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喜迎建党百年,同心铸魂育人”活动主题”,将红色文化基因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以百年党史为主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共同参与等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本课议题,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符合学生学情实际的党史情境故事融入课堂探究活动中,突出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分享中感悟、思考和表达,并升华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念,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教材分析】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部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衡量一个政党先进性的标准,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引起的引领作用。本框内容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从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说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从而理解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 结合党史中优秀共产党员的实例懂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内涵及其依据;结合精准扶贫等事例阐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3. 查找资料,阐述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感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科学精神:懂得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法治意识:了解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共同参与:通过学习,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外化于行,能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2.教学难点: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方法】
社会活动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4分钟)
简要回顾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百年来在应对风险挑战时着重发挥领导力量、思想力量、制度力量和人民力量等作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活动方式:激发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到党的初心和使命上来,特别是党与人民的关系上来,引出议题“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板书)
探究与分享一:
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查找资料,了解海丰红宫红场红色革命遗址和“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关辉事迹(视频资料),思考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持和践行初心的。
学生分享探究成果,进一步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性质、根本立场、宗旨等方面思考。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板书)
教师: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学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教师点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肩负着阶级、人民和民族的使命,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并为之奋斗。)
教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是什么?
学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教师点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人民的立场决定的。
二.党的执政理念(板书)
探究与分享二:
观看微课,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毛泽东为什么评价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坚持这一理念的依据是什么?
3、如何理解党的执政理念?
小组学生代表A回答: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小组学生代表B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师引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荀子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所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立场的要求,体现了政党的人民性和先进性。)
小组学生代表C回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就是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点拨: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
探究与分享三:
观看《党在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相关视频资料以及课文18页探究材料,进一步探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怎么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学生回答: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②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教师点拨深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探究与分享四:
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制定多样化的调查对象进行课前调查访谈,了解人们对2035年和21世纪中叶的展望,找出人们的愿景的共同之处以及其与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内在联系。
学生分享采访记录: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整理人们愿景的共同之处,探究实现愿景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建议。
教师点拨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是什么?
学生: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师情感升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望那时的中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的强盛离开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离开不了青年学生在拥护党的领导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提升自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投身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未来,我们是见证者,更是践行者。
三、课堂小结:板书(3分钟)
四、课堂练习:(4分钟)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下列最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A.统筹兼顾、创新发展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人民立场、科学发展 D.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  )
A.党的根本任务的体现 B.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C.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 D.党的奋斗目标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