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点破银花玉雪香
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明代画家、诗人沈周对它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
②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在昆明12月便开花,到广州需1、2月才绽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开花要到3、4月间了。花期长则20天,短则10天。白玉兰以树大花繁称奇逞胜,巨大的树冠,可以笼盖一庭,花朵开放时节,如雪丘玉峰;成林成片的白玉兰花开,如“玉城雪岭”或“白云伏地”,其势令人叹为观止。
③白玉兰原产长江流域,栽种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的唐代,后引种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栽种地域范围较广,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
④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 70 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树皮、树叶和花朵可提制芳香浸膏。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
⑤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明末王孙朱耷,在亡国后,决意不与清廷相媚,或僧或道,保持独立的人格。他画白玉兰,往往有自洁之警,不肯丧其气节。他此类题材的画,以寒春为背景,寥寥几根劲挺的枝条,花形的线条苦拙而有棱角,狞厉不屈,花色银白如雪,一扫柔媚丰腴的旧制。他的题画诗,语含讥讽,体现一种狂傲之态。
⑥齐白石也爱画玉兰花,他74岁时画的一幅《玉兰、海棠、牡丹》,玉兰高耸直上,伸出画外,树前是牡丹,树后为海棠,红花绿叶衬着一树洁白的玉兰花,满幅生机,耐看极了。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在他享誉京城时,谢绝了到清宫去当御用画家;在抗战时期,他力辞汉奸、高官上门来买画,并不去领取日本人分配给他的烤火煤……表现了一位志士的贞节操守,令人仰视!
(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说“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是因为①具有观赏价值;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先长叶后开花。
B.白玉兰原产于南方,后引种到北方及全世界。
C.白玉兰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D.白玉兰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
4.市花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请结合本文填写下表,了解其丰富意蕴。
白玉兰特点 象征意义
花季 ⑴ ⑵
花形 似杯,硕大,傲立枝头 ⑶
花色 ⑷ 清白立世、坚守节操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北斗,国之重器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的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的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独门绝技的“短报文”。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短报文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持通信畅通。如今,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以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北斗一体化功能,不仅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是以芯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的导航信号。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售量已突破1亿片。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享单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5.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著提升。
B.国之重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和组网完成,将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帕金森教授对北斗的三号一体化功能的赞誉,说明了该项功能给用户带来的全新体验。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7.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防灾减灾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结合选文解释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筷子小传
①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
③“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④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⑤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⑥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
⑦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⑧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
⑨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族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⑩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分安心。
8.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筷子的主要特点。
9.第⑥段和第⑦段能不能颠倒顺序,请你说明理由。
10.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解析标题“筷子小传”的好处。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非洲大蜗牛
①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居民常常会在夏天雨后看到巨大的蜗牛成群结队,在路边“横行霸道”,同时,也有不少人注意到,童年时期随处可见的小蜗牛好像都没了踪影。其实,这要归结于一种很多人可能已经有所耳闻的入侵生物——非洲大蜗牛。
②正如其名字所显示的,非洲大蜗牛来自于遥远的非洲东部以及马达加斯加。实际上,非洲大蜗牛是最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之一,如今几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没有翅膀、也不会游泳的蜗牛之所以可以这样到处入侵,和人类或者有意或者无意的帮助密不可分。
③非洲大蜗牛在国内的第一例发现记录是在1931年的厦门,据研究,很可能是当时的归国华侨从新加坡带来的热带植物中混杂了蜗牛的幼体或卵。之后这种外来蜗牛就以燎原之势一路在福建、两广、海南扩散,此外这种蜗牛还从别的路径潜入了台湾和云南两省,逐渐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除了意外引入,养殖逃逸野化也是非洲大蜗牛反复入侵南方各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④作为一种热带蜗牛,非洲大蜗牛无法熬过平均温度低于5度的冬天,因此它在国内的入侵范围目前只能局限于南部。然而由于其极其广泛的食性和超强的繁殖能力,在它可以生存的区域几乎没有本地蜗牛可以是它的竞争对手。
⑤非洲大蜗牛体型也比本地蜗牛大。对于如此个大肉厚的非洲大蜗牛,许多人不免要问一句:能吃吗?好吃吗?
