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宾王中学等四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与社会.法治【试卷+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义乌宾王中学等四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与社会.法治【试卷+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检测(2021.11)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他是八闽大地的骄傲,也是国际禁毒史上堪称人类典范的第一座精神丰碑。”和他相关的事迹是(  )
A.抗倭平海 B.虎门销烟 C.魂壮黄海 D.实业救国
2.“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 )
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法俄联军 D.英法联军
3.某同学收集了以下四幅图,你猜他可能研究什么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 D.洋务运动
4.漫画往往用夸张手法,针砭时弊,反映社会现实。如图漫画反映的社会现实发生在哪一侵华战争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甲午战后,国人认识到不仅要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更要学习其典章制度,在此背景下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6.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 D.《时务报》的创办
7.学完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其中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8.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根据如图图片信息,补全空缺处的内容(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劳动音》
9.孙中山领导的“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
10.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① 虎门销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 金田起义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③ 洋务运动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④ 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A.① B.② C.③ D.④
11.奉系军阀的首领是(  )
A.曹锟 B.张作霖 C.陆荣廷 D.段祺瑞
12.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13.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中华大地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分别是谁(  )
A.孙中山、李大钊 B.李大钊、陈独秀
C.康有为、李大钊 D.毛泽东、孙中山
1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五四爱国运动时期
15.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文中提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的精辟论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
A.80周年 B.90周年 C.100周年 D.110周年
16.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A. ①⑤ B.②④ C.②⑤ D.①③
17.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
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18.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品大量进口 B.农业税收减少
C.茶叶、棉花等传统产品滞销 D.军费开支增加、战争赔款支付
19. 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
表。导致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割地赔款 B.协定关税
C.五口通商 D.公使进京
20.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
A.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盲目排外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21.2021年7月20日至28日中午,河南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人员11万人次参与抗洪救灾工作,营救被困人员41055人,转移遇险群众93744人。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这些消防救援人员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法律关系 B.地缘关系 C.血缘关系 D.业缘关系
22.以下名言警句能够直接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要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B.我们要学会在自然中寻找快乐
C.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D.我们要与所有的人交往
24.2020年“双十一”期间,小李同学的妈妈通过淘宝为小李淘到了比平时便宜的学习用品、服装等。这说明( )
A.网络购物最便宜 B.网络让生活更便利
C.网络是把双刃剑 D.网络丰富文化生活
25.2021年8月10日,益阳一男子刘某斌以公安机关名义在网上辱骂群众,益阳市公安局资阳分局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环境管理、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这是为了(  )
A.便于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进行社交活动 B.方便未成年人通过网络途径收集信息
C.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D.让未成年人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娱乐活动
27.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从个人与社会关系角度看,这句话直接说明了( )
A.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不分彼此的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只有维护个人利益,社会利益才能实现
28.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标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B.“爱心心座”是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集中体现
C.平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建议拆除“爱心心座”
29.右图漫画启示我们要学会( )
A.诚实守信、宽容他人 B.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C.差别待人、注意场合 D.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29题图
30.诚信中国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下列做法符合该要求的有(  )
①真诚待人,约定守时 ②企业遵规守法,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客户
③遇到他人,主动问好 ④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替他人保守秘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调查数据——几组调查数据
调查人数 网络让我们的人际圈 网络对我们生活影响 网络对经济发展影响
400人 变大 变小 很大 很小 很大 很小
325 75 380 20 353 47
材料二:辩论活动——两位同学观点
(1)材料一反映了网络具有哪些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说说你对小云同学观点的理解。(4分)
(3)综合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网络的认识。(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在图一条约中被强行割占的领土是哪里?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危害?(4分)
(2)在图二条约中,日本提出了什么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美国的侵华政策是什么?(4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
(3)材料二中“这场农民起义”遇到了以往农民起义没有遇到过的什么新情况?根据材料三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4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一个鲜明的主题。(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看图说史。
材料二: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另外一个诞生地。这座繁华的城市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光荣历程。
时间 重大事件
1919年 “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率先罢工
1921年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1)依据材料一中的甲图指的是哪一场运动?请列举其两位代表人物。(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三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3)材料二中,上海这些光荣的历程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意义?(4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检测(2021.11)
参考答案
1—5 BDBCA 6—10 BCCAD
11—15 BDADC 16—20 CADBA
21--25 DACBC 26—30 CBCBA
31.(1)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2分)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分)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分)
(2)小云:我们要传播网络正能量。(2分)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2分)
(3)网络改变了世界,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符合题意即可)(2分)
32.(1)香港岛。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门户开放”政策。(4分)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自发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4分)
(4)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侵略与反抗)(2分)
33.(1)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分)
(2)图一反映的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为图二中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图三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6分)
(3)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4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检测答题卷(2021.11)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
31. (1)(6分)
(2)(4分)
(3)(2分)
32. (1)(4分)
(2)(4分)
(3)(4分)
(4)(2分)
33. (1)(4分)
(2)(6分)
(3)(4分)
曾国藩(1811-1872)
洪秀全(1814-1864)
图一 《南京条约》签订仪式 图二《马关条约》签订仪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