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9月入学考试 全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9月入学考试 全科9份

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Cl:35.5 Al:27 Fe:5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8道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3.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甲烷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不一定是共价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共价化合物不能
B.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5.PVC是聚氯乙烯的英文缩写,为保证PVC塑料制品的性能,通常需要加入多种有机助剂。下列选项中的事实均能支持“PVC保鲜膜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假设的是
①PVC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  ②使用的有机助剂有毒 ③含氯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毒 
④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有毒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含HCl分子数为nA
B.0.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含有原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物含有2nA个氧原子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物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质量数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8.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其原因是
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9.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Z>Y>X B.Y>X>Z C.Z>X>Y D.X>Y>Z
10.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C.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溶液中肯定存在
B.SO2能使KMnO4溶液、氯水退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
C.为防止硝酸分解,一般将硝酸保存在无色细口玻璃瓶中,放置在阴凉处
D.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12.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流的方向为由Zn到Cu
C.溶液中H+ 向Cu极移动 D.Cu极上冒气泡
13.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B.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C.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D.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14.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C.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D.SO2的生成速率等于SO3分解速率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水中通入SO2: Cl2+SO2+2H2O=4H++2Cl-+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Ca2+++OH-=CaCO3↓+H2O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2OH-=NH3 H2O+H2O+
D.金属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2=3Cu2++2NO↑+4H2O
16.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 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 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1∶3 D.1∶4
17.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8.1L浓度为1mol L-1的NaOH溶液吸收0.6mol CO2,所得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考虑离子的水解)之比是
A.1∶1 B.1∶2 C.2∶1 D.2∶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
19.(7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填元素符号);
(3)第三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
(4) 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强于________(填化学式)。
20.(4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 +H2O(B)2FeCl3+Fe=3Fe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 ;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 ,如果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 。
21.(5分)(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是由 键形成的化合物。
(2)Na3N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⑶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Na+) r(N3-)(填“>”、“<”或“=”)。
22.(5分)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2.59 g/L,其摩尔质量为 ,该烃的含碳量为82.8%,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分子式是 ,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23.(11分)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
仪器:① ;② (请填写两种主要玻璃仪器)。
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 将少量氯水滴入盛有少量NaBr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4)实验结论 。
(5)问题和讨论:
①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

②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一个事实说明F的得电子能力比Cl强

24.(14分)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用下列装置制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 HCl的作用是 。
(2)集气瓶B中盛装的是 。
(3)集气瓶C中盛装的是FeCl2溶液。实验开始后,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室中可用 检验反应生成的阳离子。在实验室也可用此反应的生成物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集气瓶D中盛装的是水,E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在F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        

(6)若将F处的烧杯中的溶液改为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的现象为   (选填标号)。
A.有白色沉淀 B.无现象 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消失
(7)氯气尾气直接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环境。实验室中可采用 来吸收有毒的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B A C D C B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B A C B D B B
19.(1)7(1分) K2O、K2O2、KO2(任选2个) (2分) 
(2)He、Ne、Ar(1分)  (3) Al3+(1分)  (4) NH3(1分) SiH4(1分)
20.(1)(A)不能,(B)可以(1分)
(2)(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1分);正极:2Fe3++2e-=2Fe2+(1分)、
负极:2Fe-2e-=2Fe2+(1分);
21.(1)离子(1分) (2)Na3N+3HCl===3NaCl+NH4Cl(2分) 复分解(1分)
⑶<(1分)
22.58g/mol(1分) 2∶5(1分)C4H10(1分)CH3CH2CH2CH3(1分)、 (1分)
23.(1)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分)
(2)试管(1分) 胶头滴管(1分)
(3) (各1分)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 加入氯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橙红色
② 将少量溴水滴入盛有少量K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加入溴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紫红色
(4)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1分)
(5)①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2分)
②F2在冷暗处就可以与H2剧烈反应而爆炸,而Cl2与H2只有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HF比HCl稳定性或F2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而Cl2不能(任意写一种) (2分)
24.(1) MnO2+4H++2Cl- Mn2++C12↑+2H2O(1分) 还原性和酸性(1分)
(2)饱和食盐水(1分)
(3 2Fe2++Cl2=2Fe3++2Cl-(1分) KSCN溶液(1分)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2分)
(4) C+2H2O+2Cl2 CO2+4HCl(2分)
(5)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使溶液呈酸性变红,又因为HClO具有漂白性,使溶液退色(2分)
(6) B(1分)
(7) 氢氧化钠溶液(1分) Cl2+2OH-=Cl-+ClO-+2H2O(1分)
A B C D E F
△解
△解
△解高二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2.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3.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有句对白:“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这反映了古代希腊的
A.共和政体 B.经济制度 C.民主精神 D.等级观念
4.图7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5.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为他指正有几处错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7.1945年5月9日,莫斯科人们在纵情欢庆胜利。时任美国驻苏参赞乔治·凯南则发出惊人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新的战争则刚刚开始。”“新的战争”表现在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
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井盐耳” D .“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9. 有位学者写了一部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专著,不适合作为这本专著名称的是
A.《商帮的兴衰》 B.《晨曦中的汴河》
C.《坊墙倒塌以后》 D.《草市饮食大全》
10.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1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
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意大利 D. 英国
12.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13.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设想一下在这届博览会展出的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种类中,我们不能参观到的是
A.电气产品如电灯、电话等 B.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
C.化工产品如塑料、化肥等 D.航天工具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14.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开“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4年前后,他创办的实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 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5.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一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7.右图所示是民国时期写有“爱国诸君,请用国货”的“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①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 ②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
③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 ④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列宁在《19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
A. 实行国有化 B. 制定指令性经济 C. 扩大政府开支 D. 政府直接采购
2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22.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 )
A. 建立各国的经济协作关系 B. 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
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23.“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低音”有( )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实施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A.强调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5.当代中国人崇尚的观念不包括:(   )
A.效率意识  B.竞争意识 C.市场意识  D.个人主义
26.决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会议是 ( )
A. 雅尔塔会议 B. 布雷顿森林会议
C. 联合国成立大会 D.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大会
27.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 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 有利于形成多极化世界格局
C. 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 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29.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无)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698900/34.88% 317570/15.85% 91291/4.26%
1973 6259899/27.08% 6279762/27.017% 4214204/18.023%
对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折射了里根经济政策的失灵
B.世界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这种经济格局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30.《世界是平的——21 世纪简史》 一书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2005 年4月出版后轰动了西方及整个世界,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关 ( http: / / www. / " \l "blogid=4ec6a4030100oc9g&url=http: / / s2. / orignal / 4ec6a403t9a45a96cb511" \t "_blank )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9分,32题21分,共计40分)
31.文明指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势。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9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图11 铁犁铧 图12牛尊 图13
(1)根据图12、13、14,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2分)
(2)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结构的内容及其特点。(6分)
图14 北宋都城城市布局
(3)城市的繁荣是两宋时期中华文明出现新的因素。根据图14和文字材料,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5分)
(4)近代,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下,中华文明发生嬗变,中华文明中更多地容纳、吸收了西方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年至1919年,中华文明在经济、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发展?(4分)
(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明独具中国特色。就经济体制来说,建国后到现在,经历了怎样的演变。(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21分)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2年《罗斯福就职演说词》
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 人民日报 》( 2008年11月10日01 版)
材料三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是敦巴顿橡树园关于一个永久性的联合国的建议书。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的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美元的责任,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岳麓版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五 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恶化趋势。11月,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现在金融市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纪律约束。20国金融峰会上,英国首相布朗和美国总统布什也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类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新秩序。
——《新华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应对危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3分) 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
(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协定》解决“棘手的问题”的具体办法? (4分)
并概括罗斯福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目的。(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的因素。(4分)
(5)根据材料五,概括特里谢希望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目的。(1分)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当前世界各国面对金融危机,强调加强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5 CDCAC
6——10 BDDAD
11——15 CCDCA
16——20 BDBAB
21——25 BCBCD
26——30 BDDAB
二、非选择题
31.(1)铁犁牛耕;都江堰水利工程地修筑。(2分)
(2)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度,分工明确,相互制约;郡县制,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6分)
(3)商业活动打破地点和时间限制;出现娱乐场所;商品品种繁多;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私营手工业种类多(出现行会组织)。(5分)
