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9科1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9科17份)

资源简介

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A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008 O 16.00 N 14.01 S 32.06 Cl 35.5 C 12.01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小题,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它属于
A.无机物
B.烃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
2.某烃分子中有一个环状结构和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A.C4H6 B.C7H8 C.C5H6 D.C10H6
3.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4.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的类型为( )
A、碳链异构 B、位置异构 C、官能团异构 D、顺反异构
5.一种烃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命名该化合物时, 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A.9 B.11 C.12 D.13
6.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3,4—三甲基庚烷 B. 2—甲基—4—乙基戊烷
C.3—甲基丁烷 D.2,3,3—三甲基丁烷
7. 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8.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烃 B.属于卤代烃
C.属于苯的同系物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9.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下列通式只表示一类物质的是( )
A.CnH2n+2 B.CnH2n C.CnH2n-2 D.CnH2n-6
11 . 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是( )
A.2,3-二甲基-1-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12. (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
A 3-甲基戊烷 B 2-甲基戊烷 C 2-乙基丁烷 D 3-乙基丁烷
13.与CH3CH2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D.
14.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
A. B.
C. D.
15.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16.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空气量的比较中正确是( )
A.烷烃最多 B.烯烃最多 C.炔烃最多 D.三者一样多
1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夜时,分夜漏斗中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从上口到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称量时,称量物一般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18.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共46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9.(6分)碳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_________个电子,1个碳原子可以跟其他非金属原子形成__________个__________键,碳原子之间也可能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__________键__________键或__________键,连接成稳定的长短不一的碳链或含碳原子数目不等的碳环,从而导致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0.(12分) 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1) (2)CH3CH(CH3)C(CH3)2CH2CH3
(3) (4)
(5)2,2-二甲基-3-乙基己烷 (6)2-甲基-2-丁烯
21.(8分) 写出下列基团的名称:
—C═C— ─C≡C─ ─CH3 ─CH2CH3或─C2H5
─OH -COO-R ─CHO ─COOH
22.(7分)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请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种类,填在横线上。
CH3CH2CH2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3.(5分)写出丁烷(C4H10)、戊烷(C5H1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给其命名。
24.(8分) 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C—O键O—H键和C—H键的红外吸收峰,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试求:
(1)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 (2)该未知物A的分子式 (3)该未知物A的结构式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
9月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填空题(共46分)
19.(6分)4 4 共价键 单键 双键 三键
20.(12分)答案:(1)2,3-二甲基戊烷 (2)2,3,3-三甲基戊烷 (3)2,2-二甲基丁烷
(4)2-甲基戊烷 (5) (6)
21.(8分)双键 三键 甲基 乙基 羟基 醛基 羧基 酯键
22.(7分)羧酸; 酚; 芳香烃(或苯的同系物); 酯; 羧酸; 卤代烃; 烯烃; 醛
23 (5分).CH3CH2CH2CH3 (丁烷);CH3CH(CH3)2 (2-甲基丙烷)
CH3CH2CH2CH2CH3 (戊烷);CH3CH2CH(CH3)2 (2-甲基丁烷);C(CH3)4(2,2-二甲基丙烷)
24.(8分)C2H6O C2H6O CH3CH2OH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A.属于烃 B.属于卤代烃
C.属于笨的同系物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CH3CHCH2CH3
Cl
—C—H
O
CH3
CH3—CHCH== CHCH3
CH3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历史试题(B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1 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 农本思想
C 有教无类的思想 D “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2、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A 否定了君主专制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C 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 D 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3.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4、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 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离,高下相倾”,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认为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C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D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7、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 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
C 反对掠夺战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8、下列引文中,符合道家主张的是
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B“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
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才能则举之”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9、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10、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种观念源于理学提倡
A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 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 存天理,灭人欲 D 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12、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A 道学 B 佛学 C 理学 D 心学
1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4、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① 程颢 ②程颐 ③朱熹 ④陆九渊 ⑤王守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15、 理学家所谓的“天理”包括哪些内容
①世间万物的本原 ②“三纲五常”等儒家道德伦理 ③“人心”或人的思想意识 ④“气”或世间万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6、“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
①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把宇宙中的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 ④ 是主观唯心主义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B“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8、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有理而后有气
C 宇宙便是吾心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9、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21、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 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2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的《日知录》
C李贽的《续焚书》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23、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2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5、下列属于黄宗羲思想主张的是
A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B “ 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2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 经世致用思想            B 君主批判思想
C 自由平等思想            D 重农抑商思想
27、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包括
①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②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③彻底批判传统儒学的思想体系 ④主张彻底推翻封建统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8、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你不必准备的参考材料是
A 《韩非子》 B《诗经》 C《春秋》 D《礼记》
29、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0、从秦朝到西汉,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取决于
A、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需要 B、人民的需要
C、儒家思想内容有了新发展 D、皇帝个人的喜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
31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董仲舒》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4分),并指出两种思想的不同境遇及原因(8分)
(2)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9月高二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31、(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4分),并指出两种思想的不同境遇及原因(8分)
孔子:为政以德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的思想未被重视。其主张不适应当时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的政治需求
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逐渐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朱熹:坚持儒家学说;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说明: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质疑、挑战
三问答题:
32、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以及启示?(20分)
(10分)影响: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②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后经过不断发展最终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了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0分)启示:思想自由是百家争鸣给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百家之学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良好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同这时期思想自由的氛围分不开的。思想自由是百家争鸣的真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3页 共6页 第4页 共6页
共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数学试题(B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数列1,-3,5,-7,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
A. B. C. D.
2.在△ABC中,,则等于( )
A. B. C. D.
3. 在△ABC中,b=,c=3,B=300,则a等于( )
A. B.12 C.或2 D.2
4.已知等差数列{an}中,a7+a9=16,a4=1,则a12的值是( ).
A.15 B.30 C.31 D.64
5. 在△ABC中,AB=5,BC=7,AC=8,则的值为( )
  A.79 B.69
  C.5 D.-5
6.在△ABC中,若,则其面积等于( )
A. B. C. D.
7、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下面哪一个数是这个数列的一项( )
A. B. C. D.
8.在中,,则最短边的边长等于 ( )
A. B. C. D.
9. 在中,,则的解的个数是 ( )
A.2个 B.1个 C.0个 D不确定的
10.在△ABC 中, ,则A等于 ( )
A.60°   B.45°   C.120°   D.30°
1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是4,则数列的公差是( )
A.14 B.12 C.4 D.8
12.在中,若,则的形状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an}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14.在△ABC中,AB=1, BC=2, B=60°,则AC= 。
1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a=,b=1,则c=________
16. 打一口深20米的井,打到第一米深处时需要40分钟,从第一米深处打到第二米深处需要50分钟,以后每深一米都要比前一米多10分钟,则打到最后一米深处要用 小时,打完这口井总共用 小时。
三、解答题:(本大题分6小题共74分)
17. 已知在△ABC中,A=450,AB=,BC=2,求解此三角形. (本题满分12分)
18.已知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且,。
求的通项,并判断数列是递增还是递减。
19.(本题满分12分)
在中,,是边上的一点,,求边的长
20. (本题满分12分)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要测量河对面和两个建筑物的距离,作图如下,所测得的数据为米,,,
,,请你帮他们计算一下,
河对岸建筑物、的距离?
21. 在△ABC中,求证:
22.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km的海面P处,并以20km/h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km,并以10km/h的速度不断增大,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高二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解答题 (6题共7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法一:∵,,易知,…………………………………..(2分)

∴,∴,
∴.…………………(12分)
解法二:设数列的公比为q,
∵,,
∴ ∴
∴ ∴,
∴.
解法三:∵数列为等比数列,
∴,,也为等比数列,即7,,成等比数列,
∴,
解得或

∴.
19. 解:(Ⅰ)由余弦定理得,,
又因为的面积等于,所以,得. 4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 6分
(Ⅱ)由正弦定理,已知条件化为, 8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
所以的面积. 12分
20.解:(1) ……4分
(2)
∴数列从第10项开始小于0

当时,,
当时,
∴ ……12分
21.解法一:如图,连结,由已知, ,
, 又,
是等边三角形, …………4分

由已知,, , …………6分
在中,由余弦定理,

. …………10分
因此,乙船的速度的大小为(海里/小时)
答:乙船每小时航行海里. …………12分
22解:(Ⅰ)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则依题意有且…………………………………………………………………3分
解得,.……………………………………………………………4分
所以,………………………………………………5分
.…………………………………………………………………6分
(Ⅱ).……………………………………………………………7分
,①……………………………………9分
,②……………………………………11分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乙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政治试题(B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 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 )
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 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
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 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C、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
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C、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结
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问题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6、哲学的基本问题(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7、“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 )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构成部分
B、哲学是一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
D、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先导作用
8、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那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行。“五行说”属于( )
A、古代唯心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9、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这说明( )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革命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 )
①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②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④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
A、批判的继承 B、把二者结合起来
C、吸收其合理思想 D、批判其错误观点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13、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4、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15、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6、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
A、是又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
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18、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9、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①细胞学说 ②生物进化论 ③能量守恒定律 ④地质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21,根据美国科学家2010年10月21日公布的2009年10月撞月数据分析结果,月球的地面下埋藏有冰、银和水银等“让人意想不到的”物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与月球的“物质”的关系是( )
A.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2,关于人与规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规律具有客观性 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C.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 D.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或创造规律
23,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运动时物质的唯一属性 D.运动是有条件的
2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④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25,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
A. 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于发展的客观性
B. 都肯定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 都肯定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 都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4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6分)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
27、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当然也不例外。
请结合上述论断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12分)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物理试题(B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4、本试卷g=10m/s2 k= 9.0×109N·m2/C2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C、足够小(如体积小于1mm3)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 ,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忽略不计。
2、两个大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导体小球A和B,彼此间的引力为F、另一个不带电的与A、B大小相同的导体小球C, 先与A接触, 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这时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则F与F'之比为( )
A、8:3 B、8:1 C、1:8 D、4:1
3、图示1中,A、B都是装在绝缘柄上的导体,A带正电后靠近B,发生静电感应。若取地球电势为零,则( )
A、导体B上任意一点电势都为零
B、导体B上任意一点电势都为正
C、导体B上任意一点电势都为负
D、导体B上右边电势为正,左边电势为负
4、如图2为一条电场线,可以判定(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A点电势一定低于B点电势
C、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点大
D、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点小
5、如图3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座上的导体放在负电
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这时导体( )
A、A端地电势比B端高; B、A端的电势比B端低;
C、A端电势与B端电势相等。
D、A端电势可能比B端电势高,也可能比B端电势低;
6、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强度可用E=F/q计算;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C、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大; D、在电势高的地方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大。
7、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凡是电场线通过的点场强不为零,不画电场线的区域内的点场强为零。
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逐渐减小。
C、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荷所受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D、同一电荷在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所受的电场力越大。
8、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距Q为r处放一检验电荷q,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 处场强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 B、q在r处的受力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
C、r 处场强的正、负由场强零点的选择决定 D、r 处场强的正、负由q的正、负决定
9、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某点放一检验电荷后,该点的电场强度会发生改变
B、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E与q成反比,与q所受的电场力F成正比
C、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力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D、初速为零、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可能不与电场线重合
10、将电量为3×10-6C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6×10-3N,方向水平向右,则将电量为6×10-6C的正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
A、1.2×10-2N,方向水平向右 B、1.2×10-2N,方向水平向左
C、1.2×102N,方向水平向右 D、1.2×102N,方向水平向左
11、一个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入电场中的M点,电场力做功8.0×10-9焦耳,若将另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入同一电场中的N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9.0×10-9焦耳,则M、N两点的电势大小的关系是:( )
A、 B、 C、 D、
12、如图4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AB为中垂线,且AO=BO,则( )
A、A、B两点场强不相等
B、正电荷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
C、负电荷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
D、A、B两点电势差为零
13、一个点电荷从某静电场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 )
A、这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等值。 B、这两点的电势一定等值。
C、电荷一定是沿等势面移动。 D、电荷没有受到电场力。
14.在电场中将一带电量q=-1×10-9C的电负荷从A点移至B点时,电场力做正功
2×10-6J,若将该电荷从A点移至C点,则需克服电场力做功3×10-6J,则BC间的
电势差大小为: ( )
A.1000V B.2000V C.3000V D.5000V
15.图5表示一个电场中a、b、c、d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d>Ea>Eb>Ec
  C.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a>Eb>Ec>Ed  D.无法比较这四点场强大小关系
 16.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6所示,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A、EB和UA、UB表示,则 [ ]
  A.Ea>Eb Ua>Ub B.Ea>Eb Ua<Ub
  C.Ea<Eb Ua>Ub  D.Ea<Eb Ua<U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7.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0×10-9C的检验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0×10-5N,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检验电荷电量减小为2.0×10-9C,则该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__________N
18.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电量为的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对其做的功为_______ ____J,其电势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在空间某一区域,有一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液滴,带正电荷,电量为q,在此电场中恰能沿竖直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此区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N/C,方向_________.
