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1.区位优势2.产业结构特别提醒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传统产业的衰落(20世纪60年代)(1)表现:煤炭、________工业走向衰落;失业问题严重。(2)原因2.环境恶化(1)原因:以________为主的能源结构,以________________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表现误区警示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是所有城市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是要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存在问题 主要策略 具体措施传统产业的衰落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________化 ①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②改善投资环境,鼓励________产业迁入③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________产业的发展环境恶化 治理环境________,加强环境管理,营造________空间 ①整治河流②控制大气污染③加强环境管理④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考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发展特点典例导入 1.读“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1)~(3)题。 (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3)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资源分布C.城市规模 D.市场需求疑难剖析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 德国西北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市场广阔便利的交通 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区内所需铁矿和工业产品的主要依靠内河运输。陆上交通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 刺激生产的规模和技术革新资源 煤炭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埋藏较深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铁矿 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2.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鲁尔区在丰富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部门。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主导产业。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考点二 鲁尔区发展中的问题及主要对策典例导入 2. 下面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年代的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鲁尔工业区是在当地丰富的________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2010年的地图与1950年的地图相比,鲁尔区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3)20世纪60年代,该工业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全面规划,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疑难剖析1.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2.鲁尔区遇到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考点三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典例导入 3. 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生产基地。(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环境自东向西,处于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3)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4)简述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疑难剖析1.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比较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煤炭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充足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市场广阔;水源不足生产结构 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 煤炭是主导产业,正向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 资源枯竭和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致使传统产业衰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和以重要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环境恶化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整治措施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分析与借鉴意义鲁尔区是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形成的工业区典范,其发展变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其整治振兴之路为其他类似工业区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借鉴。(1)在改善投资环境中,除了注意一般软、硬件建设外,还应该加强对外宣传,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2)在兴办新产业、新企业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对原有产业部门的更新改造,降低企业破产倒闭数量,以便从总量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3)在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应注意原有传统产业与新建新兴产业之间的结合与协调。把区域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原有产业以及区域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上,“扬长避短”,以求得区域持续稳定的发展。(4)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注意“下岗”职工的“转业”培训和在职职工的进修提高,以适应未来产业发展对职工教育水平的新要求。典例 焦作是中原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著名的云台山、青龙峡等风景名胜区;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四大中药在国内享有盛名。历史上因煤而兴,资源型产业比重一度超过90%。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集中暴露,焦作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提出焦作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思维过程答案 治理环境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从单一的资源型工业为主转向工、农、旅游协调发展;发展四大中药等特色产业;利用著名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资源主导型工业转向科技主导型工业(提高工业技术水平)。?方法技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分析思路:1.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2.转型措施(1)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是随资源利用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以后应引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4)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考查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产业结构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右面是“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图中反映出的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大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2.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其主要原因( )①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②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③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 ④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考查点二 鲁尔区发展中的问题及主要对策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3~4题。3.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③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②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④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考查点三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读图,完成5~7题。5.该区形成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雄厚的高新科技力量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丰富的水资源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6.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7.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图示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1~2题。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C.钢铁工业——铁资源丰富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5题。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4.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酸雨蔓延 B.市场收缩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5.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据此完成下列6~8题。6.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B.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7.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8.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回答9~10题。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中国 36 97 41美国 13 0 13日本 0 0 26其他 51 3 209.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11~13题。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环渤海地区 76 2.16 27.70 8.48全国 70 1.77 119.87 16.34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1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是 ( )A.能耗较低,水耗较低 B.能耗较高,水耗较高C.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D.能耗较低,水耗较高12.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轻工业比例较高B.重工业比例较高C.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D.当地水资源丰富13.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 ( )①环境污染加剧 ②能源紧张 ③生产成本提高④生态破坏加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题(共48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材料三 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并填写下表。异同点工业区 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德国鲁尔区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辽中南工业区(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以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3)要想成功实现区域发展的转型,辽中南地区可向鲁尔区借鉴哪些措施?15.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发端,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 萍乡附近地区地图乙 甲材料二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材料三 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1)萍乡市位于________省西部,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__。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衰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4)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5)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简述你判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讲义基础知识一、1.十字路口 莱茵 铁矿 2.炼焦二、1.(1)钢铁 (2)煤炭 煤炭 2.(1)煤炭 重化工(2)土地 水三、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多元 新兴 第三 污染绿色典例导入1.(1)A (2)C (3)A2.(1)煤炭(2)①煤炭开采减少;②高速公路线增加;③大学、科研机构增加。(3)①调整工业布局;②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③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⑤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⑥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答出其中3点即可)3.(1)煤炭 能源(煤炭、重化工)(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森林向草原)流水 风力 从沿海到内陆(3)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4)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对点练习1.C 2.B 3.A 4.C 5.B 6.B 7.A课进规范训练1.B 2.D 3.D 4.D 5.B 6.B 7.B 8.D 9.C10.A 11.C 12.B 13.A14.(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答两点) 不同点:辽中南工业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鲁尔区水资源丰富而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2)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等。(3)①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传统工业部门,扶持电子、信息等新兴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②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开展科技创新。(任答3点即可)15.(1)江西 自北向南(2)交通不便(地形崎岖) 资源枯竭(3)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答出4点即可)(4)铁矿、石灰岩、石英岩、陶土矿。(5)C 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铁路,交通便利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