(4)经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
(5)1956年三大改造后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32、(21分)
(1) 措施: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调整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的各项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分)
影响: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理论的变革,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4分)
(2)相同点: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2分)
(3) 具体办法: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4分)
目的: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分)
(4)因素: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美元贬值;各国取消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任答2点,共4分)
(5)目的:规范世界金融市场,加强纪律约束;(1分)
主要原因:经济全球化。(1分)
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之宝,不可胜计”。
金明池既是皇家园林,也是水军演练场,还设有大船坞,造漕船、战船、运兵船等,以漕船为例,真宗时,年产量达2900多艘。
具《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有金银铺、彩帛铺、染店、珠子铺、香药铺、靴店等三十多“行” 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三十多种。高二物理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漏选2分)
1.轿车行驶时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加速度的变化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下面四个单位中,适合做加速度变化率单位的是( )
A.m/s B.m/s2 C.m/s3 D.m2/s3
2.如图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
B. M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C.M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D.M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3.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0~t1, B. t1~t2,
C. t1~t2, D. t1~t2,
4.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连接一个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则迅速放手后( )
A.小球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B.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加速度为零
C.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加速度小于g D.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大于g
5.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2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6.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7.某人以一定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当水流运动是匀速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
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 B.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 D.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
8.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位移大小小于水平分位移大小
B.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C.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
D.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9.如图所示,用材料和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两段绳子,各拴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  )
A.两个球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长绳易断
B.两个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长绳易断
C.两个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短绳易断
D.不管怎样,都是短绳易断
10.如图所示,某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
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不可以为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最小速度为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大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D.小球过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不能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同
11.日本发射的月球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其环月轨道高度为100km;中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其环月轨道高度为200km。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月亮女神”的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速度
B.“月亮女神”的周期小于“嫦娥一号”的周期
C.“月亮女神”的加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加速度
D.“月亮女神”受到的地球引力小于“嫦娥一号”的
12.2012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轨道Ⅱ上,航天飞机经过A时适当加速就可以进入轨道Ⅰ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
C.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13.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 =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 =T时刻F的功率是 ( )
A.F2T2/m B.F2T/m C.F2T/2m D.F2T2/2m
14.起重机将质量500kg的物体由静止竖直地吊起2m高,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m/s,如果g取10m/s2,则:( )
A.起重机对物体做功1.0×104J
B.起重机对物体做功1.025×104J
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1.0×104J
D.物体受到的合力对物体做功2.5×102J
15.质量为m的炮弹飞出炮筒时速度为v,炮筒长L,设火药对炮弹推力恒定不变,则( )
A.火药推力对炮弹做功为mv2 B.火药推力的平均功率为mv3/4L
C.火药推力的大小为mv2/2L D.炮弹在炮筒中运动时间为L/v
16.如图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定滑轮质量不计),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A. h B.1.5h C.2h D.2.5h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7( 3分)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18.(9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___.
(3)在上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试用这些物理量和上图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9. (8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为m=0.5kg,斜面倾角为30°,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光滑斜面的质量M=3kg,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取10m/s2)。
求:(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0.(10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与光滑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AB长度L=3.0m,倾角θ=37°。一小物块在A点由静止释放,先后沿斜面AB和水平面BC运动,接着从点C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水平面BC与地面间的高度差h=0.80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物块沿斜面AB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
(2)小物块到达斜面底端B时速度的大小v;
(3)小物块从C点水平抛出到落在地面上,在水平方向上位移的大小x。
21. (10分)如图所示,由光滑细管组成的竖直轨道,两圆形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2 ,A、B分别是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这段轨道时,在A处刚好对管壁无压力,求:
(1)小球通过A处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通过B处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在B处对管壁的压力大小。
22、(1 2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为光滑轨道的最高点且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好能通过B点,最后落到水平面C点处.求:
(1)小球通过轨道B点的速度大小;
(2)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3)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
1.C2.D3.AD4.D5.A6.AD7.C8.AC 9B10.D11.B12.AC13.B14. BD15.ABC16.B
17.200N/m;(2分)由于弹簧自身有重力( 1分)
18、(1)BCD ( 3分) (2) 或( 3分)
(3) 重锤的质量m ,( 1分) 或( 2分)
19.(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4分)
(2)对m、M整体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 4分)
20.(10分)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2分)
解得: ( 1分)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 2分)
   解得: ( 1分)
(3)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 ( 1分)
   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② ( 1分)
  上述①、②两式联立,解得: ( 2分)
21. (1)在A点用牛顿第二定律:mg=m ( 2分)
( 1分)
(2)从A到B机械能守恒 ( 2分)
( 1分)
(3) ( 2分) (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B处对管壁的压力大小 ( 1分)
22. (1 2分)解析 (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B时,mg=m①( 2分)
解得vB= ( 1分)
(2)设释放点到A点高度为h,则有
mg(h-R)=mv②( 2分)
联立①②解得:h=1.5R. ( 2分)
(3)小球由B到C做平抛运动
R=gt2③( 1分)
水平位移xOC=vBt④( 1分)
联立①③④解得:xOC=R ( 1分)
所以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为:
xAC=(-1)R. ( 2分)
打点
计时器
纸带
夹子
重物
A
s2
s1
B
C
D
E
s0
O
h
θ
C
B
A高二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6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
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
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菠菜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细胞呼吸
2、核糖体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 ) 
A.核膜 B. 染色质 C. 核仁 D.核孔
3、将R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
A.两条多聚核糖核苷酸链 B.四种核糖核苷酸
C.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D.C、H、O、N、P五种元素
4、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 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5、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6、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递质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内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递质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之外,这属于( )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吐 D、胞吞
7、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测得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646,试判断该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和肽链的条数依次是(  )
51和1 B.51和2 C.44和1 D.44和2
8、下列生物的呼吸作用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变形虫 B.蛔虫 C.团藻 D.酵母菌
9、下列关于洋葱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在末期起着重要作用 B. 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壁
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10、玉米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10条,则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是(   )
A.10 B.20 C.30 D.40
11、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最多有2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精子的核DNA数依次是 ( )
A.2n、2n、4n、n、n B.2n、2n、n、n、n
C.2n、4n、2n、n、n D.2n、4n、2n、2n、n
12、染色体的交叉和互换发生在( )
A.来源不同的姐妹染色单体间   B.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间
C.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D.不同的四分体间
13、下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动物是雄性 B.乙细胞表明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1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B. 每个DNA由成千上万个含氮碱基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5、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l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16、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控制合成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下列有关线粒体D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线粒体DNA能够进行转录和翻译
B.线粒体DNA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C.若线粒体DNA受损,不影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若线粒体DNA受损,不影响神经细胞吸收K+
17、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
A.1/2 B.3/4 C.7/8 D.15/16
18、下列各项过程中,植物细胞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
19、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有一个两条肽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是12276,这个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目和指导它的DNA分子脱氧核苷酸最少数目依次是 ( )
A.144、864 B.120、360 C.118、720 D.120、720
20、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其结构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它组成是(  )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
21、对右侧图式,正确的说法有(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式中共有4种碱基 ④式中共有5种碱基
⑤式中共有5种核苷酸  ⑥式中共有6种核苷酸
⑦式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⑧式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③⑦ B.②④⑥ C.②④⑥⑧ D.①③⑦⑧
22、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构成碱基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构成碱基相同
C.遗传信息、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构成碱基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若含有遗传信息的模板链碱基组成为TCGA,则遗传密码的碱基构成为AGCU
2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病又色盲的儿子,则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色盲的几率为(  )
A.1/8 B.1/4 C.1/16 D.0
24、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患者又是一个有毛耳(毛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在这个男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及毛耳基因的存在情况是(  )
A.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B.只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只含有一个毛耳基因
C.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D.只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或只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25、用普通小麦(为六倍体)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育成的植株是(  )
A.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三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D.六倍体,体细胞内含有六个染色体组
26、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
A.种植→F2自交→选不分离者→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27、纯合的黄圆(YYRR)豌豆与绿皱(yyrr)豌豆杂交,F1自交,将F2中的全部绿圆豌豆再种植(自交),则F3中纯合的绿圆豌豆占F3的( ) A.1/2 B.1/3 C.1/4 D.7/12
28、在某一个稳定遗传的种群中,隐性性状者占16%(等位基因用A、a表示),那么该性状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几率分别为( )
A.0.48;0.36 B.0.26;0.24 C.0.16;0.48 D. 0.36;0.48
29、下列关于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不能交配
B.遗传组成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C.种群间交配后产生的不育后代也属于生殖隔离造成的
D.生殖隔离的形成有求偶方式、繁殖期的不同,开花时期、花的形态、传粉方式上的不同等
