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民族传统体育——跳骆驼》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我们为适应当前以创新教育,愉快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选择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选择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跳骆驼)为主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标准的示范动作,简单的语言提示,口头鼓励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着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陶冶情操,增强自信,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主 题:发展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二、教材分析本课题为《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民族传统项目的内容,主教材为跳骆驼。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和娱乐体育走进人们生活,得到普遍快速的发展,跳骆驼作为一个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之一, 健身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参与锻炼过程中,使身体和心理素质及运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对勇敢、果断等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征:(1)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2)模仿能力强;(3)好奇性强。本节课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的,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动作的难度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在授课时对学生的见解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易波动,心理压力较大,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融入音乐和动作中,减缓压力,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教学要求:示范优美,不夸张,让学生有信心学会;做好保护与帮助,让学生有安全感,放心去练习。 教学重点:起跳时机准确,推手有力。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五、教学方法 活动中:(1)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2)学生练习,体会动作的特点,在练习中完善动作, 熟练后,学生完整动作练习。 (3)预防纠错与口头评定法;运动中随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六、学水平二七、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暂短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了解简单动作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技能目标:主动学会跳骆驼的技巧,发展学生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节奏感和表现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自控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练习,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力量,体验美;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八、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发展身体,培养兴趣。(8分钟左右)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设计意图:主要体现了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体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热身跑。情景带入:天气晴朗,老师带学生到公园游玩【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跑步热身效果。要求:前后保持距离,精神饱满,注意脚下安全。】3、热身操。【设计意图:音乐活跃气氛,老师带领做动作,活动开各个关节。】(二)基本部分——发展兴趣,提高能力。(15分钟左右)学习跳骆驼(第一课时)动作:一人屈膝身体前屈,低头,两手扶膝,两臂向内加紧,装扮成“骆驼”,另一人双手撑其背部,上一步踏跳分腿跳跃过骆驼。重点:踏眺时机准确,推手有力。 难点:动作协调,教学步骤:①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 教师主导活动:语言清晰。学生主体活动:认真听讲。②教师完整师范、分解做示范(找一名小帮手)教师主导活动: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强调在学习、活动中的安全。学生主体活动: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③集体练习教师主导活动:做到逐一评价,用简短语言提示主要缺点及纠正方法。学生主体活动:加强几个基本动作的练习,学会上一步踏跳。④在有帮助保护的情况下,各个小组长带个字组员分组练习。教师主导活动:示范引导,参与学生活动,讲解并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学生主体活动:注意在练习时的安全,与同伴协作完成练习,展示技能。保护与帮助:站在“骆驼”斜前方。跳的同学起跳时,一手扶着起跳者的上臂,一手扶着骆驼。场地器材要求:场地要平整。 ⑤教师巡回辅导、纠错⑥ 集体纠错教师主导活动:提出重难点,易错。学生主体活动:认真听讲。⑦再次练习⑧优生展示【设计意图:在以上②~⑦的教学步骤中,主要采用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练习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的条件下,选择与所学动作相似而做起来比较简单的动作,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动作要领,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最后掌握完整动作。】游戏部分(10分钟左右)穿山越岭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示范组织学生游戏(四)结束部分——恢复身心,消除疲劳。(7分钟左右)1、放松舞蹈(配乐2、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生的优缺点。3、布置家庭作业:4、送还器材,师生再见。【设计意图:以悠扬的乐曲《虫儿飞》作为放松音乐,轻松的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够调节学生的神经系统,尽快消除疲劳。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放松。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随后,做课堂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安排学生帮助收回器材。】九、场地器材 录音机1台、标志干8个、海绵垫子4块、障碍物4个。十、课堂教学效果预测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20-130次/分,最高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28%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