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亚洲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掌握亚洲的范围:和其他大洲面积的比较、纬度范围、区域划分;3.掌握亚洲的地形特点,理解亚洲地形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以及河流的分布特点;重点、难点 1.亚洲的位置、地形特点、河流分布特点和气候特点;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自己生活在那个大洲上吗?(亚洲)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的范围及面积,举例说明它是“世界第一大洲”。1、读图6.2: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 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 洲相望;西南以 与非洲为界;西北与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 洲为界。2、读图6.3可知,亚洲面积 平方千米,七大洲中排名第 。学习活动二:读图6.1,认识亚洲的位置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和 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临 洋;北临 洋;南临 洋; 欧洲位于亚洲的 面;非洲位于亚洲的 面 ;北美洲位于亚洲的 面;大洋洲位于亚洲的 面。3、纬度位置:亚洲是跨纬度最 的大洲,地跨 带、 带和 带。4、相对位置:读图6.4可知,亚洲按地理方位可分为 、 、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学习活动三:读图6.5,认识亚洲的地形特点找出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找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说出他们在亚洲的什么位置,他们的大致海拔是多少?总结以上1和2,说说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习活动四:读图6.5,认识亚洲的河流特点在图上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 、恒河、印度河,说出他们流入哪个大洋?分析这些大河的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学习活动五:读P5《亚洲地理集锦》,上台介绍这些地方的位置及特点。学习活动六:通过本课的学习,亚洲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自豪?(不少于三条)板书设计一、世界第一大洲1.范围2.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3.位置 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 1、.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2、.地形特点: 3、.主要河流:北冰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 太平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 印度河、恒河 4、河流特点: 三、反馈练习: 1.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 ) A. 里海 B. 黑海 C. 死海 D. 贝加尔湖 3、人们通常按地理方位,把亚洲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地区。中国位于____地区,本区有中国____、____、____、____五个国家。 4、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__,四周__,发源于____高原的河流,呈 流入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5.濒临的大洋:东:______洋,南:______洋,西:______洋,北:______洋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亚洲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学习目标 能运用地图、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通过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1.亚洲气候特点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复习导入:举例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由亚洲跨纬度最大导入新课。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气候特点1: 。1、读图6.9:找出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习活动二:认识亚洲气候特点2: 。1、读图6.9,找出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在 2、结合图6.10中“雅库茨克的气温图”和“乌兰巴托降水图”分析该气候的特点为 。学习活动三:认识亚洲气候特点3: 。读图6.9,找出亚洲东部、南部分布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参照P6最后一段文字回答:季风气候的降水与 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该风强时,降水 ,易发生 灾;反之,风弱,降水 ,易产生 灾。学习活动四:读图6.10分析亚洲气候的影响因素: 、 试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两地的气温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试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的降水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气温降水的主要原因。看北纬30度附近地区的气候,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亚洲其他纬度地区相比,气候特别复杂学习活动五:以亚洲气候特点研究为例,分析非洲气候分布特点1、以 气候为主;2、 和 广布;3、气候类型分布 。学习活动六:二、板书设计 三、复杂的气候亚洲的气候特点: 、 、 。 气候的影响因素: 、 、 。三、反馈练习: 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亚洲的人文环境》 第1课时学习目标 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重点、难点 人口最多及带来的影响,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亚洲除面积世界第一,还有什么是世界最多?(人口)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1.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达 %,计 亿。2.世界共有 个国家人口超1亿,其中有 个在亚洲, 和 人口最多,都超过10亿。学习活动二:认识亚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匀。1.人口较稠密地区有 、 和 。2.西亚、中亚、北亚等地区人口较 。学习活动三:看11页活动2,讨论亚洲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1.资源 。粮食、树林、水、矿产等资源,人均占有量 。2.环境 。水土流失、沙漠化、工业、农业污染、水质下降等。3.影响 的发展和 的进步。学习活动四:练习10-11页活动:1.大洲人口由多到少依次是 、 、 、 、 和 。2.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 、 、 和 、 。3.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 人在亚洲。4.练习12页填空。学习活动五:了解亚洲地域文化的多样性。1.东部,以 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2.南部,以 文化为代表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文化。3.西部,以 文化为代表的阿拉伯文化。