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课件+作业)(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课件+作业)(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结合不同学科学习的过程,明确联想思维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积极参与创新思维。
2.结合事例明确迁移的方式与作用,通过迁移性思考提升学习效果,培养科学精神。
3.明确通过提出“假如”式问题探究事物联系的作用,明确有意想象对于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的影响,培养政治认同素养。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二框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含义
(1)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 的反映。
(2)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 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普遍联系
联结
2.特点
(1)联想思维具有 的联结性。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对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 。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3)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 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跨越
畅想性
速度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 方法
(1)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①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 ,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②方式:在功能上有发挥促进作用的 ,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可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 ,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 迁移。
功能移植
正迁移
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
③作用:一是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二是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 。
(2)在不同认识对象之间进行想象性思考。
①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 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②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 ,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③分类:可以分为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和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 自觉进行的想象)。
桥梁
重新组合
基本材料
目的
【提醒】
无意想象是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想象;有意想象依据一定的目的进行想象,是一种富于主动性、有一定程度自觉性和计划性的想象。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意想象的目的性和预见性,这种目的性在人的想象过程中调节和控制想象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④方式: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通过提出“ ”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⑤意义: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 。想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假如
目标
2.作用
(1)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 。
(2)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
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重要方式
联想思维
【思考小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柔弱女子的视角,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遭遇到像作者这样严重生理缺陷的人是少有的,但是对于作者,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作者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爱恋。作者在她虚构的“三天”里所集中表现的,乃是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她赞美了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的大自然,称颂了人类往昔的历程与现代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沸腾的生活。
海伦·凯勒是怎样通过想象激励自己走出生活的不幸、创造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的
提示: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它是想象性思考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材料一 当我们看见红色时,或许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火红的太阳、通红的火焰、鲜红的血液……有一种温暖感;或许会想到大红花、红色对联、大红喜字……有一种喜庆感;又或许会想到消防车、红绿灯、一些危险的警示标志……有一种警觉感!
红色是色彩的一种,是一种视觉意象,而温暖却是温度的高低差异,是一种肤觉意感,它们之间似乎是两种不同的、无直接联系的事物。然而由于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和主观认识上的关联性,使它们联结在一起。太阳具有红彤彤的色相又具有温暖的本质,通过太阳的媒介,使红色和温暖发生关联。
(1)当我们看见红色时,我们之所以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火红的太阳、通红的火焰、鲜红的血液以及大红花、红色对联、大红喜字等事物,其客观基础是什么
答案: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2)红色是色彩的一种,是一种视觉意象,而温暖却是温度的高低差异,是一种肤觉意感,我们把红色与温暖这两种本质不同、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联结起来,体现了联想思维的什么特征
答案:联想思维可以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其具有跨越的联结性的特征。
材料二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人们太多红色的记忆。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打天下的光辉历程,与红息息相关,时时刻刻未曾分离过: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南湖的红船,井冈山的红旗,抗日的烽火……
(3)列举几部你所知道的带有“红色基因”的文艺作品。
答案:如《红旗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红岩》《红梅赞》《闪闪的红星》等。
(4)学校准备在国庆节前举办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庆祝活动,拟以红色为设计主题。请分析这里是怎样具体运用联想思维方法的。
答案:在不同认识对象之间进行迁移性思考,主要是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
(5)根据联想思维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讨论联想思维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答案:联想思维可以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促使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一、联想思维的特点
(1)跨越的联结性。联想是一种扩展性的思维方法,从一件事物、一个问题可联想扩展为多件、无数件事物,多个、无数个问题。