20.图7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向B点运动时,速度逐渐减小,则Ua_____Ub(填>、=、<)
 21.将一个1.0×10-5C的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里一点A,外力克服电场力作功6.0×10-3J,则A点的电势为Ua=_____V;如果此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里的另一点B时,电场力作功0.02J,则A、B两点电势差为Uab=______V;如果另一个电量是0.2C的负电荷从A移到B,则电场作功______J.
计算题(共3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22.(8分)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量的值分别为Q1、Q2,且
大小为F,若使两球相接触后再分开放回原位置,求它们间作用力的大小.
23.(8分)某电场中的A点电势为-100V,B点电势为的-400V。将电量为q=2×10-8C的负电荷从B移到A点时,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电荷的电势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4.(8分)将一电量为 q=2×10-8C 的点电荷从电场外一点P移至电场中某点A, 电场力做功8.0×10-9焦耳,求A点的电势.
25.(8分)为了确定电场中P点的场强大小,用细丝线悬挂一个带负电的小球进行试探,当小球在P点静止时,测出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P点的场强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小球的重力为4.0×10-3N,所带电量为0.01C,取sin37°=0.6 ,则P点的场强大小是多少?
图4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语文试题(B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5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3)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
(4)悦亲戚之情话,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
(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
(1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15)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2—5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节选)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职
C、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接近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企图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逮奉圣朝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以供养无主 B、但以刘日薄西山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登东皋以舒啸
5、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完成6—10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①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②,忽传诏对内东门③,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⑤,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 李迪传》,有删改)
[注] ①部勒:部署约束。②归沐:回家休假。③对内东门:到东门商议内务。④周怀政之诛:指周怀政阴谋杀人的事。⑤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在州县里通过祭祀山神为皇上祈求长寿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②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8、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2分)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1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②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四)古代诗歌阅读(5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广州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 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2分)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7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1分)
1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曹操行刺董卓未遂,与陈宫逃亡至吕伯奢家。疑心太重的曹操误杀吕家八口人后,为防吕伯奢报复,又杀了吕伯奢。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B、徐州太守陶谦贪财害命,杀了曹操父亲。曹操大怒,兴兵攻打徐州。陶谦自知无力抗拒,考虑到徐州百姓的安危,决定将徐州托付给刘备。三让之后,刘备才领了徐州牧。
C、有一次曹操领兵作战,当地麦子将熟。为赢得民心,曹操下令,践踏麦田者斩。不料自己的坐骑因饥饿啃食麦子并闯进麦田,手下谋士提醒他应当以身作则,于是曹操割发代首,以示惩戒。
D、攻打袁术期间,曹军粮食供应不上。曹操让粮官改用小斗分发军粮,后来发现此举引起众怒,士兵们都埋怨说曹操欺骗大家,于是便杀了粮官,借他的头来稳定军心。
E、关羽走麦城被擒,孙权爱其才,想要劝降。主簿左咸认为,当年曹操得到关羽,又是封侯又是赏赐,关羽依然过关斩将而去,今天如不除之,后患无穷。孙权于是斩了关羽父子。
13、填空题(2分)
汝南许劭素有知人之名,他曾评价曹操,语极精当。他的评价是:
14、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曹操与蜀军对峙,进兵不得;欲退兵,又恐被人耻笑。犹豫不决的曹操,便以“鸡肋”为夜间口令。聪明的杨修猜出曹操有退兵之意,于是提前收拾行装,被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了。其实曹操早有杀杨修之心,试述其中三件事。(100字左右)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 梁惠王 上》)
15、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梁襄王问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认为天下统一才能安定。
B、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以苗之“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不同态度。
C、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D、孟子认为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了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当然,他没有把梁襄王列入嗜杀者之列,因此循循善诱告诫他要礼贤下士,“民归之”,才会“由水之就下”。
16、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题(14分) 高手 刘学林
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快六十了还是处长。自觉政绩不错。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谙熟。有时给失利者指点几步,无不反败为胜。于是,会聚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
一天晚饭后,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园。一群人重重叠叠围成浑厚的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竟插不进去。他拍拍一小伙子肩膀,问: “谁和谁 ”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出一口气,说:“这下好了,孔老来了。”众人一听,都如身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孔老趋前,见是本土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红帅已被兵困皇城,虽不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故老钟眉头锁紧,目光凝结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孔老手摇羽扇,观透棋局,从旁支招格斗两三回合,红帅之围遂解。之后又点拔两步,老钟竟然赢了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手中依然玩着两枚棋子,对孔老挑战地一笑,说:“我想向这位老同志请教一局。”“是我多嘴了。”孔老歉意一笑,又谦虚说,“对不起,我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说: “您刚才几步够绝的,怎么说向来不下棋呢 ”孔老说:“我是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咄咄逼人:“那就请老先生破例赐教了。”孔老执意谦让,众人早已不平,纷纷怂恿:“孔老,您就和他下一局。”孔老说:“不下不下。”然而众人早已替他摆好棋子,不由分说簇拥他坐在中年汉子对面。“晚辈就先走了。”中年汉子说着已执绿子架起当头炮。孔老迫不得已,只好上马为应。才走几步,已觉局促如辕中驹,继之破绽屡出,先丢一炮,再折一车,不到十分钟,红帅已受靖康之辱。众人还以为孔老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就有人说:“好汉不赢前三局。”可是孔老此时却已面如死灰,汗出如豆,艰难一笑如哭,起身踉跄就走。
回到家中,孔老很是沮丧。心想:我观那人棋艺并不算高明,我略加指点老钟,老钟便赢了他,可我亲自下场怎么会惨败如此呢 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然后离开闹市,搬到市郊上街镇居住。
依然爱观棋,不论在什么场合见到有人下棋必驻足观之。
不觉十年,孔老越加出神入化,偶尔给人点拨几步,对方不论是怎样高手,必败无疑。但绝不与人对弈。上街镇的象棋爱好者都把他奉为棋仙。这日,省青年象棋冠军到镇俱乐部辅导象棋,孔老自然前去观看。冠军名叫寇克,年轻有为又虚心好学。寇克和一青年表演赛时,孔老拈须站在青年身后。当青年处于困境时,孔老只说了一步棋就令寇克惊羡佩服之至,忙恭聆尊姓大名。孔老含笑不答,飘然而去。寇克问那青年,青年说大家都称老人棋仙,并不知老人名字。寇克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遇,打听到孔老住处,备下厚礼,登门请求赐教一局。孔老笑容可掬地一口回绝。寇克不肯罢休,学技心切,长跪不起。孔老无奈,叹一口气说:“你若心诚,三日后再来。”
好不容易熬过三日,寇克急急登门。大门紧锁,久叩不开。问邻居,说孔老已经搬家。问搬到了何处,邻居摇头一笑,关上房门。寇克怅然痛惜,连说:“异人,异人!”孔老隔窗看寇克走远,拈须而笑。 (有删改)
17、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众人明知孔老只观棋不对弈,却纷纷怂恿孔老应战,固然有为本土争气的因素,有一观孔老棋艺之心,但也暗含有让孔老落败献丑的心理。
B.孔老输棋众人以为是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孔老却面如死灰、汗出如豆,可见他在心理上受到巨大打击,方寸已乱。
C.孔老输棋后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表明他已心灰意懒,也是对二十年得不到提拔的无声抗议及对现有处境的不满。
D.孔老输棋后由闹市搬到市郊居住,一方面是避免与对手相见的尴尬,一方面也是为了清修苦练,来日再战以挽回面子。
E.本文语言精练,以短句为主,叙述简洁,对话含蓄,描写生动;内蕴丰富,主旨深刻,表面写棋事但处处不离人事。
18、小说结尾说孔老是“异人”,在寇克看来,孔老“异”在何处 (4分)
19、孔老输棋后“静卧繁思”,进而“大彻大悟”,他悟到些什么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6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you’。
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2分)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阐述你的理由。(150字左右)(4分)
五、作文题(70分)
胡杨根系异常发达,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一老一少两人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细心呵护,树苗成活后,每隔两三天都要不辞辛苦来浇水。而老人等树苗成活后就来得少了,偶尔来,也只把被风刮倒的树扶扶正,不浇一滴水。两年后的一天,刮起沙尘暴。风停后,人们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而老人的树只被吹掉一些树叶吹折一些树枝。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说:“你经常给树浇水,它的根就不必往泥土深处扎了。”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21、作文(70分)
参考答案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真宗驾临亳州(位于安徽西北部),任命李迪做留守判官(留守,一般情况下是陪都行政负责人的称呼,也用于皇帝出巡时首都的行政负责人。留守的时候,朝廷是跟随皇帝继续运作的,留守不是个很尊贵的官。判官,非正官而为僚佐),不久就任亳州知州。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李迪到了之后,全部撤回所派遣的部队(罢,本义:罢官;免去;解除。此处为解除),暗中打探巡察流寇的隐藏之处(区,动词,隐藏。),部署约束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巡行示众(以,连词,表时间先后。徇,巡行示众)。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曾经回家休假(沐,古代官员休假。归沐,指官吏回家休假),忽然传来诏书,让他到东门商议内务,皇上拿出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马元方上奏的每年支出收入的物资器材数目给李迪看(材用数,物资器材的数目)。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皇帝询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协助国家赈灾,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皇帝说:“我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就拿出数百万金银和布帛借给三司(来救灾)。”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宫内宫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对百姓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起初,皇上想要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认为章献出身贫苦低贱,不能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章献,明肃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给事中,官名。由事先谏止到事后谏止。是宰相官僚系统的职官,主要职责就是监督皇帝的过失)。周怀政(北宋宦官。真宗病,他密召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等,策划谋杀丁谓,拥立仁宗,奉真宗为太上皇。因二杨告发,被杀。)阴谋杀人的事,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
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李迪悠闲舒缓,不慌不忙地(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对皇上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诛杀太子)。”皇上恍然大悟,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朝中反对太后摄政,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因为李迪作为朋党(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迎合支持寇准,被贬到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
丁谓(宰相,太后的势力集团首领。初期,丁谓专权,向上用「群臣公议」胁迫太后,向下用太后招牌压制群臣,甚至假传圣旨逼李迪、寇准自杀,幸被二人识破。不到半年,太后找机会贬谪了丁谓一派,稳定了朝政。)派人胁迫他(自杀),没有成功,李迪做河南府知府。来京师朝见皇上,当时太后垂帘听政,
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从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护养育天子到这种程度,你以为怎么样?”