30、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108个个体)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为2×107个。这一数据说明( )A.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 B.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产生了原材料
C.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高 D.基因突变的有害有利不是绝对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下列甲、乙、丙三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⑴ 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期,图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⑵ 乙图表示_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期,图中有_______个核DNA。
⑶ 丙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期,图中有_______个四分体;
按染色体划分,该细胞可产生_______种精子

32、.(5分)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⑴ 用表现型为绿茎、马铃薯叶的番茄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
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
________,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F1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是_______。
(3) 在番茄地里发现一株异常番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可获得大量稳定遗传的幼苗。
33、(9分)下图遗传谱系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红绿色盲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中_______病为红绿色盲,另一致病基因在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性遗传。
⑵ 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Ⅱ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⑶ Ⅲ1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⑷ 若Ⅲ11和Ⅲ13结婚,则其后代两病兼得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34、(11分)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_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 __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_______;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2代,那么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___。
35、(5分)下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请回答:
注:可能用到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
(1)图中所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_________个碱基对对性状影响最小。
(3)图中______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0 BCCCC CBBDD 11—20 CCDBA DCDCC
21—30 BDCDC CADA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
⑴ 减数第二次;后;0 ⑵ 有丝;后;8 ⑶ 减数第一次;后;0;2
32、(5分)
.⑴ 发生了基因突变 ⑵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1/4;1/8
⑶植物组织培养(或茎尖培养)
33、(9分)
⑴ 乙;常;隐 ⑵ AaXBXb;AaXbY ⑶ AAXBY;AaXBY;aaXbXb ⑷ 1/6
34、(11分)(1)Ⅰ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2)DT ddTT (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4)1/3 1/2 (5)1∶2∶1
35、(5分) (1)细胞核和细胞质(核糖体)
(2)天冬氨酸一酪氨酸—甘氨酸一甲硫氨酸 2
(3)b 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DNA: A—T—G—G—A
︰ ︰ ︰ ︰ ︰
RNA: U—A—C—C—U高二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3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其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自主经营权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3.商店里一台电视标价3000元。在这里,货币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4.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1年2月2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上调350元。这一决定使得原先准备购置轿车的家庭产生了犹豫。材料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会引起
A 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 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C 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 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5.2011年9月3日,“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在成都举行。此次50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了316席,其平均资产总额和平均利润总额均有大幅增长。这表明
A 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B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 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6.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或特征是
A 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B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
C 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 D 税收是国家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
7.在投资选择问题上,给投资者的建议应是
①多投资多回报  ②既考虑收益,又考虑风险 
③量力而行  ④注意多元化,又不要过于分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1年5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自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的3.31万件案件。据此回答8~9题。
8.与这些案件有关的569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有的被处以刑罚。国家对工程建设领域违法犯罪人员处以刑罚表明了
A 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 B 我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C 我国在保障人民民主 D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9.发布会通报的20起工程建设领域典型案件,78名厅局干部因工程违纪受处分,4人判死缓。这表明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③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④惩治高官,就从根本上铲除了腐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多位高校教授、专家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专家联名建议
A 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 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 是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 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11.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村里的事务要坚持由村民作主,一切相信农民,一切依靠农民,依靠村民自治搞好农村社会管理。”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村民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③村民自治有利于广大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④村民自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漫画《力度》说明,实现药品安全政府必须
①审慎行使权力,确保执政为民
②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③坚持以人为本,严格依法行政
④遵循市场规则,调整经营战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3.从行政监督体系上看,下列属于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形式的是
A 人民政协的监督 B 全国人大的监督
C 国家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D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14.随着“政务微博”的快速增长,网友对“微博问政”也给予持续关注。微博互动在干部倾听民意、推动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问政”
①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③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④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5.2012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58周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此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2012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经不断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体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6.有人指出:每位人大代表都应发挥“一盏灯”的作用,敢于照亮自己,也乐于照亮别人,要勇立潮头,会当经济发展的参谋员,勇当经济发展的监督员,善当经济发展的推动员。这需要人大代表
①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②积极行使提案权,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③积极行使立法权,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④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执政为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17.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科学命题,明确提出要把文化发展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政府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再次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命题。这体现了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 ②坚持民主执政 ③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履行文化职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紧密和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协商民主形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能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②民主党派能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③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9.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A 民族凝聚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B 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 民族平等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D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0.2012年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杰布拜见时,希望班禅引导僧众爱国守法持戒。总理的这一希望表明我国
A 保护广大公民的一切宗教活动 B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 保护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D 宗教的本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21.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
A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坚持循序渐进,从我国国情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展开
我国可以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近段时间以来,南海区域内的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和区域外的美国、日本等大国不断进行地缘政治博弈。据此回答22——23题
22.为了更好地维护南海相关海域的安全,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这说明
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最重要的因素
②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3.民政部网2012年6月21日刊登《民政部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公告》,国务院已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设立三沙市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保护南海海洋环境。我国设立三沙市表明我国在行驶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4.2012年2月1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中国崛起的目的是为了和平,但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上是不会让步的,希望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这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准则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5.进入2012年,中日关系再次跌入低谷,这完全是由日本一系列反华举动引起的:日本政客 在钓鱼岛再挑事端,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允许热比娅在日本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支持菲律宾武力对华……。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因此取消了访日计划。这表明
A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 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
C 中国政府行使主权国家的自卫权 D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分析、说明问题(共5题,50分)
26.材料一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的思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要“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6分)
27.2011年11月8日上午9时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怀仁堂投票站,郑重投下自己的一票,选举所在地新一届区人大代表。
2011年11月8日,北京市近900万选民在7399个选区的12784个投票站投票,选举新一届4349名区县人大代表和9941名乡镇人大代表。不论是刚参加完成人礼的高中生还是年过百岁的老人,都在投票点的票箱前或在自己家中的流动票箱前,投下庄严神圣的一票。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选民积极参加人大代表投票选举。(10分)
28.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12分)
29.材料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二 201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士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与会党外人士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并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分)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请说明这一制度的优越性。(5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
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
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
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
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12)
思想政治高二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D 3.C 4.A 5.B 6.B 7.D 8.B 9.A 10.B
11.C 12.D 13.C 14.B 15.A 16.A 17.A 18.D 19.D 20.B
21.A 22.C 23.A 24.B 25.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分析、说明问题(共5题,50分)
26. (6分)
(1)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让政府的归政府”,主要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的归市场”,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4分)
(2)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坚持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国家更好地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2分)
27.(10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分)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分)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选民积极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是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体现,是公民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的体现。(5分)
28.(12分)
(1)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各级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工作体现了这一点。(4分)
(2)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体现了这一点。(4分)
(3)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体现了这一点。(4分)
29.(10分)
(1)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分)
(2)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2分)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3分)
30.(12分)
(1)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
旨。
(3)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
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高二英语试题(2012.9)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shop. B. At an office. C. At a school.
