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课题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二
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和原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明确世界主要力量的发展。 关键能力: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查阅有关文献,探究“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历史成因,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国家利益,认同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精神: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论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重要性。 法治精神: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国际交往中的国际法。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坚定而自觉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重点 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国际法 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4、中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难点 1、国际法的作用 2、维护国家利益和尊重他国利益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展示中国国际力量的增强,是当今世界重要的一极。 观看视频 思考探究题 感受中国国家力量地增强,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展示拜登政府所奉行的一些错误对华政策:其一、对华继续开展竞争,美国国内政治生态歪曲——只要“反华”就是政治正确。 其二、从实力的地位和中国对话,与华对话姿态不正确。 其三、美国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的过度反应,完全是出于美国“绝对霸权心理”,对华定位严重失误。 分析美国冷战思维承接于两极世界,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格局的变化。 探究1:美国奉行错误的对华政策依然能够反映出其延续着两极格局中的冷战思维,你如何认识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 探究成果: 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 1、两极格局 2、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和突出特点 通过展示时事,让学生感受到两极世界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拓展视野,提高境界。指导学生得出多极化是从两极世界演变而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美国一直都是人们眼中的超级强国,但是中国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赶超,以前一超多强的格局将被打破。 面对中美摩擦,双方都在等待一个节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而解决问题必须回到症结本身,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恶化至今日,是由于美国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全球角色。 美国若还想保持在经济体系之中的话语权,就不应当抵制中国所代表的多边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成为其中的规范者和建设者,才是美国的明智之举。 探究2:美国提出负责任的管理分歧,反映出世界多极化有怎样的意义和演变过程? 探究成果: 4、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意义 5、世界多极化的演变过程 结合探究活动,学习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论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重要性。 通过国家之间的分歧与妥协,理解国际交往的智慧。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国际交往中的国际法。同时在涉及核心利益上坚决不退让,坚决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指导学生结合时局分析世界多极化在形成过程之中,尚未完全形成。 讨论: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了吗? 探究成果: 6、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学习,增强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指导学生比较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比较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通过比较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提高比较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当今世界各主要力量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中,得出国家力量的重要性。 探究3:从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谈谈你对世界各主要力量是如何认识的? 探究成果: 二、世界主要力量 通过对当今世界主要力量的分析,论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重要性。
展示视频:老外谈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观看视频 探究4:结合视频和现实,谈谈中国作为世界力量对比中重要的一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探究成果: 中国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国家利益,认同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坚定而自觉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分析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国家力量彼此之间的消长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多极化趋势的意义与曲折,致力于增强国家力量,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