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一心想要保护先帝的基业),现在见到天子明达圣哲,我不知皇太后崇高的品德,竟然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太后也高兴了。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在州县里通过祭祀山神为皇上祈求长寿,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 (原文“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祷皇子。” 宋真宗子嗣稀薄,六个皇子,除了赵祯所有的儿子皆十岁以内早亡。赵祯做了仁宗后,李迪担心其父的悲剧重演。)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元昊(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文人带兵而又兵力分散的宋军,被敌人诱敌深入,以众击寡,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更惨痛的是,直到宋朝灭亡,文人带兵的机制都一直延续下来,对皇权的稳固有好处。),有的守将用各种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请愿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刚刚登基的时候,章献临朝称制,依仗自己的才能很傲慢,将有外戚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地(劝谏),
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能使宫内宦官和宠爱亲信的人不敢窥伺觊觎皇权。后来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太后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1..(略)
2 .B 3 .D 4 D
5.译文;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
6 .B 7 .D 8. C 9. C
10. (1)译文: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从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护养育天子到这种程度,你以为怎么样?”
(2) 译文:,李迪请愿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11、(1)晚:归艭、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把看不见的音波当作看得见的动作写,把想像中的意念当作事实上的存在写,造成一种出人意外、耐人寻味的效果。
[赏析]粤秀峰,即越秀山,在今广州市区北部越秀公园内。作者登上越秀山顶,在暮色中极目远眺,只觉得襟怀萧爽,遐想联翩。这首七绝,以爽利的语言、明快的调子,抒写出诗人对羊城江山的这一愉悦感受。
江上青山,即诗人驻足的粤秀峰;山外江,指南国第一大川珠江。粤秀峰距离从它南边流过的珠江不过数里之遥,山与江虽非近在咫尺,却都处在目力所及的范围之中。这样一个距离,恰好构成一个有效的审美跨度。在这个跨度之内,青翠苍郁的越秀山,矗立在珠江之上;烟波浩渺的珠江,横流在越秀山之外,山水相得,如诗如画,极富情趣。
“远帆”句进一步写在山上向江面眺望所见:远处江面上点缀着扬帆归航的渔船。这幅远景的描摹,视角宽大,视野开阔,不仅写出题目中“望”字的内容,而且还暗示出“晚”的含义,并反衬出粤秀峰的高大。
仅就山和江本身写,只写出了“晚望”的静态(归艭太远,动静不分明),表达不出羊城暮景空灵生动的神韵。为了求得空灵的效果和流动的韵致,诗人选取蓦然呈现在眼前的一个画面:“横空老鹤南飞去”。这个场景有时态,有动感,与上两句所写景物动静不同,相映成趣,且能牵引诗情。
灵感既发,诗人吟出最耐人玩赏的一句:“带得钟声到海幢”。海幢,海幢寺,广州有名的古寺,在珠江南岸,与北岸的越秀山迢迢相对,即今海幢公园。老鹤自北向南腾起飞去,方向恰好是海幢寺,诗人相信它能把山上钟声带往海幢寺去。事实上,粤秀峰上的向晚钟声,并不能以老鹤为载体。说“带得”,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它把看不见的音波当作看得见的动作写,把想像中的意念当作事实上的存在写,造成一种出人意外、耐人寻味的效果。
这四句诗用墨不多,但四句之中,起承转合,条理俨然。第一句起得别致,第二句承得巧妙,第三句转得突兀,第四句合得隽永,传神地写出了粤秀峰晚望的清新隽逸的特色。
二、12BC 1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4(见第72回)①阔字②一合酥③梦中杀人④大筐装人⑤出城门⑥答教十余条(答一条得1分,答二条得3分,答三条得5分)
15、D 16、示例:秦以武力统一天下,事实无情地证明孟子的观点不合时宜,难怪不能为当时诸侯所接受。但孟子的思想无疑有其先进性,不施仁政的暴秦,很快就走上了灭亡之路。得民心是很重要的。(语言流畅,言之成理即可。)
三、17、(5分)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E项从语言和内蕴两方面分析作品,表述精当准确,信息含量大,3分;B项分析概括了孔老输棋后的心理,对作品的解读也是准确到位的,但信息含量不如E项大,2分;A项对众人的心理揣摩在“为本土争气的因素”这一点上理解是对的,但“暗含有让孔老落败献丑的心理”则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1分;C项、D项均为对作品的误读,不得分。)
18、①孔老擅于点拨,长于指导,令人惊羡佩服;②孔老不留姓名,淡泊名利,飘然若仙;③孔老不肯对弈,闭门谢客,行事之风异于常人。(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19、[答案要点]
(1)下棋方面:①自己实战经验不足,支招帮助别人可以,下场应战并不高明;②自己并不是真正的高手。
(2)为人处世方面:①棋事亦如人事,人生至晚年,摆脱官场纠葛,修心养性最为重要;②要有自知之明,坚持“观而不弈”的原则,把观棋当成是修心养性的乐事,力避争强斗胜,这才是“无胜无败,无喜无怒”的棋仙的境界。③在官场上,自己不过是一个仅能指点工作的人,不能独当一面,实际工作能力并不强,谈不上有多大的政绩。
(只要抓住其中一点展开即可。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四、20、(1)[示例]①象形,如“囧”字中的“八”像两条下垂的眉毛,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
②会意,如“槑”字,两个“呆”字组合;是“呆”的两倍,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③谐音,如“3Q”,读音与英语“ThankYou”相近,都是“谢谢”的意思。
④缩略,如“bt”用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来表示“变态”。
(特点与举例各1分,说明1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历史试题(A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 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3. 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 农本思想
C 有教无类的思想 D “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4、孔子认为“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因而在政治上主张(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节用而爱人” D.“克己复礼”
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
6.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7、“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
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
8、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9. 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
A 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
C 反对掠夺战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10、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道家思想最受欢迎 B.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C.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D.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
11、 董仲舒提出的下列哪些主张或者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 )
①君为臣纲 ②父为子纲 ③孝为“天经”、“地义”
④仁、义、礼、智、信 ⑤夫为妻纲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董仲舒倡导的儒学的核心是( )
①民贵君轻 ②天人感应 ③心外无物 ④君权神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1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15.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
A.遏制学术自由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儒学地位 D.统一思想文化
1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7.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18、 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
A.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 D. 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7.朱熹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21、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22.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23.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2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25.下图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说明了 ( )
①书院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
②注重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具有伪善性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种观念源于理学提倡( )
A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 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 存天理,灭人欲 D 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27.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
A 道学 B 佛学
C 理学 D 心学
28.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3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的《日知录》
C李贽的《续焚书》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二、非选择题(40分)
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材料二 (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 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 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四 2005年9月28日为孔子2556岁诞辰日,世界各地举行了隆重的祭孔仪式。除山东曲阜外,还有我国上海、浙江衢州、云南建水、甘肃武威、香港、台北及韩国汉城、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国旧金山、德国科隆等地都举行了祭祀活动。
中央电视台从当日上午8点开始首次对“2005全球联合祭孔”进行现场直播,直播以曲阜为主会场,中间插播其他地区祭孔的场面,祭孔成为了全球一大盛事。
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也同时进行,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国际儒联、中国孔子基金会等主办。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专电(记者 董学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的?(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孔子学说(儒家)的态度各是什么?(4分)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 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3) 据材料四,说一说为什么全球会有这么多的国家与地区联合祭孔? (6分)
(4)据材料四,你认为国际“孔子教育奖”的设立将会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4分)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41、(1)实施德政;礼治。兴办私学;编撰书籍。 (写周游列国宣传主张也可)(4分)
(2)反对和肯定;发展儒家学说;提升儒家地位。(6分)
(3)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6分)
(4)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4分)
32.(1)孟子,荀子(2分)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分)
(3)儒学发展成为理学;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6分)
(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6分)
第1页 共6页 第2页 共6页
共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第一位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化学家是 ( )
A.门捷列夫 B.维勒 C.拉瓦锡 D.牛顿
2、“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第一次实现了我国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个飞船应用了许多尖端的合成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人造丝 B. 有机玻璃 C. 硅橡胶 D. 黏合剂
3.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
A.OH— B.—NO2 C.—SO3H D.—Cl
4.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A.烷烃 B.烯烃 C.卤代烃 D.羧酸
5.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
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6.下列属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A.蒸馏 B.蒸发 C.重结晶 D.蒸发
7.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 B.红外光谱 C.紫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8.下列烷烃中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9.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 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10.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该物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11.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有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将其命名依次为: 2,2 二甲基 4 乙基戊烷;3,5,5 三甲基己烷;4,4 二甲基 2 乙基戊烷;2,2,4 三甲基己烷。下列对四位同学的命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命名主链选择是正确的 B.乙的命名编号是正确的
C.丙的命名主链选择是正确的 D.丁的命名是正确的 12. 下列各有机物的名称肯定错误的是
A.3-甲基-2-戊烯 B.3-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丙烷 D.3-甲基-1-丁烯
13.一种烃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命名该化合物时, 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
A.9 B.11 C.12 D.13
14、据报道1991-1996年人类发现和创制的化合物已有1000多万种,这正好相当于到1990年以前人类在1000多年来已知物质的总量;此外,关于物质的信息量也剧增。请你推断:新发现和新创制的物质主要是( )
A. 放射性同位素 B. 无机物 C. 有机化合物 D. 烃类物质
15.实验式相同,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 辛烯和3 甲基 1 丁烯 B.苯和乙炔
C.1 氯丙烷和2 氯丙烷 D.甲苯和乙苯
16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A、蒸馏 B、重结晶 C、过滤 D、萃取
17. 0.1mol化合物甲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CO2(标况下测量),推测甲是
A、CH4 B、C2H4 C、C3H6 D、C6H6
18.丙烯与某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是混合气体体积的5倍(相同状况),则该气态烃是( )
A.C4H8 B.C3H4 C.C2H6 D.C2H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9.(12分)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1) (2)
(3)2,2-二甲基-3-乙基己烷 (4)2-甲基-2-丁烯
20. (4分)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_ __,它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是_ __。
21.(6分)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1)A的分子式为 。
(2)若将①②两位置上的C原子换成N原子,则A式变为尼古丁,尼古丁的分子式为 。
22.(8分)麻黄素又称黄碱,是我国特定的中药材麻黄中所含有的一种生物碱。经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其结构如下:
(1)麻黄素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类(填“醇”或“酚”)。
(2)下列各物质:
与麻黄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
23.(8分)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 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4.(8分)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C的质量分数为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经红外光谱测定含有一个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3个甲基,且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9月高二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
19、(1)2,3—二甲基戊烷
(2)2,4,4-三甲基己烷
20.
