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The big earthquake is _____ terrible blow to Japanese and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eel _____ pity for them.
A. the; / B. a; the C. a; / D. a; a
2. The cost of Prince Charles and Dianna’s wedding ______ 2, 000, 000 pounds.
A. added up B. added to C. added up to D. was added up to
3. How can the government _______ the wishes of its people
A. disagree B. miss C. ignore D. dislike
4. We planted all kinds of fruits on the hill, ______ beaches, pears, apples and so on.
A. for example B. as C. as if D. such as
5. It was indeed an accident, but you make it sound as if I did it______!
on my own B. by accident C. on purpose D. by hand
6. I ______ all the pockets but I couldn’t find the ticket.
A. looked for B. went through C. went over D. went round
7. In the past 10 years people have become more______ the safety of their privacy.
A. worrying about B. cared about
C. concerned about D. paid attention to
8. The place was flooded ________ it had been raining for several weeks.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ever since D. as a result of
9. --- Oh, it’s you! I ______ you.
--- I’ve just had my hair cut and I’m wearing new glasses.
A. didn’t realize B. didn’t recognize
C. didn’t remember D. didn’t tell
10. It was _____ who telephoned me yesterday.
A. him B. his C. himself D. he
11. Sarah wondered what ______ her 70-year-old grandpa would make of the new computer.
A. role B. part C. use D. fun
12.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im ______ a lie. He was scared.
A. told B. was telling C. would tell D. had told
13.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______ the excited football fans.
A. set down B. put down C. come down D. calm down
14. Many questions ________ at the meeting, but he answered none.
A. came up B. raised C. were talked D. asked
15. ----How was the dance -----______________.
A. That’s OK. B. Don’t mention it.
C. I’d love to. D. It was so much fun.
二.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I sha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the earthquake took place. It was about 5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and I was 16 to my daughter’s school. Our plan was to go 17 together. I’d stopped at a 18 to get some fresh fruit. We like to have some fruit to eat 19 our swim. I was driving along a high road on the way. 20 my road was another road which was built like a 21 . I was hungry so I put the bag of apples 22 me and started to eat one. 23 I saw the cars in front of me start to 24 from side to side. Then my car started to shake! I didn’t know what was happening. Perhaps something had 25 wrong with my car. I drove a little more slowly and then I 26 the car and at the same moment the road 27 onto the cars in front of me. I found myself in the __28 . I couldn’t move. My legs and feet were hurting badly and I couldn’t move them. All round me was 29 But above me I could hear shouts and a lot of noise. Then I memorized what had happened. I had been 30 an earthquake. For about two hours nobody came. Luckily I could reach the bag of 31 , so at least I had plenty to eat. Then I heard people 32 towards me. A team of people had come to 33 if anyone was under the 34 road. I called out, “I’m here!” I heard a shout. Soon a stranger climbed to my car. “How are you 35 ”He asked. “Not too bad,”I said. They didn’t get me out until the next morning.
16. A. driving B. leading C. walking D. running
17. A. shopping B. dancing C. swimming D. sightseeing
18. A. farm B. shop C. park D. school
19. A. after B. during C. since D. once
20. A. Under B. Along C. Over D. Beside
21. A. bridge B. roof C. cover D. top
22. A. under B. along C. inside D. beside
23. A. Finally B. Actually C. Suddenly D. Slowly
24. A. move B. roll C. burst D. jump
25. A. been B. broken C. gone D. done
26. A. parked B. started C. moved D. stopped
27. A. put B. ran C. fell D. jumped
28. A. dark B. afternoon C. sun D. car
29. A. noisy B. dusty C. quiet D. blood
30. A. on B. at C. by D. in
31. A. food B. sandwiches C. apples D. bread
32. A. climbing B. shouting C. moving D. driving
33. A. know B. tell C. understand D. see
34. A. falling B. broken C. breaking D. dirty
35. A. sleeping B. feeling C. eating D. going
三、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When Ben Franklin was very only a boy, he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things. He was always asking his father and brothers “What ” and “How ” and “Why ”
They couldn’t always tell him what he wanted to know.
When they couldn’t tell him, Ben tried to find out for himself.
Many times Ben did find out things that no one knew before. The other boys would say, “That’s Ben Franklin! He’s always finding out something new! ”
Ben lived close to the water. He liked to go there to see the boats. He saw how the wind blew them across the water.
One day Ben said to himself, “Why can’t the wind help me float across the water And I’m going to try.” Ben got his big kite. He took hold of the kite string and ran with it. The wind took the kite up into the air. Then Ben jumped into the water.
The wind blew the kite high into the air. Ben began to float across the water. Soon he was on the other side, and he had not worked at all.
One boy shouted, “Look at Ben floating across the water! His kite takes him to the other side without any work!”
“Yes”, said another. “He’s always finding new ways to do things.”
36. When he was only a child, Ben _____.
A. liked to fly a kite by himself B. always asked easy questions
C. always liked to play with water
D. always liked to find out how things worked
37. His father and brothers _____.
A. couldn’t answer all his questions
B. could answer all his questions
C. tried hard to find out something new for him
D. were too busy to answer his questions
38. How did Ben Franklin float across the water
A. The other boy took him across it.
B. The water carried him across it.
C. The flying kite took him across it.
D. A boat took him across it.
39. He found out many things that ____.
A. children didn’t know B. his father and brothers knew
C. people didn’t know D. most people knew
B
Welcome to our school. You can do a lot of things e and join us.
Timetable
Sunday8:30---11:30Personal InventionsYou can see many inventions by the students;you may also bring your own inventions. Monday19:00---21:00Space and ManDr. Thomas West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universe.
Wednesday19:30---21:00Modern MedicineMrs. Lucy GreenWould you like to know medical science Friday18:30---21:00Computer ScienceMr. Harry Morison from Harvard UniversityLearn to use Windows XP.
