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我们的梦想 课件 (共32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我们的梦想 课件 (共32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新知导入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一框 我们的梦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了解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3.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4.知道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目标”。
5.加深对新时代的理解和认识、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和阶段。
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不断追梦的历程,提高学生实现中国梦意义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1. 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2.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4.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5.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7.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自学导航——P104-110
01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民族复兴梦
革命、建设、改革时期
中国共产党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望百年奋斗之路:这百年
百年追梦
相关链接:
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
“小康”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这句诗的意思是百姓实在太劳苦,只求稍许的安宁。
《礼记·礼运》描绘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从材料中你体会出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的社会理想是什么呢?
追求实现小康、过上
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
十九大指出,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民族振兴
十九大指出,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
十九大指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2、中国梦的内涵(实质)
第一步走: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走:
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走: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1年到1990年,
1991年到20世纪末
到21世纪中叶,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十三大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相关链接
(已实现)
(已实现)
低水平的、发展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
中国梦是现实的,只要我们不断奋斗,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
经济的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
不只是经济建设,还包括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
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自身的梦。
探究与分享
3.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原因)
(1)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一、民族复兴梦
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做了哪些努力?
4.实现中国梦的要求有哪些?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新知讲解
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结合教材回答:
(1)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什么时候实现的?
(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什么时候实现?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民族复兴梦
5.新世纪我国制定的战略目标:P106
2020年
21世纪中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党一百年
(1921-2021)
1949年
1921年
建国一百年
(1949-2049)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P106-2-1
6.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怎样的新发展阶段?
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2020年
2035年
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再奋斗十五年
再奋斗十五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白色通用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新时代 新征程!
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
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
综合实力
进入世界前列
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前所未有的变化
1、新时代的历史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表现? P107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
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
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
思考:说说你对“新时代”的理解?
探究与分享P93
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华民族
科学社会主义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意味着中国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新知讲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4.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注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三、科、习(不含马、毛)
指导思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关链接P110: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你的人生就是祖国的命运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们的
梦想
民族复兴梦
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
新征程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中国梦的内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我国社会主我国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两个阶段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板书设计】
1.到建党一百年时,我们的目标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建成总体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2.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话中,“远方”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想。中国梦也可以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这里的中国梦应该是( )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
B
3.伟大的目标在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所示逻辑理解正确的是( )
A.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达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4.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进步的正能量。这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 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要胸怀天下,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C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