21. 21.(1)①和②,④与⑦,⑤与⑥(或者⑧);
(2)③、④、⑤、⑥(或者⑧)、⑦;(3)⑥与⑧。
23.答案C3H6O3 解析:已知m(H)=1.08g×2÷18=0.12g,m(C)=2.64g×12÷44=0.72g,
则m(O)=1.8g―0.12g―0.72g=0.96g
则n(C)∶n(H)∶n(O)=0.72÷12∶0.12÷1∶0.96÷16=1∶2∶1,则其实验式为CH2O;
故可设其分子式为 (CH2O)n,则有30n=90,解之得:n=3,故分子式为C3H6O3
24.解:答案 N(C)==5 N(H)==12
N(O)==1 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2O,
结构简式为。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语文试题(A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陈玉明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只是,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似,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作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概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正由于有这种“心灵鸡汤”,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
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这些都是纯粹世俗的学说。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墨家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制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怀警惕,“结党营私”之所以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关键不在于“营私”而在于“结党”。“结党营私”固然不可,“结党营公”就更加显得别有用心。
不过,虽然墨家已成遥远的绝响,但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倘能返本开新,墨学亦未必不能造福于今。
(选自《书屋》2011年01期,有删节)
1.下列关于“墨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墨家曾经历过刹那辉煌,但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B. 墨家作为一种学说,已成遥远的绝响。在现实生活中销声匿迹,影响不再了。
C. 统治者之所以要对墨家心怀戒心,是因为墨家的“结党营私”。
D. 墨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比如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
2.下列说法,不属于墨家最终消亡原因的一项是( )
A. 墨家高度世俗化的理论体系,使得其门徒缺乏灵魂信仰的基础。
B. 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使得墨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C. 墨家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
D. 在专制君主制下,统治者会对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心怀戒心。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法家因为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所以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
B. 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和墨家相类似,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C. 佛教也主张禁欲,但远不如墨家那样严酷,佛教徒都在禁欲的同时享受心灵的满足。
D. 做道教门徒要幸福得多,因为道教不像墨家那样有禁欲方面的规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充守建康,金人与贼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飞移屯鄂,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桧遣使捕飞父子。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五子:云、雷、霖、震、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徇:“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B.古良将不能过 过:超过
C.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 梗:阻挠
D.岁暮,狱不成 狱:监狱
5.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现岳飞智勇双全的一组是
①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②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③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
④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
⑤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⑥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岳飞家世代为农,父亲岳和心地善良,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黄河内黄处决堤溃坝,洪水虽将岳飞连同他的母亲冲走,但未淹死,人们也惊异于此。
B.岳飞年少时很是愿意学习兵法,而且还用心向周同学习射箭的本领。师父周同去世后,岳飞每个月都要祭拜师父两次,岳和认为儿子很是仁义。
C.岳飞在侯兆川与金兵作战的时候,率先垂范,冲锋陷阵,身受多处创伤,打败金兵。可是河北招讨使张所不给军粮,岳飞被迫又投奔了宗泽将军。
D.秦桧十分厌恶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而且把与岳飞姓氏有相同之处的岳州改为纯州,可见一斑。最终朝廷为岳飞洗去冤屈,并封岳飞为“忠烈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5分)
(2)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5分)
(二)、诗歌鉴赏。(7分)
8.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4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3分)
(三)名句默写(每空l分.共8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吾将上下而求索。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
(3) ,知来者之可追。
(4) ,泉涓涓而始流。
(5)纵一苇之所如, 。
(6)、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
(7)、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雏菊
(法)雨果
⑥可是,这块土地,火灾以后已遭受两个春天的连续毁坏,在它的梯形的一隅,在一块正在变绿的巨石下面,延伸着埋葬虫与蜈蚣的地下室。巨石后面的阴暗处,长出了一些小草。
⑦我坐在石上俯视这些植物。
⑧天啊!就在那里长出一棵世界上最美丽的小小的雏菊,一个可爱的、小小的飞虫绕着雏菊娇艳地来回飞舞。
⑨这朵草花安静地生长,并遵循大自然的美好规律,在泥土中,在巴黎中心,在两条街道之间,离王宫广场两步,离骑兵竞技场四步,在行人、店铺、出租马车、公共马车和国王的四轮华丽马车之间,这朵花,这朵临近街道的田野之花激起我无穷无尽的遐想。
10 十年前,谁能预见日后有一天在那里会长出一朵雏菊!
11 如果说在这原址上,就像旁边的地面上,从没有别的什么,只有许多房屋,就是说房产业主、房客和看门人,以及夜晚临睡前小心翼翼地灭烛熄火的居民,那么在这里绝对不会长出田野的花。
12这朵花凝结了多少事物,多少失败和成功的演出,多少破产的人家,多少意外的事故,多少奇遇,多少突然降临的灾难!对于每晚被吸引到这里来生活的我们这班人,如果两年前眼中出现这朵花,这帮人骇然,会把它当做幽灵!命运是多么作弄人的迷宫,多少神秘的安排,归根结底,终于化为这洁光四射的、悦目的小小黄太阳!
13 必须先要有一座剧院和一场火灾,即一个城市的欢乐和一个城市的恐怖,一个是人类最优美的发明,一个是最可怕的天灾,三十年的狂笑和三十小时的滚滚火焰,才生长出这朵雏菊,赢得这飞虫的喜悦!
14 最渺小的事物往往就是最重大的事物。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文章既描写雏菊,又寄托着作者的深沉的情感和思考,运用了典型的寓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B.第⑧段中两个“小小 的”修饰语的使用,写出强大的灾难之后自然界生命力的弱小和无奈。
c.第⑥段中“剧院”“火灾”与“最优美的发明”“最可怕的天灾”对应,流露出作者对文明被毁的痛惜。
D.作者借一朵临近街道的雏菊,表达了对都市喧嚣的极端厌恶和对宁静田园的喜爱、向往之情。
E.在这篇文章中雨果以他艺术家的敏感立刻捕捉到这朵花所在的空间的特殊,进而引发了深刻的思考,这种沉思完全是诗意的,又完全是哲学的。诗意的流溢与哲学的思考交织在一起。
11.请谈谈第⑤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2.文中对雏菊的三种称谓分别体现了作者感受到了雏菊怎样的特点 (每条答案不超过l0个字)(3分)
①“这朵草花”:——
②“这朵临近街道的田野之花”:
③“这洁光四射的、悦目的小小黄太阳”:
13.解释文末划横线句子的含义,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的运用(29分)
14、下边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能够替换为括号中成语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局的人是不来薄弱的农村学校的,雪中送炭也就成了奢望。他们就是那样高高在上,让人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望尘莫及)
B.体育竞赛,长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规律,老将们英雄迟暮本在意料中,但如此多的老将卷土重来却值得深思。(青出于蓝)
C.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复杂的过程,企图毕其功于一役,那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一锤定音)
D.您看,还给我的文章加批呢!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牵强附会)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
A.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
B. 近年来,各类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为此,交警部门提醒司机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潜在的隐患。
C.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
D.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不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不容置疑的。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A.①④⑤②⑥③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②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17.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一)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注释】
①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
②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
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为君子。
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
(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18.阅读下面两则关于“日本核辐射”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从4月4日晚开始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目前排水工作仍在继续。东京电力公司解释说,由于来不及设置转移这些高放射性污水的临时水罐,现在只能先把废弃物处理设施内存储的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为高放射性积水腾出存放空间。日本外相松本刚明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排放举措“在国际法的义务关系上不会立即成为问题”,“现阶段并没有超越国界造成影响”。
材料二:日本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将核反应堆中的废水排入太平洋中,其南部茨城县海域已经发现鱼类体内放射性碘超标。为预防遭核辐射污染的食品进入印度,印度政府4月5日宣布,暂时全面禁止从日本进口任何食品,禁令有效期暂时设为三个月。新加坡以及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已经宣布,禁止进口日本一些地区的食品。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均对日本开始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表示了不满,韩国甚至称日本此举可能有违国际法,表示根据情况将向日方提出赴核电站调查的要求。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3分)
                                   
(2)请就以上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150字左右)(4分)
19.阅读下面的寓言并揭示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每句不超过15个字)(4分)
  蛋壳里的一只小鸡,正准备啄破蛋壳出来,忽听外面的同伴说:“下雨了,快躲!”“刮风了,快跑!”“猫来了,快藏!”蛋壳里的鸡一阵紧张:“多亏我没有出去,原来外面让人如此烦恼,我还是舒舒服服地留在壳里吧!”没多久,这只小鸡便在蛋壳里闷死了。
  请从两个角度揭示寓意:
  角度一:
  角度二:
20.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3分 )
示例: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 填一首诗。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是赶考的书生,还是被贬滴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示例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照例句的句式。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
七、写作(60分)
21.“人生的图景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的彩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以“为人生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
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 参考考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4.D(狱:案件)
来,部队中都很惊慌,只有岳飞坚持躺着不动,金兵最终也没有来。这时候军粮耗尽,岳飞到王彦的部队请求粮草,王彦不给。岳飞知道自己已经和王彦有了矛盾,只好再次投奔宗泽,做了留守司统制。
宗泽死后,杜充代替了宗泽的官位,岳飞还是担任旧职位。杜充要回到建康,岳飞说:“中原一尺一寸的土地都不能放弃,如果现在抬脚走了,这个地方就不再是我大宋国所有的了,他日想再得到这些地方,非得以几十万士兵(换来)不可。”杜充没有听从岳飞的建议,于是(岳飞)跟着他一起回到建康。当杜充守卫建康时,金国军队与贼人李成一起侵犯乌江,杜充紧闭城门不出兵(救援)。岳飞哭着进谏请求视察军队,杜充最终也没有出兵。金国军队于是从马家渡渡过长江,这时杜充派遣岳飞等人迎敌作战,王燮先逃跑了,其他将领都打了败仗,惟独岳飞奋力作战。
后来当杜充已经投降金国,手下的将领大多进行抢掠,惟独岳飞的军队丝毫不取。金兀术奔袭杭州,岳飞抗击金兵到广德境内,打了六次仗都获胜了,擒获金国将领王权,还俘虏了叛军四十余位首领。驻军在钟村的时候,军中看不到粮食了,将士们忍受饥饿,不敢惊扰百姓。金国征集来的士兵互相告诉说:“这是岳爷爷的军队。”都争相前来投降归附。后来岳飞转而屯兵鄂州,皇帝授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各州制置使,又封为武昌县开国子。
(二)诗歌赏析(7)
8、(1)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词人以旅雁、孤云自比,【1分】表现了自己当时的孤独心境【1分】,这样写更形象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1分】
(2)抒发了由金兵入侵、中原沦陷【1分】而被迫辞乡去国、漂泊江南的离愁别绪。【1分】【意思对即可,同时能结合诗句分析再给1分,共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路曼曼其修远兮(2)‘犹抱琵琶半遮面(3)悟以往之不谏(4)木欣欣以向荣(5)凌万顷之茫然(6)只是当时已惘然(7)不尽长江滚滚来(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
10.A E(B“小小的”修饰语的使用,写出作者对雏菊和飞虫的赞美与怜爱。C客观叙述,无痛惜之情。D主旨理解错误。)(5分)
11.渲染了凄惨、荒凉、冷清的氛围,反衬出雏菊的生命力之强和美丽可爱。(每2分,共4分)
12.①平凡、普通②生长地特殊③美丽夺目、意义重大、内涵丰厚。(每点l分,共3分)
13.一朵平凡娇小的雏菊,凝结了城市的沧桑巨变(失败和成功的演出、破产的人家、意外的事故、奇遇、突然降临的灾难),反映出命运的变化无常、大自然的神秘安排。表现了作者对雏菊的惊叹赞美,寄寓了作者对自然、历史、生命的深沉思索。(含义3分,情感3分,共6分)
【参考译文】
(一)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孟子·告子下· 一六》)
孟子说:“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滋润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达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学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孟子· 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论语·阳货》)
18.(1)日本及其他国家对福岛核电站向大海排放低浓度核污水反应不一。(“日本及其他各国”1分,“排放低浓度核污水”1分,“反应不一”1分)
(2)示例:坚决反对日本福岛核电站向大海排放低浓度核污水。因为日本核技术世界领先,对核污染肯定有一套预防机制及相应的设备与措施,岛内不可能缺少存放核污水的地方与器皿;向大海排放低浓度核污水,是日本统治者惯用的转嫁危机的伎俩,它体现的是大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若允许其这样做,就是对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健康生存权的无视与践踏。(开放性试题,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
 19.(4分)答案:(角度一)逃避现实并不能拯救自己。(角度二)逸豫可以亡身。
20、示例一:(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离人,寒蝉凄切,长亭正晚,我可能正与柳七郎执手话别于江畔,想明晨起来,我该在另一段晓风之中残月之下的杨柳岸。
示例一:(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书生,我可能会遇到一个轻艺罗衫的女子,她家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
第3页 共8页 第4页 共8页

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

第7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
共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英语试题(B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On which days doesn’t the woman’s brother work
Saturdays and Sundays.