学习活动六:分析亚洲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亚洲民族 ,造成文化多样性。2.亚洲各地的 差异很大。3.练习14页活动1.三、反馈练习: 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是: (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 (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3.亚洲的 、 和 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4.亚洲人口最多会造成资源 、环境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5.亚洲主要有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 和 。6.亚洲具有 性的地域文化。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亚洲的人文环境》 第2课时学习目标 通过图表分析,了解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不同国家自然、社会、历史的差异,导致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重点、难点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复习导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国家分为哪两种类型?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1.发达国家只有一个 。2.发展中国家有以下几种:(1)韩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 。(2)西亚的产油国家等资源丰富国,它们收入 ,但工业化水平 。(3)中国、印度等国家,人均收入 ,但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化水平 。(4)老挝、尼泊尔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也 。学习活动二:练习巩固亚洲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练习15页活动1.学习活动三:看16页材料,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1.第一产业是指 。2.第二产业是指 和 。3.第三产业是指 和 。4.一般来讲,落后的国家, 产业比重最大, 产业比重最小,发达国家, 产业比重最大, 产业比重最小。学习活动四、五、六,练习巩固阅读三类产业构成图。看16页活动2,完成(1)。看16页活动2,完成(2)。 在课本上绘制。看16页活动2,完成(3)。三、反馈练习: 1.日本属于经济 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国家。2.三类产业是指 、 和 。3.日本 产业比重最大, 产业比重最小。老挝 产业比重最大, 产业比重最小。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最少的洲是 。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洲是 ,最慢的洲是 。6.亚洲人口过多,造成资源 ,环境 ,影响 和 的发展。7.写出亚洲三大文明古国 、 和 。8.各地文化差异和 条件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东南亚》 第1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两种热带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本区重要农作物及分布.重点、难点 “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亚洲根据位置可分为哪六个区域?学习活动一:认识东南亚的组成,主要的国家。1、读图7.18.东南亚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2.看29页图7.22,了解中南半岛上主要国家有 、 、 、和 、 、 六个国家。3.马来群岛上有本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学习活动二:读图7.19,认识东南亚的位置1.东南亚地处 和 、 洋和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 是本区,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海上通道。学习活动三:练习1.东南亚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 和 。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 。3.东南亚的临海国有 等五个。岛国有 等五个。学习活动四:读图7.25,7.26,认识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发布。本区主要有 和 两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 ,主要分布在 群岛和 半岛的南部。3.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主要分布在 半岛。学习活动五:读26页图7.22,了解本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1.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 和 三国是世界上主要稻米出口国。2.东南亚是世界上 、 、 和 的最大产地。3.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 ,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 ,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 ,最大的焦麻生产国是 。学习活动六:了解降雨类型。看30页活动3,说一下一天中的天气过程。地形雨。山地 降水多, 降水少。冷暖气流相遇,产生的降雨是 。三、反馈练习: 《百分百》中本节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东南亚》 第2课时学习目标 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分析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人口构成情况,分析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重点、难点 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及对人口、城市分布影响。发达的旅游业。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复习导入:学习活动一:认识中南半岛地形特征。1、读图7.28,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等,它们的上游主要在 国境内,流向都自 向 。2. 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山脉,注意它们的走向都是 。3得出中南半岛地区的地形特征 、 。学习活动二:比较中南半岛地区河流上下游的差异及影响。看31页文字填写:1.河流上游流经 地形,水流速度 , 资源丰富。2.河流下游水流速度 ,形成 地形,这里交通 ,人口密度 ,城市数量 ,农业 。3.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 分布。学习活动三:练习巩固。看31页活动1(2)完成练习。(在书上表格中填写)学习活动四:讨论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1.学校附近有 大河,这条河上有 、 、 等城市。2. 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1) (2) (3) (4) 。3. 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弊:(1) (2) 。学习活动五:了解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的情况。1.东南亚大部分是 人种。2.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3.华人是指 ,华侨是指 。4.华人、华侨的原籍大都是 、 两省。