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6.2 做负责任的人自主学习(P69-74)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分别是什么?2、面对责任,我们该怎样正确选择?3、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4、为什么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5、总结: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板块一 不言代价与回报开学了,班上要进行班委改选,老师提倡大家自愿参加竞选,并说:“担任班委,你会有更多的机会为同学服务、参与班级管理,你的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体验。”小龙也想试试。探究与分享 70页听了老师、同学、妈妈、爸爸的说法,小龙陷入了沉思。让我们帮小龙对他面临的几项选择进行一下评析。第一种选择 :听父母的,让父母为自己做决定结 果代 价回 报第二种选择 :听同伴的意见结 果代 价回报有可能参加或者放弃竞选失去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避免了因难以选择带来的困扰可能当选班委以丧失原则为代价来满足朋友的要求减轻竞选的压力,轻松获胜第三种选择 :精心准备,全力一搏结 果代 价回 报第四种选择 :顺其自然结 果代 价回报可能当选或被淘汰承担竞选的压力在竞选中得到锻炼难以当选失去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小龙”选择的是参加班委竞选,对班集体负责,为同学服务。如果承担这个责任,“小龙”可能会付出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小龙”有什么帮助?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会有回报,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自尊、自信等)、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没有,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付出代价。好医生于逸飞2021年7月20日,郑州地铁五号线积水。已经从车厢中撤离出来的实习医生于逸飞,听到下面有人喊“有没有医生?”毅然返回地铁站地下2层,穿上白大褂开始救人。从20日18点开始,于逸飞跪地做了6小时心肺复苏,施救同时还现场示范教学正确心肺复苏的动作要领,以让更多人参与救助。7月21日0点左右,膝盖受伤严重、体力耗尽的于逸飞才离开地铁站。他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顾不上害怕,反正下面需要医生”。22日,郑州人民医院决定,于逸飞在此次地铁站救援中表现突出,免试用期直接录用。1、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是什么?(1)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责备,甚至受到处罚。(2)回报: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时间、精力、金钱、责备甚至惩罚等责任=代价+回报 当我们在承担一项责任的时候,往往会获得一定的回报,当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物质和精神(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1、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越大,得到的回报就越多。2、很多回报往往不能用金钱来衡量。3、承担责任一定会付出代价。4、承担责任只付出代价没有回报。请你判断:《长津湖》指导员梅生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那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长津湖》指导员梅生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那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是啊,那一代的人吃尽了5代人的苦,为新中国争取了70多年的和平时间,也正是因为此,抗美援朝之战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如何学会合理选择并承担责任?(1)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开动脑筋;(2)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3)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如何学会合理选择并承担责任?对于自愿选择的事情,我们应该承担责任。但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那么,还应该对此负责任吗?板块二 我承担 我无悔“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辞: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的故事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改变态度不抱怨不懈怠我承担我无悔3、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①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应自觉承担责任。②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③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奇迹校长--张桂梅。她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如今共有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才让生活4、为什么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意义?)①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②正因为有他们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具有责任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人得心理疾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学会或丧失了负责任地生活的能力。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心理保健作用,因为它能够使人把履行各种职责看作自己分内的事,让人体验尽职守责后的成就感、幸福感。你有什么感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相关链接5、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怎样承担责任?)①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对于责任,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③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④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等做负责任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 我无悔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2.面对责任我们应该如何选择1.如何面对不可推卸的责任2.承担责任的意义3.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话剧《立秋》,晋商丰德票号的祖训。苍天与大地生养了人,那这个人就有他应该完成的任务;人生存在世界上,活着一天就应该努力、勤劳的过一天。拓展延伸:“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我们应该具有:老师表扬你的黑板报办得好,其实你知道这次晓杰同学付出最多,自己只是协助而已。在以下情境中,你会怎样做?我会如实向老师反映情况,说明自己只是做了辅助工作,不冒领别人的功劳。你买早点时,店主多找了钱给你。我会将多找的钱及时退还,不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看到有人驾车撞人后逃逸。我会记下车牌号打电话报警,并救助被撞的人,尽到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鸦片的侵蚀,刚毅的林则徐毅然举起火把在虎门燃起滚滚硝烟。从林则徐的诗中,我们感受到 ( )A.不是每个人都能肩负振兴国家、民族的责任B.做人应信守承诺,说到就一定做到C.