Mondays, Wednesdays and Fridays.
Tuesdays, Thursdays and Saturdays.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to have dinner
To a French restaurant.
To a Chinese restaurant.
To a Japanese restaurant.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orrow from the man
A. A textbook. B. A magazine. C. A novel.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hotel. B. In a restaurant. C. At the man’s home.
5.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the hotel
A. Next Tuesday. B. Next Wednesday. C. Next Thursda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Cloudy. B. Fine. C. Rainy.
7. What is the man gong to do this weekend
A. Go to the seaside with his children.
B. Take the children to the park
C. Do some gardening with his children.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How long did the woman stay in New York
A. For two days. B. For three days. C. For four days.
9. Where does the woman come from
A. Australia. B. Britain. C. Canada.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is the probab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Interviewee and interviewer.
B. Manager and secretary. C. Workmates.
11. Where will Marta go to work
A. In Chicago. B. In Atlanta. C. In Los Angeles.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speaker
A. She has risen to a higher position.
B. She is not interested in the rise.
C. S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a rise.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ere does the man probably work
A. In a gym. B. In a hospital. C. In a school.
14. Which type of exercise doesn’t the woman like
A. Weightlifting. B. Running. C. Yoga.
15. How often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work out at the beginning
A. Twice a week. B. Three times a week. C. Four times a week.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has done some exercise recently.
B. She wants to take some exercise to get fit.
C. She can sign up for the classes by Internet.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o is the speaker probably
A. A student. B. A computer designer. C. A teacher.
1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listeners
A. They are having a computer studies class.
B. They are excellent keyboard operators.
C. They have attended some typing lessons.
19. What is need for this course
A. Working experience. B. Writing ability. C. Typing skills.
20. What will the listeners do next
A. Stop to take a coffee break.
B. Start to practice typing a text.
C. Begin to learn about a typewriter.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n the face of _____ failure, it is vital that we should keep up _____ good state of mind.
A.a; / B./; a C.the; / D./; the
22.I still remember the days___ I spent ______ with you in Beijing.
A.when; staying B.what; to stay
C.that; staying D.during; to stay
23.In 2009 many countries are going through financial crisis,________has a great effect on many walks of life.                 
A.it B.which C.that D.what
24.Mr. Smith,________of the ________speech,started to read a novel.
A.tired;boring B.tiring;bored
C.tired;bored D.tiring;boring
25.---It’s a long time since I saw my sister.
--- ______her this weekend
A. Why not visit B. Why not to visit
C. Why not visiting D. Why don’t visit
26.Only when he told me ________what trouble he was in.
A.did I realize B.I realized C.do I realize D.I realize
27.________I met him,he was working as a secretary in a big company.
A.Since the first time B.The first time
C.For the first time D.The first time which
28.The doctor suggested he ________with a serious disease and that he ________to hospital at once.
A.be infected;be sent B.was infected;be sent
C.should be infected;was sent D.be infected;was sent
29.The ________look on his face showed that he hadn’t expected it.
A.astonished B.astonishing
C.being astonished D.having astonished
30.The doctor has ________a new idea on the treatment,which is well thought of by his companions.
A come about B.put forward C.spoken up D.regarded as
31.Who is ________the fire in the kitchen
A.blame B.to blame for C.blamed D.blame for
32.You should read the ______in the car repair manual(手册)carefully before you start.
A.instructions B.instruction C.introductions D.explanations
33.No matter how I tried to read it,the sentence didn’t ________to me.
A.understand B.make out C.turn out D.make sense
34.Dr. Bake is a professor of physics. ________,he is a famous writer.
A.In all B.In brief C.In fact D.In addition
35.________in the computer games,the boy no longer put his heart into study.
A.Absorbing B.Losing C.Absorbed D.Devoted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s a single mother,I had to do two jobs,which kept me very busy.
Two months ago,I went to a _36__ with Alice. Since I __37__went out with her,she seemed very happy. Many parents were there with their children. I sat down on a bench,_38__Alice playing with other children. About half an hour later,a man of about forty years old came and _39__beside me. As I had to go back to work,I stood up and told Alice that we had to __40__.
“Can I stay here a little longer?”Alice pleaded.
“No,we must go now,”I said,__41__ Alice just didn’t move.
“Just ten more minutes,”she pleaded again,and I became _42__.
“Go now,”I__43__,and Alice started to cry.__44__ that,the man sitting on the __45__stood up and came to us.
“Why don’t you just let her__46__ten more minutes?”he asked. Then he told me a _47__.He used to be very busy,too. Every time his little son wanted to go out and play,he told him he was __48__.One day,his son went out and played __49__,and he didn’t come back again—he was hit by a _50__driver of a car. The father regretted what he had done to his son,but he never had the __51__to play with him again. Hearing the story,I __52__.I knelt down and said to Alice,“OK,ten more minutes,and Mom will play __53__you.”
__54__is all about making priorities(优先).What are your priorities?Give someone you__55__ten more minutes of your time today.
36.A. park B.school C.sea D.cinema
37.A. sometimes B.often C.usually D.hardly
38.A. keeping B.hearing C.finding D.watching
39.A. got off B.sat down C.broke in D.turned up
40.A . go B.shop C . change D.eat
41.A. because B.as C.but D.so
42.A. sad B.pleased C.angry D.excited
43.A. whispered B.wished C.begged D.shouted
44.A. Knowing B.Seeing C.Hoping D.Thinking
45.A. ground B.chair C.bench D.stone
46.A. run B.play C.d o D.laugh
47.A. story B.joke C.way D.lie
48.A. busy B.lonely C.boring D.ill
49.A. suddenly B.alone C.happily D.crazily
50.A. blind B.kind C.drunken D.good
51.A. energy B.interest C.heart D.chance
52.A. stayed up B.took part C .calmed down D.came back
53.A. behind B.with C.for D.under
54.A. Choice B.Joy C.Work D.Life
55.A. appreciate B.dislike C.admire D.lov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A
Many children experienc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at are painful and can be seriou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ffect at least one in every five young people at any given time. Unluckily,about two thirds of all young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not getting the help they nee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an lead to school failure,alcohol or other drug abuse(滥用),family violence,or even suicide.
There are many signs that may point to a possible mental health problem in a child or teenager. If you are worried about a child or have any questions,look for help at once. Talk to your doctor,a school teacher,or other mental health experts who are trained to know whether your child has a mental health problem. You can also call 1 800 789 2647 for a list of warning signs.
56.What is impli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More and more girls are committing suicide.
B.Boys are usually physically stronger than girls.
C.Girl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an boys.
D.Children in America are lacking in parental care.
57.In the author’s opinion,________.
A.mental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hysical health
B.mental health is important 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C.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ill never succeed
D.it’s easier for children to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an adults
58.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ople would most probably call
1 800 789 2647
A.People who are sure they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B.Children who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want help.
C.Parents who want to know whether their children are doing well at school.
D.Parents who want to know whether their children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59.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________.
A.tell parents what to do if they find that their children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B.explain why so many children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tell people how bad it is to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D.ask parent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B
An old man died and left his son a lot of money. But the son was a foolish young man, and he quickly spent all the money, so that soon he had nothing left. Of course ,when that happened, all his friends left him. When he was quite poor and alone, he went to see Nasreddin, who was a kind, clever old man and often helped people when they had troubles.
My money has finished and my friends have gone, said the young man. What will happen to me now
Don't worry , young man, answered Nasreddin. Everything will soon be all right again. Wait ,and you will soon feel much happier.
The young man was very glad .Am I going to get rich again then he asked Nasreddin.
No, I didn't mean that, said the old man. I meant that you would soon get used to being poor and to having no friends.
60.An old man died and left his son_______.
A. nothing B. some gold C. much money D. only a house
61. When the son was________, he went to see Nasreddin.
A. short of money B. quite poor and sick
C. in trouble D. quite poor and alone
62.The young man was very glad because Nasreddin said that________.
A. he would become rich again B. he would soon feel much happier
C. he would become clever D. he would have more friends
63.Nasreddin meant the young man______.
A. would get rich again B. would get used to having nothing
C .would get used to being in trouble D. would get out of poorness
64.What this story tells us is________.
A. that money is everything B. that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C. to save each penny D. that misfortune tests the sincerity of friends
C
But the story also shows a scarcity(缺乏)of words.Without “cool”,some people have no words to show the same meaning.So it is quite important to keep some credibility(可信性).Can you think of many other words that make your life as colorful as the word “cool”? I can.And I think they are also very cool.
65.We know that the word "cool" has had ________.
A.only one meaning B.no meanings
C.many different meanings D.the same meaning
66.In the passage,the word “express” means “________”.
A.see B.show C.know D.feel
67.If you are _______ something,you may say,“It’s cool.”
A.interested in B.angry about
C.afraid of D.unhappy with
68.The writer takes an example to show he is ______the way the word is used.
A.pleased with B.strange to
C.worried about D.careful with
69.In the passage,the writer suggests(暗示)that the word “cool”________.