学习活动六: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东南亚的旅游资源有:看33页图7.30, 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 、 、 、 、 等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东南亚 、 、 等国家的旅游业较发达。三、反馈练习: 《百分百》19页填空2、4、5.选择题的3、4、6、8、9、10.对号入座的3.扩展延伸题。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日本》 第1课时学习目标 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了解日本是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重点、难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复习导入:读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中,由“东亚地区有哪些国家 ”导入。学习活动一:读图7.2,认识日本的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指出日本四大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日本面积 平方千米,人口 。学习活动二:读图7.2,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 洲的东部,东临 洋;西临 、 海,北临 海。纬度位置:日本的大部分领土位于 纬度(低、中、高)。相对位置:日本西面隔海与 、 等国相望。学习活动三:分析日本的自然条件及对经济的影响。1.岛国,海岸线曲折,海洋资源丰富,多优良 。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图上指出)。2.岛国的条件对日本的 、 、 和 十分有利。学习活动四: 比较日本与英国地理环境复杂程度。1.参照P19活动2 ,先比较两国的经、纬度范围,哪个国家的大? 。2.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何影响呢?学习活动五:认识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读图7.2,认识火山的图示,并找出日本主要的火山——富士山。阅读P19教材第一段文字及图片,感受富士山的美景。学习活动六:参照P20活动3,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为何多火山、地震?火山对人类的利弊。日本的防震、减灾活动对我国有何启示 二、反馈练习百分百练习《日本》P15:一1、2、3、4 二、1、2、3、4 三、1三、教与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日本》 第2课时学习目标 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指出日本的民族构成,了解其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重点、难点 日本经济的特点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活动导入:比比谁说出的日本品牌产品多?学习活动一:了解日本是经济强国。1.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2.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 位。3.阅读P22阅读材料,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学习活动二:读P21第三段文字和相关图片,理解日本经济的特点。1.岛国日本的资源怎样?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如何解决日本资源对经济的影响?2.读图7.10,日本大量进口的工业原料有 。3.读图7.12,日本主要产品有 ;主要用于自用,还是出口?4.结合以上2和3得:日本经济的特点 。学习活动三:参照P23活动1、2,读图7.13认识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1.指出日本主要有哪些工业区?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上述地区的主要原因,完成活动2的表格.学习活动四:参照P24活动思考: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其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学习活动五:参照P24活动4资料,完成问题。学习活动六:认识日本的文化特点。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阅读教材最后两段文字,感受日本文化具有 特点。谈谈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反馈练习百分百练习《日本》P15:一5、6、7 二、5—12 三、2 四、三、教与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印度》 第1课时学习目标 能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借助阅读材料及地图,指出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并简明说出其形成的原因。重点、难点 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读图导入:你能从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中,找出南亚最大的国家吗?学习活动一:读图7.34,认识印度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 洲的南部,东临 ;西临 海,南临 洋。纬度位置:印度的大部分领土位于 纬度(低、中、高)。相对位置:印度西北与 接壤,东北与 、 、 为邻,东边和 、 接界,南隔印度洋与 相望。学习活动二:结合图7.34,分析印度的自然环境。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出地形的分布特点。图中标出印度主要的河流——恒河。结合印度的纬度位置及P3图6.9,分析印度以 气候为主,从图7.38可知该气候具有 的特点。学习活动三:参照P37活动2,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并了解印度人民应对灾害的防治工程。1.雨季( — 月),盛行 风,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 。 旱季( — 月),盛行 风,风从陆地吹响海洋,降水 。2.因此,当西南风来的早,退得 ,风力 时,易发生 灾;反之,当西南风来的晚,退得 ,风力 时,易发生 灾;3.为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 。学习活动四: 读图7.35,结合P36活动2、3,认识印度人口增长特点。1.从1951到2003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2.从1951年开始,每隔10年,印度的人口数是越来越 。 3.读活动3蓝色方框内文字,说说自己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看法。学习活动五:参照P36活动4,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二、反馈练习百分百练习《印度》P23:一1---4 二、1、4、6、7、9 三、1(2)(3)、3三、教与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印度》 第2课时学习目标 了解印度“绿色革命”的原因、结果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印度工业发展的变化及分布。重点、难点 印度粮食生产、工业发展的变化。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复习导入:上节印度主要知识点回忆导入。学习活动一:读P38第一段文字和阅读材料,回答:印度实行“绿色革命”的原因。“绿色革命”的措施有哪些?“绿色革命”实施后的结果怎样 学习活动二:读图7.41,结合P39活动1、2说出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对照图7.41和7.42,说出水稻、小麦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对照图7.41和7.34,说出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学习活动三:认识粮食分布对各地饮食的影响。阅读“饮食习惯”,了解印度饮食南北的差异。