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章第1节 眼与视觉 第2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1.了解视觉的形成 2.知道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学习重点 1.视觉的形成过程 2.近、远视及其矫正学习难点 1.视觉的形成过程 2.形觉的产生【预习案】1.外界物体反射入眼的光线,穿过透明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________进入眼球,之后穿过________,透过________,投射在_______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________,物体的光亮度和颜色的信息被转换为________,并沿着视神经传入________进行整合,产生视觉。2.眼的视觉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个方面。其中________是视觉系统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3.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是在________上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________形成的。4.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________或者晶状体的凸度________,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5.远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________或者晶状体的凸度________,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点一:视觉的形成过程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2.视觉的功能有哪些?3.形成的产生过程分为哪两个过程?4.探究视觉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探究点二:视力缺陷——近视和远视1.造成视力缺陷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真性近视?什么是假性近视?3.产生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矫正?4. 产生远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矫正?5.列表比较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眼球前后径 晶状体 物像位置在视网膜 配戴眼镜假性近视直性近视6.比较近视和远视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位置 矫正方法近视眼远视眼7.如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训练案】1.形成假性近视的原因是( )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C.晶状体的弹性小 D.用眼过度或光线不足,造成晶状体的凸度增大2.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如果你近视了,别太担心从此会“视茫茫”而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绝缘,可以进行光学矫正,即配戴(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脉络膜不透光,使眼内形成一个暗箱B.视神经的功能是产生视觉C.近视眼的主要特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D.青少年出现“假性近视”后,如果及时注意用眼卫生,视力还是可以恢复的4.光线经过眼球结构并最终形成视觉的正确顺序是( )①玻璃体 ②视觉神经 ③视觉中枢 ④视网膜上成像 ⑤角膜 ⑥感光细胞兴奋 ⑦晶状体 ⑧瞳孔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⑤⑦⑧①④⑥②③C.⑧⑤⑦①③②⑥④ D.⑤⑧⑦①④⑥②③5.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部位是( )A.角膜 B.睫状体 C.虹膜 D.晶状体6.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是( )A.晶状体曲度变大,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凸透镜矫正B.晶状体曲度变小,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凹透镜矫正C.晶状体曲度变大,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凹透镜矫正D.晶状体曲度变小,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凸透镜矫正7.下列各项叙述属于近视特点的是( )A.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B.物像在视网膜前C.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D.物像在视网膜后8.奥运会开幕式《千里江山图》水墨长卷书写中华大历史,在观众眼内形成画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9.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10.预防近视眼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不躺卧看书 B.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 C.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 D.不在晚上看书11.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眼睛发生病变。据调查统计某省初中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78.62%,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保持眼睛的健康。如图是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 ] ______。(2)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 ] ______晶状体__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 ] ______前方,形成近视。(3)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 ] ______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4)俗话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因为眼睛角膜里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12.看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如图1回答:(1)物像A反射的光线,透过______,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______折射作用落在_____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B.(2)视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_相应区域.(3)如果长期用眼不当,会造成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__,所以看不清物体,这就是近视.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选如图2的______(填字母)加以纠正.13.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一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___、缩小的实像,而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厘米。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约为25厘米。(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________。(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的收缩或放松引起的,当我们看清近处物体时该肌肉处于________(填“放松”或“收缩”)状态。