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鸦片贸易合法化 B. 割让香港岛 C. 五口通商 D. 协定关税2.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沙俄 C. 法国 D.日本3.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内容是指( )A.反封建 B.分土地 C.反侵略 D.反清政府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 定都天京 B.北伐失败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5.清朝末年,一位中国工人进入日本人在杭州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甲午中日战争后6.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左宝贵7. 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材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守旧派势力强大C.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D.对列强寄予幻想8.近代史上,北京作为清朝首都却两次被列强攻占,分别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9.《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是( )A.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赔款白银 4.5 亿两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拆毁大沽炮台10.“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一歌谣体现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C.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 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运动11.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巨变体现在( )A.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B. 实现了革命目标C. 改变了社会性质 D. 结束了封建帝制12.1916年3月,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有( )①复辟帝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护国战争轰轰烈烈地开展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复辟帝制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反对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3.“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B.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D.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做出各种牺牲14.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 )A.是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B.是为了获得荣誉C.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D.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途径15.手机乘车、微信转帐、手机挂号看病、人脸识别开发票……这些都是“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这说明网络( )A.无所不能 B.促进人际交往C.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D.彻底改变世界16.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 )①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②培养规则意识,提升守规则的文明素养和习惯③加大执法力度,通过严格执法来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④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则者付出必要的代价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7.伴随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出境游客种种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成为舆论、甚至国际舆论的关注点。中国外交部门非常重视推动中国游客提高自身素质、文明出境旅游,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加大文明出国旅游的宣传力度。外交部这样做是因为( )A.文明礼貌是个人私事,也不是什么大事B.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C.讲礼仪可以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尊重和认可D.出国旅游要注意礼仪形象,在国内就没有必要那么讲究了18.然然的奶奶生病住院,为了让奶奶配合治疗,主治医生说:“奶奶,没事的,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医生的行为( )A.是欺骗患者的表现B.运用诚信智慧,抚慰患者C.是为了医院有更好的效益D.珍惜个人形象,信守承诺19.某课外培训机构宣传自己的英语班有外教专门辅导。为此,王女士缴纳高额学费给女儿报名,课程开始后却发现并无外教,要求退费却被以课程已经过半为理由拒绝。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辨是非善恶,全民抵制培训B.课程已经过半,没有必要退费C.无奈自认倒霉,只好忍气吞声D.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权益2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训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许多犯罪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②犯些小错不必紧张,只要不犯大错就行③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④明辨是非,防微杜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二 以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还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材料三 1901年,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材料一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2)材料二中“订得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1分)该条约中什么内容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危害最大?(2分)(3)材料三中清政府最终与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4分)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语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你知道与材料有关的是什么运动吗?(1分))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1分)(2)请列举这场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这场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2分)“更为可取的东西”指什么?(2分)这场运动有何进步作用?(3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1分)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1 分)(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杀害谭嗣同等“六君子”的原因是什么?(2 分)材料二:(3)根据材料二 (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人物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思想?(2 分)(4)根据材料二(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2 分)(5)该人物领导的辛亥革命留下了什么遗憾?(3分)2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材料一:中学生小轩周末时完成家庭作业之后喜欢上网查询资料,阅读新闻和网络小说;小轩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在上网后结识了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慢慢地他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小轩还帮助妈妈学会了网上购物、点外卖、买车票等等。(1)结合小轩的上网经历,请你谈谈网络如何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3分)材料二: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漫画谈谈你对网络信息的认识。(3分)(3)漫画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4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情景一:中学生小楠的爸爸经常骑电动车上班,但他很不喜欢戴头盔。昨天爸爸因未戴头盔被交警批评,交警根据《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对其罚款20元。爸爸很生气,他说现在出行太不自由了,交警就是小题大做。(1)假如你是小楠,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来评析爸爸的说法。(5分)情景二:15周岁的初中生小孟结识了几个校外的“哥们儿”,于是他学会了逃学、抽烟,还经常彻夜不归在网吧打游戏。面对父母和老师的管教,他置之不理。为支付上网费用,他多次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若遇到拒绝,便使用刀具强迫对方交出钱物。最终小孟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2)材料中小孟最后持刀抢劫属于什么行为?请说明理由。(5分)(3)小孟的成长经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4分)3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 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材料分析题 (五大题,共60分)21.(1)三次战争: (3分)(2)条约: (1分)(2分)(3)条约: (1分)影响:(3分)(4)认识:(4分)22.(1) (1分)(1分) (2) (1分) (1分) (3) (2分)(2分)(3分)23.(1)事件: (1分)性质: (1分)(2)原因:(3)人物: (1分)思想: (1分)(4)性质:(2分)(5)遗憾:(3分)24. (1)结合小轩的上网经历,请你谈谈网络如何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3分)(2)根据漫画谈谈你对网络信息的认识。(3分)(3)漫画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4分)25.(1)假如你是小楠,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来评析爸爸的说法。(5分)(2)材料中小孟最后持刀抢劫属于什么行为?请说明理由。(5分)(3)小孟的成长经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4分)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B C D D B B A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C B A C C B B D D二、材料分析题 (五大题,共60分)2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3分)(2)《马关条约》(1分);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3)《辛丑条约》 (1分); 危害: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分)(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22.(1)洋务运动;(1分) 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1分)(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任一个,1分)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任一个,1分)(3)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西方的先进科技;(2分)更为可取的东西: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2分)进步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3分)23. (1)戊戌变法;(1分)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分)(2)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2分)(3)孙中山;三民主义;(2分)(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分)(5)遗憾: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3分)24. (1)网络让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3分)(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3分)(3)①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浏览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4分)25、(1)爸爸的说法是错误的,交警不是小题大做,他在坚定维护社会规则。(1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2分)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分)(2)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2分)理由:小孟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作答,三点3分)(3)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4分)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答题卷23. ( 1)事件: (1分)性质: ( 1分)姓名: 班级:(2)原因: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 (3)人物: (1分)思想: (1分)[0] [0] [0] [0] [0] [0] [0] [0]注意事项[1] [1] [1] [1] [1] [1] [1] [1] (4)性质: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2分)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遗憾: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9] [9] [9] [9] [9] [9] [9] [9](3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24. (1)(3分)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3分)二、材料分析题 (五大题,共60分)(3)(4分)21. ( 1)三次战争: (3分)(2)条约: (1分)(2分)(3)条约: ( 1分)影响:25. (1)(5分)(3分)(4)认识:(4分)22. (1) (1分) (2)(5分)(1分)(2) (1分) (1分)(3) (2分) (3)(4分)(2分)(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测试卷.docx 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答题卷-答题卡.pdf 七校联考社政答案.docx 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