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国的饮食文化与粮食分布有何关系?学习活动四: 读P39文字,填写下表。比较工业部门英国统治时期独立之后基础工业部门高新技术部分形成原因分析学习活动五:读图7.43,结合P40活动1,认识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找出工业城市加尔各答、首都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及其主要工业。分析钢铁、棉纺织、麻纺织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学习活动六:参照P40活动2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二、反馈练习百分百练习《印度》P23——26剩余部分三、教与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俄罗斯》 第1课时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认识俄罗斯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首都2.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俄罗斯较为平坦的地形,了解主要平原、高原、山脉、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3.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特点重点、难点 重点: 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难点: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请欣赏。课件出示有关俄罗斯的照片,看了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一个国家吗?学习活动一:阅读课本第一段: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东西距离长 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 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 的国家。学习活动二; 海陆位置 观察图7.44、7.45, 完成P42活动1(1)、(2)回答俄罗斯位于 大陆的北部,东临 洋,西临 海,北临 洋,西南临 海和 海;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 面;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位于其 面,东北面隔 海峡与 相望。学习活动三:领土组成——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观察图7.44,找出俄罗斯境内的亚欧分界线并结合课本42页阅读材料,回答:俄罗斯陆地领土跨 洲东部和 洲北部,欧洲部分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人口却占总人口的 ,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首都 位于欧洲部分中央,故俄罗斯虽地跨 两大洲,但历来被公认为 洲国家。学习活动四:纬度位置和气候:1、从俄罗斯所处纬度看,俄罗斯位于 带和 带,气候类型以 气候为主。其特点是冬季 ,夏季 。由于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故冬季非常寒冷,东西伯利亚山地的 ,气温曾低到-73°C,被称为北半球的“ ”。2、完成P42活动2学习活动五:地形和河流、湖泊:观察俄罗斯的地形,可以看出:1、叶尼塞河以西为 (填地形),以东为 、 ,地形以 、 为主,总的来说地形比较 。地势特点为 高 低, 高 低,所以在亚洲北部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都由 向 注入 洋。东部河流阿穆尔河就是中国的 江,注入 洋。2、东欧平原上的伏尔加河(读图7.51),注入 海,是欧洲第 长河,由于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被俄罗斯人称为 ;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的 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3、完成P42活动1的(3)学习活动六: 探究交流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反馈练习:1.下列河流,属于大的地形单元分界线的有( )A.伏尔加河 B.鄂毕河 C.叶尼塞河 D.勒拿河2.俄罗斯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3. 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的特点分别是( )A.欧洲最长、世界最深 B.世界最长、欧洲最深C.内流河、咸水湖 D.外流河、世界最大淡水湖4.俄罗斯所处的纬度较高,其气候特征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C.常年高温多雨 D.常年温暖,各月降水均匀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俄罗斯》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及部门;2.掌握俄罗斯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分析工业和自然条件的关系;3.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特点和主要的城市。;重点、难点 主要的工业区、工业特点、交通特点、主要城市。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看44页7.48图,了解主要工业区及部门。1、俄罗斯有 、 、 和 四个主要工业区。 2、圣彼得堡工业区是俄罗斯 和 工业最发达的地区。3、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是 工业区。4、位于亚欧交界地区的工业区是 。5、位于亚洲地区的工业区是 。6、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发布在 洲。学习活动二;看45页活动2的材料,分析俄罗斯工业的一些特点。1、看表7.2,可知俄罗斯一些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的前列,说明其工业较 。2、看两人的对话,可知俄罗斯工业部门不平衡, 部门较发达,如 和 工业等, 部门较落后,如 、 和 工业等。学习活动三:读图7.50,了解俄罗斯交通特点及发布。俄罗斯交通部门 , 、 、 、 、 和 运输均发达。 。俄罗斯的交通线分布不平衡。 洲较稠密, 洲较稀疏。欧洲的铁路网很密集,以 为中心呈 状。亚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 。学习活动四:了解俄罗斯除铁路外的一些交通形式。看46页的阅读材料, 河流的水运发达,被称为“ ”。看7.50图,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 ,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港是 ,全国最大的海港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学习活动五:练习巩固。1、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着南部山区修建,这是因为 。2、看48页的活动2中的7.56图,俄罗斯的客运以 和 两种运输方式为主,俄罗斯的货运以 和 两种运输方式为主。学习活动六:看47页7.54,7.55图,了解俄罗斯的主要城市。1、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 ,其是全国的 、 、 、 的中心,这里有著名的 、 等建筑。2、 是俄罗斯第二大的城市和重要港口。3、位于伏尔加河流域的 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中东》 第1课时学习目标 能运用地图指出中东的范围、位置、主要的国家、城市等,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运用图文资料说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的影响。重点、难点 中东的战略地理位置。2.中东的石油分布、生产和输出及地位。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活动导入:结合新闻时事及P50的资料,谈谈“我印象中的中东”,由“中东为何战争不断?”导入新课学习。