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测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赞美了老师( )A.精湛的教学艺术 B.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C.钻研教学的执着精神 D.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教学态度2.面对冲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摩擦,这就叫( )A.心理换位 B.心电感应 C.心理冲突 D.心旷神怡3.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承认老师的差别,主动与老师交往 B.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C.敢于对心目中不喜欢的老师说“不” D.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4.对下图漫画中这位熊孩子的行为,正确的认识是( )A.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与父母有了矛盾,就要大吵大闹B.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要减少与父母的交往,避免家庭矛盾C.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要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D.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绝对服从父母5.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就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化解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正确的做法是( )①调控情绪、心平气和 ②尊重理解、换位思考 ③有效沟通、求同存异④强硬顶撞、针锋相对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初中生晓冬学习成绩优秀,一次上课他的同桌向他借笔,老师以为他与同桌讲话就批评了他一顿。事后同学们都替晓冬叫冤,晓冬却说:“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过分,但我应该正确对待它。”晓冬的这种想法表明他能( )A.大胆地向老师质疑 B.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C.和老师分享快乐 D.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7.2021年5月15日是第28个“国际家庭日”,它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在家庭生活中,当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作为家庭成员的你,应该( )①立足矛盾解决,不偏袒父母任何一方②做他们的倾听者,帮助父母舒缓情绪③抓住沟通时机,引导父母相互看到对方的优点④充当搭桥人,帮助父母走出“面子”困境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对如何孝亲敬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尊敬 B.倾听 C.感恩 D.遵从9.春运期间一票难求也挡不住亿万中国人回家的脚步,原因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③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依靠 ④家中有亲人、亲情,能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下列关于和父母沟通的技巧,认识正确的是( )①如果和父母面对面沟通难为情,可以选择和父母通过文字沟通②和父母发生矛盾,最好把握住时机,在彼此都冷静后,再进行沟通③和父母沟通时,不要为彼此的态度和情绪所干扰,避免“情绪烟雾弹”④如果希望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任何方法和手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QQ群中传递着这样一段话:儿孙难得把家回,老人欢喜有人陪;谁知相见不相语,手机平板各自弄;诚盼儿孙歇歇手,快和老人多聊聊。这反映出( )A.亲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B.亲子和谐的温馨场面C.要从物质上孝敬老人 D.要从精神上慰藉老人12.亲情化作水,滴滴润幼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说明他们很傻,很不值得B.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是无私的付出,无悔的奉献C.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将来的索取D.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13.全国“最美教师”王晓梅,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对学生满满的爱。32年来,她的脚步从未停歇,“一个也不能少”成为她一生践行的诺言。面对老师的爱,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 )①尊重、理解、关心、信任、感激老师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③采取恰当的方式与老师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④对老师的话无原则服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2020年春晚上一首《想家的爷们》唱出了人们对家的思念之情:“风里来雨里去,想起爹娘的牵盼…在外的爷们,生活再难堪,要闯出一片天…从歌词中,我们能感受到①家是心灵的港湾 ②我们要为家庭做贡献③家是甜蜜、温暖的避风港 ④好男儿要离开家乡去闯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误以为小王违反课堂纪律,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小王觉得很委屈,与老师在言语上发生了冲突。你认为小王下列的做法正确的是( )A.有意疏远老师,避免发生冲突B.上道德与法治课时不再认真听课,也不完成作业C.对老师怀恨在心,从此以后课堂上故意与老师作对D.选择一个恰当时机,主动找老师解释清楚,请老师原谅1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亦师亦友”关系。下列做法不利于师生交往的是( )A.学生遇到挫折,老师提供尽可能的帮助B.敬而远之,学生尽量减少与老师的交往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给予诚恳的批评教育D.学生体谅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17.“最好的教师是在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的那种教师。”对这种师生关系理解正确的( )①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 ②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③师生之间不分彼此,毫无隔阂 ④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教学相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则》明确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依法实行教育惩戒( )A.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课堂效率B.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教师形象C.会帮助学生反省自己,改进自身不足D.会促使学生绝对服从,树立教师权威19.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 )A.学生热爱老师 B.老师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C.老师是学生最真挚的朋友 D.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2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难免也会出现过错。发现老师有了过错,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下列方式恰当的是( )A.当面指责,但不能背后议论 B.