A.can be used instead of many words
B.usually means something interesting
C.can make your life colorful
D.may not be as cool as it seems
D
If you go to Brisbane, Australia, you can easily get a small book called Discover Brisbane free.Here is something about banks on page 49:
ANZ Banking Group
Cnr.Greek & Queen Sts ………………………………………………238 3228
Bank of New Zealand
410 Queen Street …………………………………………………… 221 0411
Bank of Queensland
229 Elizabeth Street ………………………………………………… 229 3122
Commonwealth Banking Group
240 Queen Street …………………………………………………… 237 3111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
225 Adelaide Street ………………………………………………… 221 6422
Westpac Banking Corp
260 Queen Street …………………………………………………… 227 2666
Banking hours are Mon.-Thu.9:30 am to 4 pm.Fri.9:30 am to 5 pm.All banks close Sat.Sun.& Public Holidays.
70.You can find ANZ Banking Group on ________________.
A.Queen Street
B.Elizabeth Street
C.the corner of Greek Street and Queen Street
D.the corner of Queen Street and Elizabeth Street
71.On Saturdays, you can go to _____________ to put your money in or take your money out.
A.ANZ Banking Group
B.Bank of Queensland
C.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
D.none of the banks
72.In Australia, the banks have their longest service hours on _____________.
A.public holidays B.Fridays
C.Saturdays D.Sundays
E
IS IT TIME TO GET - MP3
Your computer has been playing music for years, one CD at a time.Now hundreds of songs can be stored in your PC if they’re in the MP3 format.
What is it
MP3 compresses (压缩) music into small computer—friendly files.You access MP3 music several ways: Tunes can be downloaded from websites that have converted (转变) vast music libraries into MP3.Or you can prerecorded CDs into your PC and convert songs in minutes into MP3.Once MP3 music is on your PC’s hard drive, you can play it through your computer’s speakers, “burn” it onto blank CDs or swap (交换) MP3 files with friends using e—mail.
How much
Software needed to play and convert MP3 music is often free.It is preinstalled (预先安装)on most new computers or can be downloaded from many websites, including MP3, com.Some MP3 sites are free.Just type at around $50 and can hold hundreds of songs.A blank CD on which you can record music costs about a dollar.
Advantages
MP3 turns your home PC into a jukebox (自动唱机).Tiny MP3 players are the size of a deck of cards, making it easy to take hundreds of songs with you.
Disadvantages
You may find that music at many sites is limited.And some only allow you to listen rather than download offerings.Others let you download music that then can’t be copied to MP3 players.And a growing number of new CDs make it impossible to copy songs to a computer.
73.How can you get Mp3 music
A.By turning your home PC into jukebox.
B.By taking you own music or songs with you.
C.By copying songs to a PC through the speakers.
D.By downloading from websites which have converted music libraries.
74.How much will you pay for a MP3 player
A.Free of charge B.Free downloading
C.At least fifty dollars D.About a dollar
75.What is the closest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burn”
A.Copy B.Play C.Store D.Change
第Ⅱ卷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并在横线上写出划掉的词。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横线上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important part in 76. _____
our daily life. On the net,we can learn about 77. _____
news both home and abroad and some other 78. ___
informations as well. We can also make phone calls, 79. _____
send messages by e-mails,go to net schools,and 80. _____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by ourselves. Beside,we 81. _____
can enjoy music,watch sports matches,and play the 82. _____
chess or cards. The net even help us do shopping, 83. _____
make a chat with others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84. _____
In a word,the Internet has made our life more easier. 85. 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以My Chinese Teacher为标题写一篇字数为80-100之间的英语短文。提示内容如下:
1、孙老师今年36岁,中等身材。
2、她关心,热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3、她语文课讲得生动,有趣。
宾川四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英语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听力
1—5 CBBAC 6—10 BACBC 11—15 BCABA 16—20 BCACB
单项填空
21.答案 B 22.答案 C
23.答案 B 解析 句意为:2009年许多国家仍然需要面对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给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带来了很大影响。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24.答案 A 解析 句意为:由于厌倦了那令人讨厌的演讲,史密斯先生开始读起了小说。tired of厌倦……;boring令人厌倦的,无聊的,故选A项。
25.答案 A
26.答案 A 解析 only+状语(状语从句)放句首时,主句要倒装。
27.答案 B 解析 句意为:我第一次遇到他时,他正在一家大公司当秘书。
28.答案 B 解析 第一个句子中的suggest作“暗示,表明”讲,从句谓语动词根据需要使用时态;第二个句子的suggest表示“建议”,从句需用(should)+v.原形,故选B项。
29.答案 A 解析 句意为:他脸上吃惊的表情表明他未料到此事。astonishing令人吃惊的,astonished吃惊的,惊讶的。
30.答案 B 解析 put forward提出。
31.答案 B 解析 be to blame (for...)为……负责,为……而应该受到责备。
32.答案 A 解析 句意为:你在使用前应该仔细阅读汽车维修保护手册中的说明。instructions (pl.)说明;说明书。
33.答案 D 解析 make sense讲得通;有意义。
34.答案 D 解析 句意为:贝克博士是一位物理学教授,另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作家。in addition另外,除……之外还。
35.答案 C 解析 句意为:由于被电脑上的游戏所吸引,这个男孩不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了。be absorbed in sth.被……所吸引,全神贯注于……;be lost in沉浸在……中。
完形填空
36.答案 A 解析 根据后文对场景的描述可知作者带女儿去了一座公园。
37.答案 D 解析 根据前文“which kept me very busy”以及“she seemed very happy”的语境可知作者平时很少带女儿出去玩。
38.答案 D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作者坐在公园的长凳上看女儿和别的小孩玩。
39.答案 B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坐在了作者的身旁。
40.答案 A 解析 根据“As I had to go back to work”的语境可知作者起身告诉女儿她们必须得走了。
41.答案 C 解析 根据“Alice just didn’t move”的语境可知女儿并不愿意回去,所以这里需要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
42.答案 C 解析 作者叫女儿走,可女儿不愿意,最后作者生气了。
43.答案 D 解析 根据作者生气的语境可知她朝女儿喊了起来。
44.答案 B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长凳上的那个男人看到作者与女儿之间的这一幕站了起来,朝她们走了过来。
45.C 解析 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那个男人是坐在长凳上的。
46.答案 B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那个男人问作者为什么就不能让女儿再多玩十分钟。
47.答案 A 解析 根据后文的语境可知那个男人给作者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48.答案 A 解析 根据“He used to be very busy,too.”的语境可知那个男人的儿子每次叫他陪他出去玩的时候,他就说很忙。
49.答案 B 解析 根据那个男人总是不陪儿子出去玩的语境可知有一天他的儿子独自一个人出去玩了。
50.C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那个男人的儿子被一位喝醉酒的司机撞死了。
51.答案 D 解析 根据那个男人的儿子被车撞死了的语境可知他再也没有机会跟儿子一起玩了。
52.答案 C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作者听那个男人讲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后便平静了下来。
53.答案 B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作者答应女儿可以再多玩十分钟,而且还会陪女儿一起玩。
54.答案 D 解析 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人生对某些事情应该优先对待。
55.答案 D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作者建议我们匀出十分钟时间来给我们爱的人。
阅读理解
56.答案 C 解析 理解推断题。根据第一段所问的几个问题,可推知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57.答案 B 解析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的“mental health is important at every stage of life.”可知在作者看来,不管人的年纪多少,心理健康都很重要。
58.答案 D 解析 推理判断题。根据最后一句的“for a list of warning signs”可知拨打这个电话号码可以查询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征兆,故可推断那些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父母最有可能拨打这个电话号码。
59.答案 D 解析 作者意图题。根据第四段的“Unluckily,about two thirds of all young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not getting the help they need.”可知目前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性,其目的是希望父母们能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60.C 61—65 DBBCC 66—70 BACDC 71—75 DBCAB
作文
【参考范文】
My Chinese Teacher
Of all the subjects, I like Chinese best because I have a good Chinese teacher. Though she has been teaching us for only three years, I respect and love her very much.
My Chinese teacher is thirty-six years old and she is neither tall nor short.
Mrs. Sun works very hard. S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and the last to leave her office. She tries to make he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And we enjoy her lessons very much.
Mrs. Sun is very kind and friendly to us. And we’re getting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But she is very strict with us in our studies.
Mrs. Sun teaches us so well that we all enjoy learning Chinese. All the students think sh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achers in our school.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英语试题(A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一卷(选择题 满分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On which days doesn’t the woman’s brother work
Saturdays and Sundays.
Mondays, Wednesdays and Fridays.
Tuesdays, Thursdays and Saturdays.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to have dinner
To a French restaurant.
To a Chinese restaurant.
To a Japanese restaurant.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orrow from the man
A. A textbook. B. A magazine. C. A novel.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hotel. B. In a restaurant. C. At the man’s home.
5.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the hotel
A. Next Tuesday. B. Next Wednesday. C. Next Thursda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Cloudy. B. Fine. C. Rainy.
7. What is the man gong to do this weekend
A. Go to the seaside with his children.
B. Take the children to the park
C. Do some gardening with his children.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How long did the woman stay in New York
A. For two days. B. For three days. C. For four days.
9. Where does the woman come from
A. Australia. B. Britain. C. Canada.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is the probab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Interviewee and interviewer.
B. Manager and secretary. C. Workmates.
11. Where will Marta go to work
A. In Chicago. B. In Atlanta. C. In Los Angeles.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speaker
A. She has risen to a higher position.
B. She is not interested in the rise.
C. S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a rise.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ere does the man probably work
A. In a gym. B. In a hospital. C. In a school.
14. Which type of exercise doesn’t the woman like
A. Weightlifting. B. Running. C. Yoga.
15. How often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work out at the beginning
A. Twice a week. B. Three times a week. C. Four times a week.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has done some exercise recently.
B. She wants to take some exercise to get fit.
C. She can sign up for the classes by Internet.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o is the speaker probably
A. A student. B. A computer designer. C. A teache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Usually children are allowed to ___________ when they are six years old.
A. attend school B. attend the school C. join school D. join the school
22. Professor Hawking stepped into the office I knew that there was no hope.
A. Unless B. Now that C. Although D. The moment
23. —I'm terribly sorry that I failed to win the game.
—You are not ________ for all you could do.
A. to blame B. pleased C. right D. satisfied
24. Enough of it! Nobody here thinks what you are saying should make any ________.
A. value B. sense C. fun D. use
25.__________cleaning the yard and making up the beds for the old,we also read newspapers for them and had chats with them.
A.Except for B.Rather than C.Apart from D.Instead of
26.The building______ last spring is a hospital for children and women.
A to built B to be built C built D building
27. ---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I’d like to have this radio _____, madam.
A be repaired B to be repaired C to repair D repaired
28. With a lot of difficult problems_____, the newly-elected president is having a hard time.
A. settled B. settling C. to settle D. being settling
29 All of the students were _________ by the _________ speech given by the headmaster.
A inspired;inspired B.inspiring;inspiring
C.inspired;inspiring D.inspiring;inspired
30 When I opened the door , I found my father sitting in his chair, completely ________ a magazine.
A. absorbing in B. absorbed in C.absorbing to D. absorbed to
31----There’s coffee and tea; you can have __________-.----Thanks !
A. either B. each C. one D. it
32. Shall we _____ Mr Willinton as the candidate for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
A. put in B. put forward C. put off D. put out
33 She is always busy doing housework _________ I come to visit her family
A. every time B. at every time C. every time when D. at each time
34. Finally, we ______ their team and _____ the game.
A. won; defeated B. defeated; won C. won; won D. defeated; defeated
35. Only by shouting at the top of his voice .
A. he was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 B. he was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d
C. was he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 D. was he able to make himself hear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My friend Monty Roberts told me a story about a young boy. One day at school, the boy was asked to write a paper 36 what he wanted to be and do when he grew up.