40. You may have a chance to introduce your inventions on _________.
A. Sunday B. Monday C. Wednesday D. Friday
41. The person who teaches Computer Science is from___________.
A. Canada B. Australia C. New Zealand D. America
42. You may learn something about a disease called TB from __________.
A. Dr. West B. Mr. Morison C. Mrs. Green D. Mr. Thomas
43. If you want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satellites, you can go to the class from______.
A. 8:30 to 11:30 on Sunday B. 19:00 to 21:00 on Monday
C. 19:30 to 21:00 on Wednesday D. 18:30 to 21:00 on Friday
C
The laptop is a machine which can be a mobile office;it can be used to entertain us and people can play computer games on them. One machine can perform many tasks at the same time. As technology grows,the size of the new laptop machines is decreasing. Now laptops are lighter,have smaller screen sizes,and perform better. Smaller screen laptops,which are more convenient to take along with,have been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rofessionals. Huge display screen laptops are still used by graphic(绘画的)designers and those who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Laptops are advanced machines,and they can be very expensive. When we spend much money on something,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it. I know some people who buy a new laptop every year. The reason they do this is that the old one either is broken or has some problems which cannot be mon problems are the breaking of the screen,the breaking of joints of the laptop,display problems,and keyboard problems.
Different problems will always come up with machines,and they cannot be avoided(避免).Old machines will always have to be replaced by new ones. However,if we are more careful and handle our laptops with care,they will last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and they will perform better. This is not a hard thing to do,but it will greatly increase the life and performance of laptops.
44.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the laptop is a machine which________.
A.is being us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office
B.will take the place of desktops sooner or later
C.i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eople who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D.can be used for both work and entertainment purposes
45.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
A.becoming smaller B.becoming more important
C.becoming more popular D.becoming better
46.We infer that graphic designers still use huge display screen laptops most probably because________.
A.huge display screen laptops are very cheap
B.small display screen laptops are not on sale yet
C.they can see their drawings more clearly
D.they also want to play computer games
47.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A.That laptops can only be used for one year.
B.That laptops are not as good as desktops.
C.That the prices for laptops are too high.
D.That laptops may have problems which cannot be fixed.
D
Have you wondered why different animals or pests have their particular colors Colors in them seem to be used mainly to protect themselves.
Birds, especially seagulls are very fond of locusts, but birds can’t easily catch locusts because locusts change their colors togethe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olor of crops. When crops are green, locusts look green. But when crops are ripe, locusts take on exactly the same brown color as crops have. Some other pests with different colors from plants are usually easily found and eaten by their enemies. So they have to hide themselves in terror for lives and appear only at night.
If you study the animal life in any part of the world, you will find the main use of coloring is to protect themselves, bears, wolves and other beasts move quietly through forests. They are usually invisible to the eyes of hunters, because they have the color much like the barks(树皮) of trees.
An even more strange act remains to be noticed. A kind of fish living in seas can send out a kind of very black liquid when it faces danger. While the liquid is over, its enemies cannot find it, and it quickly swims away. Thus, it has existed up to now though it is not powerful at all.
48.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
A. the change of color in locusts
B. the protective coloration of animals and pests
C. how a certain sea fish protects itself
D. animals or pests can dye themselves different colors
49. Locusts are ______ but they aren’t easily wiped out(消灭)by their enemies because _______.
A. animals; they are powerful enough
B. beasts; they are dangerous to their enemies
C. pests; they take on the same colors as crops
D. birds; they fly very fast
50.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nvisible” in Paragraph 3 mean
A. can’t be seen B. can be seen C. can’t move D. can’t chang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Money Matters
Parents should help their children understand money. 51 So you may start talking
about money when your child shows an interest in buying things, candy or toys, for example.
1.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Begin explaining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by showing how people trade money for goods or services. It is important to show your child how money is traded for the things he wants to have.
If he wants to have a toy, give him the money and let him hand the money to the cashier(收银员).52 When your child grows a bit older and understands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you can start explaining more complex ways of using money.
Money lessons
Approach money lessons with openness and honesty. 53 If you must say no to a child’s request to spend money, explain, “ You have enough toy trucks for now.” Or, if the request is for many different things, say, “ You have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is toy and that toy.”
54
Begin at the grocery store. Pick out two similar brands of a product--- a name-brand butter and a generic (无商标产品),for example. You can show your child how to make choices between different brands of a product so that you can save money. 55 If he chooses the chooses the cheaper brand, allow him to make another purchase with the money saved. Later, you may explain how the more expensive choice leaves less money for other purchases
A. Wise decisions
B. The value of money
C. Permit the child to choose between them.
D. Tell your child why he can –or cannot --- have certain things.
E. Ask yourself what things that cost money are most important to you
F. Talk about how the money bought the thing after you leave the toy store.
G. The best time to teach a child anything about money is when he shows an interest.
四、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Last Saturday I went to the library as usually. At about noon, I was enjoying my reading near a lake while suddenly I hear someone crying for help. I went up to see what was happened I was shocking to find a little child struggling in the water in the distance while many peoples were standing by without doing anything. Without any hesitation, I had pushed through the crowd as I took off my coat, but jumped into the water quickly. I managed to reach him and carried him back to safety. To his great relief, the kid was saved.
I was proud what I had done. I hope everyone can give a hand when someone else is in need.
五、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叫李英,给你的笔友Fred写信,告诉他你很高兴收到他的信,同时告诉他你现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例如遗忘所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对一些习惯用语和语法规则未能弄懂,在学习中常犯错误等。请教他帮助你提一些如何学习好英语的建议。全文100~120词。  
Dear Fred,
I am pleased to receive your let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th my best regards.
Yours,
高三英语期初考试答案
四、改错
Last Saturday 1 went to the library as usually. At about noon, I was enjoying my reading
usual
near a lake while suddenly I hear someone crying for help. I went up to see what was happened. I
when heard happening
was shocking to find a little child struggling in the water in the distance. while many peoples were
shocked people
standing by without doing anything. Without any hesitation, I pushed through the crowd as I
took off my coat, but jumped into the water quickly. I managed to reach him and carried him back
and
to safety. To his great relief, the kid was saved.
my
I was proud what I had done. I hope everyone can give a hand when someone else is in
of
need.
五、书面表达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集合,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则f(3)为( )
A 4 B. 3 C 2 D.5
3、下列四组中表示相等函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5、下列所给出的函数中,是幂函数的是(  )
A. B. C. D.
6、三个数大小的顺序是 ( )
A. B. C. D.
7、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
A. y=2x B. y= C.y=2 D. y=-x2
8、.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1)
C.(,4) D.()([
9.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B. C . D.
