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简介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
理论基础 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和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特点、本质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核心 社会主义
主体 人民群众
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根本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工作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终目标 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根本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途径 重在建设,多管齐下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为什么)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抑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怎么办)如何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补: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1、是什么?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怎么办?
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深入】
1.正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作为新时期培养人的目标,“四有”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全面发展的要求。
【应用指导】
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村春蕾计划”、“贫困生救助”等公益活动,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每个公民的意义,增强自觉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识。
4.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把教育摆在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二,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基本要求:
第一,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第三,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原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