That night he wrote a seven – paper 37 his dream of owning a farm. He put a great deal of his 38 into the paper and the next day he handed it in to his 39 . Two days later he received his paper back. On the 40 page was a large red F with a 41 that read, “See me after class.” The boy went to see the teacher after class and asked, “ 42 did I receive an F ” The teacher said, “This is an unrealistic dream for a young boy like 43 . Owning a farm requires a lot of money. There’s no 44 a young man could ever do it.” Then the teacher added, “ 45 you will rewrite this paper, I will reconsider your 46 .”
The boy went home and 47 about it long and hard. Finally, after a week, he turned in the 48 paper, making no changes.
Monty then said, “I tell you this story because you are sitting in my farm. I 49 have that school paper over fireplace.” He added, “The 50 part of the story is that two summers ago the same schoolteacher 51 30 kids to camp out on my farm. When the teacher was 52 , he said, ‘Look Monty, I can tell you this now. When I was your teacher, I was something of a dream 53 . During those years I stole a lot of kids’ dreams. 54 you had enough courage not to 55 yours.”
Don’t let anyone steal your dreams. Follow your heart, no matter what…
36. A. in B. at C. for D. about
37. A. giving B. taking C. describing D. making
38. A. opinion B. thought C. soul D. heart
39. A. classmate B. teacher C. father D. writer
40. A. front B. middle C. back D. last
41. A. word B. note C. paper D. letter
42. A. What B. Where C. Why D. How
43. A. you B. me C. him D. them
44. A. road B. way C. method D. idea
45. A. Now B. Although C. Since D. If
46. A. work B. idea C. grade D. advice
47. A. thought B. write C. spoke D. read
48. A. new B. same C. different D. second
49. A. never B. again C. even D. still
50. A. first B. biggest C. best D. most
51. A. brought B. took C. carried D. found
52. A. arriving B. leaving C. moving D. reaching
53. A. stealer B. maker C. lover D. leader
54. A. Unluckily B. Generally C. Finally D. Fortunately
55. A. take up B. make up C. give up D. break up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the world is friendship. In order to have friends, you have to be a friend. But how can you be a good friend at school
Listen—Listen when they are talking. Don’t say anything unless they ask you a question. Sometimes it’s not necessary for you to have anything to say; they just need someone to talk to about their feelings.
Help them—If your friend is ever in need of something, be there to help them. You should try to put them first, but make sure you don’t do everything they want you to do. Try to take an extra pencil or pen with you to classes in case they forget one. Have a little extra money in your pocket in case they forget something they need.
_____ —Try to make plans with your friends. Go shopping, go for ice cream, have a party, go to a movie and so on. Take time to know each other even better by doing something you both enjoy. By planning things together, you both can have a good time. And you’ll remember these things when you’re all old!
56. While your friend is talking to you about his or her feelings, you should______________.
A. give him or her some advice
B. just listen unless asked
C. calm him or her down
D. share your feelings as well
57. When we provide help for our friends, we should ___________.
A. try to do everything for them
B. put them before ourselves
C. change their bad habits first
D. ignore their faults
5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ilyn Monroe’s words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death.
B.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C.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D. A man is known by his friends.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put in the blank of the last paragraph
A. Make plans B. Enjoy yourself
C. Understand your friends D. Play with your friends
60.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how to find a good friend B. how to help friends in trouble
C. How to be a good friend D. how to make more friends
B
2.26-meter-tall Yao Ming made his NBA debut (初次亮相) on October 23, 2002 and got 6 points for the Houston Rockets in the game. The next day, he scored 16 points in another game.
Yao Ming, 22, has been a star in China for some time, but it is still under question as to whether he can play well in the NBA. Yao Ming said, “When you watch it on TV, it looks very easy. But when you are playing in the NBA, it is really difficult.” He said that joining the Houston Rockets was a new start and a new challenge.“I hope that through very hard work I can make everyone happy and help the Rockets win more games,” he said.
Yao Ming speaks some English. Both he and his teammates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ey don’t think there is a language problem. They say that Yao Ming is one of the best players in their team. They all like him.
61.Yao Ming scored ______points in the first two games for the Houston Rockets.
A.6 B.13 C.22 D.28
62.Yao Ming thinks that ______.
A. it is boring to play basketball
B. playing in the NBA is not easy
C. it is difficult to watch NBA games on TV
D. he is an NBA star
63.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______.
A. Yao Ming will work hard for his team
B. Yao Ming often watches TV
C. Yao Ming is a very strong player
D. the Rockets has lost several games
64. This passage is probably a (an) ______________.
A. advertisement. B. notice.
C. instruction. D. news report.
C
A young boy wanted to have lots of money. “One day I will be rich.” He told his friends. “I will not come to school. I will get a job.”
Soon he got a job.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the boss(老板) gave him his wages.
“Will you come to the picture on Saturday night with us ” asked his friends.
“No, I can’t spend my money. I must save it. I told you: I am going to be rich one day.”
“All right,”said his friends, “but you will be lonely, we are all going to the picture on Saturday night.”
After two months the boy’s mother said, “It is shopping day tomorrow. The food is very expensive. I haven’t got much money. You are growing and you must eat good food. You have a job now. Will you give me a little money each month, please ”
“No, Mother,” said the boy, “I do not want much to eat. I need only a little food.”
“All right, son,” said his mother quietly.“Your father is ill. But every month we must pay the rent for this house. Will you give a little money to help to pay the rent ”
“No,” said the boy, “I’ll go and live outside.”
“But son,” said his mother sadly, “You won’t find a place to live for forty dollars a month,please stay here.”
But the boy went out of the room and his mother sat on the bed and cried. However,after some time he realized that he was wrong, so he came back to live with his parents again.
65.What does the underlined(划线) word “wages” mean
A.食物 B. 礼物 C. 衣服 D. 工资
66.The young boy’s family lived ______ life.
A. a very rich B. a very happy C. a very nice D. a very hard
67.Why didn’t the young boy spend his money Because ______.
A. he had only a little money
B. he didn’t want much to eat
C. he wanted to be a rich man
D. his father was ill, he saved the money so that he could buy medicine for his father
D
A second major reason for studying history is that it is har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political climate in the absence of an understanding of its historical context. We cannot even understand why we are and where we are without history, much less (更不必说) try to figure out where we are going or how we should get where we want to be.
I teach my children history, for one more reason. I purchased a set of historical audio (录音机) tapes for our children. My seven-year-old son listened to them over and over. It was my hope that he would become inspired by the accomplishments of people like the Wright brothers to accomplish things by himself. I think that it is good that we celebrate the accomplishments of people like Martin Luther King Jr. if, in doing so, young people are called on to stand for the principles that he stood for and accomplish what he accomplished. I also think that by studying people like Adolph Hitler, people can learn to stand against the things that he stood for.
68. What message can we get from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2
A. Many people aren't clever enough to learn well from the past.
B. Many people fail to make good use of history and make the same mistakes.
C. Many people feel it hard to understand history.
D. Many people have no interest in studying history.
69. In Paragraph 3, the author shows that history is useful because ___________.
A. it makes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go smoothly
B. it helps u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events
C. it helps us understand why things are the way they are
D. it helps people accept the present situation where they live
70. What would be talked about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A. How to teach history effectively. B. Some negative reasons for studying history.
C. How to get more people to study history. D. Some bad historical figures.
71.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_____.
A. inspire the parents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history
B. show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y in politics
C.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children study history
D. introduce the writer’s own way of teaching history
 E
The first people to drink tea were the Chinese because the bush grew wild all over the south of their country. They liked the taste, and found that the drink refreshed (使振作) them.
People living in Europe first learned about tea growing and drinking from a book printed in Italy in 1599. The writer claimed(声称) that tea was a wonderful medicine! Although people in Europe knew about tea in 1599, it was another fifty years before the first cargo (货物) of tea form China reached Holland.
A few years later, tea was brought overland from China to Russia. The long difficult journey had to be made over mountains and across deserts.
The new drink reached England in 1657. It was sold at one of the coffee houses. Only the very rich could afford to drink it.
72. The Chinese drank tea first because .
A. the tea bush grew all over the south of their country
B. they learned it from their parents
C.the leaves of the tea smelled good
D. they happened to know it could be drunk
73.The Chinese liked the taste of tea because .
A. the tea was a bit bitter B. they wouldn't be thirsty when they smelled it
C. the drink refreshed them D. the tea was the only drink they liked
74.People in Europe first learned that tea was .
A. a wonderful medicine B. beautiful leaves
C. sweet leaves D. a flower
75.It was in that the first cargo of tea from China reached Holland.
A.1599 B.1649 C.1657 D.1655
第四部分 写作 (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第小题1分,满分10分)
(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第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此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此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写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此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It is interested to visit another country, but sometimes 76.___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when we don’t know the language very 77. __
well. It may be difficult to talk about the people there.We may 78. __
not know how to use the telephone in the country which are 79. __
visiting. We may not know what to buy the things we need. 80. __
In a strange country we may not know where to eat and what 81. _
to order in a restaurant. It is not easy to decide how many 82. __
money to tip(付小费) waiters or taxi drivers. When we are 83. __
helpless, we may not know how to ask help. 84. __
After a short time later, however, we learn what to do 85. __
and what to say. We learn to enjoy life in another country, and then we may be sorry to leave both the place and the peopl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假设你叫李华,在暑假期间你参加了学校和美国某机构联合主办的为期20天的中国英语夏令营活动。在活动期间,你提高了口语水平,了解了更多美国文化并与外交Peter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眼看Peter即将回国,请根据以下要点给Peter写一封感谢信。
要点:1. 感谢Peter在此期间对你的帮助;
2. 在本次夏令营活动中的收获;
3. 对老师的美好祝愿。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信的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次数)。
Dear Peter,
I’m writing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truly,
Li Hua
第9页 共12页 第10页 共12页
共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是:( )
A.旅游饭店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旅游交通       D.旅行社
2.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 )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以下对旅游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 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C.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D.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
4.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 )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5.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
A.教师与学生   B.旅行社的导游人员
C.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6.历史名城曲阜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中,绝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说明( )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旅游方式的多样化
D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7.下列有关旅游活动历史发展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旅游活动自古就有,但古代的旅游活动多以事务性出游为主
B.历史上首次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出现在法国
C.旅游活动大大普及、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大致出现在近代旅游阶段
D.现代旅游的产业特征是高度产业化
8.下面旅游需求与历史阶段不相符的是: ( )
A.个体需求出现在古代旅游阶段
B.伴随群体需求的旅游特征阶段是初级产业化
C.近代旅游阶段出现的需求是大众需求
D.现代旅游阶段的特征是高度产业化
9.有关旅游活动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发展旅游业要消耗大量资金,基本上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B.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性行业,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旅游业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带动了第三产业和旅游教育业的发展。
D.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10.现代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 )
A.科学研究
B.探亲访友
C.猎奇探险
D.娱乐消遣
11.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傣族泼水节
B.彝族那达慕大会?