10.设函数可导,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导函数的图像可能为(  )
11.直线y=kx+b与曲线y=x3+ax+1相切于点(2 , 3),则b的值为(  )
A.-3 B.9
C.-15 D.-7
12. 对于R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x),若满足(x+1)f′(x)≥0,则有(  )
A.f(0)+f(-2)<2f(-1) B.f(0)+f(-2)≤2f(-1)
C.f(0)+f(-2)>2f(-1) D.f(0)+f(-2)≥2f(-1)
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
13. 设函数是上的减函数,则的范围为
14、一种新款手机的价格原来是a元,在今后m个月内,价格平均每两个月减少p%,
则这款手机的价格y元随月数x变化的函数解析式:
15、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
16、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计算(1) (2)
18.(12分)已知集合A={x| }, B={x| } ,求:
⑴ ⑵。
19.(12分)已知
⑴求的值; ⑵判断的奇偶性。
20.(12分) (1) 证明函数 f(x)= 在上是增函数;
⑵求在上的值域。
21.(12分)设函数在及时取得极值.
(Ⅰ)求a、b的值;
(Ⅱ)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
.
22.(12分)已知函数.
(Ⅰ)若,求曲线在处切线的斜率;
(Ⅱ)求的单调区间;
(Ⅲ)设,若对任意,均存在,使得 ,求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12分)已知集合A={x| }, B={x| } ,求:
⑴ ⑵。
解:⑴……6分
⑵∵……8分
∴()……12分
20. (本小题12分) (1) 证明函数 f(x)= 在上是增函数;
⑵求在上的值域。
证明:⑴、设,则
22解(Ⅰ)由已知,
.
曲线在处切线的斜率为.
(Ⅱ).
①当时,由于,故,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②当时,由,得.
在区间上,,在区间上,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s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
A.外膜上 B.内膜上 C.基质中 D.片层薄膜上
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类 B.核酸 C.脂类 D.蛋白质
3. 下列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连续分裂的体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B.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C.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之前为止
D.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依次为( )
A.20、20 B.20、40 C.40、20 D.40、40
5.没有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是
A.[H]和ATP B.H2O和CO2 C.五碳化合物和酶 D.三碳化合物
6.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A.葡萄糖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纤维素和淀粉 D.乳糖和核酸
7.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化合物很可能是
A.肌糖元 B.蛋白质 C.核酸 D.脂类
8 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会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 B.羧基 C.氨基和羧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9.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根霉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蘑菇和酵母菌
10.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锡箔覆盖处理后在阳光照射24小时后,将其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1) 光合作用需要CO2(2) 光合作用需要光(3)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4) 光合作用放出氧 (5)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1)、(2) B. (3)、(5)
C. (2)、(5) D. (1)、(3)
11. 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对O2的利用而影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内的
A.线粒体 B.细胞核 C.核糖体 D.内质网
12.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是:
A.无机盐 B.水 C.蛋白质 D.核酸
1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核糖 D.脱氧核糖
14.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它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它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它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并产生后代 D.它具有细胞结构
16.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时期 B.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
C.癌变被看作是细胞的畸形分化 D.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
17.下列物质中,肯定不含肽键的是
A.酶 B.抗体 C.雄激素 D.胰岛素
18.对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试问免疫力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系
A.脂类 B.糖类 C.蛋白质 D.核酸
19.人体血红蛋白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则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6和 146 B.146和 145 C.145和 145 D.145和146
20.让一只白鼠吸入18O2,体内首先出现含有18O的化合物是 ( )
A.水 B.乳酸 C.丙酮酸 D.二氧化碳
21.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
C.内质网与线粒体 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22. 酵母菌有氧呼吸时,消耗G摩尔的葡萄糖可以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若产生同等数量的二氧化碳则需要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 )
A.1G摩尔 B.3G摩尔 C.G/3摩尔 D.G/6摩尔
23.下列糖类化合物中,不能水解的是
A. 脱氧核糖 B.乳糖 C.肝糖元 D.淀粉
24.在成人的心肌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量显著多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25.下列叙述中,与决定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因素是
A.肽键的数目 B.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C.核糖体的种类和数目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6.生物体内含Zn2+的酶最多,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27.对于生命的维持和延续最重要的是
A.细胞结构和新陈代谢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D.新陈代谢和生殖
大多数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是
A.化合态 B.离子态 C.分子态 D.原子态
29.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可看到细胞内哪种结构正在流动
A.叶绿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30.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结果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3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是有周期性的,那么,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A.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分裂间期核分裂后期、末期
C.分裂间期和分裂前期、中期 D.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
32.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33.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A.制片——染色——洗浮色——观察 B.染色——洗浮色——制片——观察
C.制片——观察——染色——洗浮色 D.染色——制片——洗净色——观察
34.充分浸泡大豆和水稻籽粒,结果大豆种子膨胀的体积比水稻大,原因主要是大豆种子
A.原有的含水量比水稻小 B.种皮具有较强的渗透吸水能力
C.含蛋白质较多,亲水性较强 D.含糖类较多,细胞液浓度大
35.人类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可见到92个染色体,那么其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应为
A.23个 B.46个 C.92个 D.184个
36.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A.磷脂 B.蛋白质 C.脂蛋白 D.糖蛋白
3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C.酶在催化过程中要消耗自身 D.酶的催化须要合适的温度和pH
38.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转化速度是
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
39.能促进花粉管萌发与花粉管伸长,并有利于植物受精作用的元素是
A.硼 B.铜 C.锰 D.锌
40.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A.没有DNA B.没有核糖体
C.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D.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41.下列结构中,兔子和小麦细胞都具有的一组是
A.细胞壁和细胞核 B.中心体和细胞膜
C.内质网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染色体
42.家鸡由原鸡驯养而来,但家鸡比原鸡性格温顺、产卵量高,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殖和发育 B.应激性 C.新陈代谢 D.遗传变异
43.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膜 D.内质网膜
4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45. 紫色水萝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已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破坏了液泡结构
46.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性 D.流动性
47.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实验中,将唾液稀释十倍与用唾液原液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稳定性