对社会、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高贵品质D.凡是成功的人士,一定会肩负起社会责任C2、对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 ( )A.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B.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C.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承担 D.我承担,我无悔,我不计较得与失C3、学校举办体育节,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强代表年级参加比赛。小强怕影响紧张的初三学习生活,不想参加,我们应该告诉小强( )A.有些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要承担责任B.做好做不好都无所谓C.要根据回报的大小确定自己应采取的态度D.小强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的规定A 4、下列做法中,属于有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的是( )①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藏羚羊,索南达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②小张同学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③某个体户为了让自己更加富裕,偷税漏税④支援西部建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5、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公民社会责任感的诗句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A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敦煌女儿”首次出书直面读者 阐述对文物与旅游的认识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北京青年报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她是樊锦诗,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为敦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56个春秋,并且还在继续做着贡献。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先生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日前,译林出版社推出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这也是她首次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该书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执笔。2019年10月21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樊锦诗本人出席活动。面对大家的称赞与崇敬,樊锦诗是谦虚的,对她而言,她一生挂念的,至今仍在为之奔走的——仍是敦煌。 文物保护学者的心灵史 “我的经历很简单,出生在北京,上海长大,北大求学,到敦煌工作。我从来没想过我要写什么自传、回忆录。”在新书发布会现场,樊锦诗做了20分钟的发言,虽然几次推说自己年纪大了,可是在发言中每位观众都能感受到她干练的性格与深厚的学养,以及她对敦煌毫无保留的爱。 真正让她动念写自传的,除了这些年友人的建议之外,还有一种责任感。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她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几十年见证的历史写下来,把那些和研究院前辈、同仁一起工作的故事记录下来。她讲到在工作中看到常书鸿院长、段文杰院长为敦煌所做的一切,讲到在政治不太平的年代坚守敦煌的研究者恪尽职守,讲到在条件依旧艰苦的情况下,依然有人深入大漠,默默无闻地把一生奉献给敦煌:“他们对敦煌的爱真的是发自内心。敦煌能从老照片的废墟里,走过70年,到如今建成敦煌研究院,真正是这些老先生们带头留下来的。他们为之奋斗,白手起家,无怨无悔。我们这些后生呢?好像也要做点事儿。” 于是这本自传就在她的讲述和执笔者顾春芳的记录中开始了。作为执笔者,顾春芳说,《我心归处是敦煌》是她研究写作生涯中格外不同的经历。撰写《我心归处是敦煌》花费了四年时间,“用四年的时间为这样一位令我发自内心尊敬的人写一本传记非常值得。我并不是研究敦煌学和考古学的学者,写作这样一本书要重新学习,要做许多的准备。敦煌学的相关文献,敦煌艺术的相关研究,考古学的相关知识,壁画保护的理念和方法都是需要我逐一深入了解的领域,无论做多少准备都是不够的。”顾春芳说,写作樊锦诗的传记她必须了解敦煌的学术史,但她并非写敦煌的学术史,“我要写的是一个对敦煌学的方方面面有广泛研究并一生践行的文物保护学者的心灵史”。 视保护敦煌为一生的使命 首发式结束后,樊锦诗接受了媒体的访问。樊锦诗与记者谈到了文物、旅游与数字敦煌之间的关系。樊锦诗对敦煌的保护,不仅是考古文博专业方向内,更在于她对保护敦煌理性的态度,有时候这态度甚至是激烈的。 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正值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的时期,莫高窟的游客数量呈现急剧增长态势。1979年只有1万人,1984年突破10万人,到1998年达到20万人。面对敦煌旅游开发的热潮,樊锦诗非常矛盾,面对当时有人提议“大景区开发模式是大势所趋”,甚至要将敦煌纳入“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大景区建设规划”并交由企业管理,樊锦诗寝食难安。“毫不夸张地讲,那些日子里,我只要一想到让旅游公司经营管理莫高窟这样具有特殊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就会惊出一身冷汗。”樊锦诗在书中讲到。 时至今日,她提到当时外界嘈杂的声音,态度仍然是坚决的,“大景区当然不是大势所趋。” 对樊锦诗而言,她视保护敦煌为一生的使命,“现在有一种想法,觉得文博研究花了这么多钱修复文物,总是提保护,就会影响旅游行业的收入。好像文物的一切意义就是旅游——也不是不对,但是有一条,文物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现在要简单一点地说,保护和开发是有矛盾的,而我们的敦煌研究要做什么?就是完整、真实地保护她的历史信息,把她的价值传给子孙后代。如果没有好好挖掘文物的价值就让企业来开发旅游,那我就是罪人。”樊锦诗说。 而这样理智冷静的声音,在当时被一些断章取义的媒体曲解了。“后来一些媒体总是说我反对旅游。我从来没反对过旅游,大家关注莫高窟是多好的事!敦煌研究院为了让游客游览好,不知做了多少工作。” 推进“数字敦煌”工程 在新世纪之初,她拒绝了大景区的企业化开发,而具有前瞻性地将敦煌的保护工作放在“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工程上——这个工程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手段。 “‘数字敦煌’包含两个方面的设想。 第一,数字化的敦煌壁画信息库建设,真实保存壁画本真信息,同时也可以真实反映壁画当前的状态,使数字化的敦煌壁画图像日后成为第一手的壁画信息资料,既可以为敦煌艺术的保存和研究提供基础性的信息,也可以为制定壁画保护的措施和研究壁画变化的原因提供最可靠的依据,作为壁画保护的重要档案资料,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第二,找到一种方式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级智能数字图像,利用敦煌数字档案开发数字电影,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游客可以‘窟外看窟’,减轻洞窟的开放压力,真正地实现一劳永逸。”在樊锦诗的自传中写道。如今游客再前去敦煌在数展中心看到的4K高清宽银幕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8K实景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就是数字敦煌面向公众的最好展示。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统筹/满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 做负责任的人.pptx “奇迹校长”张桂梅-11年圆千名山村女孩大学梦.mp4 《长津湖》——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wmv 当孩子再问:妈妈,我为什么要读书?你可以这样坚定的回答他!.mp4 樊锦诗.mp4 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