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10月检测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10月检测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 试 题 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T,错误的请写F)
1.自由与法治是根本对立的。 ( )
2.我们遵守了法律规章就无法得到自由。 ( )
3.在法律意义上,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平等的含义之一。 ( )
4.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 )
5.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 )
6.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一道防线。 (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最终结果是:法军伤亡35万人,德军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敦刻尔克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8.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
C.“旧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9.“不得制造和装备化学武器、坦克和装甲车……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以西……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这些规定( )
A.加剧了殖民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B.暂时协调了亚太地区的矛盾
C.经全体协约国签字后促进了战后世界和平
D.埋下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10.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11.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这一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1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指的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14.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期,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并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是指( )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国共第一次台作
15.右图是某学生的部分摘记,选出与该摘记最合适的单元主题(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6.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等人的“右”倾的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D.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长征结束
17.右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
19.今井武夫在《支那事变的回想》中写道“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思想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变”是指九一八事变 B.“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事变”引发了美日关系破裂 D.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
20.右图这幅漫画,右上角的英文意思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从漫画的这个细节来看,这幅漫画是想告诉我们( )
A.双方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
D.苏、德瓜分波兰
21.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A.《三国同盟条约》签署 B.雅尔塔会议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开罗会议
22.诗歌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 )
A.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C.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
23.2015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右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 )
A.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B.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24.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25.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以后的路程更长,更艰苦。”文中“现在”指( )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26.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
27.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事件符合坚守公平要求的是( )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 ②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构交易数据
③我国实行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④大学生开设公益培训,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8.浙江大学一名毕业生李某,因某银行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此案说明( )
①公民享有平等权,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平等权的获得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③平等权的真正实现,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④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大题,分别为12分、14分、14分、10分,共50分)
29.(共12分)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党初心不改,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攻克难关,持续创造多项人间奇迹。
——摘编自十九大报告(2017年)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三例中国共产党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的相关史实。(6分)
(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2分)
(4)从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2分)
30.(共14分)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战争名称 战争结果
鸦片战争 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失败
抗日战争 胜利
材料三: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的梦想》
材料四: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罗斯福
(1)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请你用相关史实说明。(2分)
(2)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中国人民“燃烧起新的希望”的?(至少两例)(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4分)
31.(共14分)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作品唤醒国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 A 》
(1)材料一A出自鲁迅的文学作品《 》,其中“吃人”体现了鲁迅对 的批判。(2分)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如何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4分)
(3)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4分)
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4)据材料三,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发展?(4分)
32.(共1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2分)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的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4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 试题卷·第7页(共6页)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10月检测
参 考 答 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T,错误的请写F) ( F )1.自由与法治是根本对立的。(改为:法治既规范了自由,又保障了自由。)
( F )2.我们遵守了法律规章就无法得到自由。(改为: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 T )3.在法律意义上,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平等的含义之一。
( T )4.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 T )5.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 F )6.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一道防线。(改为: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B D C D D C B C B C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D B C A C A C B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大题,分别为12分、14分、14分、10分,共50分)
29. (12分)
(1)图1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2)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②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
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③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
的错误,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
④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
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史论结合,答到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3)①“城市—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1分)
②“农村—城市”: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分)
(4)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2分)
30. (14分)
(1)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不到半年,占领了东北三省。
②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
③占领东北后,日本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
④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答到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①当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③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④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具体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针对敌人的“扫荡”和包围,根据地军民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扫荡”。抗日根据地广大民的英勇抗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也可举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⑥抗日战争期间,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答到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分)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2分)
(4)地位: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
作用:①中国坚持对日作战,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1分)
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历史最长,牺牲最大,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分)
31. (14分)
(1)狂人日记(1分);封建礼教(旧道德、旧礼制)(1分)
(2)①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2分)②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文化宣战。(2分)
(3)原因:①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它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想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2分)②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整个社会。(2分)
(4)①思想宣传的内容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2分)②思想宣传的内容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2分)
32.(10分)
(1)三民主义(2分)
(2)原因: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
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分)②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
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分)
(3)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形成。②国共两党展开了国民
革命运动,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③国共两党创办了
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答到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答案·第 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