48.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前期的区别是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B.赤道板出现的方式不同
C.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D.核膜解体的时间不同
49.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
A.糖类、ATP B.蛋白质、脂类 C.太阳光、淀粉 D.葡萄糖、脂肪
50.水稻体细胞有2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依次是 A. 24、24、24 B.24、48、96
C.24、48、48 D.24、24、96
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51、下面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8分)
物质A是___________,物质B为__________,物质D为_______ _,
物质E为__________。
(2)过程②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 ___,③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 __阶段,④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_________ 储存在有机物中。
22.右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6分)
(1)如果此细胞为叶肉细胞,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 ] 和[ ] 。
在植物细胞的代谢过程中,A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
是由 作用和 作用提供的。(2)如果此细
胞为根毛细胞,可以通过 的方式选择性吸收矿质
离子,这种选择性与细胞膜上的 有关。当土
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结构[ ] 中的水分
会大量渗出细胞。此时,由于[A] 的伸缩性有限,
随时间延长,细胞将出现 与[A]分离的现象。
(3)若此细胞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细
胞内体积最大的结构是[E] ,主要的物质变化是 ;
在有丝分裂末期,[D] 与新细胞的 形成有关。
23、(5分)鉴定成熟梨的果肉细胞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花生仁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鉴定黄豆细胞中存在蛋白质时常用__________试剂。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漂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4、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11分)
(1)物质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
(2)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
(3)甲、乙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
(4)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
(5)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 膜。
25、右图四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间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10分)
(l)在A、B、C、D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3)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
(4)如上述所示的细胞分裂发生在同一部位,则该部位可能是 ;如果其分裂有连续性的话,则分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2012-9生物高三考试答案
(2)主动运输,载体。 [B ]液泡。 [A] 细胞壁,原生质层。
(3) [E]细胞核,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 [D]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
53、斐林,苏丹Ⅲ或苏丹Ⅳ,双缩脲试剂,使细胞分离开来,洗去的盐酸
54、① ③
②自由扩散 ③ 主动运输 ① 协助扩散
(3) 被动运输
(4) 糖蛋白
(5) 选择透过性
55、B D ACD BC 睾丸 ACBD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些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有些有多个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2.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而这二力平衡.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大
B 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6.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在向右滑 动的过程中,还受到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
7.下图不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8.如右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分别等于( )
A.3g ,0 B. 0 , 3g C.g,0 D.0, g
9.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 B.2mg C. D.mg
10.在空中某点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某一物体,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抛出后经3s到达最大高度
B.物体抛出后经1/3s到达最大高度
C.相对于抛出点,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D.相对于抛出点,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90m
11.一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下滑时,恰好做匀速运动, 若物体具有一初速度冲上该斜面, 则上滑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
A、gsinα B、2gsinα C、gtanα D、2 gtanα
12.一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今欲过一条宽为60 m的河,若已知水的流速为4 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
A.20s B. 15s C.12s D.因为水速大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故船不能过到对岸
1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B 端固定,OB始终保持水平,A端水平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OA 绳拉力减少 B、OA 绳拉力增大
C、OB 绳拉力减少 D、OC 绳拉力增大
14.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b的单位为国际制主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 )
A. B. C. D.
15.物体A、B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和,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现用水平力F分别拉物体A、B,它们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0分 每空2分)
16.(1)如图所示,甲、乙两游标卡尺的读数分别为 cm, cm。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只弹簧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静止.
①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表示序号的字母代替)________.
A.橡皮条的原长 B.橡皮条的伸长长度 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 D.O点的位置
E.橡皮条伸长的方向 F.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G.两条细绳的方向 H.两只弹簧秤读数
②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图中 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和 进行比较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3)①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
②如右图所示的部分纸带记录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小车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已知按打点先后记录的各计数点A、B、C、D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AB=13.0cm,BC=19.0cm,CD=25.0cm,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8m/s,则A与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_______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方向向________(填左或右)。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按题目要求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20N的木块放在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被一根劲度系数k=250N/m的轻弹簧拉着.该弹簧原长l0=0.20m,求: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F多大?
(2)此时弹簧的长度L为多少?
18.(8分)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然后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10s,求:
(1)汽车在这20s内的位移是多大?
(2)汽车在这2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9.(9分)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恰为45°,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2)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g取10 m/s2)
20.(10分)质量为2.0kg、长为1.0m、高为0.5m的木箱M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是光滑的,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在木箱的上表面的右边沿放一个质量为1.2kg的小金属块m(可以看成质点),如图所示,用一个大小为9.0N的水平恒力F使木箱向右运动,经过3s撤去恒力F,木箱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求木箱停止后,小金属块的落地点距木箱左边沿的水平距离。(g取10米/秒2)
高三物理参考答案
此过程的位移S3= =1.8m
因此木箱停止后,小金属块落地点距木箱左边沿的水平距离 S=S2=S3=3.8m
19、(1)如图所示,甲、乙两游标卡尺的读数分别为 cm, cm。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只弹簧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静止.
①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表示序号的字母代替)________.
