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胜哥课程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列现象可能为地震前的预兆的是-()现地光井水喷鸡飞狗跳④马不进井水喷C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速跑到开阔应站着不动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②③也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本质原因是位于两大地震质条件复杂,多褶皱火山活动频繁我国北部、东部处于板块边界界各地每年会发生地震多次多万次多万次多万次前最有效可行的地震预防措施别地震前兆减少人类活动对地壳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将地震灾区的人员全部转移年因地震数不少,财产的损失更是巨大避震方法正确的是跳楼乘电梯下楼躲在窗用枕头护躲在床下、桌通发生里氏38级地震,因为防范及时,未发生重大人员伤害事故列关于兑法错误的是有些地震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目前对地震的预测水平还不高区发生地震要防范起的灾害1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D②③④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C.火山喷震都是动的表现形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102008年汶川发生8.3级强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关此次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的表现变动的表现太阳活动强烈的表现被过度破坏的表现11.某地发生过不到里氏4级的地震,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这是因为经震中越浅,震感越强震级虽不震源比较浅震源相当深,但破坏程度大,震感12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一(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各种强度的地震都会造成破坏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答下列有关地震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地发生起的震动现象各地每年发生的500万”余次代在研究地震方面曾做出过献,如东汉时期界上最早的地震仪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流传着一些预报地震果你遇到下列异常现象作为地震来临信号的是井水喷涌铁树开花酸现地光14.科学家根据诱发地震的原因把地震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型。请将下列地震根据发生原因进行分类:①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②进行高压注水诱发地震;③建筑地地基打桩、爆破诱发地震;④岩洞自然崩塌、陷落引起地震;⑤大陨石冲击地面引起地库蓄水后增压力而诱发地震;⑦坚硬的地壳产生断裂、移动造成地属于自然地震的是前,绝大多数地震属在台湾海峡发生7.2级地震,震中距大陆最近海岸线约350千米湾陆地约米(如图),地震造成台湾南部部分民房倒塌和人员伤地震中心据图回答,地震中心位填经纬度国属于多发地震国家,台湾省处板块遇到地震时,假如你层高楼上的家中做亻你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对着窗外大声呼救马上乘电梯下楼躲到厕所、储藏间等较小房间的墙角处安全门走楼梯下楼(共27张PPT)第二课时 地 震一、地壳变动的证明1.岩层的弯曲和断裂(岩石的变形)2.海陆变迁3.火山、地震现象二、火山现象1.火山形成原因高温高压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处的裂缝喷出地面。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2.火山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3.火山类型: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4.火山分布5.火山利弊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复习: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2008 年5月12日14时28 分04 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 级大地震,震中位置位于30.986° N 、103.364° E,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震中烈度为11度。此次地震波及约5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大地。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彩虹代表美好、未来和希望;伞代表保护、呵护之意;两人代表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截至9 月25 日12 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 人失踪。国务院决定,自2009 年起,每年5 月1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汶川大地震为构造地震,是由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汶川大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与地表接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具有巨大破坏性和广阔的影响范围。地震瞬间三、地震现象1.地震的成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地震的结构A.震源: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km处)B.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地震结构示意图C.震中距:地表某点离震中的距离。D.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震中距震源震源深度3.地震类型构造地震:塌陷地震:人为地震: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占世界地震总数的85%致90%左右。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占世界地震总数的7%左右 。人为原因引起的,地下核爆炸、 炸药爆破等。火山地震:诱发地震:洞穴的崩塌所引起,占世界地震总数的3%左右 。水库、油田注水等引发的地震。4.地震的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能量大小的等级。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越大。程度 里氏规模 地震影响 全球发生频率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甚微 2.0 - 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微小 3.0 - 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弱 4.0 - 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超过4.5级时,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中 5.0 - 5.9 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建造优良的则只会有少量的损害 每年800次强 6.0 - 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甚强 7.0 - 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极强 8.0 - 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每年1次超强 9.0及以上 摧毁方圆数千英里的区域 每20年1次世界地震分布图将世界地震分布图与世界火山分布图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他们的分布特点有何相同之处?5.地震的分布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看看你的家乡是否也处在地震带上?我国地震主要在华北渤海沿岸、台湾 、福建、新疆天山、青藏高原、云南、川西等地区。5.地震的危害破坏各种建筑物,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除此之外,地震还会带来次生灾害,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导致人员伤亡灾难。5.地震的惨象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呢?四、地震的防范和预报1.地震的前兆和预报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民间流传着许多预报地震的方法,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思考:人们还可以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和观察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张衡和地动仪张衡(78~139),东汉时期科学家,于132 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候风地动仪。该仪器铜质,外形像酒樽。在周围八个方位有八个龙头,口里衔着铜丸;对着龙头,有八只张着口的青蛙;樽内有一根直立的柱子,柱子连着八根曲杠杆,杠杆连着龙头。如果有地震发生,樽内柱子就会向着地震方向倾倒,从而使杠杆掀动龙头张口吐丸,落在下面青蛙的口中,以表示该青蛙所在方向发生了地震。2.地震的防范措施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如果有时间,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A.户外安全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避开悬挂物、玻璃幕墙、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B.教室安全避震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有序逃生逃离楼房高度2倍远的距离蹲下或坐下 护顶 固定来不及逃离,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闭眼,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C.家中安全避震蹲在墙角在坚固的桌子、床、椅旁蹲下目前,地震学家通过观测地震仪,能准确地测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并正在进一步探索地震发生和分布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同时,建筑师们通过设计一些抗震建筑物来减少地震的危害。小结:1.定义: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地震的组成有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km处)。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影响最大)。震中距: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近,破坏性越严重。3.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这一点与火山一致, 都是在板块交界处。4.地震的防范:了解一些异常现象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进食、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看到这些现象时我们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我们还可以建造防震建筑来抵抗地震。5.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伏而待定、保护头部并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的墙角或坚固桌子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微课七上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pdf 微课七上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