2. Where is the smoking room
A. On the first floor. B. On the second floor. C. On the third floor.
3. 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A restaurant. B. A hotel. C. A hospital.
4. What is the man planning to buy
A. A bag. B. A book. C. A bike.
5.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
A. A wallet. B. A watch. C. A volleyball.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8题。
6. Where are the apples in the shop from
A. Wales. B. Washington. C. Huston.
7. Why doesn’t the man buy watermelons
A. Because watermelons are not in season now.
B. Because he doesn’t like eating them.
C. Because he has not enough money.
8. What will the man buy at last
A. Apples. B. Lemons. C. Apples and lemon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does the man plan to go
A. The Great Hotel. B. The Great Wall Hotel. C. The Great Wall.
10. What will the man do there
A. Attend a meeting. B. Attend a wedding. C. Attend a party.
11. What’s the color of the building the man is looking for
A. Red. B. White. C. Yellow.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至14题。
12. How will the man go to the Disney Park
A. By car. B. On foot C. By bus.
13. At which crossroad should the man turn right
A. The first one. B. The second one. C. The third one.
14. 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man to get to the Disney Park
A. About an hour. B. About half an hour. C. About one and a half hour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
A. Play football. B. Attend a ball. C. Buy a ball.
16. What colour does the woman’s sister like best
A. Red. B. White. C. Blue.
17.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for what she has bought
A. Three hundred dollars. B. Six hundred dollars. C. Nine hundred dollar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ich country will make it illegal to market cell phones to children under 12
A. America. B. France. C. Germany.
19. What is suggested in Russia
A. Children under 12 shouldn’t use cell phones at all.
B. Children under 16 shouldn’t use cell phones at all.
C. Children under 18 shouldn’t use cell phones at all.
20. Why does Canada give no advice about the danger of cell phones
A. Because there is no convincing evidence of danger of disease by now.
B. Because Canada can produce cell phones without any radiation.
C. Because few children of 9 to 13 now have cell phone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f you go by _____ train, you can have a comfortable journey, but make sure you get _____ fast one.
A.the; the B.不填;a C.the; a D.不填;不填
22. –Got your driving license
–No. I _____ too busy to have enough practice, so I didn’t take the driving test last week.
A. had been B. am C. have been D. was
23. –May I use your bicycle
–______. It’s in the yard.
A. Come on B. It depends C. That’s all right D. Go ahead
24.“You can’t catch me!” Monica shouted, _____ to the playground.
A. run B. running C. to run D. ran
25. Last autumn, I bought a second-hand car, ________ was very reasonable.
A. which price B. its price C. the price of whose D. the price of which
26. Professor Smith, along with his assistants,______ on the project day and night to meet the deadline.
A. work B. have worked C. is working D. are working
27. Som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doubt ______ a cure for AIDS will be found.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ther
28. –My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remains missing.
–Who ____ have taken it
A. should B. must C. could D. would
29. Don’t forget __________ the letter for me when you pass by the post office.
A. post B. posting C. posted D. to post
30. –Would you tell me _______ you want your tea, with sugar or milk
–Sugar, please.
A. whether B. how C. what D. when
31. Those who lie and cheat will never _______ it.
A. go through B. pay attention to C. get away with D. make use of
32. I work in business _____ almost everyone is waiting for a great chance.
A. how B. which C. where D. that
33. He became self-satisfied because of his ______.
A. interests B. observation C. behavior D. achievements
34. John, look at the time. ___________ you sing songs at such a late hour
A.Must B.Can C.May D.Need
35. –English has a large vocabulary, hasn’t it
–Yes. ______ mor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you will find it easier to read and communicate.
A. Know B. Knowing C. To know D. Known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The other day, I happened to meet someone I hadn’t seen for many years. I couldn’t believe the change in him. As a matter of fact, he didn’t even seem like the 36 person.
When I first knew Bill, back in 37 , he was one of the most carefree(无忧无虑的) people I had ever 38 . He was always ready to have a 39 . He usually went out for beer at three o’clock in the morning or drove 50 miles to see an old 40 he really liked. Bill and I were in the same class in college, and 41 was never dull when he was 42 . With him there was one wild 43 after another. Sometimes I wonder how we 44 to study for our exams.
Last week I was in Houston on business, and I ran into Bill in the bar at the hotel. 45 , I wasn’t even 46 it was he. Was this short-haired businessman really the same person I wasn’t really sure until I came near him, but it indeed was Bill. Now he works for a bank. He 47 most of the evening about his job, his new car and his house. How he had changed! Back when we were in college, the 48 thing Bill cared about was possessions. Now they seemed to be his main 49 . Although I have changed quite a bit myself, somehow, I never 50 Bill changing so much. My image of him 51 the one I had formed 52 the time when we were college students together.
I suppose it’s 53 to expect people to remain the same, especially 54 I have changed so much myself. But I must say that I enjoyed the old Bill much more than the new Bill. Maybe he 55 the same way about me.
36. A. proper B. same C. regular D. common
37. A. childhood B. primary school C. high school D. college
38. A. considered B. supposed C. met D. expected
39. A. party B. quarrel C. meeting D. class
40. A. man B. hospital C. film D. hotel
41. A. study B. life C. work D. fun
42. A. in B. down C. away D. around
43. A. dream B. mistake C. chance D. joke
44. A. decided B. continued C. managed D. hoped
45. A. As usual B. By accident C. From then on D. All the time
46. A. glad B. surprised C. excited D. sure
47. A. thought B. talked C. argued D. spent
48. A. best B. last C. next D. only
49. A. interest B. career C. subject D. problem
50. A. forgot B. minded C. liked D. imagined
51. A. remained B. reminded C. suggested D. became
52. A. since B. from C. at D. till
53. A. unnecessary B. foolish C. common D. unusual
54. A. because B. that C. how D. when
55. A. felt B. acted C. looked D. discovere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
A
Cyril was a small town. The houses there were all made of wood; almost everything in the houses were made of wood, too. And all the houses faced south. The town was never peaceful. Fire broke out once a week on summer afternoons. People were puzzled who was the real firebug (纵火犯).
One day a big fire broke out. It was said that a Negro(黑人) had jumped out of the house on fire, so the police arrested all the Negroes in the street. However, there were fires breaking out when the Negroes were in prison.
Mauson, a physics teacher, didn’t believe that the Negroes were the firebugs, and decided to find out who the real firebug was. One day, he was invited to drink in a pub and happened to notice that many bottles and plastic plates were baked by the hot sunrays. Suddenly he realized what the actual fact was. He dashed out of the pub to his friend’s house nearby, which also faced south. He made an experiment there to prove his idea.