A.橡皮条的原长 B.橡皮条的伸长长度 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 D.O点的位置
E.橡皮条伸长的方向 F.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G.两条细绳的方向 H.两只弹簧秤读数
②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图中 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和 进行比较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3)①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
②如右图所示的部分纸带记录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小车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已知按打点先后记录的各计数点A、B、C、D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AB=13.0cm,BC=19.0cm,CD=25.0cm,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8m/s,则A与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_______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方向向________(填左或右)。
19.(1) 0.28 3.350 (2) ①DGH ②F/ F/ (3) ①交流 0.02 ②0.2 ,1.5 ,左
v
F
B
A
O
C
A`
A B C D
· · · ·
A B C D
· · ·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
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3. Fe(OH)3胶体带正电荷的原因是
A.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粒向阴极定向移动
B.Fe3+带正电荷
C.Fe(OH)3带负电荷,吸引阳离子
D. Fe(OH)3胶粒吸附了阳离子
4.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5.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
C、酸 硫酸 H2S D、盐 纯碱 Na2CO3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左盘,当天
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B
A.25.2g B.24.8g C.24.2g D.25.8g
7.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8.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六项中的A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9.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某气体的分子量为A
A.28 B.60 C.32 D.4
10.用10 mL的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
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是C
A.3∶2∶2 B.1∶2∶3 C.1∶3∶3 D.3∶1∶1
11.在常温下20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H2、b mol O2(a≤4,b≤4,a、b均为正整
数),点燃后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度时,容器内气体(水蒸气忽略不计)密度最大值可
能是A
A.5.6 g·L-1 B.9.6 g·L-1 C.11.2g·L-1 D.56 g·L-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的摩尔质量是32 g mol-1 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 D.CO32—摩尔质量是60g/mol
13.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14.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15.由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g.L-1,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
的体积比为
A.2:1 B.1:2 C.2:3 D.3:2
1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
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D、反应后生成新物质
17.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8.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的冶炼 B、燃放鞭炮 C、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19.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u2(OH)2CO32CuO+H2O+CO2? B.Na2O+H2O = 2NaOH
C.2CO+O22CO2        D.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20.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Cl2 B.Fe3+→Fe2+ C.CuO→Cu D.H2SO4→BaSO4
21.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Ba2+、SO42-、CL- B、K+、Fe3+、CL-、OH-
C、K+、Na+、CO32-、SO42- D、Na+、K+、NO3-、SO42-
22.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CO2 + H2O表示的是
A、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B、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K2CO3 + H2SO4 === K2SO4 + CO2 + H2O
D、K2CO3 + 2HNO3 === 2KNO3 + CO2 + H2O
2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H2SO4 === 2H+ + SO42- B.AL2(SO4)3 === 2AL3+ + 3 SO42-
C.Ba(NO3)2 === Ba2++ 2(NO3)2- D.Ba(OH)2 === Ba2+ + 2 OH-
24.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CaCO3 + HCL B.NaCL + AgNO3 C.CO + O2 D.BaCL2 + Na2SO4
25.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
离子 Na+ AL3+ CL- X
个数 3a 2a a b
A、NO3-、4 a B、SO42-、4 a C、OH-、4 a D、SO42-、8 a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0分)“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下图所示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其中A~F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A、稀硫酸;B、锌粒;C、某溶液;D、CaCO3固体;E、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F、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后,若E中出现红色,F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中的物质可能是 (填名称)。
(2)写出下列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装置D中: 反应类型:
装置F中: 反应类型:
(3)上图所示的B~F装置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装置编号)。
27.(5分)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1.84mol/L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
28.(8分)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质量比为 ,分子数之比为 ,硫原子个数比为 。
29.(12分)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_。
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
将其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
近的颜色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
(3)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0.(15分)仔细体会下列有机合成过程中碳骨架的构建及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完成下题: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
肉桂醛F(分子式为C9H8O)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路线合成的:
已知:反应⑤为羟醛缩合反应。请回答:
(1)肉桂醛F的结构简式为: 。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反应①~⑥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 。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
写出有关反应的类型:② ⑥ 。
(4)符合下列要求的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苯环上有两个取代
基,其中有一个甲基在对位且属于酯类)。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3)B(2分)
27.(5分)
EFGCHF
28.(8分)
3∶2、12∶10、3∶2、3∶2(各2分)
(4)渗析法(1分)
30.(15分)
(1)-CH=CHCHO(2分) 羟基、醛基 (各1分,共2分)
(2)① ⑤(各1分,共2分)
(3)2C2H5OH+O22CH3CHO+2H2O
-CH2Cl+H2O-CH2OH+HCl (各2分)
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各1分)
(4)3(3分)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 2011年开始的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最大的亮点是“实行一个相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三个平等——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上述亮点表明
①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我国公民有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力 ③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 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2 对于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
①二者是不可分割和有机的统一的 ②二者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先履行相关的义务 ④公民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重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 “人民群众应合法、有序、负责、理性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这表明
A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C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D 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4 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在立法上是平等的 B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是平等的
C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D 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5 2011年9月8日,中国第一本人权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11》面世。蓝皮书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人权保障方面共制定了160多个法律法规,已参加27项国际人权条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实现突破性进展。蓝皮书所述事实说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④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6 近年来,一些乡村探索建立了村民理事会、社区理事会、乡民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以理事会为制度平台,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兴办了大量公共事业,为乡村治理转型拓展了新方向。在乡村中建立社会组织,实行村民自治是
A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的基础 B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内在要求
C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D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7 “公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的行使政治自由 ②认为法律与自由是统一的 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④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否认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 近年来,在国务院的直接推动下,有关政府官员被问责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在国务院责成查处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中,被问责官员达数百人,其中不乏省部级、地厅级官员。这说明
A 国务院拥有国家最高监督权
B 国务院在我国行政体系中居最高地位
C 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最根本的执政规律
9 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是
A 政府是否廉洁、务实、高效
B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群众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C 政府是否依法行政,廉洁高效
D 政府能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则止,诚实守信
10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一过程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决议由全国人大负责具体实施 ②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④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①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②前者是后者的反映,后者决定前者 ③前者和后者的本质都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前者是国家政权,后者是国家机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权力是把 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B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C完善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
13 如果经过法定程序证明政府权力的行使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那就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给予赔偿。这一作法体现了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是
A 高效便民 B执行顺畅 C 权责一致 D 监督有力
14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开篇就说,“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据此可以判断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 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我国政府的工作受人大监督 ④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体现了人大的监督权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5 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需要履行各种公共服务的职能。下列属于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①组织和发展科学、文化、卫生事业 ②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违法法犯罪 ③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发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 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17 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三个代表”的思想 B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我国的基本国情 D 党的基本路线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①法律地位上平等 ②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 ④是亲密友党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9 砥砺九十载,幸福亿万人。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回望这波澜壮阔的90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且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0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行使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④我国少数民族都享有自治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 根据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是
①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反对宗教界对外交往 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教 ④既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又要弘扬科学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 20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 下列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B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24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意味着
①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法律程序 ③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党做出决议前必须经过人大的批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 我国始终不渝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政策的有
①对于一切国际事务,要根据本身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②不和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建立关系 ③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④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6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主权的特性是
A 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的独立性 B对内的独立性和对外的最高性
C表现为生存权、发展权和自主权 D在国际组织中一律平等
27 我国政府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其实现的有效途径是
A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28 2012年5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不接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的无端指责,黄岩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方要求菲律宾停止损害中方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动。这是因为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主权和海洋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 ③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因素 ④主权具有对内独立性和对外最高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9 2011年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E-2T”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和谴责美方这一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和中美关系的行径。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已奉命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观点是
A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30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更大幅度的提高减排力度,表明