学习活动一:读图8.3,认识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图中标出亚洲、欧洲、非洲及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及地中海。标出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土耳其海峡是 洲和 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 洲和 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 洋和 洋之间的距离。学习活动二:读图8.4,认识中东地区主要的国家、城市。1.找出以下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2.找出主要城市:开罗、耶路撒冷、巴格达、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贝鲁特、麦加、麦地那。学习活动三:认识中东的范围。对比图6.4和图8.3,说出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练习巩固中东“三洲五海”的位置,参照P52活动1(1),填写框图。学习活动四: 读图8.4,结合P53活动2,认中东的石油地位及分布。1.读图8.5得: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 、生产和输出最 的地区。2.认识石油资源的图示,图中标出该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沿岸。3. 中东的石油大部分用 的运输方式输往 、 、 等地区。学习活动五:结合P53活动3,认识中东的石油输出路线A、B。航线A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有: 航线B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有:学习活动六:结合P53活动3,认识中东的石油输出路线C。航线C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有: 讨论:石油是 再生资源,采一点少一点,产油国应如何发展经济。 二、反馈练习《中东》P29:一1、2、5 二、1、2、4、6、7、10 三、2三、教与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中东》 第2课时学习目标 能运用地图指出中东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冲突。阅读材料及图片,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重点、难点 中东气候与水资源分布的关系。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谈到中东战乱频繁的原因有哪些?学习活动一:认识中东盛行的主要气候。参考P7图6.4,得中东主要的气候是 。分析图8.8,可知该气候的特征是 。学习活动二:阅读P54第一段文字,分析中东气候对河流的影响。1.中东气候 ,河流 , 资源匮乏。2.读图8.7,找出中东主要的水系: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等。学习活动三:参照P55活动3,谈谈自己的感想。学习活动四: 阅读P55最后一段文字回答:1.中东主要是 人种。2. 教、 教、犹太教把 看作是圣城。学习活动五:读图8.11,回答:1.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 人,信仰 教,这些国家被称为 。2.犹太人集中分布在 ,主要信仰 。3.阅读“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习惯”,感受中东文化。学习活动六: 阅读P56活动“巴勒斯坦问题”相关文字及图片:1.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冲突,该冲突的焦点在 地区。 二、反馈练习百分百练习《中东》剩余部分练习。三、教与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欧洲西部》 第1课时学习目标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本区工业区的分布特征。4.阅图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重点、难点 发达国家集中地区。制造业发达、欧盟、地势低平、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世界七大洲的名称。学习活动一:读p64图8.23: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1、本区纬度位置:主要在北纬 到北纬 之间。主要在 和 温度带,没有 带。2、欧洲西部北面是 洋,西邻 洋,南面隔 海和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和 洲相望,东面靠 国家。学习活动二:读图8.23,了解本区的地形特征。1、本区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 ,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2、本区平原主要有 和 。3、本区山地,北部是 ,中部有 。4、这种地形特点有利于西部大西洋的 性的气流深入内地。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学习活动三:看63页图8.22,分析本区的气候特点。1.本区大部分在 带,以 气候为主。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气温冬季 ,夏季 年温差 ,全年降水分配较 。3、复习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气温冬季 ,夏季 年温差 ,全年降水分配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学习活动四:看57、58页的文字,了解欧盟。本区国家众多,大部分是 国家, 有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 ,共 个国家。欧盟在世界 和 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看58图8.14了解欧盟的成立对欧盟成员国的好处,例举 、、 、 等。学习活动五:读59页图8.15,例举欧盟的一些主要国家。 在图上找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匈牙利、瑞典等看59页图8.16说明欧盟在世界上经济地位 。学习活动六:看60页图8.17,认识本区的工业特点。 。 地区是世界工业的发源地。欧洲西部工业 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 ,利润 。因此人均GDP产值 。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落后,因此人均GDP产值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也较 。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 ,像 、 、 、、 、 等国家工业分布密集。三、反馈练习: 《百分百》中本节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欧洲西部》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的情况。。2.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地形、位置、气候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的影响。3.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重点、难点 位置、地形、气候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p62文字,了解本区畜牧业发展的情况。1、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 ”.2、 和 、 国家的畜牧业产值高于种植业。3、 和 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学习活动二:读图8.23,了解地形对本区畜牧业发展的影响。1、本区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 ,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2、本区海岸线 ,有利于 性的气流深入内地。3、本区山地多为 走向,对来自大西洋的气流 (有、无)阻挡作用。