编辑微信群发班级同学,让大家都知道C.放学后单独找到老师,诚恳地向老师说明 D.不必说出来,以免老师难堪21.古人云:“教学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与学完全一致,没有区别 ②数与学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环节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④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2.作为一名初中生,小丁的下列做法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的有( )①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丁不顾妈妈反对,选择外出打工②妈妈生病住院,小丁悉心照料③周末,小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住在乡村的姥姥④父母闹矛盾,小丁建议他们冷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3.老师如一把钥匙,打开我们迷茫的心锁;老师如辛勤的园丁,精心栽培我们;老师如一架穿梭机,带我们穿过历史长河。这说明( )①老师教会我们生活需要的所有本领 ②人类文明都是靠老师来传承的③老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④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24.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我们的老师会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面对老师在教学风格上的差异,我们应当( )A.承认、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B.仅仅接纳、尊重自己喜欢的老师C.拒绝跟不喜欢的老师交往D.对不喜欢的老师直接提出批评25.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正确的做法是(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④主动与老师交往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二、简答题26. 某校给学生布置了“我为父母做件事”这一德育作业.小跃同学为父母修剪了指甲,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他们不求回报,但有时我们做一些小事就可以让他们感到很欣喜.看到妈妈的手,我思绪万千,那是一双勤劳的手,持家的手,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他们渐渐老了,我们渐渐长大了,我们要善待父母,关心父母。(1)初中以来你为父母做过哪些事,试举两例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这样做的原因。(2)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请你为构建和谐家庭提几点建议。27. 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情感。(1)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心中的“家”是什么?(2)作为子女的你,如何孝亲敬长?(3)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家,谈谈你如何让你家更美好?28. 锦州市“最美乡村教师”颁奖盛典在工人文化宫举行。盛典上10位老师获得锦州市“最美乡村教师”殊荣。这些乡村教师把学校当家,把学生当孩子,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汗水和坚守编织着乡村孩子绚丽多彩的梦!(1)此次盛典体现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老师?(2)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3)最美教师身上看到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4)你心目中好老师是什么样子?29.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道出了千千万万子女感恩的情怀。(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2)日常生活中你怎样孝敬父母?2019年9月10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2019年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澳门浸信中学教师何咏诗、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第四幼儿园教师周贤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川等被评为“2019年最美教师”。(3)你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4)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30. 王老师在教授《小橘灯》一课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王老师,您说文中那只做小橘灯的橘碗有没有破?”王老师连忙又将原文看了一遍,这么一看,倒让王老师发现了问题,那只完整的橘碗说不定是冰心老奶奶的笔误,他想,在一个橘子一端削去一小段皮,再把橘瓣一瓣瓣地从小口中挖出来,那碗能不破吗?于是王老师断言冰心搞错了,有的同学听了他的分析还不住地点头。可有几个学生坚持那橘碗是可以不破的。第二天,王老师去上课,看见同学们把手都放在背后,眼里带着丝丝笑意。不知谁喊了ー声:“一、二、三……”他的眼前顿时金灿灿的一片,每个同学的手中都高举着一只完整的橘碗。他一下怔住了,教室里发出善意的笑声。依据上述情形,请你完成下列题目。(1)你能从短文中感受到怎样的师生关系?(2)在与老师沟通交流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参考答案1.B 2.A 3.C 4.C 5.C 6.B 7.D 8.D 9.A 10.A 11.D 12.B 13.A 14.A 15.D 16.B 17.D 18.C 19.D 20.C 21.C 22.D 23.C 24.A 25.C26.(1)为父母做饭,帮父母洗衣服;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在母亲节买礼物;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等。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2)①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加强有效交流和沟通。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27.(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言之有理均可给分)(2)①尊敬, ②倾听,③感恩等。(3)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做好协调工作,主动分担家务等。28.(1)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他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2)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3)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4)言之有理即可。29.(1)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法定义务。(2)①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负父母的期望,是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3)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4)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30.(1)亦师亦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彼此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2)①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劳动成果。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礼貌待师。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