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德川幕府的统治及倒幕运动。2.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3.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教学难点: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倒幕运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目录及教学目标导入二、新课讲解模块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幕府”一词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又把以将军为首的政权称为幕府。12世纪前后,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1185 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对中央政权的控制。第二年,他在镰仓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德川幕府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时期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在日本历史上,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时代,因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的统治机构幕府设置在江户(今东京)而得名。江户时代的统治机构有两级: 幕府(掌管国政)和藩国。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锁国时代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只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它的后果是什么呢 影响: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视频: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列强入侵1853年,美国将军培里率领舰队闯入日本港口,以武力威胁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培里舰队的的军舰都是黑色铁甲舰,舰上的蒸汽机冒着黑烟,史称“黑船事件”。这一事件被日本视为打开国门的起点。结果: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统治危机的表现模块二、倒幕运动1.导火线:1.背景: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外国人用白银套购日本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中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2.原因:1.幕府的统治引起国内各阶层的普遍不满(根本原因)2.美国等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日本的民族危机加剧。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通过刚才的分析可知,武士是统治阶级的基础,但是,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武士阶层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这是为什么呢 (1)武士由幕府统治的支柱变成了倒幕派的中坚力量。(2)在商品经济发展中,武士阶层也出现了分化。下级武士生活窘迫,不少武士为维持生计,开始从事商业、手工业,当医生、作家,有的沦为浪人。一些有文化和政治经验的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的统治,希望在社会改革中求得生机,成为倒幕和维新的中坚力量。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中下级武士过程: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果推翻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模块三、明治维新视频:明治维新的措施1. 原因:内忧: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外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前提: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2. 时间、主要人物:1868年 明治天皇3. 目的: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4. 内容: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三府七十二县日本天皇制刚开始是一种中央集权制度,那么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中哪一点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废藩置县”,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加强了中央集权。4. 内容: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4. 内容: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1874年大久保利通 《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明治维新中提出了“殖产兴业”的口号,说说你认为这个口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认为在上述改革措施中最能推动日本迈入近代化的是哪一点呢“殖产兴业”是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三大政策之一,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上述改革措施中最能推动日本迈入近代化的是“殖产兴业”。4. 内容: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伊藤博文4. 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5. 影响: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消极影响:(局限性)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学习、借鉴、不断改革开放、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大力实行科教兴国等。俄国、日本、美国、中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美国内战(1861——1865)中国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