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一学期10月学情调研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请同学们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祝同学们取得成功!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1.根据《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杭州为通商口岸。2.梁启超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辛亥革命使“中国”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国家名称。3.洋务派先后创办30多所新式学校,其中包括京师大学堂。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中国近代化探索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7.右图是某座城市的雕塑,寓意着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该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8.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正确的是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D.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9.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某条约签订后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10.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第二。还要……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马关条约》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1.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①领导五四运动,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③推动北伐战争,取得国民革命胜利 ④实现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有人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三个重要救亡图存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病慢治”“猛药重治”。它们分别是指①洋务运动 ②新文化运动 ③维新变法 ④五四运动 ⑤辛亥革命 ⑥土地革命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13.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C.弥补了维新变法的不足 D.仿效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4.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科学” ② 民主共和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15.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该观点的主旨是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16.“外交失败,皆有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合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 ②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④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一个用鲜血换取的政权,却拱手让给了反革命者。”这里的“政权”指的是A.满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北洋政府18.历史学家八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中央铅印大报。读下图,回答19—20题。19.根据图1判断,《红色中华》最有可能创刊于A.江西瑞金 B.江西南昌 C.贵州遵义 D.广东广州20.图2 记录了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典活动。报中“欢送新战士开赴前方消灭敌人”表明红军准备A.全线出击,准备起义 B.土地革命,消灭地主C.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D.赶赴前线,粉碎“围剿”21.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思潮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民主”“科学”②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③“三民主义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22.历史事件存在内在联系。下列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联的是选项 原因 结果A 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C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发动南昌起义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维新变法运动23.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依附。这段话表面李大钊的主张是A. 宣传马克思主义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宣传民主与科学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24.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①红军长征开始②南昌起义③五四运动④中国共产党成立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⑥北伐战争 ⑦遵义会议,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⑥④②⑤①⑦ C.③④⑥⑤②①⑦ D.③④⑥②⑤①⑦25.下面对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C.土地革命战争的过程 D.共产党成立的过程26.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路线。该路线是A.瑞金-遵义-会宁-吴起镇 B.上海-遵义-吴起镇-会宁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27.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A.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28.武汉,是中国历史名城,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故城“武汉三镇”,下列史实能够印证“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创建了共和制度②武昌起义在此爆发,成为辛亥革命的标志③八七会议在此召开,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④北伐战争在此出发,结束北洋军阀混战局面。A. ①② B.①④ C. ①③ D.②③29.重大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①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武昌起义-清朝反动统治迅速崩溃③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持久影响 ④辛亥革命-结束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0.因生肖属相均为兔,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被后人称作新文化运动的“三只兔子”。下列关于他们在这场运动中的活动,表述正确的是①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②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倡导“学术思想自由”③胡适主张文学革命,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④陈独秀和胡适在运动中号召无产阶级革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10分、8分、10分、10分、8分,共46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自古以来,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据学者统计,皇帝在短短的3个多月,颁发有关新政御旨280多件,变法诏书一片片地从紫禁城飞向全国各地,今天变官制,明天立学堂……材料一中这场“约35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4分)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变官制”?(4分)请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进入20世纪的中国民族危机仍不断加深,救国救民的探索一直未停下脚步。【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信息 历史事件“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①事件:“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 ②事件:补充表格中①②处的信息。(2分)【探究历史影响】中山先生逝世后无论几周年,本用不着什么纪念的文章。只要先前未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结合所学,请从民主和法制两个角度分析为何“中华民国的存在就是孙中山的丰碑和纪念”。(4分)【明确历史联系】民国初年以来“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3)上述观点表明第(1)问中的①和②两个事件存在怎样的联系?(2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他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1897年英国《星期六评论》材料二:结束这场大战的《凡尔赛条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中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在豪华奢靡的殿宇里受尽了欺骗与屈辱。它见识到了“强权战胜公理”的幽暗面。也是这次的屈辱,将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学生、工人、商人纷纷上街游行,以示不满……至此,中国历史进入新阶段。(1)英德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战争的爆发。请指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及相应的两大军事集团(3分)。(2)材料二中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说法是否得当?请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出殿宇内中国见识到的“强权战胜公理”幽暗面。结合所学,如何理解中国历史进入新阶段。(4分)34.根据图表,完成问题(10分)姚醒吾是浙江湖州唯一的一位共和国开国少将,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湖州是什么气候类型?具有雨热 (同期或不同期)的特点。(2分)(2)分析姚醒吾投身革命的历史背景。(2分)(3)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姚醒吾遭到反动当局通缉的原因。(2分)(4)结合姚醒吾“转战南北”经历,请指出他参与了哪个重大历史事件。(2分)陕北吴起镇位于我国 高原,地势上属于第 级阶梯。(2分)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材料一: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材料二:“……泪别苏区千里雁。炮声惊梦,英雄扼腕,莫道征途险。赣南雨夜星河溅,黔北深冬曙光现……。”——《青玉案·遵义会议》材料一中“军旗升起的地方”、“井冈号角”分别指什么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2)“泪别苏区”的原因是什么?“黔北深冬曙光现”中的“曙光”有何寓意?(4分)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一学期10月学情调研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F T F F T T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B C D C C A B D B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答案 B D A D C B B D B A题号 27 28 29 30答案 D D A A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10分、8分、10分、10分、8分,共46分)31.(10分)(1)洋务运动(2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等(任意一点1分,共2分)。(2)戊戌变法(2分)。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3)洋务运动并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的命运。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认为在政治上也要学习西方(2分)。32. (8分)(1)①辛亥革命(1分) ②新文化运动(1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2分)。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2分)。(3)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中,仅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涤荡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即新文化运动(2分)。33.(1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同盟国和协约国)(2分)。(2)不得当(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3)巴黎和会中,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2分)。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任意一点2分,共2分)34.(10分)(1)亚热带季风气候 同期 (2分)。(2)国共第一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或者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2分)。(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2分)。(4)红军长征(2分)。黄土(1分) 二(1分)。35. (8分)(1)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分)。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任意一点2分,共2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图1 图2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