A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 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二、主观题(共40分)
31资料 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多年,但近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毒奶粉”、“染色馒头”、“地沟油”…… 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到严重地步,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为此,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等部门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确保食品安全?(6分)
(2)我国政府如何确保食品安全?(4分)
32资料 近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设透明政府已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政府务实的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尤其是领导干部问责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建设透明政府?(8分)
(2)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6分)
33 资料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议程有: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等重要内容。
上述材料说明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34 为进一步推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2011年10月,辽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辽宁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辽宁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8分)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阶段考试
高三政治试卷(政治生活)答案
二、主观题(共40分)
33 上述材料说明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分)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分)
③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决定权和立法权。(3分)
34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辽宁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8分)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3分)
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听取民主党派建议;(3分)
③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民主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3分)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 满分60分)
1.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
A.日冕 B.极光 C.太阳光 D.黑子和耀斑
2.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主要原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是颗行星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读“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3~4题。
3.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形成我国北方秋季晴朗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海区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6.关于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7.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8.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9.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图中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
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此回答11题。
11.从地理学角度看,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 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 ①-降水 B. ②-蒸发 C. 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13.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 海洋蒸发 B. 地表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凝结降水
14. 下图所示的大气环流形式中,正确的是( )
15.下列地貌与形成连线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力侵蚀 B.云南的路南石林—流水侵蚀
C.华北平原—地壳下沉后流水冲刷作用 D.挪威的峡湾海岸—风力侵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16-18题。
16 .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
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17.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18.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图3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20.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 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 四川盆地
下表为2004年世界橄榄油生产国产量比例,回答21~22题。
西班牙 意大利 希腊 叙利亚 土耳其 摩洛哥 突尼斯 埃及 其他
50 18 11 4 3 2 2 1 9
21.由此推断橄榄树理想的生长环境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22.关于橄榄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地区的典型植被 B.属于针叶林
C.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D.属于落叶阔叶林
23.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B.罗马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C.地球运到近日点附近 D.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24~25题。
24.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25.该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及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
A.中心岩层新,两边岩层老 B.两边先沉积,中心后沉积
C.上部岩层老,先沉积,下部岩层新,后沉积 D.下部后沉积,上部先沉积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26-28题。
26.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27.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28.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29.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30.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图13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14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13 中,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 ,在B季节中用箭头分别画出乙、丁两地风带的风向。
(2)图13 中,A季节为北半球的 (季节),此季节图14中②海沿岸受 (填甲、乙、丙、丁)控制,其降水特征是       。
(3)图14中①地区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成因是常年受图13中 (甲、乙、丙、丁)风带或气压带影响造成。
(4)常年受图13 中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类型对应为图14中 地(填①、②、③、④),其气候特征可用下图中 (填a、b、c、d)表示;与图14中②海同纬度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可能为下图中的 (填a、b、c、d),该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       
32.读“我国1月某日天气形势图” (图26),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控制A地的天气系统的
形成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洋流对该地区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在C,D两地的暖空气
被迫抬升的是 地
(3)该日,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
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
(4)E地比F地风力大的原因是
33.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地质构造为 ,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____(甲、乙、丙、丁)处。
(3)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 ________。目前人类改造最多的环节是 。
(4)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
(5)图2为图1中某一地区的地貌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B两地中的_____地。
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二.综合题(共3题 满分40分)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
2、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
3、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集权于皇帝 D.水陆交通发达,便利统治
4、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5、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用人。用非其才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下列制度中能极大提高官员“学识”的是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6、《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7、下列各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君主专制政体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梭伦和伯利克里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
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
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说:“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他们所执掌的权威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付托的权威”。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
A.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B.雅典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C.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
10、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做是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古希腊对妇女、奴隶和移民存在歧视,因此古希腊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D.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11、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它反映了罗马法
A.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B.规定罪犯要负刑事责任
C.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D.认为法律代表公共意志
12、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13、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古代中国和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
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14、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16、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 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17、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影响是
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
C.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18、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B.红军长征
C.八路军的敌后抗战
D.抗美援朝
19、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20、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愿望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22、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中美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材料中所提的“公告”是指
A.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告
B.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建交公报》
D.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公告
23、《联合国的发展与改革》指出:“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起了挑战,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这一局面能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
C.苏联解体及美国的衰落
D.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4、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新认识。下列用词正确反映了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B.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C.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D.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25、现在很多城市工交线路上使用“非接触式IC卡”,该卡应用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持卡者只要在车门口的收费箱前一晃,就能发出通过的信号。与这一发现有关的科技革命的突出成就不包括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
C.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 D.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
第 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共16分)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6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方向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司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材料四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五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六 可是,上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 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2分)
(3) 材料四中指出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应是什么?(2分)
(4)据材料四、五、六概括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指出资本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6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
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
材料四 “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2分)。
据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有何不同。(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4分)
29、(10分)
材料一 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157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神宗的年号)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据清朝小说《豆棚闲话》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春阳的店铺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2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期初考试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从上述甲骨文中可看出当时已出现了诸侯和封国,由此判断应是分封制。
2、答案 B
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确立起来的,逐步形成对祖宗的顶礼膜拜。
3、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所给的时间并分析材料,可知答案为C。
8、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古代希腊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及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逐步确立了民主制度并得以发展。
15、答案 C
解析 题干反映了法国共和制的建立过程尽管艰难,但是它依然长期存在下去了,主要是由于它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6、答案 A
解析 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不是共和政体,排除B;这几个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排除C;首先,美国不属于欧洲,其次,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这几个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也不能说明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排除D项。
27、(14分)
(1)原因:①政治需要;②军事需要;③商业发展;④交通要道(或人口聚集区)。
(2)新特点:①专业化城市出现;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
(4)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目的: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经济结构特点: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9、(10分)(1)规模大;发展快;重视商品质量;管理规范;注重商业信誉。
(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2分)
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2分)
(3)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强化了自然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1,3,5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集合,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则f(3)为( )
A 4 B. 3 C 2 D.5
3、下列四组中表示相等函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5、下列所给出的函数中,是幂函数的是(  )
A. B. C. D.
6、三个数大小的顺序是 ( )
A. B. C. D.
7、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
A. y=2x B. y= C.y=2 D. y=-x2
8、.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1)
C.(,4) D.()(
9.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B. C . D.
