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测试题一、单选题1.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这表明(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经济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③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我们要建设新时代新新疆④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的努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A.一个中国原则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两岸同根同源同种3.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B.平等,团结,互助,友爱C.平等,团结,友爱,和谐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2009年9月25日,习近平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运营。“全球规模最大”、“从开工到完工不到五年”,大兴国际机场的诸多世界之最,在许多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奇迹。这个奇迹,体现了( )A.习近平是中国最英明的领导人B.中国人比其他国家人更有智慧C.大国家总比小国家强大D.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5.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 )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②逐步缩小发展差距③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④坚持“一国两制”方针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①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制止威胁祖国安全的言行③在网络上发布诋毁国家的文章 ④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7.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各民族分区域生活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国两制”的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实行“两制”是“一国”的前提和基础D.“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作了重要报告,勾勒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宏图,这些都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关于中国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居住条件恶劣。得益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2020年实现整族脱贫。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我国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________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①农业②农村③农民④企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202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7月,设立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只有认真学习贯彻“香港国安法”,支持配合驻港国家安全公署的工作,才能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促进香港繁荣稳定。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贯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②“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台湾的成功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④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的维护国家安全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3.2019年6月15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超过1万名的台湾各县市、各界别民众参加,为历届海峡论坛规模之最,与会人土说:“这是两岸一家亲的最好见证。”举行海峡论坛( )①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②能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③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能增进两岸同胞情谊,有利于我们行使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④国家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精神。下列勉励我们“实干”的名言警句是(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②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③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2020年9月,淄博市教育局为第二批援疆教师举行欢送会,这也是教育部等四部委为加快西藏、新疆教育发展而开展“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一部分。这体现了我国( )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各地都把发展教育事业当作中心工作 ④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外地支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对每个公民而言,反对分裂就要( )①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③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④依法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如今的新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当地居民谈到新疆的变化和发展无不欢欣鼓舞。由此可见(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B.新疆地区的繁荣发展主要依靠其他地区的支援C.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D.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消除了民族差异19.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亲社会行为( )①有利于广交朋友,不交损友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20.某同学想撰写一篇主题为“如何加强民族团结”的小论文,下列能成为该主题的观点有( )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②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实现各民族同步繁荣④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小李所在班级正在开展“民族复兴梦”的手抄报比赛,他在手抄报中摘抄了一些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①复兴之梦就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②民族复兴之梦,就是中国的小康之梦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④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都为复兴之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2.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A.新征程 B.新阶段 C.新辉煌 D.新时代2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山南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四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藏区脱贫( )①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体现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有力举措③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④是维护西藏地区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根本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漫画《劳动托起中国梦》告诉我们:(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实现 B.中国梦的实现主要靠建筑工人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D.劳动可以实现所有梦想25.穿越戈壁的兰新高铁,横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高速公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新疆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 )A.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B.“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D.我国确立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6.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强调:2021年,我们要在“十三五”的成就中再出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二脚,第二个百年目标指的是( )A.我国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7.2020年9月23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等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这( )①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②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 ④有利于营造学习英雄的良好氛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9年4月30日为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2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月赞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2周年图片展”将于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展。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8.图片展示了72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体现出( )A.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自治区行使自治权,可以自由管理本民族事务C.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没有任何差异29.排歌、长鼓舞、长调、大歌这四种少数民族歌舞之中,哪一个是蒙古族的歌舞( )A.排歌 B.长调 C.长鼓舞 D.大歌30.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西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91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得益于( )①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③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消除了差异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二、简答题31.最近,班上转来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有人在班上经常取笑少数民族同学特有的风俗习惯,而小华及时上前制止。判断:( )理由:32.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一定要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发展。(1)(政策引领)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体现,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2)(制度保障)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具体举措)我国为支持少数民族发展采取了哪些举措?33. 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在国家民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做好民族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弘扬民族精神,铸就民族之魂。(1)为做好民族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应发扬哪一宝贵传统?(2)“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启示我们,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3)同心共筑中国梦要弘扬怎样的中国精神?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战略高度,党委和政府动员全疆上下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一个个“微行动”践行民族团结大主题,各族群众携手同行,你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材料二 全疆紧紧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为重点,为当池民族团结和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除材料一提到的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治机关还包括什么机关?(3)向新疆各族同胞学习,我们应自觉履行哪一项义务?(4)材料二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立法基础是什么?参考答案1.A 2.A 3.D 4.D 5.C 6.D 7.B 8.C 9.C 10.C 11.A 12.B 13.D 14.C 15.C 16.A 17.A 18.A 19.A 20.C 21.D 22.D 23.A 24.C 25.C 26.D 27.D 28.C 29.B 30.B 31.正确; 取笑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是损害民族团结,不能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而小华的行为,自觉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32.(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①经济方面: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社会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③民族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33.(1)维护民族团结(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3)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4.(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3)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或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4)宪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