(2)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非逻辑思维主要是指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逻辑思维交互作用,两者被称作科学进步的两翼。
二、影响联想思维品质的因素
(1)除人脑及其机能是联想的生理基础和物质条件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是联想产生的客观因素。
(2)联想的广度、深度、速度和价值以及想象的丰富程度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社会经验等实践经验和感知的丰富程度、深化程度密切相关,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联想就越多、越快,想象力越丰富,其创造力也就越大。
(1)内涵:将知识从一个问题或情境中迁移到新的问题或情境中。
(2)外延:不仅知识技能存在迁移,兴趣、情感、意志态度和品德也存在迁移。有学习就有迁移。
(3)表现: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同化性迁移),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顺应性迁移);既包括积极影响(正迁移),也包括消极影响(负迁移)。
三、迁移
1.类型
(1)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无意想象的主题是多变的,没有目的性,往往从一个事物上直接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无意想象比较深的时候,往往不能将现实与想象区分开来,比如在毫无目的发呆的时候,有人从你面前经过你却视而不见。无意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容易夸大某些细节。
(2)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具有目的性的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进行联想。但有意想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经过自身意识衡量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夹带上自己的主观意见或观点。
四、想象
2.作用
(1)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从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从而为创新思维开拓新的思路。
(2)不管是有意想象还是无意想象,在生活中,培养自身想象力,提升联想思维的利用率都至关重要。人类的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需要开拓自身的想象空间。
读一篇文章时,如果某个语句不通顺,我们可能一下子就觉察到,而这种觉察并不是建立在对句子的语法分析上。这说明 (  )              
①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②联想思维具有创新功能 ③有时联想不以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④创新思维主要运用非常规的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③错误;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④错误。
答案:A
解析:①是所有思维的特点,不选;创新思维具有多向性,③不选。
答案:B
1.联想思维的特点有 (  )
①能动性 ②跨越的联结性 ③多向性 ④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发挥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调整原有的经验是顺应性迁移,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是同化性迁移,A、C、D三项均不选。
答案:B
2.外国人讲汉语时往往洋腔洋调,这体现了 (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应性迁移 D.同化性迁移
3.古时候,人们砍树全靠斧子,一天也砍不了几棵树。一天,鲁班爬山时不小心被带锯齿的小草叶子划破了手。这件事启发了他,他照小草叶子的样子,用铁片打造了一把锯,用它伐树又快又省力。这个故事说明了 (  )
①在不同认识对象之间进行迁移性思考是联想思维的重要方法 ②运用联想思维可以促进思维创新 ③只要大胆想象、大胆地做,就会有所发明创造 ④联想思维必须严格遵循逻辑制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③夸大了想象和联想的作用,不选;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④错误。
答案:A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一框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正确进行创新思维的条件有(  )
①要以实践为基础 ②要继承前人和他人已有的成果 ③要坚持一步一步进行逻辑推导与分析 ④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不一定需要一步一步进行逻辑推导与分析,③错误,应排除。
答案:B
2.下列对创新思维的正确认识是 (  )
①创新思维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②敢想敢干,求新求异就是创新思维 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敢于超越 ④创新思维要敢于打破规律,进行逆向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④说法本身不正确,应舍去;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B
3.“曹冲称象”的故事主要体现了创新思维 (  )
A.以想象为基础
B.步骤具有跨越性
C.结果具有独特性
D.主观能动性是它的特质
解析:由于受计量工具的限制,曹冲根据等量计算、分解计算的思路,创造性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A、D两项错误,B项未体现。
答案:C
4.关于创新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②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③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④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思维的特点。①②体现的是创新思维在考虑问题思路上的特点,③④体现的是创新思维在思维结果上的特点。故选A项。
答案:A
5.关于学习书法,宋代文学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 (  )
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
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之妙处
D.学习书法不能模仿
解析:阅读材料可知,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是因为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故选A项;B、C、D三项都未能说明原因。
答案:A
6.2019年10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司法区块链2.0版本——全国首个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网络数据和网络行为的全流程记录,全程透明、不可篡改;司法与区块链的结合,使得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法律治理机制设计,低成本高效率地处理少数的违约行为;改变了传统合约违法成本低、维权周期长的现状,降低诉讼成本,保障公民诉讼权益。
技术创新伴随着创新思维。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材料中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措施新在哪里。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思维“新”的表现。这种“新”有两个表现,一是方法和手段的新颖,二是结果和效果的新颖,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一是方法新,使用全国首个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解决问题,不是用某一种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二是结果新,工作中利用新技术,降低诉讼成本,保障公民诉讼权益。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创新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创新思维是一种简单孤立的思维活动类型
B.创新思维仅仅表现在科技史上的重大发现、发明中
C.逻辑分析和创新思维是对立的
D.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解析:A项错在简单孤立,B项错在范围太窄,C项错在对立,三项都排除。故选D项。