The next Saturday afternoon, Mauson asked some policemen to come to the house. They were told that the real firebug would be shown there. At that time, the sun was shining full into the house and it became hotter and hotter inside the room. “Now,” said Mauson, “this house will soon catch fire.” People looked at each other in surprise. Mauson asked them to look at the bottles and focus on the table cloth. After a while the cloth gave off a burning smell and began to catch fire!
The mystery of fire was discovered, but the police wouldn’t believe him and insisted that Negroes had been the firebugs. Instead they arrested Mauson and put him into prison. But Mauson said he would never turn against science.
56. The town was never peaceful, for fire broke out ________.
A. on Sundays B. on summer afternoons C. at any time D. on winter mornings
57. Why did the police arrest all the Negroes
A. Because one of them had been seen to set on a fire.
B. Because they were suspected to be the firebugs.
C. Because the police hated the Negroes.
D. Because the Negroes knew something about the fires.
58. Drinking in a pub, Mauson realized ________.
A. he needed to leave the pub B. he needed to back the bottles
C. it was too hot in the pub D. who was the real fire bug
59. By making an experiment, it was proved that the real firebug was ________.
A. the Negroes B. bottles C. sunrays D. plastic plates
60. What happened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A. The Negroes were set free. B. The police arrested the real firebugs
C. Mauson was arrested too. D. Mauson made friends with the Negroes
B
I began to grow up when my parents and I were returning from my aunt’s house that winter night, and my mother said that we would soon leave for America. We were on the bus then. I was crying, and some people on the bus were turning around to look at me. I cried because I could not bear the thought of never hearing the radio program for school children again. I also had to say goodbye to my dear friends and relatives. I thought about the new country I was going to see—the strange place I had known only from books and pictures.
The four years that followed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optimism(乐观), but the idea did not come to me at once.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I was really lost—having to study in three schools because of family moves. I did not quite know what I was or what I should be. Mother remarried, and things became even more complex for me. Some time passed before my stepfather and I got used to each other. I was often sad, and saw no end to “the hard times.”
M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family increased a lot since I knew English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at home. I wrote letters, filled out forms, translated at interviews with Immigration officers(移民局官员), took my grandparents to the doctor and translated there, and even discussed telephone bills with company representatives.
From my experiences I have learned one important rule: Almost all common troubles go away at last! Something good is certain to happen in the end when you do not give up, and just wait a little! I believe that my life will turn out all right, even though it will not be that easy.
61. How did the author get to know America
A. From radio programs. B. From books and pictures.
C. From her mother. D. From her relatives.
62. When leaving for America, the author felt __________.
A. sad B. confused C. excited D. surprised
63.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the author __________.
A. often lost her way B. did not think about her future
C. studied in three different schools D. got on well with her stepfather
64.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author from Paragraph 3
A. She worked as a translator. B. She attended a lot of job interviews.
C. She paid telephone bills for her family. D. She helped her family with her English.
65.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__________.
A. her future will be free from troubles B. 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to become patient
C. there are more good things than bad things D. good things will happen if one keeps trying
C
Treetops, the hotel in the trees, is famous in the world. Peop1e know little about Kenya, but they know of Treetops. When King George VI died, Princess Elizabeth was staying on the Treetops, and when she came down from there, “She succeeded him as the queen of the country”.
The hotel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forest, and it shows the pleasure of Africa. When you visit it, you will be sent into the heart of the forest by hotel buses, and then a guide, with a gun to protect you against big game, will go with you to the Treetops. Before and after dinner, for the whole night if you wish, you can sit on the corridor(走廊), watching animals come to the water pool. The earliest hotel Treetops was built round a large tre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water, but that was destroyed by fire and the new hotel Treetops, which is built round several trees, is much bigger.
The dining room at Treetops is small, and the waiters cannot walk round to serve guests, so a clever “railway service” has been invented. Guests take their food as it passes slowly in front of them, along a line in the center of the table.
There are many animals around the Treetops. When you visit them, you can see:
---Animals and their babies are waiting to greet the guests.
---Animals, enjoying the Treetops pool in the daylight.
---A long bodied, long ring tailed very active cat-like animal is a special one coming out at night. He hunts and eats anything he can catch and is very destructive. He lives in the trees at Treetops. He comes for his food every evening. Do not get too near to him, as his teeth and claws(爪)can do you harm. These animals can be trained and become lovely pets.
66. The underlined word “succeeded”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
A. did what she was trying to do B. gained her purpose
C. replaced someone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D. completed an easy task
67. According to the text, “railway service” actually refers to __________.
A. the service provided at the railway station B. the supply of food on the train
C. the service provided along the railway D. the supply of food along a moving line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cat-like animal” is wrong
A. It comes for food only at night. B. It lives in the trees at Treetops.
C. Its teeth and claws can do people harm. D. It can catch any other animal in the forest.
69. According to the text, Treetops is famous in the world because ________.
A. it shows the pleasure of America
B. Princess Elizabeth got to the crown when coming down from there
C. it is built around several trees
D. there are many animals that can be trained and become lovely pets
70. 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the guests____.
A. should not play games on the Treetops B. could not sit on the corridor at night
C. could enjoy their dinner in the dining room D. should keep off the cat-like animals
D
If you have ever been rock climbing, you will know that it is not a very easy sport. In fact, you probably felt quite defeated when you first tried to do any serious climbing. Indoor and outdoor rock climbing are both extremely demanding and require practice to get good at. It is one of the most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demanding sports.
There are three basic types of rock climbing. Top roping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and the climber need to climb with a partner. The second type, which is very similar to top roping, is called lead climbing. In both of the types, the climber can sit off the wall and rest on the rope. The third type is called bouldering. Bouldering is a type of free climbing without any ropes. This is the most demanding of all climbing types. The climber must be able to complete the climbing without taking a rest on the rope.
Believe it or not, climbing is said to be about 75% legs and only 25% arms. To climb efficiently and successfully, a person needs to have a wonderful technique. One of the major rules of rock climbing is to always have three points touching the wall, whether it is both feet and one hand, or one foot and both hands, as it is much easier to have your weight rest on three points than on two. Another important idea to grasp is that your arms in most cases will do the climbing; they only hold you into the wall so that your legs are actually pushing you upward. Also, the closer you are to the wall, the easier it is to climb.
Rock climbing may sound a bit too extreme for the everyday person, but it is really an amazing workout. Once you get into the sport, and learn how to position your body and rest your weight, then you can begin to deal with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The great thing about rock climbing is that it is mentally challenging as well. You are constantly analyzing the way your body moves and how to do certain moves on the wall.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get into shape, rock climbing is a fun and effective way to exercise muscles.
71.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rock climbing
A. It is an easy sport. B. It is challenging.
C. It is quite dangerous. D.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72. 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_____________.
A. indoor rock climbing is much easier than outdoor rock climbing
B. while rock climbing, people depend mainly on their arms
C. ordinary people can practise rock climbing
D. during climbing, the climber can always stop for a rest
73. While climbing, it is much easier for a rock climber if he __________.
A. takes a rope B. has a partner
C. has three points touching the wall D. uses feet more often
74. __________ will make rock climb easier.
A. Keeping the body closer to the wall
B. Resting more often on the arms
C. Resting more often on the feet
D. Pushing forward without thinking of the problems
75. By rock climbing, one can _______.
A. get more weight and stronger muscles
B. get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exercises
C. have a terrible experience that will last long
D. probably feel quite defeated
第II卷(共35分)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题0.5分,共5分)
1) Christmas is an important f__________ for Christians.
2) He was twelve, and started to put on w__________ and grow taller.
3) It is my last r__________. I shall never ask you anything again.