4、这种地形特点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学习活动三:看63页图8.22,分析本区的气候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1.本区大部分在 带,以 气候为主。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气温冬季 ,夏季 年温差 ,全年降水分配较 。3、这种气候特点有利于 的发展,但不利于 的发展。学习活动四:看64图8.22,分析位置对本区畜牧业发展的影响。1、欧洲西部主要在 带,北部小部分在 带,没有 带。2、本区在亚欧大陆的 岸,西邻 洋。3、本区主要处在西风带,一年大部分时间吹 风。这种位置特点,使本区以 气候为主。学习活动五:读65页图8.24,例举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图上找出:A 国的伦敦塔桥,B 国的埃菲尔铁塔,C 国的斗牛,D 国的巴特农神庙,E 国的峡湾风光,F 国的风车,G 国的地中海的阳光沙滩。其中 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学习活动六:看65、66页的文字,认识本区旅游业发达。 。本区自然条件 ,因此自然旅游资源 。 2、欧洲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许多名胜古迹, 丰富。3、现在,许多国家的 收入已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三、反馈练习: 《百分百》中本节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1课时学习目标 能在地图上找出本区的范围、位置、主要的国家及首都。了解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会分析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特点。4、会分析本区的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难点 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特点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图67页8.26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_______洋,西临_______洋。2、非洲最南端为___________。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沙漠。4、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为___________。5、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为___________。学习活动二: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居民。1、本区有6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_____种人,是____种人的故乡。2、读图8.27,图8.28,介绍非洲黑人的文化。学习活动三:读图分析本区气候特点。1、本区气候主要以_______气候和_______气候为主(图6.12)。2、读图8.33,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成第72页活动2。学习活动四:结合教材69-70,分析本区的经济特点。1、本区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___________”。2、读图8.30分析本区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3、完成第70页活动1\2.学习活动五:分析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1、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________。2、长期以来,农牧业落后、粮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3、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缺乏,人们扩大________,或在草原地区_____________,这些又导致本区_________________逐步恶化。4、完成第72页活动3。学习活动六:反馈练习⑴ A 洋,B 洋 C 湾G________岛,D________半岛,⑵ E 沙漠,⑶ H_________高原,J_________高原K_________高原 F________盆地▲为________山 P附近为______角⑷L________河M________河N________湖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澳大利亚》 第1课时学习目标 能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3、能运用地图指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重点、难点 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图8.35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1、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2、澳大利亚是________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独立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学习活动二:了解澳大利亚的生物资源。1、为什么说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2、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73页活动1,解释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学习活动三:读图8.38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1、东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西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大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最低的湖泊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活动四:读图8.39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1、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3、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和 。学习活动五、六:反馈练习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D (城市);E (城市);F (山脉);G (河流)。H 洋;L 洋;C 岛;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澳大利亚》 第2课时学习目标 能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和首都。2、了解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重点、难点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77页,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1、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为什么?)2、澳大利亚的首都是__________。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是_________。第二大城市是__________。3、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是__________。学习活动二:结合教材74页分析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________和________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国家。2、结合图8.37和图8.39说说澳大利亚农牧业与气候的关系。农牧混合经营带主要是 、 和 气候,这里降水较 。