⑥实际上,就和我国另一种著名入侵生物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一样,非洲大蜗牛也有野生和养殖两种情况,而养殖这种蜗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食用。
⑦养殖的非洲大蜗牛大部分是经过人工选育的黑色素缺乏品种,肉色雪白,所以被称作“白玉蜗牛”。这种白玉蜗牛有时候甚至会被染色,出现在宠物市场上。不过被染色的个体很容易死亡,不建议作为宠物购买。
⑧实际上,国内很多餐厅的烤法国大蜗牛用的都是这种白玉蜗牛,而不是法国那边常用的散大蜗牛Cornu aspersum或者盖罩大蜗牛Helix pomatia。一般而言,只要是出自于规范的养殖场和餐厅,食用这种养殖的白玉蜗牛是非常安全的。
⑨既然这种非洲大蜗牛在南方野外这么常见,那可以像摸螺蛳那样自己捡一些炒来吃吗?答案是绝对不建议。
⑩非洲大蜗牛本身和野生的田螺之类一样,一定会携带一些细菌。此外,它是一些寄生虫的宿主。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非洲大蜗牛是广州管圆线虫最主要的中间宿主之一,感染率从10%到40%不等,相比之下其他的蜗牛和田螺螺蛳感染这种寄生虫的概率都非常之低,只有零星记录。这种寄生虫可导致广州管圆线虫病,严重者可致人死亡。
因此,生活在广州管圆线虫疫区(主要是福建、两广、海南、台湾)的朋友一定要避免食用任何野生蜗牛或者野生淡水虾蟹蛙,与其一边吃一边担心自己会不会中招,不如安安心心买正规养殖场的白玉蜗牛并彻底熟食。
非洲大蜗牛作为一种在我国严重危害当地植被作物以及本土蜗牛的入侵物种,无疑是需要尽量控制消灭的,其中撒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消杀方法。
蜗牛的皮肤本身保湿能力很弱,会在体表分泌一层粘液进行保湿和辅助爬行,一旦在上面撒上大量的盐,粘液就会变成浓盐水,从而在蜗牛脆弱的皮肤周围形成了一个高渗透压环境,从而导致蜗牛体内的水分被大量抽出,最终脱水而死。
不过虽说撒盐的确是控制蜗牛数量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更适合对付小型蜗牛,想要完全杀死非洲大蜗牛这样的大型蜗牛无疑需要不少盐,这会对植物土壤等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很难大范围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使用对环境安全性更高、效率更好的各种杀螺药剂对非洲大蜗牛进行毒杀,如磷酸铁、硫酸铝、四聚乙醛等等,并且一般会人工大量捕捉统一杀灭。所以,要想真正想有效清理一个区域的非洲大蜗牛,还是需要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专业、规范、大面积的消杀。
11.阅读②—④段可知,非洲大蜗牛入侵南方地区,挤占本地蜗牛生存空间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性广泛、______________。
12.第⑩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准确突出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洲大蜗牛现在分布在全世界所有的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B.白玉蜗牛可以食用,有时也被当作宠物。
C.在我国野生非洲大蜗牛应当尽量控制消灭。
D.在野外水塘里钓起的小龙虾不应该食用。
14.从内容上和结构上来看,第 两段位置不宜互换,请阐明理由。
(五)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更是一种自然灾害。
②猛烈的火山喷发可高达数万米,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导致人员和牲畜大量死亡。喷发时所产生的大量火山灰会弥漫在空中,遮天蔽日,导致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农作物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物种的灭绝。6500万年前恐龙之所以灭绝,很有可能是火山喷发导致的。
③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如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周围是西西里岛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尽管埃特纳火山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人们还是不愿撤离故土,远走他乡。原因是火山喷吐出来的火山灰铺积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火山灰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作为地质科学研究的标本。此外,火山地质总是能形成壮美奇特的景观,成为旅游胜地。火山还为一些国家增加了领土。