答案:D
2.有一次,一位营销人员在一家饭店观察到欧洲人因鼻子较大喝茶很不方便,这位营销人员受到触动,他发明了一种“斜口杯”,风靡了欧洲。“斜口杯”的发明从根本上说来自于 (  )
A.经验 B.实践 C.灵感 D.直觉
解析:创新思维来源于实践,故选B项。
答案:B
3.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这是因为(  )
A.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B.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C.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单向性
D.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的认识。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进行逻辑推导与分析,但是有时候会出现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只有B项与题干相符。
答案:B
4.创新思维的“新”,主要“新”在 (  )
①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②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③不局限于用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④新发明、新发现、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创新思维的“新”,主要“新”在:一是思路新;二是方法新;三是结果新。③④分别为方法新、结果新;①②属创新思维的特征。故选C项。
答案:C
5.一般地,人只是把回形针当成一种文具,有人却能列举出多种用法。如用在衬衣口袋上,别住标签;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可以代替领带夹子;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等等。这说明(  )
A.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B.生活中的新发明、新发现不可能是新颖独到的
C.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D.创新思维应从相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解析:材料符合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的特点。A、B、D三项表述本身错误。
答案:C
[拓展提高]
6.获得一个好想法的最佳方式是拥有许多的想法。这说明 (  )
A.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B.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C.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D.许多好的想法汇总起来就形成了科学思维
解析:“拥有许多的想法”体现了创新思维思路的多向性,故正确答案为A项;B、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观点错误。
答案:A
7.“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钥匙)的音译。目前,“威客”主要通过在网上提供创意、标志设计等各类智慧点子和知识产品来为客户服务,并以此获利。“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的内在原因有(  )
①创新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②创新思维能发现并解决新问题 ③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①错误,创新思维来源于实践;创新思维能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的解决办法,②正确;认识是主观的东西,对事物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④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8.有两个观光团到某国旅游,路况很糟糕,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位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迷人酒窝大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创新思维必须不走寻常路 ②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③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④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①说法片面,③与题意无关;②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C
9.要坚持自主创新,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创新思维,做到 (  )
①立足于实践,以实践为基础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考虑问题 ③努力学习前人和他人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用非常规的方式处理所有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创新思维的条件有两个:以实践为基础、继承前人和他人的优秀成果,故选①③;创新思维步骤往往具有跨越性,并不完全按逻辑思维顺序进行,②不选;④夸大了非常规的方式,不选。
答案:C
10.材料一 一个画家画画时常常苦于找不到橡皮,便想如果将橡皮和铅笔联系在一起,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于是他发明了带橡皮的铅笔,并且申请了专利,办厂生产,最终成了巨富。
材料二 一位瓜农在西瓜长到八成熟时将写有“吉祥如意”的纸剪成“空心”字贴在瓜上,通过阳光照射,西瓜便长出文字来,结果引来一批瓜商抢购。
(1)画家和瓜农的成就是创新思维的成果。请说明正确进行创新思维的条件有哪些。
(2)画家和瓜农的创新事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解析:第(1)问要求回答创新思维的条件是什么。第(2)问则是表明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并不神秘,只要做个有心人,就有助于产生创新思维。
答案:(1)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第一,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第二,创新思维要继承前人的成果。
(2)创新思维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是每个人都可以迸放的思维火花。只要我们做创新思维的有心人,就可以产生创新思维的成果,成为一个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
11.火箭箭体的下面装有方向舵用于稳定火箭在大气飞行中的姿态。但在火箭起飞初速度等于零时,它不能起控制作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常规的思维方法是采用能耐高温高压的材料制成燃气舵,安装在高温高压的燃气流中,控制火箭喷射出的燃气流的方向。但在火箭起飞后有了速度,方向舵又能起作用了,如何除掉燃气舵成为新的问题。发明家提出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方案,采用易燃烧的木舵,来代替耐高温高压的燃气舵。在火箭起飞的瞬间,木舵还没有完全燃烧完时,它可以起到控制作用。当火箭有了速度,不需要木舵时,它也烧完了。
(1)发明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特征的
(2)发明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哪里 为什么
解析:第(1)问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结合材料可知此处体现了思路的多向性和结果的独特性两个特征。第(2)问考查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创新不能凭空产生,必须立足实践而不能脱离实践。
答案:(1)①摒弃常规的耐高温高压的材料,使用易燃烧的木舵,体现了创新思维思路的多向性。②采用易燃烧的木舵,既解决火箭起飞初期方向性无法控制的问题,又不会在火箭有速度后造成困扰,体现创新思维结果的独特性。
(2)来自实践。因为从根本上说,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实践是创新思维的不竭源泉,实践的需要是创新思维最有价值的课题。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创新实践水平