粗放牧业带主要是 和 气候,这里降水较 。学习活动三:结合教材77页分析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澳大利亚是个________丰富的国家。2、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________,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的国家。3、目前,澳大利亚的__________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采矿业,成为主导产业。学习活动四:反馈练习1.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 ( )A.粗放牧羊带 B.绵羊与小麦混合带C.粗放牧牛带 D.羊、牛与经济作物经营带2.下列穿过澳大利亚特殊的纬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3.世界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 )A.格陵兰 B.澳大利亚 C.俄罗斯 D.印度学习活动五、六:反馈练习4.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是 ( )A.悉尼 B.墨尔本 C.珀斯 D.堪培拉5.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 ( )A.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B.北部的粗放牧牛带C.西部的粗放牧羊带D.西南部的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地带6.当中国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7.下列有关澳大利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稠的国家B.澳大利亚农牧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很低C.澳大利亚中部有大自流盆地,为发展养羊业提供丰富的水资源D.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牛肉、小麦最多的国家8.澳大利亚房屋朝阳的一面方向多是 (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9.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农牧产品是 ( )A.水稻 B.天然橡胶 C.玉米 D.羊毛,小麦10.“谈谈你印象中的澳大利亚”,其中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位于北半球 B.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国,位于印度洋上C.澳大利亚靠近南极洲,气候寒冷 D.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经济发达;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巴西》 第1课时学习目标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重点、难点 巴西位置、地形、气候主要特征。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图9.18,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巴西东临 洋,北、西面靠 洲的国家。2、纬度位置:巴西大部分地区在 和 纬度之间,以 温度带为主,是世界上热带面积 的国家。学习活动二:读图9.18,分析巴西的地形特征。1、巴西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平原。2、巴西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高原。学习活动三:读图9.18,分析巴西的气候特征。1、北部亚马逊平原是 气候,它的特点是 。2、南部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其特点是 。学习活动四:结合教材第95页图9.25,分析热带雨林的意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 ,其流域分布着面积最大的 。生物作用:举例 。环境作用:举例:1 2 3 4 5 等。学习活动五:看95页文字,了解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四种:1 。2 。 3 。4 。学习活动六:看96页文字,了解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1、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 城市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 。2、讨论96页的活动,了解保护雨林的措施。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巴西》 第2课时学习目标 了解巴西的人口、种族等情况。了解巴西是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知道巴西人口、城市的分布情况,主要的城市及存在的城市病。重点、难点 巴西混血种人、主要的工农业部门、主要城市。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图9.20,分析巴西的种族构成。1、巴西原有的是 。2、来自欧洲的主要是 和 国的移民,他们是 人种。3、来自非洲的 人种,来自亚洲的 人种。4、这些人种互相通婚,形成 人种。学习活动二:了解巴西独特的文化。1、巴西人种、民族构成复杂,被称为 。2、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 、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文化。3、看92页图9.21,感受这种文化。学习活动三:读图9.22及93页文字,了解巴西的工业。1、巴西高原有丰富的 、 等矿产。2、巴西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3、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 、 、 等。4、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大城市。因为 资源丰富, 交通发达。学习活动四:结合教材第93页文字及图9.22,了解巴西的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2、巴西 、 、 农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 和 是重要的出口产品。3、巴西的农业多分布在 部,这里地形以 为主,气候 。人口 。学习活动五:看97页文字,了解重要的城市。1、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2、巴西最大的城市 ,第二大城市 ,首都是 ,巴西高原上有钢铁城市 。学习活动六:看97页文字,98页活动2,了解巴西城市病。1、巴西城市人口比重达 。2、看97页图9.29,圣保罗城市发展的“三步曲” 、 、 。3、看98页活动2,了解治疗城市病的措施:重视控制城市的 ,进行合理的城市 ,加强城市的 。4、巴西政府采取迁都措施。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美国》 第1课时学习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民族的构成。运用地图,说出美国的地形特点。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河流和湖泊。重点、难点 美国的地形特点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图82页9.4和9.5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是一个位于______(东、西)半球的国家,按南北半球分是_____半球的国家。2、美国本土部分东临______洋,西临______洋,南临________湾。3、陆上邻国北有 ,南面是 。学习活动二:结合第84页活动1,读地图册46页,了解美国的领土组成。美国领土由本土______个州和2个海外州组成。在图上找出美国2个海外州的位置,并说出名称。2、在地球五带中,美国本土主要位于哪一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哪一带?夏威夷位于哪一带?学习活动三:结合教材第80页,分析美国的人口构成。美国人口以________种人为主,是一个________国家(举例)。__________是美国的土著居民。