1973年,在日本西之岛附近,因海底火山喷发而从水下冒出一块陆地,日本人马上正式命名为西之新岛,一次增加了0.24平方千米的领土,这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④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当岩浆受到巨大的压力时,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⑤在人类能够控制火山活动之前,加强预报是防止火山灾害的唯一办法。科学家对火山爆发问题的研究,常常得益于动、植物的某种突然变化。许多动物往往在火山爆发之前就纷纷逃离远去,似乎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在火山爆发之前会开花,当地居民把它叫做“火山报警花”。科学家们正深入研究火山活动的规律,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尽可能降低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危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5.第⑤段加点词“火山报警花”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恐龙灭绝,是因为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导致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
B.海底火山喷发为一些国家增加人们居住的地方,这是火山所在地人烟稠密的原因之一。
C.火山喷发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受到巨大压力后,冲破地壳产生的喷涌。
D.科学家研究火山地区动、植物的某种突然变化,是预报火山喷发的唯一办法。
18.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个作为文章标题最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A.火山喷发 B.火山喷发的危害 C.火山喷发的益处 D.火山喷发的原因
我认为________项最合适。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与目前应用广泛的GPS相比,我国的北斗系统起步晚了整整20年,但在技术上并没有落后很多。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说,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并且还有提高的空间。在亚太地区,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不输于GPS。
(材料二)
简单来说,如果手持北斗导航终端,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通过导航卫星将自己的位置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救援者。例如,如果有人在野外迷路,又无法用手机、对讲机与外界联系,就可以用北斗导航终端测出自己的位置,向卫星发送短信,卫星再将短信传给救援者,这是GPS导航仪无法完成的工作。在前不久发生的雅安地震中,基础设施和通讯设施全部被破坏,地震灾区的部分地段成为“孤岛”。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专门为救援部队紧急配备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终端机。利用北斗的定位和短报文功能,救援部队实现了各点位之间、点位与指挥部之间的信息联络。
(材料三)
北斗导航:推进自主研发 实现多项技术创新突破
在系统顶层设计中,采用星间链路进行星间测距、授时和数据传输,并采用最为先进的Ka频段相控阵天线技术,在提高传输速率的同时,确保测距精度优于1厘米,使卫星和卫星之间、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成为互相连通的网络,实现一星通全网通——这是目前世界上在轨卫星系统最先进的星间链路技术。同时,要服务全球,就要和其它卫星导航系统同台竞技,我们必须在性能和服务水平上做到世界一流。因此,我们在信号体制上进行创新性设计,同时对影响信号质量性能的设备进行攻关,攻克了卫星使用的高精度铷钟、氢钟、铯钟等时频技术,信号生成和播发设备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增加星钟自主平稳切换和信号完好性监测等功能,保证信号连续性,极大地提高了导航服务可靠性,在局部上处于领先水平。此外,为确保我国卫星上使用的产品都是自主可控的,通过发动国内元器件、单机产品研制单位攻坚克难,使卫星上产品全部由中国制造。
19.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
A.与目前应用广泛的GPS相比,我国的北斗系统起步晚了整整20年,但在技术上并没有落后很多。
B.北斗导航终端能通过导航卫星将自己的位置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救援者,使他们得以及时救援。
C.卫星上产品全部由中国制造,确保我国卫星上使用的产品都是自主可控的。
D.增加星钟自主平稳切换和信号完好性监测等功能,保证信号连续性,极大地提高了导航服务可靠性,在全局上处于领先水平。
20.材料三中北斗导航为推进自主研发,实现多项技术哪些方面的创新突破?