重视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创新。马克思指出,“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即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实践的变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人们的思维“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最终实现创新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思维,立足新时代,寻找新思路,解决新矛盾,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强调创新思维要以问题为导向,彰显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推动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这种“时代声音”来自人民群众的期待,来自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来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人民至上是创新思维的价值坐标,创新思维应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对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创造性分析与解决。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保持对一切既有成果的怀疑,意味着对落后观念的否定,意味着对迷信的打破和对陈规的超越,进而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创新思维的系统性,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外交等众多领域,是一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
(1)习近平总书记说:“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结合材料说明实践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答案: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目的;创新思维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创新思维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2)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保持对一切既有成果的怀疑,意味着对落后观念的否定,意味着对迷信的打破和对陈规的超越,进而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论断。运用创新思维的特征的知识说明上述观点。
答案: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思维跨度较大,结果具有独特性。解放思想,向陈规挑战,否定原有的框框,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从与众不同的新角度提出问题,探索开拓别人没认识或者没完全认识的新领域,以独到的见解分析问题,用新的途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论断。
PAGE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二框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1.联想思维大致是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在时间、空间和性质等方面进行联结思考的。其中属于内在联结的是 (  )
A.时间途径的联结
B.空间途径的联结
C.性质途径的联结
D.三者均是
解析:时间和空间途径的联结是外在联结,性质途径的联结是内在联结。
答案:C
2.“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状重组和加工而成;“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材料表明 (  )
A.只要大胆想象就能成功
B.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C.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D.想象是我们工作成败的关键
解析:本题考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A、D两项错误,C项是想象的作用。
答案:B
3.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要求参与实验的人用容积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量的水(D)。结果发现,一部分参与实验的人由于先进行了一定的练习,直接将原来的方法运用到后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从而阻碍、限制了其他更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使思维僵化、因循守旧,难以灵活应用其他有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这体现了联想思维中的 (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无意想象 D.形象化的想象
解析:注意关键词“阻碍”,不难判断这是一种负迁移的表现,B项入选。
答案:B
4.人们可以通过别人的描述,想象出自己从没见过的海洋或陆地、月亮或火星上的形象,也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表象,如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和“沙僧”等形象。这说明 (  )
①想象是凭空捏造的 ②在不同认识对象之间进行想象性思考是联想思维的重要方法 ③联想思维促进创新是思维能动性的表现 ④联想思维的基础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想象可以创造出本来没有或没有见过的东西,但这并不是说想象毫无根据,①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也是有条件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说法错误,排除④。
答案:C
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有一家销量很不错的缝纫机厂。可是战争的硝烟改变了一切,除军火外,包括服装在内的其他行业都处于半停滞状态。工程师出身的厂长杰克面临严峻考验。这位有超前思维的厂长预计战争可能会使大批士兵和百姓伤残,于是他着手研制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必不可少的小轮椅,然后大批量投入生产。战争结束后,这项发明果真备受青睐,伤残的人们纷纷抢购小轮椅。
(1)上述厂长的想象属于何种类型
(2)结合材料说明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第(1)问需要根据想象的分类依据说明,此处符合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的特征。第(2)问考查想象的作用,直接回答即可。
答案:(1)有意想象。工程师出身的厂长杰克是为摆脱工厂所面临的困境而展开想象,这一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2)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针对战争导致服装行业不景气的状况,杰克决心着手研制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必不可少的小轮椅。②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为创新思维开拓新的思路,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杰克想象到战争可能会使大批士兵和百姓伤残,会导致小轮椅需求量大增,决定大批量投入生产小轮椅,最终取得成功。
[基础巩固]
1.关于联想思维,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创新思维活动是联想思维的重要方式
B.联想思维受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
C.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D.联想思维发生跨越性的联结的原因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解析:联想思维活动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A
2.下面属于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的是 (  )
①新学知识增进原有知识的理解 ②把天空中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象为小白兔、小山羊等 ③语言学习中掌握的词汇知识将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 ④数学学习中掌握的审题技能可能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能的提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①属于顺应性迁移,不选;②属于无意想象,不选;③④都属于同化性迁移,入选。
答案:D
3.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这是因为 (  )