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的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A.0~10厘米 B.10~25厘米 C.10厘米至极远处 D.0~25厘米(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参考答案【预习案】1.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感光细胞神经冲动(电信息) 视神经 大脑视觉中枢2.形觉 光觉 色觉 立体视觉 形觉3.视网膜 视觉中枢4.过长 过大 前方5.过短 过小 后方【训练案】1.D2.D3.B4.D5.A6.D7.B8.C9.A10.D11.8 (1)巩膜 (2)1 晶状体 7视网膜 (3)3 瞳孔 (4)感觉神经末梢12. (1)角膜;晶状体;视网膜;(2)大脑皮层;(3)前方;(4)A13.(1)倒立 (2)焦距(或弯曲程度);睫状肌;收缩;像距 (3)C (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厘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眼与视觉 第2课时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新知导入角膜瞳孔虹膜晶状体巩膜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位于虹膜中央)(透光)(折光)(保护)(有感光细胞)睫状体(内含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填写眼球的结构新知讲解二、视觉的形成1.视觉的形成过程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注意合作探究物体反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成像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形成视觉玻璃体视觉的形成过程新知讲解2.形觉的产生视觉功能形觉光觉色觉立体视觉(1)视网膜感受刺激(2)视网膜的识别和整合反射光线经过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接收到物体的光亮度和颜色等信息的刺激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觉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拓展探究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色盲色盲辨色卡①眼球的结构完好视觉形成的条件②视神经无损伤③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合作探究感光细胞与视觉三原色学说感光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视杆细胞对视觉起主要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外形和运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视锥细胞发挥主要作用,向大脑提供有关物体色彩信息。视觉三原色学说视红、视绿、视蓝阅读教材41页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三、视力缺陷——近视和远视1.近视及其矫正(1)近视看近处物体清楚,看远处物体模糊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合作探究①真性近视眼球发育不正常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②假性近视用眼不当或过度疲劳引起的近视的形成合作探究合作探究(2)矫正配戴凹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合作探究比较下面两种眼疾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眼球前后径 晶状体 物像位置在视网膜 配戴眼镜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不变变长凸度增大凸度过大前方前方凹透镜凹透镜合作探究2.远视及其矫正(1)远视(2)矫正配戴凸透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弹性小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合作探究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位置 矫正方法近视眼远视眼比较近视眼和远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物体晶状体太厚晶状体太薄视网膜前方视网膜后方戴凹透镜戴凸透镜拓展“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新知讲解“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保护视力新知讲解合作探究检测近点凝视课本的某一 个字慢慢地将眼睛移近,直至字体变得模糊不清时,请同学测量出眼睛到课本的距离,这就是你眼睛的近点。和其他同学作一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 有什么规律 正视眼的近点大约是在10cm处,近视眼的近点小,远视眼的近点大课堂练习1.青少年长时间玩手机易导致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①晶状体凸度过大 ②晶状体凸度过小 ③配戴凹透镜 ④配戴凸透镜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视觉的形成分为两个步骤,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在感光细胞中形成视觉C.通过晶状体、玻璃体等的折射,在脉络膜上成像D.通过晶状体等的折射,由晶状体产生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成像AA课堂练习3.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视网膜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视网膜、视网膜4.画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几个流程图,正确的是( )A.人的生长过程:婴儿期→儿童期→幼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B.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入眼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管→原尿→肾小球→尿液D.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CB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眼与视觉二、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折射作用)→视网膜(成像,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视觉中枢(产生视觉)三、视力缺陷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眼球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弹性小,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近视远视作业布置1.查阅资料和调查,了解更多的用眼卫生知识。2.关注、关爱盲人。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眼与视觉 第2课时 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视觉的形成 2.知道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增强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怀盲人、帮助盲人的意识 2.认同视觉卫生,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重点 1.视觉的形成过程 2.近、远视及其矫正难点 1.视觉的形成过程 2.形觉的产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复习眼球的结构导入 复习思考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二、视觉的形成 1.