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泥石流流灾害频发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炎热干燥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D.降水集中,多暴雨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湖造坡修筑梯垦殖草原度抽取地下水类能诱发的自然灾A.地震、海啸B.沙尘暴、火山喷发C.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地表植被覆区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规模不大,但危害严B突发性强,历时短C危及面狭窄复成灾活动频繁长列各组省均为我国主要泥石流分布区的是--(甘肃③藏⑥浙②③⑥①②④⑤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发生泥石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在泥石流中横渡泥石流发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9山上发生了泥石流,而此时你恰好在泥石流的路径中央,此时你该沿哪个方向逃跑-()A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着泥石流的方向跑石流的方向跑沿与泥石流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跑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C.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与人类关发生质构造有关11.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列行为的是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将废报纸送到回收12.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滑坡、泥石流风③火山④洪涝②③如图所区自然灾害链是滑坡、泥震、崩塌石震、崩塌、滑坡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滑坡、泥石流、地震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种植草皮、造林护林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扩“胜哥课程减轻地质威胁,下列措施是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硏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理,就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依靠工程、生物措施,彻底杜绝地质灾害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我国特大、较大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以下两小题灾害点数特大型□较大型1010华北「西北西削中前华狼我国六大区域现特大、较大型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大区域中发生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地C.平原原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答问题)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陡峭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泥石流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60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0(月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建护坡④清除河道淤泥读材料并结合图,回答地质环境条件。气候卜“植物地形物源水源[泥石流人类活动西柳州暴雨侵袭后出现山洪和泥石房冲毁,造成一家身亡据图分析发生必要条件是(2)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共27张PPT)2010年8月,洪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和石块袭击了甘肃省舟曲县城,发生了泥石流地质灾害。2019年8月20日凌晨2时许,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板桥村因强降雨致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地道路、电力、通讯中断,造成人员伤亡。1名消防员在救援中牺牲。2020年9月11日上午,广西柳州三江县受到暴雨侵袭后出现山洪和泥石流,当地一座木房被冲毁,造成一家5口不幸身亡,另有两人受伤。泥石流是怎样的一种自然灾害呢?一、泥石流的形成1.什么是泥石流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2.泥石流的特点①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②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区域比较广,形成机理也比较复杂。1.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2. 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观察在图A 处发生的现象。现象:A处有泥土掉下来。3. 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较大的水流,再次观察在A处发生的现象。在A处有较多的泥土掉下堆积。水流速度越大,冲刷力越强,活动:4. 在图A 处发生的现象和图C 处相似吗?发生相似的现象。5. 在图A 处发生的现象是 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有陡峭的地形;三是有很大的流水。二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3.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1)山区(有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2)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3)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大量的流水。地震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强,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分布范围都在不断增大。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B 处堆入一些沙子,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观察在A 处沉积的泥沙和前面的活动相比有什么变化。现象:A处泥沙更多。2. 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起到类似“堆沙子”的效果?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土层。B3. 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观察在A处沉积的泥沙和没有植被覆盖相比有什么变化。A处沉积的泥沙明显减少。在模型坡面上覆盖植物以后,水流对坡面的冲刷力减小。说明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说明了什么?有何启示?反之,植被的破坏是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4.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1)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会破坏植被。坡地失去了植被保护后,水土流失加重,崩塌、滑坡现象就会时常发生。(2)同时,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 弃土,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土层。(3)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以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了山坡表面等。改变地面形态和土层结构,或改变地面植被的状况,从而促使泥石流的发生。甘肃省白龙江中游在1000多年前是一个山清水秀、罕见泥石流的地方,而现在植被破坏,是我国有名的泥石流多发区。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森林,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而成荒山秃岭。并让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染成黄色,一杯黄河水中竟然有三分之一泥沙。5.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山体中断裂发育。地震频发,岩石破碎,遇暴雨就容易发生泥石流。世界上有50 多个国家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其中比较严重的地区有哥伦比亚、秘鲁、瑞士、中国和日本。我国以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省区尤为严重。二、泥石流的危害1.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2.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三、泥石流的防御措施1.泥石流发生前常出现一些特有的现象例如:河流、沟谷中的小溪突然发生断流,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当出现这些现象时,河谷的上游一般已经形成泥石流。2.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图中泥石流来袭时的4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______。A、 C思考: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引导泥石流流动的路径和范围。其主要的类型有:①治水工程:修建水库、水塘和引水、排水工程,调蓄和引导地表水流。②防护工程:修建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抵御泥石流的冲击。③拦挡工程:修建拦挡坝等,拦截泥石流,削弱泥石流强度。④排导工程:修建排导沟、导流堤、顺水坝等工程,规范泥石流流径,削弱泥石流强度。⑤跨越工程或穿越工程:铁路、公路、桥梁高架于沟谷上方,跨越泥石流;或者铁路、公路用隧道、明洞从下方穿越泥石流沟。防治泥石流要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而且要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阅读: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①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②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③植树造林;④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⑤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等。3.泥石流的防御措施思考:一、泥石流的形成1. 泥石流的定义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3.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2.泥石流的特点①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②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①山区 ②松散碎屑物 ③暴雨或持续降雨4.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②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③修建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微课七上3.5泥石流.pdf 微课七上3.5泥石流.pptx 汶川县板桥村泥石流.wmv 甘肃舟曲泥石流.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