4) Buddhism is the __________(宗教) founded by Buddha in North India.
5) We ___________(测量)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oints.
6) As soon as she learns the office ___________(日常工作), she will be an excellent assistant.
7) The girl ____________ (给。。。留下印象) us with her good sense of humor.
8) Water e___________ when it freezes.
9) I’m not c_________ with beautiful dreams, I want beautiful realities.
10) The flowers were i_________ for your mum, but as she’s away, I’d be glad if you would accept them.
单词拼写答题处:
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
第二节 阅读表达(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If you are worried about things and are under a lot of stress at work or school, then you are probably not sleeping well. Worry can keep you awake, tossing and turning in bed until the early hours of the morning when you eventually fall asleep. When you wake up, you don’t feel refreshed, but tired and worn out and unable to face a new day.
Dr. Henry Winkle wrote an article in a recent newspaper, which indicates that_____________. Dr. Winkle says, “The more we worry, the less we sleep, the more we are unable to deal with stress. If we can find a way to get a good night’s sleep,” he adds, “we can often find the energy to deal with what’s worrying us.”
So, what is a good night’s sleep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mount of sleep which people need in order to keep healthy varies a lot. Seven hours in about the average amount, though strangely enough, sleeping longer often gives you a headache instead of making you feel more refreshed.
Dr. Winkle believes that preparing for sleeping is important. People who work late should try to give themselves a short break and do something restful before going to bed. This could be watching TV or listening to music. Doing some exercise earlier in the day should help you to feel physically as well as mentally tired. A bedtime drink can also help, but coffee or tea should be avoided as they contain caffeine and will keep you awake. “When you put the light out,” Dr. Winkle says, “concentrate on relaxing your muscles, working slowly up from your feet, and you’ll be asleep before you know it.”
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ich sentence in the text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People shouldn’t go to sleep immediately but should take a break after working late in the n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2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Someone says that the longer you sleep, the better you feel. Try to find some arguments from the text against the idea. (Please answer within 3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1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书面表达 (满分20分)
假如你是光明中学的李华,在网上得知一位美国中学生Karl Davis很想交中国朋友。恰好你也有同样的愿望,希望成为他的笔友。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封120字左右的电子邮件。
1. 简单的自我介绍(学校课程、课外安排等情况);
2.介绍暑假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的情况;
3.询问对方情况,表达愿望,希望能够成为朋友。
Dear Karl,
I’m glad to read your letter and I’d like to be your pen fri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incerely,
Liu Hua
高二考试英语答案
试卷总分120分
第I卷: 共85分
第1—55题: 每题1分,共55分
1—5 ACBAA 6—10 BACBB 11—15 CACBB 16—20 CBBCA
21—25 BADBD 26—30 CBCDB 31—35 CCDAA
36—40 BDCAC 41—45 BDDCD 46—50 DBBAD 51—55 AABDA
第56—75题: 每题1.5 分,共30分
56—60 BBDCC 61—65 BACDD 66—70 CDDBD 71—75 BCCAB
第II卷:共35分
第一节 词汇: 每词0.5分,共5分。
1)feast/festival 2) weight 3) request/requirement 4) religion 5) measured/measure 6) routine 7) impresses/impressed 8) expands 9) content 10) intended
注意:若学生所给答案与此答案有出入,句意、语法、搭配和形式正确的,亦可得分。
阅读表达 每题2分,共10分
1. Sleep and Your Life / Stress and Sleep /Sleep is Important
2. People who work late should try to give themselves a short break and do something restful before going to bed.
3. stress / worry and (lack of ) sleep are directly related
4. Seven hours is about the average amount, though strangely enough, sleeping longer often gives you a headache instead of making you feel more refreshed.
5. 当你醒来时,你不但没有感到精力充沛(旺盛),反而疲惫不堪,难以面对新的一天。
第三节 书面表达 共20分
Dear Karl,
I’m glad to read your letter and I’d like to be your pen friend. I’m Li Hua, aged 17, and I’m studying at Guangming Middle School. At school we have Chinese, math, English, physics, chemistry and P.E. lessons. After school in the afternoon, we usually have sports and games. In the evening we do our lessons at school. We are busy but happy.
This summer vacation, I went to an English summer camp. In the camp, we had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and watched wonderful performances given by the students. Some English teachers from China, the USA and England joined us. I have made many new friends and I really had great fun.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and your school I hope we will be good friends.
Please write to me soon.
Yours sincerely,
Liu Hua
20090402高二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0,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a,4a),那么sinα+2cosα的值等于( )
A. B.- C. D. -
2、如果sinx+cosx=-,且0A.- B.-或- C.- D. 或-
3、已知向量,则下列选项中与共线的一个向量为
A.   B.  C. D.
4、a,b,c表示直线,M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M,b∥M,则a∥b或a∩b或a,b异面②若bM,a∥b,则a∥M;③若a⊥c,b⊥c,则a∥b;④若a⊥M,b⊥M,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 ,则
A. B. C. 4 D. 12
6. 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分组与频数如下:[10,20),6; [20,30),9; [30,40),12; [40,50),15; [50,60),12; [60,70),6, 则样本在[10,30)上的频率为
A. B. C. D.
7、某校五四演讲比赛中,七位评委为一选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0 86 90 97 93 94 93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A. B. C. D.
8、函数是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9、为了了解某校今年准备报考飞行员的学生的体重情况,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
前3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为1∶2∶3,第1小
组的频数为6,则报考飞行员的学生人数是
A.36 B.40
C.48 D.50
10.设是将函数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则等于
A. B. C. D.
11函数y=3sin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12.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
A. B. C. D.
第Ⅱ卷 (共84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化简=
14、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骰子,骰子朝上的点数分别为,,则满足的概率是 .
15、已知平面向量 ,则与夹角的大小为 .
16、 已知下列命题:
①意味着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增加8个单位
②投掷一颗骰子实验,有掷出的点数为奇数和掷出的点数为偶数两个基本事件
③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但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④在适宜的条件下种下一颗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这个实验为古典概型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奇函数,且当时,,求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其单调区间。
18、(10)如图,三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E、F分别为PC、BD的中点,侧面PAD
(1)求证:EF//平面PAD;
(2)求三棱锥C—PBD的体积.
19(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图像的对称轴方程;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
20、(12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函数 ,设集合 ,分别从集合P和Q中随机取一个数a和b得到的数对.
(1)列举出所有的数对, 并求函数有零点的概率;
(2)求函数上是增函数的概率.
21(12分)在平面四边形中,向量,,.
Ⅰ)若向量与向量垂直,求实数的值;
Ⅱ)若,求实数,.
22(12分)已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当时,有最大值为,当时,有最小值为 .
(1)求函数表达式;(2)若,求的单调递减区间.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
BADC BBBD CDCA
,,,1,2
17、单调增区间
18、解:(1)证明:连结AC,则F是AC的中点,E为PC的中点
故在 …………………………………………3分
且 …………6分
(2)取AD的中点M,连结PM,
…………………………………………8分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PM⊥平面ABCD, ………………………………………………10分
…………12分
19、解:(1)∵
………………………………5分
∴ 周期 。由,得
∴ 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7分
(2)∵,∴,
又∵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取最大值。
又 ∵,∴当时,取最小值。
∴ 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12分
20、解:(1)
,15种情况 ………………………………4分
函数,
有(1,2),(1,3),(1,4),(2,3),(2,4),(3,4)共6种情况 ……6分
所以函数 ……………………………8分
(2)函数
上是增函数则有,
(1,—1),(1,1),(1,2),(2,—1),(2,1),(2,2),(2,3),(2,4),
(3,—1),(3,1),(3,2),(3,3),(3,4),共13种情况满足条件 …10分
所以函数 …………12分
21、解:(Ⅰ)向量与向量垂直
.....2分
.....5分
(Ⅱ).......7分
.......9分

.......12分
22(1)∵当时,有最大值为,当时,有最小值为 .
