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讲 五个重要地区一、东南亚1.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地处______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为__________气候。3.主要农产品及分布国家 农产品分布泰国、越南、缅甸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 世界最大的______生产国菲律宾 世界最大的______生产国,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 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 世界最大的______生产国4.城市: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地形6.主要河流下图中河流a___________________,b湄南河,c萨尔温江,d____________。7.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二、中东1.重要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2.气候类型:图中c处为热带沙漠气候,d处为________气候,e处为__________气候。3.河流:图中f为________,g为幼发拉底河。4.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欧洲西部1.地形区:图中a为____________山脉,b为西欧平原。2.气候类型:图中c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为________气候,e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f处为__________气候。3.经济: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发达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主要地形区:图中a处为__________,b处为刚果盆地。2.主要河流:图中c为______河,d为尼日尔河,e为赞比西河。3.气候类型:f处为__________气候,g处为热带沙漠气候,h处为地中海气候。五、极地地区1.南极地区(1)海陆位置①大洲:图中的A是南美洲,B是 ,C是大洋洲。②大洋:图中的D是 ,E是印度洋,F是太平洋。(2)自然环境①地形:以 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 ”之称。②气候: 、烈风、干燥。(3)科学考察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______站,H是中山站,I是昆仑站。2.北极地区(1)图中A是 海峡,B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是 海,D是大西洋。(2)国家:① ,②美国,③ 。(3)E处建有我国的 科考站。(4)特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丰富。考点一 欧洲西部地区典例导入 1.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下图)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茵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内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脊”、“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材料二 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 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2 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 636万人次。(1)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业中, 业、 业、 业尤为突出。(4)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5)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6)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疑难剖析1.欧洲西部是世界最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原因及对其农业的影响(1)纬度位置: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属温带。海陆位置: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2)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部,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湿度和提高冬季气温的作用,使欧洲西部成为同纬度冬季气温最高的地区。(3)盛行西风控制该区,多气旋活动,加上从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经过,可带来暖湿的气流,形成降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4)欧洲西部、中部为平原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温和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因此,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多阴雨天气,日照少,所以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欧洲西部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城市人口众多,乳畜产品市场需求广大。2.欧洲的乳畜业(1)乳畜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大: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尤其是乳畜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大。如荷兰的农业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高达 65%以上,其中以奶牛饲养业最为突出。(2)发展条件优越:本区乳畜业发达,既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有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①自然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非常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有喜食乳畜产品的习惯,市场广阔。(3)种植业为乳畜业服务:奶牛除需要多汁牧草外,还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西欧乳畜业地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精饲料作物。(4)区位选择上(布局),西欧城市化程度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因而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位于大城市周边,而生产乳制品的乳畜业离城市较远。(5)西欧乳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考点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典例导入 2.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回答(1)~(2)题。(1)造成E处热带沙漠气候沿海岸线延伸2 000多千米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2)分布在F处的气候在此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疑难剖析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湖泊及其成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湖泊分布与成因如下图所示:2.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考点三 中东地区区域特征典例导入 3.读下面的“地理区域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叙述与图示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①E国有“无流国”之称 ②该地区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③ 长绒棉是F国著名的出口商品 ④C国的椰枣和B国的紫羔皮均为著名特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①④(2)关于图中各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E、G均是西亚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B.D地所在半岛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C.该地区农业主要为畜牧业和绿洲农业D.E地与F地的居民分别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疑难剖析1.中东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地处两洋五海三洲之地,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是世界的石油宝库。2.3.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典例 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示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水热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投入多少分类,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粗放农业 B.密集农业C.混合农业 D.自给农业? 思维过程答案 (1)水稻 (2)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或水热充足,或水热条件好等) (3)B? 方法技巧 宏观区域农业区位评价基本思路1.农业区位选择原则根据图上经纬度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林业——山地与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或水库;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葡萄——光热充足的暖温带、亚热带地区。2.某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思路(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不利条件:播种期恰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考查点一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断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读图回答1~2题。1.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 C.地形 D.植被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海区属于于印度洋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考查点二 区域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4.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考查点三 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2)为什么③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3)简析④地的气候特征。(4)分析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河段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只参与内陆循环B.该河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C.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D.该河最终注入到里海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著名的小麦产区B.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高原,北部是平原C.南部冰川地貌广布D.图中褶皱山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属寒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4.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北京受亚洲高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5~6题。5.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6.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C.洋流 D.距海远近下图为某沿海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该地甲、乙两地气候统计,据图完成7~8题。7.该岛甲、乙两地 ( )A.1月降水量最大 B.2月~6月的降水逐月增加C.7月气温最低 D.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8.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下面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9~10题。9.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10.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C.土地盐渍化 D.洪涝灾害下图为“20世纪60~90年代世界部分地区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中东和北非地区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变化剧烈,主要原因是 ( )A.本地区人口总量变化较大B.本地区资源市场变化较大C.本地区投资环境变化较大D.本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12.欧洲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逐步下降,表明 ( )A.世界经济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转移B.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渐降低C.经济全球化不利于该地区的发展D.区域经济一体化受到严重冲击二、综合题(共52分)13.(2009·浙江文综)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14.(2010·上海地理)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6分)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 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 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讲义基础知识一、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亚洲 2.热带雨林 3.橡胶 蕉麻 椰子 4.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5.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6.湄公河 伊洛瓦底江 7.爪哇岛二、1.波斯湾 地中海 2.地中海 温带大陆性 3.尼罗河 4.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三、1.斯堪的纳维亚 2.地中海 寒带苔原四、1.东非高原 2.尼罗 3.热带草原五、1.(1)①非洲 ②大西洋 (2)①高原 冰雪高原②酷寒 (3)长城 2.(1)白令 波罗的 (2)俄罗斯加拿大 (3)黄河典例导入1.(1)意大利 德国 莱茵(2)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全境,地势高峻;多条大河从这里发源。(3)三 金融 旅游 会展(4)逆城市化(5)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劳动力技术熟练,工艺精湛,世代相传;旅游业、会展业发达,可以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6)山地缆车体现了瑞士山地特色;“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2.(1)B (2)C 3.(1)B (2)C对点练习1.C 2.D 3.C 4.D5.(1)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①丘陵;②高原(山地)。(2)7月有寒流;近海面气温低;水汽充足。(3)终年温暖,年温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明显。(4)光热资源丰富,湿季雨量充沛;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适合耕种。课时规范训练1.B 2.C 3.AB 4.BC 5.A 6.A 7.C 8.A 9.B10.C 11.B 12.A13.(1)66.5°N及其以北地区。原因: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2)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4)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理由:主要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铁路和公路环绕海湾分布;众多河流的下游,地形平坦。14.(1)位于热带,东濒红海,非洲东北部。(2)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3)从中部流向四周 A、B、C(4)旱作 小麦(或大麦、高粱、玉米等) 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也低(5)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 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喷灌与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任答两点即可)。中东地区人文地理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