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作用及意义;2.知道类比推理与比较、比喻的区别;3.明确类比推理的方法及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的措施。【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理解类比推理的种类、应用和作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认识类比推理,树立科学态度。公共参与:依据类比推理,进行类比试验,用理论指导实践。【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及客观依据,对类比与比较、比喻作出区分,明确类比推理的内容,明确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的方法。。难点: 理解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理解类比推理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探究点一 类比推理的含义【合作探究】议题:正确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人们看到,把碳酸钙放入水中隔相当长时间后取出,再把它放在火上烤或日晒雨淋,甚至用碱液处理,它的性质及其重量都不发生什么变化,这是因为碳酸钙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缘故。由此有人设想:带色的衣服经过日晒、雨淋、肥皂水洗后常有褪色现象,怎样能使衣服永不褪色呢 是否可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链,比如用活性氯原子的染料把纺织物的氢原子拉出来,这样染出来的纺织物也许能够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试分析此推理。答案 此推理属类比推理,推理正确。其推理的过程是:把碳酸钙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它的分子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而可以抗腐蚀,不论火烤、日晒、雨淋或碱液处理,都不会影响它的重量及其性质。依上述道理,设法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链,如用活性氯原子的染料把纺织物的氢原子拉出来。因而,也许能使这样染成的布料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核心归纳】类比与比较、对比、比喻的区别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方法。对比也是一种比较,但对比是同一种事物在正反两方面进行的,相对性突出,如灰尘的有无、品质的好坏,从而说明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比较常常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比,突出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如鲸与象(大)、树与楼(高),一般不具有相对性。对比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果说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那么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这种论证,一定要找准类比点。不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的类比等,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道理之间的共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比喻是把一样东西比作另一样东西,而类比是两种东西有同样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较,目的是推出新知识。请看以下两例:①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郑振铎《海燕》)(二者相似吗)②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王充《订鬼》)(说的道理一样吗)以上两例,一为比喻,一为类比。就其结构形式而言,均由主客体两部分构成,且常有“如”与“犹”之类联结词,这是它们在表现形态上的相似之处,因而又是极难区分之处。面对这类语言现象,倘要论及孰为比喻,孰为类比,如果单以结构形态为据,恐怕很难辨得清。但是,若能透过现象寻其本质,却也不难找到区分的方法。从例①中可以看出,作者以“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的女郎”设喻,借以描绘飘浮着“几件薄纱似的轻云”的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天空”,形象地勾勒出淡雅秀丽的夏日海空气象。用作本体的天空属自然范畴,用作喻体的女郎属人类范畴,二者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然而在形态上却有着相似的特点:蓝色的主体上衬着白色,透出艳丽迷人的魅力。例②将“人病见鬼”与“伯马之见马,庖丁之见牛”相类比,用以证明“病者所见非鬼”的观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由于神志高度凝聚,进入迷离恍惚的境界,出神入化,形成错觉;同理,人体病痛,精念存想,忧愁恐惧,神志恍惚,便会“见鬼”,与“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当属同类,既然“伯乐、疱丁所见非马与牛”,所以“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两相类比,有力地否定了鬼的存在,闪烁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熠熠光辉。由此看来,用作本体和喻体的两事物非同质同类,是形成比喻的前提;有相似点,是形成比喻的关键。用作本体和喻体的两事物,同质或同类,是形成类比的前提;有相同或相似点,是形成类比的关键,这是比喻和类比的分水岭。构成比喻的两事物,之所以必须是非同质同类,其原因在于同质或同类事物之间,只存在对比或类比的关系(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典例1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抵达大渡河的安顺渡口。这里山石峭峻,地域狭小,部队没有回旋余地。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及其部队就是在这儿全军覆没的。红军抵达大渡河时,蒋介石得意忘形地叫嚣说:红军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插翅难飞,只有做第二个石达开了。为什么说蒋介石的类比推理是错误的 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石达开的农民军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军队,是两种实质不同的对象,不能根据都到大渡河这一处境相同的表面现象,推出结论。