∴,.-----------------------4分
把代入解得,
所以函数.-----------------------6分
(2),-----------------------8分
由得:-----------------------10分
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2分高二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对下图,判断其中代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四个地区或国家近年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迁移率是指迁入或迁出的人口与该国总人口数的比值,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回答2~3题。
2.图中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地区分别是( )
A.a、c B.a、b C.a、d D.b、c
3.图中a反映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人口状况( )
A.西欧 B.北美 C.西亚 D.拉美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5.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即可,无需考虑是否跨越行政区域
6.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
①地区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
C、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D、合理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是个实数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8~9题。
8.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 c、a、b C. c、b、a D.b、a、c
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B.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D.该城市东侧交通通达度比西侧高
10.右图反映了某市居民购物平均出行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比普通服装商店少
B.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的服务范围比日常用品商店小
C.该市蔬菜食品商店的数目最少
D.该市的普通服装商店比家用电器商店等级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1-13。
1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
A. 城市总人口增加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 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12.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   )
A. 市场最优原则 B. 交通最优原则 C. 消费最优原则 D. 便民原则
13.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达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展中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 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 发展中国家
15.②图反映了该市(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住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6-18题。
1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1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1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10~20题。
19.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20.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经营方式多为国有大型农场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①石油化工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有色冶金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边左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交通便捷 C.环境优美 D.能源充足
24.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分散 B.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水源丰富地区
广州是珠三角最大的工业中心,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日本本田、日产和丰田三家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已集聚广州,与落户广州周边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广州汽车产业集群。据此完成25
25.汽车生产的集聚说明
①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的工厂才会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②该地区汽车生产的集聚涉及生产上的联系和空间上的联系 ③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④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联系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27-28题。
27 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8.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据图判断36~38题。
29.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 )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
30.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第Ⅱ卷(共40分)
综合题
31.(10分)读下图,a、b、c分别代表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
总人口比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国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国
,为此该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该国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最有可能是: 模式,该国人口还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应采取的对策是: (4分)
(2)四国中,生育率最高的是 国,
该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2分)
(3) 写出④国各年龄段所占比例: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3分)
32.(10分)下图为某市用地略图,其中城市北面多为盐碱地,东面和南面以高产田为主。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较合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里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____风。河流流向是向_______流动。
(2)该城市有三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图上信息推断:______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道路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原因。
(4)该城市计划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现有向东和向北两个方案,你认为________方案更合理。试说明理由。
33.(10分)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甲图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乙图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  。
35(10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
下列各题。
(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 ≥10℃的日数
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
区,分析其原因。
(2)在B地形区,降水的局部差异明显,
简述造成该地降水局部差异产生的
主要原因。
(3)分析B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4)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答案
ACDBB ACBAA BBBAC DDACB BDBCC CDCDA
(1)③ 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三低 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过慢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② 实行计划生育
(3)38 60 2
32 (1)北 西南向东北
(2) C 靠近高速公路,并且沿高速公路布局
(3)高速公路穿过市中心 会影响城市交通,并且会带来交通污染
(4)向北 北面是盐碱地,建立工业区可以减少占用耕地
33 (1)交通便利、铁矿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煤炭水能能源丰富
(2)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机械工业
(3)资源深加工利用,实现产品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实现循环生产
(4)水电、煤炭能源丰富
34.(1)B地纬度低、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所以时间长;A地海拔低,阴雨天多保温作用强,所以积温高
(2)B地地势崎岖,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所以南北降水差异大
(3)B地土层浅,土壤肥力低,并且该地多卡斯特地貌,地表水比较少。
(4)河流无结冰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率大;河流径流量大;地势崎岖水能丰富
人口迁移率(%)
5
1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人口自然增长率(%)
a
b
c
d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962
1967
1972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2002
2007
年份
年平均气温(℃)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积攒/攒射 嘈杂/粗糙 庇护/毗邻 歆享/黯然失色
B. 惦记/玷污 缄口/箴言 执拗/拗口  押解/浑身解数
C. 喋血/通牒 隽永/隽秀 倔强/勉强 刽子手/ 脍炙人口
D. 绯红/蜚声  沉湎/ 缅怀 创伤/重创敌军 烟霭/和蔼可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脉搏 气慨 座右铭 委曲求全 一愁莫展 
B. 厮杀 陷阱 黑黝黝 集腋成裘 陈词滥调
C. 辐射 贪赃 号码薄 拾人牙慧  再接再励
D. 沧桑 渲泄 渡难关 蹑手蹑脚 迫不急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公司将 价值100元的礼品券。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④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A . 遏制 敬赠 不免 何况 B.遏制 惠赠 未免 何况
C. 遏止 惠赠 未免 况且 D.遏止 敬赠 不免 况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C.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变所致。
B.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C.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D.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圆了前往青藏旅游的梦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恨,痛心) B.恨私心有所不尽 (遗憾)
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一律)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B.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去) D. 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
8、下列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 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 于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之
C. 之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焉 盘盘焉,囷囷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9-12题。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①,与文育还都,见于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xuán hù,古城名),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赗(fèng) ②遗而遣之。葬讫,会庐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③,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参军,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逆旅④,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日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分麾下配焉。(选自《陈书》,有删节)
注: ①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②赗,给送葬者助葬的物品。
③俚獠: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 ④逆旅:迎客止宿之处,客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 哀:同情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 善:赞许
C.及夕,各引去 引:退却
D.劢问其故,文育以告 故:缘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 青,取之于蓝
B.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 则与斗卮酒
C.南入则为公侯 公为我献之
D.文育以告,劢乃遣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周文育“作战勇猛”和“为人有节义”的一组是( )
A.①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 ② 创愈,辞请还葬
B.①累征俚獠,所在有功 ② 厚加赗(fèng)遗而遣之
C.①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 ② 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
D.①文育身被九创 ② 足钱便可,谁望公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替代后,周文育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信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
三、(18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3分)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3分)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诗的第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陈情表》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阿房宫赋》
(5)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四、(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14分)
烟雨中的古镇
庄红蕾
①伴着潇潇春雨,到江南古镇走了一趟。下雨给游览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欣赏古镇,品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雨天的古镇烟雨飘渺,是那么个性闪烁、古风淳朴。徜徉古街长巷而神迷,静赏小桥流水而心醉。她好像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
②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氤氲着古典之美、朦胧之美,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然而更多的,却是那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那不是缕缕的年华么?似水年华,在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无奈。于是古桥、老屋、乌蓬船……一切都发出一股淡淡的感伤来——烟雨之中,因为有了这种美丽的婉约的感伤,古镇才显得楚楚动人。
③ 春雨潇潇地下着,雨丝缕缕撩人情思,点点滴滴淋在心头,令人怀旧之情倾生。小时候,这样的风景我们身边多的是。一样的小河,一样的石拱桥,一样的老木屋,一样的乌篷船,一样悠长的小巷……那时的小河,水是清清的,在河里淘米,便会引来无数的小鱼儿,它们在水中争食,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荡起圈圈美丽的涟漪。石拱桥的缝隙里总是长出一蓬蓬的杂树乱草,疏影横斜,就像人老了长出的胡须,使石桥平添几许沧桑感。乌蓬船悠悠地晃荡而过,橹声欸乃,渔舟唱晚。这一切,如今在家乡很难见到了。我在想,这样的古镇在我们那里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是不是家乡在经济飞速发展,将这样的小镇都翻新了为什么某些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呢?