视觉的形成过程 视频:视觉的形成过程 注意 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外界物体反射入眼的光线,穿过透明的角膜和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之后穿过晶状体,透过玻璃体,投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物体的光亮度和颜色的信息被转换为神经冲动(电信息),并沿着视神经传入大脑视觉中枢(枕叶)进行整合,产生视觉。 视觉的形成过程可以简记为物体反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2.形觉的产生 眼的视觉功能包括形觉、光觉、色觉和立体视觉等多个方面。其中形觉是视觉系统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 (1)视网膜感受刺激:外界的物体不是单一的平面结构,常常由多个层次和空间组成,各个层次和空间物体反射的光线都可以进入眼球内部。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接收到物体的光亮度和颜色等信息的刺激。 (2)视网膜的识别和整合: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觉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 拓展:色盲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色盲主要包括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 规律总结 视觉形成的条件 ①眼球的结构完好;②视神经无损伤;③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 关注盲人 阅读教材41页 感光细胞与视觉三原色学说 三、视力缺陷——近视和远视 1.近视及其矫正 (1)近视:通俗地说,看近处物体清楚,看远处物体模糊,这种视力缺陷称为近视。近视有两种类型: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①真性近视:主要原因是眼球发育不正常。人刚出生时,眼球呈扁球形,前后径较短。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变成球形,约在13岁时,大多数人的眼球变成球形后就不再变化了。但是,有少数人的眼球前后径还会继续变大,呈长球形,造成真性近视。 提示 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②假性近视:是由用眼不当或过度疲劳引起的。例如,看书、写字时,眼与书本或纸张的距离太近,字体太小,用眼时间过长,都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致使晶状体凸度变大,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假性近视。患假性近视后,如果仍不注意保护视力,时间一长,不仅使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会使眼球前后径延长,转变为真性近视。 视频:近视的形成 (2)矫正:真性近视目前只能配戴合适的凹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把视力矫正到正常人的水平。患了假性近视,只要注意保护视力,消除引起调节紧张的因素,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等,视力可以好转或恢复到正常。 比较下面两种眼疾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眼球前后径晶状体物像位置在视网膜配戴眼镜假性近视不变凸度增大前方凹透镜直性近视变长凸度过大前方凹透镜2.远视及其矫正 (1)远视: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弹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种视力缺陷称为远视。 (2)矫正:远视眼可以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比较近视眼和远视眼 症状产生的原因成像的位置矫正方法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晶状体太厚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晶状体太薄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拓展 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看” ①“三要”: a.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 b.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h后要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 c.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 a.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b.不要躺卧看书;c.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d.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检测近点 凝视课本的某一 个字慢慢地将眼睛移近,直至字体变得模糊不清时,请同学测量出眼睛到课本的距离,这就是你眼睛的近点。和其他同学作一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 有什么规律 [正视眼的近点大约是在10cm处,近视眼的近点小,远视眼的近点大] 通过视频知视觉的形成过程 总结视频的形成过程 了解视觉的产生过程 拓展了解色盲这种眼疾 探究视觉形成的条件 阅读了解 了解真性近视 知近视的原因 了解假性近视 知道近视的矫正方法 对比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知道什么是远视及矫正方法 比较近视和远视 拓展了解预防近视方法 课后练习,检测近点 视频辅助了解 引导总结 介绍视觉的产生过程 介绍色盲 启发探究视觉形成的条件 自主了解真性近视 自主了解假性近视 介绍近视的矫正方法 引导对比 介绍远视及矫正方法 引导比较 拓展介绍 指导操作课堂练习 1.青少年长时间玩手机易导致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A ) ①晶状体凸度过大 ②晶状体凸度过小 ③配戴凹透镜 ④配戴凸透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视觉的形成分为两个步骤,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 A.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B.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在感光细胞中形成视觉 C.通过晶状体、玻璃体等的折射,在脉络膜上成像 D.通过晶状体等的折射,由晶状体产生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成像 3.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C ) A.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视网膜、视网膜 4.画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几个流程图,正确的是( B ) A.人的生长过程:婴儿期→儿童期→幼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B.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入眼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管→原尿→肾小球→尿液 D.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小结 用视频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总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 第2课时 学案.docx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 第2课时 教案.docx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 第2课时 课件.pptx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 第2课时(素材: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wmv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 第2课时(素材:视觉的形成).wmv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 第2课时(素材:近视的形成).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