10.已知(其中),若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函数的图象是(  )
11.函数在下列哪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
A. B. C. D.
12.函数,若,则的所有可能值为( )
(A)1 (B) (C) (D) http://wx.jtyjy.com/
二、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13. 设函数是上的减函数,则的范围为
14、一种新款手机的价格原来是a元,在今后m个月内,价格平均每两个月减少p%,则这款手机的价格y元随月数x变化的函数解析式:
15、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
1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计算(1) (2)
18、(本小题12分)已知集合A={x| }, B={x| } ,求:
⑴ ⑵。
19(本小题12分)已知
⑴求的值; ⑵判断的奇偶性。
20、 (本小题12分) (1) 证明函数 f(x)= 在上是增函数;
⑵求在上的值域。
21 (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求使为正值的的集合.
.
22.(12分)已知sin22α+sin2αcosα-cos2α=1,α∈(0,),
求sinα、tanα.
答案
一B CBCA ADDBA BA
二、13
14()
15.2
16.
17 (1) 满分6分
解: 原式=
==
(2)满分6分
20. (本小题14分) (1) 证明函数 f(x)= 在上是增函数;
⑵求在上的值域。
证明:⑴、设,则……1分
21解:∵………………………………………………2分
…………………………………………………4分
…………6分
…………………………8分
…………………………………………10分
又 ∴……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sin22α+sin2αcosα-cos2α=1,α∈(0,),
求sinα、tanα.
【解】 ∵sin22α+sin2αcosα-cos2α=1
∴4sin2αcos2α+2sinαcos2α-2cos2α=0
即:cos2α(2sin2α+sinα-1)=0cos2α(sinα+1)(2sinα-1)=0
又α∈(0, ),∴cos2α>0,sinα+1>0.
故sinα=,α=,tanα=.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一直延续至更后期。
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即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的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
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
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
路径即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的出现在几条所谓的路径上是否由西向东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后,而且据研究,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西传去的。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
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西来说”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
1.下列关于“西来说”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西来说”是伦敦大学拉古别里在1885年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论,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发现成为这一学说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B. “西来说”坚持认为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
C. “西来说”的赞同者多是外国人,其中多数人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没有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
D.“西来说”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点,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它愈难自圆其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到目前还得不到解决。
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的黄铜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铜制品。甘肃东乡的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是我们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
C.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D.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期。
B.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C.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他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
D.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每小题3分)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 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 决:判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 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分)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8.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乙 选考题(25分)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两个感恩节①的绅士 欧 亨利
(1)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2)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3)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4)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5)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6)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7)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8)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9)“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10)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象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11)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
(12)“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13)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老家伙来啦,”一个
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
(14)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象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
(15)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16) “多谢你,先生,”他象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17)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象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
(18)他们象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19)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象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象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20)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
(21)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
(22)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
(23)“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注】①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小说讲述流浪汉皮特与老先生坚持“感恩节传统”,最后一个被撑病,一个被饿昏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透射出人性的光辉。
B.“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文中这两处环境描写,从正面表现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
C. 老先生“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并在细雪中“微微打战”“背朝着风”,这些描写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D.选文用词准确,第④段“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的“鼓”字,“簌簌地扭动着”中的“扭动”都形象地表明皮特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心理。
E.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客观表达。这种写法更易使读者深入故事,引发共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2)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3)第14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进行赏析。(6分)
(4)“感恩”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年,徐悲鸿赴法留学并在多国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年回国后,徐悲鸿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田汉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年底,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基础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时,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有较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师法自然……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木匠”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1931年5月,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1933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世界。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1947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等,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着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年9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17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和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6分)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15每小题3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虽然申雪和赵宏博这一对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已经退役离开了赛场,但是我们依然能在世界各地的巡回表演中欣赏到他俩美轮美奂的冰上舞姿。
B、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才一年,就取得了优异的工作实绩,公司决定提拔他,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他却敬谢不敏,真让人捉摸不透。
C、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应该身临其境,为群众着想,一切为了
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并以此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