①人们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汲取先前的经验、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 ②迁移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起积极作用 ③迁移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途径 ④事物之间本身存在着客观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迁移有正迁移与负迁移,②错误;①③④是对迁移的正确理解。故选C项。
答案:C
[拓展提高]
4.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说明 (  )
①“一”和“三”之间存在客观联系 ②思维在联想时“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③创新思维以实践为基础 ④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①入选;②是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入选;创新思维以实践为基础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不选;④是迁移的作用,入选。
答案:B
5.一位教授曾向他的学生出了这么一道思考题:“有一位聋哑的人,想买几个钉子。他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着拳头作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
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全班同学都表示同意。
教授没有否定学生的答案。不过,他明确指出:“其实,盲人只要用嘴说一声就可以了。”
两个答案都没有错,但从中却凸显出不同的思维方法: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由于大脑已输入了教授前面的“比手势”的信息,于是,当盲人出现的时候,他们就陷入了“比手势”的思维定式而无法跳出来;教授却能打破以往的经验,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
(1)材料中学生的答案是怎样体现迁移作用的
(2)教授的答案体现了联想思维的什么特点 这说明联想思维对于创新思维有何价值
解析:第(1)问考查联想思维中的迁移的不同方式及其不同影响。第(2)问考查联想思维的特点与作用,主要是联想思维跨越的联结性与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价值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学生的答案是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的同化性迁移,也是有阻碍作用的负迁移。
(2)①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②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在思维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联想思维训练与作文构思
联想思维是写作思维的核心。写作进入构思阶段,首先需要的是联想,无论是主题的确立和提炼,还是材料的获得和挖掘,都有联想思维的火花在闪烁。没有联想,就没有写作。重视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和开发,能够优化其思维结构,提升其思维品质,使他们在写作构思时具备灵活性、开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良好思维特质,进而突破思维定式,写出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形式新颖的文章。
写作的构思活动常常伴随着丰富的联想,其中贯穿着有关概念(“爱”)、思想(爱是人类发展的润滑剂)、事件(爱的故事)、情境(爱在故乡)、感受(爱与严)、体验(父爱是山)等。可以这样说,构思阶段就是联想思维活动的过程,联想越丰富,文思就越活跃,可供选择的材料和观点就越多,就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文题型,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联想方法挖掘材料和使用材料,并获得良好思维品质的训练。比如主题指向型作文的题目或材料给定的是一个写作的主题方向,因为主题有具体指向,围绕主题进行多向思考和联想,是扩展思维空间、获取丰富材料的有效方法;主题探讨型作文题没有具体的主题指向,题目本身或设疑或提问,有探讨的空间,能够引发写作者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地思考和探究。
(1)联想思维能力是在诸如语文写作训练等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提升的。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中根据不同的作文题型进行思维品质训练的信息,说明怎样努力提高联想思维的能力。
答案: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由此及彼链条式的问题进行想象式思维训练;等等。
(2)结合材料中联想思维对写作的影响,简述联想思维对于问题解决的意义。
答案:运用联想思维可以高屋建瓴、全面评价影响问题解决的条件,可以由此及彼、准确聚焦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提升主体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PAGE(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坚持科学精神,选择创新思维的典型事例,阐释创新思维的特征,学会运用批判思维、多向思维认识事物,突破思维定式的桎梏,推进问题的解决。
2.比较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异同,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一框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1.从与一般思维活动的关系看
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 。
2.从其基本内涵看
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
的思维活动。
3.从其产生条件看
(1)创新思维要以 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2)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 。
能动性
发明
实践
继承
【提醒】
虽然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但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实践,不能把前人和他人的已有成果当作创新思维的基础。
4.从思维方式看
(1)创新思维中既有 ,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
(2)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活动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1. 思路具有多向性
(1)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 去思考问题。
(2)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很快转向另一个方向。
(3)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 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2.步骤具有跨越性
(1)创新思维往往表现为对 的省略或跨越。
(2)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 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角度
多向性
推理步骤
灵感
【拓展】
直觉的产生与丰富的职业经验、广博的科学知识,以及长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准确的直觉,离不开对事物的长期认识,离不开平时的勤学苦练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3. 结果具有独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 ,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4.创新思维“新”的主要表现
(1)思路新, 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2)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 ,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3)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
之处。
答案
突破陈规
新手段
新颖独到