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解析 作为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其推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类比推理中已知共有属性的数目固然重要,但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更为重要,列出许多不相关的相似点,还不如找出一两个最相关的相似点,如果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没有接近本质属性,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探究点二 类比推理的方法议题:正确理解类比推理的方法有一则“庄子借粮”的故事:庄子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啊,等我收取封邑的税金,就借给你三百金,好吗 ”庄子听了愤愤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看到有条鲫鱼在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挣扎。我问它怎么啦,它说求我给他一些水救命。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西江之水来救你,好吗 ’鲫鱼听了愤愤地说:‘你现在给我一些水我就能活下来了,如果等你引来西江水,我早在干鱼店了!’”分析庄子的类比推理的过程。答案 在这则故事中,庄子用鲫鱼的处境和自己的处境作类比:鲫鱼急需水救命,庄子急需粮食救命;等引来西江水鲫鱼早就渴死了,等监河侯收取税金自己早就饿死了。通过这种类比,庄子表达了自己对监河侯为富不仁的愤怒。这就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当然,这些属性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表面属性。上面的故事就可用类比推理的形式表示:鲫鱼急需水,却要等到西江水来才能得水,那时鲫鱼早已死去,庄子急需粮,却要等到收取税金后才能得粮,所以,那时庄子也早已死去。【核心归纳】类比推理的分类1.正类比推理正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再根据其中某个或某类事物还具有其他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一类事物也具有其他属性的推理。正类比推理也叫同性类比推理,其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A事物具有属性a、b、c、d,B事物具有属性a、b、c,所以,B事物也具有属性d。传说鲁班就是根据雨伞与荷叶的相似性运用正类比推理发明雨伞的:荷叶是圆的,叶面布满叶脉,并且有叶茎。于是鲁班用把羊皮剪成圆形,作为伞面;把竹竿劈成细竹条,作为支架;再用一根木棍来固定支架。已知荷叶顶在头上可以避雨,所以伞也可以避雨。2.反类比推理反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不具有某些属性,再根据其中某个或某类事物还不具有其他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一类事物也不具有其他属性的推理。反类比推理也叫异性类比推理,其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A事物不具有属性a、b、c、d,B事物不具有属性a、b、c,所以,B事物也不具有属性d。看下面这则幽默故事:一天,将军的儿子看到一名士兵。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他故意拦住士兵问道:“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士兵答道:“是农民。”他又问道:“那你父亲为什么没把你培养成农民呢 ”士兵很气愤,便反问道:“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他扬扬得意地答道:“将军。”士兵又接着问:“那你父亲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一名将军呢 ”这则故事中,士兵就是用反类比推理反击将军的儿子的,即:我不是农民,你不是将军;你父亲没有把你培养成将军,所以我父亲没有把我培养成农民。3.合类比推理合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都具有另一属性;再根据它们不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都不具有另一属性。合类比推理是正类比推理和反类比推理的综合运用,虽然它的推理前提和结论较之于它们复杂,但比它们全面。其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A事物有属性a、b、c、d,无属性e、f、g、h,B事物有属性a、b、c,无属性e、f、g,所以,B事物有属性d,无属性h。4.模拟类比推理模拟类比推理是通过模型实验根据某个或某类事物的属性和关系推出另一个或一类事物也具有该属性和关系的推理。仿生学可以说就是以模拟类比推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比如模仿青蛙眼睛的独特结构制造出“电子蛙眼”,模仿萤火虫发光的特性制造出人工冷光,模仿能放电的“电鱼”制造出伏特电池等;而模仿各种昆虫的特性制造出的科技产品更是举不胜举。此外,人工智能其实也是以模拟类比推理为理论基础的。比如机器人就是模仿人体结构和功能制造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根据自然原型设计制造出模型,使模型具有和自然原型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功能和结构等。换言之,它是由原型推出模型的模拟类比推理。其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原型A中,属性a、b、c与d具有R关系,模型B经设计具有属性a、b、c,所以,模型B中,属性a、b、c与d也具有R关系。在某些科学研究、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先采取模型的形式进行试验,在试验成功后再进行实际应用。比如,建造大型水坝时,都会先设计一个模型进行试验,获得相关数据后再进行建造;宇航员在进入太空前也会进行多次模拟演练,待确认无误后才会进行实际探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先根据模型具有和自然原型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功能和结构,推出它或者它的原型适用的对象也具有该属性、功能和结构的推理。其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原型A具有属性a、b、c,模型B具有属性a、b、c,且试验证明a、b、c与d具有R关系,所以,原型A中,属性a、b、c与d也具有R关系。典例2 传说中的鲁班类比草叶的齿状边缘创造了锯条;瓦特类比蒸汽中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人们类比苍蝇翅膀的功能,研制出用于火箭和飞机导航的振动陀螺仪。上述事例说明( )A.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B.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种设想C.类比推理可以帮助人们将事理说得更明白、更透彻D.类比推理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方法,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则不具有答案 B解析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类比推理的作用有哪些方面,而题干所列举的又属于哪个方面。题中所列举的事例都属于科学技术发明,故应选B项。【知识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