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分布很广,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城市还有“唐人街”。4、看81页活动2,美国社会存在 问题。学习活动四:读图9.5分析美国的地形特点。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系中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部: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学习活动五:读图9.5分析美国的河流和湖泊。北美最长,世界第四的大河是_____________河。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__湖全部在美国境内。学习活动六:巩固练习1.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 )A.休伦湖 B.伊利湖 C.密歇根湖 D.苏必利尔湖2.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C.西部著名的山脉是落基山脉 D.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3.____________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______民族。4.所谓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指,位于北美西北角的________州和位于太平洋上的______州。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美国》 第2课时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美国的主要气候及降水量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美国农业的特点。能举例说明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4、能举例说出美国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点、难点 美国气候特点,农业带,高新技术的发展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图9.8和地图册第23页,分析美国的气候和降水。美国的气候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2、美国降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活动二:结合教材第82—85页,分析美国农业的特点。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实现了________化和________化,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看83页阅读材料)美国主要农业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耕地 。河湖多, 条件好。学习活动三:结合教材第85—87页,分析美国工业的特点。1、看87页活动2材料,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美国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是世界上__________国家。美国是世界______________的基地。美国的主要工业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是_________,美国的汽车城是________,“硅谷”位于__________东南部,电影城“好莱坞”在________城市。学习活动四:结合教材第87—88页,分析美国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国和________________国。2、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进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资源,同时大量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的。学习活动五、六:反馈练习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A 山脉;B 湖; E 带(农作物);F 带(农作物);G 湾⑵按美国农业带划分,五大湖附近应属于 带。⑶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这是该国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⑷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东北部地区是其最大的工业区,该区域内大西洋沿岸的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被称为“汽车城”。⑸美国西部沿海最大港口圣弗朗西斯科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 中心⑹联合国总部所在的城市是 。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核: 复备人: 授课时间:课 题 《极地地区》学习目标 学会从图中分析极地地区的纬度位置及其范围。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特点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3、理解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2、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干知识。学习活动一:读图10.1和图10.2,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1、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活动二:结合教材101—102页,分析南极气候特点。1、气温(1)读图10.5,南极地区平均气温________,最低气温________,说明南极全年气温很______。(2)由于气温低,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________,平均厚度2000多米,有________之称。大陆附近海面上到处是________,这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水库。(3)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______月到次年______月,但也严寒。(4)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到南极考察的队员多选择在2月份去?2、降水讨论南极地区为什么有“白色沙漠”之称?白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说明这里_____________少(结合书上数据)3、风(4组)请朗读102页“南极的大风”材料说明了南极地区的风_________(大、小)总结: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活动三:结合102页,把北极地区气候和南极作一个比较。原因分析:学习活动四:读图10.3和图10.4,了解极地地区的生物。1、南极地区的主人是________,它是南极的象征。北极霸王是________。2、计论: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南极点呢?学习活动五:结合104—105页,分析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1、为什么说南极是科学考察的宝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10.2中找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讨论:(1)为什么建站时间选择在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哪个站有极昼极夜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活动六:阅读教材107页,为什么极地要保护与和平利用?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的练习。四、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