生回答:不能辨别为什么不能区别?下面学生回答:除头部外,其余部位均相同。相同的部位是什么?下面学生回答:躯干、四肢教师大胆类比:效果:学生反应:有趣、形象、直观、好记。接下来:氨基酸如何构成蛋白质:教师引导:观察教材21页图2—4中二肽、三肽、多肽特点及图2—5中水是如何生成及肽键如何形成。学生观察图2—4结果:二肽由2个氨基酸构成,中间一条短线三肽由3个氨基酸构成,中间两条短线多肽由多个氨基酸构成,中间n-1条短线学生观察图2—5结果:两分子氨基酸发生反应,其中一个氨基酸的—NH2与另一个氨基酸的—COOH发生反应,此过程中—COOH基提供一个—OH,—NH2提供一个—H,—OH和—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分子H2O,剩下的—COO与—NH通过共用电子对连接起来构成了肽键(—CO——NH—)。在已有得类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表演:(各个同学都面对大家,手拉手排排,对应图2—4)A组:2人手拉手排成一排B组:三人手拉手排成一排C组:多人手拉手排成一排(不少于6人)表演后学生描述A、B、C三组共同点:每排边上的同学的一只手没有牵在一起,而中间的同学,两只手都被牵起来了;并且都是左手牵右手。学生归纳:手牵起的地方相对应肽键,未牵起的地方好比是左手—COOH,右手好比是—NH2。教师提问:肽键数目、脱去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及氨基酸个数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归纳:根据同学们的表演可得:肽键数目=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1教师点评、进一步用数学归纳法归纳总结:肽键数目=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练习巩固成果: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NH2808个,—COOH810个,求分别形成1条肽链、2条肽链、3条肽链分别脱去水分子多少个?每种情况分别含有游离(未发生反应)的—NH2和—COOH分别多少个?学生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解答此题后,让学生自己纠正评讲,最后教师作出评价,给予肯定。效果及自我评价:这种类比级学生表演的方法相结合,同我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明显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我预期的想象还要好(预期是能有80%的学生在学习后能掌握,结果95%以上的学生都掌握了这两个难点),虽然比预期好,但是只要有少数没完全掌握就说明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还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创新,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习起来轻松,愉快。结论:所以我们的教学教无常态,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和模式,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不断的去总结、不断创新,以求找到更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更好学习的方法;所以只要教学方法用得得当,课堂效率就会事半功倍,这样教师教的容易,学生学习轻松,何乐不为呢?你也不防找一个适合你自己的教学也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方法。H2N—C—COOHHH2N—C—COOHHRH2N—C—COOHHR(头部)(右手)H2N—C—COOH(左手)H(H中“一”看成皮带“一”下看成是双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