【思考小测】一个南极探险队首次准备在南极过冬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队员们打算把船上的汽油输送到基地上,但由于输油管的长度不够,当时又没有备用的管子,无法输送。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队长突发奇想:南极到处都是冰,能不能用冰来做成冰管子呢 由于南极气温极低,屋外能“点水成冰”,这个联想并非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用冰做成管子,但怎样才能使冰成为管状又不至于破裂呢 队长又想到了医疗上使用的绷带,在出发时带了不少这样的绷带,他们试着把绷带缠在铁管子上,然后在上面浇水,让水结成冰后,再拔出铁管子,这样果然就做成了冰管。他们再把冰管子一截一截地连接起来,需要多长就接多长。就是依靠这些冰管子,解决了输油管道长度不够的难题。
材料中队长成功解决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一是立足实践,利用了南极气温极低,屋外能“点水成冰”的条件;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常规的思维方法与非常规的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另辟蹊径想问题,做到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的一家老牌饭店,由于原先配套设计的电梯过于狭小老旧,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客流。于是,饭店老板准备改建一部新式的电梯。
  他重金请来美国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请他们一起商讨,该如何进行改建。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经验都很丰富,他们讨论的结论是:饭店必须新换一部大电梯。为了安装好新电梯,饭店必须停止营业半年时间。
“除了关闭饭店半年,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老板的眉头皱得很紧,“要知道,那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得这样,不可能有别的方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坚持说。
  就在这时,饭店里的清洁工刚好在附近拖地,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马上直起腰,停止了工作。
  他望了望忧心忡忡的老板和一脸自信的专家们,突然开口说:“如果换了我,你们知道我会怎么来装这部电梯吗 ”
  工程师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你能怎么做 ”
 “我会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上电梯。”工程师和建筑师们听了,顿时诧异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这家饭店就在屋外装设了一部新电梯。在建筑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
(1)从创新思维的产生看,饭店里的清洁工能够提出优于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电梯安装方案,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以实践为基础,回应既装电梯又不停业的要求;失去实践基础,创新思维就难以成功。
(2)饭店里的清洁工在这里使用了什么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答案:逆向思维方法,常规的思维是把电梯建在室内,而他逆向思考,把电梯建在室外,解决了饭店老板的难题。
(3)饭店里的清洁工提出在室外安装电梯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特征的
答案:饭店里的清洁工并没有如那些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用单一的、常规的思维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饭店里的清洁工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安装室外电梯,使问题得到解决,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一、创新思维得以实现的两个条件
(1)可行性:以实践为基础,对被创新事物的本质有比较详尽的了解,对被创新事物所依赖的环境和条件有清楚认识,因而具有实行的条件和可能,在实践中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效果。
(2)突破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和变革原有的思维模式。
二、创新思维和常规思维
(1)区别。
比较项 创新思维 常规思维
含义 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特征 多向性、跨越性、独特性 思维连续性、逻辑性
实质 主要是一种非逻辑思维 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
(2)联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创新思维和常规思维存在对立,但创新思维不排斥常规思维的推导和分析。
三、创新思维的三大特征
(1)思路具有多向性:创新思维不受传统的单一的思想观念限制,思路开阔,全方位地提出问题,能提出较多的设想和答案,选择面宽广。思路若受阻,遇有难题,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从新角度去思考,调整思路,转变思维方向,产生适合时宜的新办法。
(2)步骤具有跨越性:创新思维过程带有很大的跨越性。它表现为省略思维步骤,且思维跨度较大,具有明显的跳跃性和直觉性。
(3)结果具有独特性:创新思维活动是新颖的、独特的思维过程。它打破传统和习惯,不按部就班,解放思想,向陈规挑战,对常规事物怀疑,否定原有的框框,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创新思维过程中,人的思维积极活跃,能从与众不同的新角度提出问题,探索开拓别人没认识或者没完全认识的新领域,以独到的见解分析问题,用新的途径、方法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中能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在升旗仪式中,常发生升旗进度与奏唱国歌不同步的情况。一位中学生想:如果按照国歌的节奏在旗绳上划定一些间隔,再在各个间隔上填入与歌词相对应的数字,升旗时升旗手一边拉绳,一边看旗绳上的数字,就可以做到升旗进度与奏唱国歌同步了。这表明创新思维 (  )
A.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B.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反映
C.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D.不能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只能运用非常规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对创新思维来自实践的认识。升旗仪式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在旗绳上写数字解决,是打破常规思维,是创新思维的表现,A项正确;B项错在简单;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错在说法太绝对,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答案:A
解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思维过程都具有的,不是创新思维所独有,①排除。
答案:D
1.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表现在 (  )
①只有创新思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创新思维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③创新思维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直觉、想象和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 ④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从材料中关键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难看出此处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的特点。
答案:A
2.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问题出现之后,思维会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这表明 (  )
A.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B.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C.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单向性
D.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