21.材料一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各找出一例,说明其作用。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从水中来
陈夏法
①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归真,重回大自然”的时候,我们不防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最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有一半多是由水液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海洋的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
②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各种教科书。那么猿猴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③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洋中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④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这是偶然现象还是说明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在人的胚胎早期仍留下了鳃的痕迹。
⑤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鳃裂发育成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产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⑥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渺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
⑦据生命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以后,首先是由单细胞生物、原始生物发展到脊椎动物的鱼类。鱼类中的一支(总鳍鱼)逐渐从海中登上陆地,演变成为两栖类,尔后又逐渐将在水中呼吸的鳃变态成为在空气中呼吸的肺。以后,两栖类又进化到爬行类、哺乳类以至人类。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足以佐证上述结论的例证:属于两栖类的蛙的幼体蝌蚪,像鱼一样地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后蝌蚪变成了蛙,登上了陆地,鳃变成了肺,进化到用肺呼吸。惟一不同的是时间上的差异,蛙类的这个由水登陆的过程,是在两三个星期的短时间内发生的。可是,当初的总鳍鱼由海登陆,却经历了亿万年的漫长岁月。
——节选自《神秘的海洋》
2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是由猿变来的,猿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说法是有几分科学依据的。
B.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
C.所有的脊椎动物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
D.鱼类中的一支演变成为两栖类后,又逐渐将鳃变态成为肺。
23.请分析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24.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25.第④段中加点词“曾”“过”能否删去?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具有实用价值 具有文化审美价值(蕴含内在气质品性)
2. 举例子 列举了齐白石画玉兰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了诗画中玉兰花所突显出来的人格,进而说明了玉兰花的审美文化价值。
3.C
4.(1)春季
(2)勃勃生机
(3)独立自洁,坚贞不屈
(4)色白微碧
5. 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6.A
7.示例:北斗系统兼容其他导航系统,拥有更高的精准度,更有效的搜救服务,独特的短报文功能。
8.①中国独创,历史悠久;②寄托美好愿望;③使用有讲究;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⑤花样繁多;⑥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答对3点即可)
9.不能颠倒顺序。因为两段间是递进关系,第⑥段写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在此基础上写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灵感来源。
10.标题将筷子拟人化,生动、幽默地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1. 意外引入 养殖逃逸野化 超强的繁殖能力
12. 列数字 作比较 非洲大蜗牛是广州管圆线虫最主要的中间宿主之一。
13.A
14.因为第 段主要写的是撒盐消杀蜗牛的原理, 段主要写的是撒盐消杀非洲大蜗牛的局限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两段之间是逻辑顺序,并且第 段开头“不过虽说撒盐的确是控制蜗牛数量的有效方法”紧密承接第 段内容,第 段与第 段“消杀非洲大蜗牛更有效的方法”联系紧密。因此不能互换。
15.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一种在火山爆发前会开花的植物
16. 举例子 火山为一些国家增加了领土。
17.C
18. A项 示例:火山喷发是全文的说明对象,文章从火山喷发的定义、危害、益处、原因,以及加强对火山喷发的预报,这五个方面介绍了火山喷发这一地质现象。B、C、D选项的内容分别是文章第②③④段的说明对象,无法涵盖全文的说明内容。
19.D
20.①采用星间链路进行星间测距、授时和数据传输,并采用最为先进的频段相控阵天线技术;②在信号体制上进行创新性设计,同时对影响信号质量性能的设备进行攻关,保证信号连续性;③卫星上产品全部由中国制造,确保我国卫星上使用的产品都是自主可控的。
21.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①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北斗系统的定位、测速、授时精度,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②作比较,将北斗系统与GPS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北斗系统虽然起步晚,但技术上并不落后很多的特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22.C
23.主要运用的是举例子的方法,例举了幼体青蛙用鳃在水中呼吸,成年后用肺在陆上生活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生命的进化过程是由水中到陆上的这一结论。(或者例举了青蛙的生长有力地证实了观点。)
24.文章开篇提出“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观点,然后从多方面说明了人“虽然在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在胚胎早期仍留下了鳃的痕迹。”最后说明“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后”逐渐进化,由海登陆这一结论。由此可见,文章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25.不能,“曾”“过”表示时态的变化,如果删去就不能说明人类有鳃是过去的事,这不符合事实,原词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