D、朝鲜为何突然对韩动武?韩国媒体一直在猜测其背后的原因。很多
报道说得活灵活现,但却真假难辨。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B.节前,股票指数围绕24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破这一关口,维持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
C.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合作、探究”的自主式学习。
D.在携程旅游网发布的2012年清明小长假旅游人气排行榜上,三亚高居榜首,其中康年、万豪等亚龙湾片区酒店预订率近90%以上。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今全球通胀继续攀升,世界主要经济体必将联手干预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继续肆虐。 ,   , , , ,   。因此,欧美各国都把压制原油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①如今这种危险已经蔓延到发达国家
②并加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③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消费受到抑制
④美国政府也已感受到通胀导致的公众的不满和压力
⑤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2.7%,超过了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
⑥今年以来,不断高涨的油价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成长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⑥
C.⑥③①②④⑤     D.⑥③②①⑤④
16. 利用下面一组短句给“窗花”下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①人们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叫做窗花。
②人们逢年过节在窗户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
③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人们也会贴上祝福的窗花,以示吉祥、幸福,
④窗花的表现形式很多。
                         
17. 根据下面的文字,仿照划线的句子补写,要求内容合理,句式一致。(6分)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      
       ,                      。前者的立足点在于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
                              。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 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体裁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附文言文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张中孚的弟弟。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担任泾原副将,掌管德顺的军事。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后又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同时任本路兵马钤(qián)辖,再升任本路兵马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攻巩州时,张中彦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金兵攻破饶风关,取得金、洋等州。朝廷让中彦兼任兴元尹,抚恤协调新归附的各州。军队撤回之后,取代李彦琦任秦凤的经略使。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城堡,就是现在的秦州。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中彦在秦州担任统帅总共10年,此后调任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将河南、陕西归还宋朝,张中孚作为地方官,照例留守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反要叛逃西夏,并且想伺机侵犯关中、陕西,张中彦与怀庆的赵彬部会合,共同讨伐,慕洧兵败逃到了西夏。中彦与兄长中孚一起到临安,被南宋留下,张中彦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佑神观提举、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年,金兵恢复河南,金朝下诏书征召中彦兄弟北归,并任命中彦为静难军节度使,历任彰化军、凤翔尹,又调任庆阳尹,兼任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中彦尽力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使土豪劣绅都不能逃避赋税,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
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正筹备军事行动,土民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当地指挥官怪他专断,上奏章弹劾他,朝廷放在一边不加追问。任期满后,转任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没多久,退休离官,向西回到京城。第二年,又被重新起用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做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
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奇人的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之到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当即,中彦到了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情最终平定,中彦赏赐了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了。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五。百姓罢市哀悼号泣,并立像来祭祀他。
8.比喻(2分)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林。(1分)把游历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1分)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1分)
示例:
我们人应该具有感恩的心,并付诸行动。(观点、理解2分)
①从斯塔弗的行动看,斯塔弗为了感谢那位老人的好意,不说自己吃得非常饱,而说自己非常饥饿,以及随老人去吃饭,说明都是为了感恩对方,并有具体的行动。
②从老人行动看,老人自己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感恩请别人吃饭,这也说明把感恩付诸行动。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这样去做(联系实际,言之成理)。
12.(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中“贯彻写实主义原则”“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是徐悲鸿对艺术学院教员的希望;另外,齐白石的画作也不“都贯彻写实主义原则”,“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虚无缥缈的较少”;C项中的“顶峰”之说不符原文,也不合事理;E项的表述弄错文章的表意重点。本文重点表现徐悲鸿是齐白石的“知己”。)
(2)①赞赏齐白石画作及艺术见解,三邀出身低微的齐白石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②为扩大齐白石的影响,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出版了《齐白石画集》,亲自编辑并写序评价;③携带齐白石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齐白石及其作品。(每点2分,共6分。答其他者酌情扣分)
(3)(6分)①画中扶杖老人是齐白石自况,诗中说的徐熙以其姓徐暗喻徐悲鸿,以此表明了两人的知己关系;②齐白石通过画和诗,表达了对徐悲鸿“三顾茅庐”的感激和他们再难相聚的伤感;③诗后附字含蓄表达了对“知己”徐悲鸿南下境遇的忧虑,诗画及附字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8分)答案示例:
13.D(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现代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B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C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D活灵活现:形容描写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14.B(A项成分残缺,在“自主创新”后加“能力”;C项偷换主语,将“自从”提到“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前;D项前后矛盾,“近”和“以上”任意去掉一个)
15.D(油价高涨是通胀的根源,故⑥为首句。排除A、B选项。①中“这种危险”在③中有指代,故③一定在①前。②句紧承③句而来,所以应在①前。⑤④介绍的是发达国家所受的影响,应排在末尾。)
16. 窗花是人们逢年过节或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的以示除旧迎新或表达吉祥幸福的祝福的有很多表现形式的剪纸。(5分)
(要求语句是单句,语意完整,语句通顺。)
17.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3分,句式1分,内容2分)
后者的立足点在于创造(追求),所以就有了体会创造过程的喜悦和品味创造结果的快乐这双重喜剧。(3分。句式1分,内容2分)
18.【解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组成。
“材料”是引用了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 列侬的名言。名言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第二层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简言之,一是改变世界,一是改变自己。材料言简意赅,富有哲理。
“要求”考生要写的是这段名言引发自己的思考,可以写自己生活中与这个名言有关的体验,或表明自己对这个名言的认识,无论是“体验”还是“认识”,都要与自选的文体相符。写作中,可以选择写“改变世界”,也可以写“改变自己”,还可以二者都写。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的能力:①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略)
说明:
一、作文审题
1、理解作文材料
本次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要难,因为话题作文给出了话题,划定了构思立意的范围;而材料作文没有指定话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发掘材料中所蕴涵的能给人感悟和启迪的要素。这样,材料作文不仅比话题作文多了一个分析材料提炼话题的步骤,而且还带来了偏离题意的风险。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写惯了话题作文的学生一时还很难全面把握材料,往往出现“执其一端、片面作文”或者全凭自己读完材料后的某一点感性的印象作文的现象,偏离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导致作文的分数很不理想。因此,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意思是在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情况下,你就改变世界。本句强调的是改变世界,这是一种勇者、有魄力者的表现。例如:马丁 路德 金不改变自己的理念,一生从事于反种族歧视,改变了黑人的处境;乔布斯不改变自己的性格,开发苹果改变了这个世界;爱因斯坦不改变自己的探究精神,发现了相对论,改变了世界;王安石不改变自己执拗的个性,以变法改变了宋朝的政治;毛泽东不改变自己的意志,缔造了新中国等等。
“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意思是在客观情况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就改变自己。本句强调的是改变自己,这是一种智者的表现。例如:苏轼不能改变朝廷不重用他的客观现实,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林则徐面对无法改变的朝廷积弱局面,他改变自己投身造福百姓的民生中;刘伟不能改变的残疾的客观现实,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旭日阳刚面对暂时无法改变的地位,以歌声来让自己快乐等等。本则材料,由两个并列的假设复句组成。假设复句属于偏正复句,重点在“正”的部分,因此,第一个假设句重点是“你就改变世界”,第二个假设句重点在“你就改变自己”。再结合“偏句”,分别出现“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则可知本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为“改变自己,改变世界”,那么,本次作文就要围绕“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来写。
这次作文可写“改变自己”,也可写“改变世界”。但在作文材料中同时出现“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这两者之间会不会存在一定关系?
2、理解关键词
(1)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自己:指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
(2)改变:改换,更改;变化,使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改变,要强调变化较大,不同于改良、改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