④虽然是下雨天,但游客依然不少,这些绝大多数来自大都市的人,带着世俗红尘的喧嚣,扰乱了古镇的宁静。这些都市里的人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文明的时候,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旅游?是追求返朴归真,还是怀旧,抑或逃避红尘喧嚣,给自己浮躁的心灵注入些许静气?
⑤慢慢地感受,帮岸,廊棚,石板路,隔着河看对岸的水阁。水阁是一色的青瓦平屋,枕河而筑,开启着一扇扇木板窗。憩息的老人临窗喝茶,时而赏着窗沿口架子上的盆花,时而看看雨中的景色。水阁将倒影投入狭长的河道,幽幽的。此时,蒙蒙细雨中一方蓝花巾倏然入目,是蓬船上掌橹女的头巾。翩翩而来,飘飘而去。像一首小诗,一曲小调,一缕清香,它勾画在春雨中,像枝头的绿叶映衬着烂漫缤纷的花朵,透出一种幽雅,一种气息。
⑥这就是古镇的宁静、内蕴和底气,她给游客的心灵注入了缕缕静气,使得每一个来此一游的红尘过客,都不得不静下心来,荡涤世俗尘埃,洗去满身疲惫,将身心融入那古风朴朴的空气之中。我细细地品咂着、探究着她的“静之源”,想着她的深厚的静气从何而来结果发现竟是那穿镇而过的河水。那水是那么沉着,那么宁谧,那么平和,她的颜色呈深绿色,看似不动,实是活水,连着外边的大河,水中有小鱼儿游动,给古镇平添些许灵气。静静地看着河水,我不禁浮想联翩。不正是因为有了水,有了河,江南才成其为江南,古镇才成其为古镇,这里才会孕育出茅盾、丰子恺等大画家、大文豪的吗?
⑦回来以后,似乎仍受着那烟雨古镇水汽的晕染,好长时间心头都湿漉漉的。
16、作者为什么说“欣赏古镇,品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2分)
答:
17.(1)文章第四段末作者连续发出疑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全文写景所围绕的中心景物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景物来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8、文章第六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有什么含义?(3分)
答:
19、有人说,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纯属多余,应该删掉,你同意吗 为什么?(4分)
答:
五、(50分)
20、 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解析】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惠赠: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动。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
4、答案: C 【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这与句子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C.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D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5、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原因……是”与“是……所致” 两式杂糅; B.成分残缺。“提出”缺少宾语“的口号”; D项“架起”与“通道”搭配不当,可将“通道”改为“桥梁”,或将“架起”改为“铺设”。
6、答案:D固,本来。
7、答案:C 除,授职。
8、答案:B 于,介词 比。
二、(12分,每小题3分)
9. B(“善”是“与……交好”的意思。)
10. D(A介词,被/介词,比; B连词,跟/动词,给; C动词,作/介词,替;D都是副词,表顺承,于是、就)
11.C(A第一句表明周文育幼壮志,B第二句说的是陈庆之,D第二句表明周文育喜欢钱财)
12.A(“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收他为养子”错,是向周文育的母亲请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
三、(18分)
13.(8分)
(1)周弘让善于写隶书,抄写蔡邕的《劝学》和古诗送给周文育,周文育不认识也不理解这些。(善、遗、不之省各1分)
(2)您很快就能突然得到二千两银子,如果您不相信我,就拿我的话去验证(就把我的话作为证明)。(须臾、见信、以……为,各1分)
(3)老师,是用来传授到李讲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所以 1分 ,句义通顺1分)
14.①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1分)“缺”字运用使动用法,写战士宝刀砍到缺 了刃口,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分)
②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机智、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形象。(2分)
(机智、英勇无畏1分,扣诗句结合分析1分)
15 答案:略
四、(14分)
16、因为烟雨迷蒙的古镇有一种古典之美、朦胧之美,更有着一种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2分)
17、(1)作者面对着古镇旧景的消失,表达出怀旧和叹惋之情,对古老文明的留存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深表疑惑和遗憾,同时委婉地表现出对古老文明被破坏的深深担忧。(2分)
(2)所围绕的中心景物是水,围绕“雨水、河水”布景,并以此为线索,既因为不论“雨水”还是“河水”,在江南都是很常见的,围绕“水”来写,也就突出了江南风景的特质,同时也为作者表达此次游历江南古镇而得的深切感悟层层铺垫。(3分)
18、反问。因为“水”是江南古镇景色的重要元素,有了水,江南古镇才有了灵气,更重要的是,水是“静之源”,它会给人沉着、宁谧、平和的感觉,也正是这种“静气”陶冶了文化名人的性情,成就了他们亘古流传的美名。(3分)
19、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如答同意,可表述为:“这就是古镇……”一段,已经揭示出了作者的写作意旨,也就是细雨中的古镇会给人注入缕缕静气,化解内心的浮躁。
如答不同意,可表述为:从结构上说,这一段与文章开头形成照应,完整地记写了此次游历的过程,使文章结构严谨;从内容上说,可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更充分地表明这次游历给作者的心灵冲击是悠长的。(4分)
五、作文(50分)
20.评分标准参见2012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周文育,字景德,是义兴阳羡县人。少年时父亲去世家庭贫苦,原先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11岁,能在河水里来来回回游几里远,能跳高五六尺,与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座游戏,没有人能赶上他。义兴人周荟担任寿昌浦口戍主,见到周文育认为他很出众,便招来和他谈话。周文育说:“母亲年老家里贫穷,哥哥姐姐都已长大,一直被赋役困扰着。”周荟同情他,就随着周文育到他家里,向他母亲请求领养周文育为养子,母亲就同意了。等周荟官职期限任满,就带着周文育回到京城,拜见太子詹事周舍,请他为文育取名字,周舍就为他取了这个名字,字景德。周荟让哥哥的儿子周弘让教他书法、算术。周弘让善于写隶书,抄写蔡邕的《劝学》和古诗送给周文育,周文育不认识也不理解这些。对弘让曰:“谁能学这些,要想取得富贵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周弘让认为他有雄心壮志,教他骑马射箭,文育非常高兴。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周荟同郡,一向相处很好,起用周荟为前军军主。陈庆之派周荟带领五百人前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人,蛮人密谋活捉周荟要送给魏,事情被发觉后,周荟与周文育率兵抵抗。当时贼兵非常多,一日之中战斗几十回合,周文育担任前锋冲锋陷阵,勇敢为军中第一。周荟在战斗中战死,周文育骑马夺回周荟的尸体,贼人不敢逼近。到了晚上,各自退兵。文育身受九处创伤,伤好后,辞请回家安葬父亲,陈庆之认为他很有节义,送给他很多助葬的物品然后送走了他。安葬完毕,恰好碰上庐安兴做南江督护,他起用周文育同行。多次征讨俚獠,立下很多功劳,授职南海令。庐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被高祖打败,高祖赦免了他,记载在《僧明传》里。
后监州王劢让周文育担任长流参军,周文育深受重用。王劢被取代,周文育想和王劢一起北下,到大庾岭,问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说:“您北下不过作个令长,向南可以作公侯。”文育曰:“有足够的钱便可以,谁期望作公侯。”占卜的人又说:“您很快就能突然得到二千两银子,如果您不相信我,就拿我的话去验证。”这天晚上,住在旅馆,有商人请求和文育赌博,文育赢了他,得到银子二千两。第二天早上辞别王劢,王劢问他原因,文育把事情告诉他,王劢就让他回去了。高祖在高要,听说他回来,非常高兴,派人迎接他,大加赏赐,分在军队中任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