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 2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 2 教案

资源简介





作品名称: 杜绝不良行为
课程名称: 职业道德与法律
单元章节: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二节
教学设计
设计摘要
课 题 杜绝不良行为
教 材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伟主编
授课对象 中餐烹饪专业 一年级学生 学生人数 28人
授课课型 新授 授课学时 1学时(45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杜绝不良行为”。 通过第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对违法行为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是对前一框题的延伸,主要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本节课的学习将为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中餐烹饪专业中职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欠缺,特别是在网络较为发达的今天,学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出现不良行为。学生已学习了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改正不良行为缺乏重视;尤其是对不良行为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通过微课自学,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和内容。2.结合案例分析和社会热点解读,理解杜绝不良行为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领会党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的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情感态度观念:通过烹饪专业学长的榜样激励,感悟杜绝不良行为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作用,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律己,防微杜渐,远离不良行为。 运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总结出杜绝不良行为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对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改正,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认识不良行为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基础上,能结合烹饪专业,列举杜绝不良行为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杜绝不良行为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资源
微课、微视频案例、云班课、手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远离不良行为”主题微课。2.课前任务和测试题。 1.制作微课发布到云班课学习平台。2.引导学生学习微课并完成课前任务和测试题。 登录云班课学习平台,观看微课,熟悉本课内容。并完成课前任务和测试题。 通过课前微课学习,自学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创境激趣(3分钟) 视频动画——我该怎么办? 播放视频动画:“好朋友被班上的同学欺负了,好朋友邀我一起去揍他,这时我该怎么办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果选择?你所做的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 认真思考,并根据个人真实体验回答问题。 选取动画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的同时引发一定的情感体验,进而切入主题。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思明理(20分钟) 一、识别不良行为(8分钟) 活动一:案例分析 通过课前微课自学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识别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通过故事续编,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是否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同时让学生了解自身或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初步感受到杜绝不良行为的必要性。为下面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1.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案例《小廖的故事》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1)说一说:小廖身上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2)找一找:身边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3)故事续编,并对结局进行分析。情境一:小廖的行为如果不能及时改正,会导致什么后果的发生?情境二:小廖的行为如果及时改正,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1.分析案例。2.小组讨论,每组派3名代表发表各自观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思明理(20分钟) 二、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12分钟) 活动二:案例讨论 通过正反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选择中水到渠成的感悟到:杜绝不良行为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为下面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奠定情感基础,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难点。
1.展示案例(1):青少年暴力抢劫电动车的案例。案例(2):学长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思考:这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明确: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及时改正不良行为。2.紧扣社会热点,结合党中央进行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党中央为什么要重点打击(操作、经营“黄、赌、毒”等违法行为的黑恶势力)?明确:“黄、赌、毒”的危害,领会党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的就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青少年远离“黄、赌、毒”,杜绝不良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进一步设问:面对不良行为,你会如何选择?引导学生学会做正确的选择。 1.观看视频案例,通过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感悟杜绝不良行为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作用。2.对党中央进行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相关内容的学习,领会杜绝不良行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坚定杜绝不良行为的观念,同时也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体验导行(15分钟) 三、杜绝不良行为(15分钟) 活动三:互动在线 结合专业,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分享交流,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总结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
结合专业,学以致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烹饪专业如何杜绝不良行为,并提出预防方法。2.根据小组汇报,总结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将个人想法发布平台分享,并相互学习点赞,每组推选代表上台分享交流。
课堂延伸(6分钟) 1.课堂小结2.感悟升华 1.学生自我小结: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 。 (云班课平台上发布活动)2.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杜绝不良行为,将会产生什么社会效应?3.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的寄语,再次升华主旨,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 、增进爱国情感,激励学生争做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1.完成自我小结并分享在平台上。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领悟个人与社会及国家的关系。3.观看视频,聆听习主席对青年的寄语。 1.通过自我小结,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2.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赖于每个公民的自觉守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法治意识。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拓展(1分钟) 知行合一 学生每日完成“纠正不良行为”任务卡,自查自省,教师通过与科任老师、学校团委、学生会等多部门联合,结合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细则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每月评选“进步之星”,并将“纠正不良行为”延续至期末。 把杜绝不良行为从课堂延伸至课后,着眼于坚持不懈,以经常的自我改正,达到杜绝的目的。
教学反思
1.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多元化评价方式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积极性高。2.案例选择贴合学生专业、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符合学生认识,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分析,遵循了德育的“三贴近”原则,体现了思政课的针对性。3.结合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细则,联合任课教师、学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共同督促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把课堂延伸至生活实践,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现了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4.教师选取身边的案例,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现了思政课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本节课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还可以更加优化,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小廖的故事》视频,扫码查看。
《身边的事例》视频,扫码查看。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