C.朝鲜族火把节
D.蒙古族芦笙节
12.当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其目的是减少旅游时带来的(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对环境的污染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13、旅游业的经济作用有 ( )
A、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B、有了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C、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14、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指( )
A、旅游活动已成为全体公民生存必须的消费行为
B、旅游活动已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
C、发达国家的出游率达90%以上
D、发展中国家的出游率达50%以上
15、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16、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者、游览、观光构成旅游活动三要素
B、旅游是一种高消费享受活动,所以旅游的基础是发展经济
C、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是增长知识、陶冶性情
D、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和旅游欲望就可实现旅游的目的。
17.下列关于现代旅游六要素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 )
A、“游”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B、“食”和“宿”是增加旅游收入的惟一途径
C、“购”是旅游活动的核心
D、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是“娱”和“购”兴旺的基础
18.国际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①世界局势日趋稳定②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③旅游景点日益增多④旅游资源非凡性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20.一般说来,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①旅游动机②旅游伙伴③闲暇时间④经济条件⑤娱乐消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40分)
26、填表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根据产业特征的三个阶段,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字母填入表格中。
A、古代旅游B、大众需求C、现代旅游D、个体需求E、近代旅游F、群体需求
旅游需要
产业特征 前产业化阶段 初级产业化阶段 高度产业化阶段
历史阶段
(2)从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看,1841年出现在英国的世界第一家以盈利为目的,向普通人提供专门化旅游服务的旅行社,标志着_________旅游的开始。
(3)现代旅游出现于_________世纪_________年代。
(4)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是:旅游主体的_________化,旅游空间的________化,旅游目的的_________性,其中_________性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_________力。
(5)现代旅游的六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A、B、C、D四国某年有关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最高的是______国,达___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_______的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国。
(5)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它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方面。
(6)由此可知,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促进_______,并使之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20分)
(1)旅游需要从左向右依次填D、F、B;
历史阶段从左向右依次填A、E、C
(2)近代
(3)20 50
(4)大众 扩大 娱乐 娱乐 原动
(5)食 宿 行 游 购 娱
27、(1)B 12 国民经济
(2)A 外汇
(3)D 就业
(4)B
(5)酒店 餐饮 交通运输 建筑 商品交易 金融
(6)经济发展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共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物理试题(A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4、本试卷g=10m/s2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如果将它们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将其中之一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多大 ( )
A.F/2 B.F C.2F D.4F
3.如图,当正电荷从A到C移动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从A经B到C电场力对电荷做功最多
B.从A经M到C电场力对电荷做功最多
C.从A经N到C电场力对电荷做功最多
D.不管从哪条路径使电荷从A到C,电场力做功都相等,且都是正功。
4.某个物体带电量不可能是:( )
A.1.6×10-19 C B.3.2×10-19 C C.4.8×10-19 C D.6×10-19 C
5.对于电场中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势差的定义式 ,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与电场力做功WAB成正比,
与移动电荷的电量q成反比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C.将1C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1 J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V
D.电荷由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其它力的作用,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
6.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初速未知,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
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7.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 )
A.自由落体运动   B.曲线运动
C.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
8.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的值均为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 [ ]
A.0 B.2kq/r2 C.4kq/r2 D.8kq/r2
9.四种电场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一正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向N点作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电荷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 ]
10.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初速v0从P点倾斜向上进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若油滴到达最高点C时速度大小仍为v0,则油滴最高点的位置在( ).
A、P点的左上方 B、P点的右上方
C、P点的正上方 D、上述情况都可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零分。)
11.如图所示,虚线a、b和c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而,它们的电势分别为Ua、Ub和Uc,Ua>Ub>Uc.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 ).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静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12.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B点电势为零
D.B点电势为-20 V
13.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
B.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量越大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在正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D.在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14.如图所示,在电场中任意取一条电场线,电场线上的a、b两点相距为d,( )
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B.a点的电势一定大于b点的电势
C.a、b两点电势差一定等于Ed(E为a点场强)
D.a、b两点电势差等与单位正电荷由a点沿任意路径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15.原来静止的点电荷在只受电场力作用时 ( )
A.一定从场强大的地方向场强小的地方运动;
B.一定从电势高的地方向电势低的地方运动;
C.一定从电势能大的地方向电势能小的地方运动;
D.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9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6、在真空中两个带等量异种的点电荷,电量均为2×10-8C,相距20cm,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_N。在两者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N/C。
17、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0×10-9C的检验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0×10-5N,方向向右,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检验电荷电量减小为+2.0×10-9C,则该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__________N,P点电场方向   
18、在空间某一区域,有一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液滴,带正电荷,电量为q,在此电场中恰能沿竖直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此区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N/C,方向_________.
19、如图7,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9×103N/C.在电场内的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1m的圆,圆心处放置电量为1×10-6C的正点电荷,则圆周上C点处的场强大小为______N/C,方向________.
四、计算题(共45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20.(7分)如图所示,在正的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到点电荷Q的距离 。
(l)a、b两点哪点电势高?
(2)将一负电荷放在a、b两点,哪点电势能较大?
(3)若a、b两点问的电势差为100V,将二价负离子由a点移到b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还是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做功多少?
21.(7分)如果把带电量为 C的正点电荷从无穷远移至电场中的 A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J。试求:
(1)q在A点的电势能和在A点的电势(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2)q未移入电场前A点的电势是多少?
22.(8分)用30cm的细线将质量为4×10-3㎏的带电小球P悬挂在O点下,当空中有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1×104N/C的匀强电场时,小球偏转37°后处在静止状态。
(1) 分析小球的带电性质
(2) 求小球的带电量
(3) 求细线的拉力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政治试题(A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Ⅰ卷 选择题(单项选择 每题2分 共50分)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伊壁鸠鲁的话表明,哲学(  )
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统一 B.产生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和人们对人生的追问
C.能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的变化 D.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问,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2.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3.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 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4.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应这样理解(  )
①哲学与世界观都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④世界观就是哲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一定的方法论体现一定的世界观 ④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以前,人们一遇到大旱,就采取在龙王庙前祈祷、烧香等方法求雨抗旱,现在人们再遇到大旱,则是采取人工降雨等方法抗旱。从哲学上看这反映了(  )
A.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面貌大改观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7.下图漫画中的招聘者的行为(  )
①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②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是一种唯心主义 ④坚持意识决定物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9.下列正确地揭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有(  )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思想文化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③只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④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任何哲学都可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③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10年11月15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在北京举行,首都理论界多位专家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伟大变革体现在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回答14—15题。
14.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5.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 )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16.2010年8月份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持续升温,物价上涨;12月份又有回落,可见“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7.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1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彻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
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②哲学发展的方向 ③哲学的产生 ④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什么”等成为2010年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的出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决定物质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存在决定思维 ④思维决定存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21、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它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也不说”。其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3、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③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2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第Ⅱ卷(论述题 共50分)
26.(15)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的先后有多人死去,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于是便称之为“凶宅”。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现象的发生。后来村子里进驻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有原因的。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在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
(1)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处理“凶宅”问题上的方法和工作组的同志有什么不同?其结果分别如何?(6分)
(2)这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9)
27.(17分)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6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8分)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3分)
28.(18分)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1)为什么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8分)
(2)“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是如何表现出来的?(5分)
(3)怎样才能使我们由“奴隶”变为“主人”?(5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26、(1)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对“凶宅”的认识是风水不好,其做法是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其结果是终不能制止死人现象的发生;而工作组的同志经过实地考察、调研,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到了“凶宅”的秘密,其结果是真相大白。
(2)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村子里的人及住户的处理方法,归根到底是受有神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工作组的同志的处理方法,实际上就是坚持了无神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
27、(1)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2)①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③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生物试题(B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的单位是 ( )
A. 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和结构是 ( )
A. 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遗传物质第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
A.池塘中的一群鱼
B .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D.在一培养基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
4.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它三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
A. 酵母菌 B.蓝藻 C.青霉菌 D.蘑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细菌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 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6.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7. C 、 H 、 N 三种还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 73 %左右,而在组成
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 1 %,这一事实说明了 ( )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8.人体血红蛋白中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则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及它们相互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
A.145个和144个 B.146个和145个
C.145个和145个 D.145个和146个
9.一个蛋白质分子有二条肽链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组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
A.264和266 B.265和264 C.264和3 D.2和2
10.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则: ( )
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 + b)
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
11.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12.人体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路肌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属于不同系统 B.所含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 肌肉细胞的形状不同 D.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13.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分别是( )
①核酸 ②核糖核酸 ③脱氧核糖核酸 ④蛋白质 ⑤脂类 ⑥糖类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④
14.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物质是( )
A.胆固醇 B.纤维素 C.磷脂 D.脂肪
1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16.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的营养 B.供给能量C.维持细胞渗透压 D.供给水分
17.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8.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
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 )
A.在羧基上 B.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C.在R基上 D.在氨基上
19.胰岛素和雄性激素的化学成分分别是( )
A.蛋白质、固醇类 B.蛋白质、糖类 C.脂类、糖类 D.固醇类、磷脂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21.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
A. C、H、O B. C、H、O 、N、P
C. C、H、O 、N D. C、H、O、P
22、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23.下列生物中不具备核膜的是(  )
①噬菌体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⑥艾滋病病毒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③④⑥
24. 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 细胞 B. 种群 C. 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25.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 )
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变
26.在DNA分子中,以下哪个是不可能存在的: ( )
 A、腺嘌呤 B、尿嘧啶 C、磷酸 D、核糖
27.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 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
C. 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D. 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28.纤维素、胰岛素和性激素都含有的元素是 ( )
A. C、H、O、N B. C、H、O、N、P
C. C、H、O D. C、H、O、N、P、S
29.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病毒体内的核酸是DNA和RNA
B、核酸是由若干个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的长链,其中DNA一般由一条核苷酸链组成,RNA一般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
C、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也有5种
D、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就是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0.把一小块生物组织捣碎后,经化学分析,含有水、蛋白质、DNA和糖元,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是: ( )
A、小麦的 B、家兔的 C、病毒的 D、细菌的
3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32.如下图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一层次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4.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
35.若DNA完全水解,可得到的物质是 ( B )
A.脱氧核糖、核酸、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核糖、磷酸
36.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由它们合成的4条肽链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 )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37.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可以是( )
①构成染色体 ②构成“膜结构”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组成多数酶
⑤组成各种激素 ⑥调节细胞代谢 ⑦组成维生素⑧储存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⑧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38.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DNA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核苷酸
39.人体细胞中既含DNA又含RNA,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
A、8种 B、6种 C、5种 D、4种
40.表1和表2是一组生物体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从表中数据分析下列不正确的
结论有 ( )
A、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B、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没
有一定关系!
C、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多
D、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
形式相关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共40分)
41.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
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
(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           。
(4)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一定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
图    所示生物。
42.下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A是_______,组成它的元素有 ,A的化学式是 。
E在动物体内是指____ __,在植物体内主要指_ ___ 。
(2)F是___________。
(3)C是___________,组成G的元素有___________ 。
(4)D是__________。组成H的元素有
43. (每空2分共6分 )
刚收获的鲜小麦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个过程损失的主要是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能萌发。把晒干的种子,放在洁净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些水主要是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代谢旺盛的细胞内__________的相对含量高些。
44.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每空2分共12分)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41.每空2分共12分
(1)甲 , 乙 , 甲细胞中无细胞核(无核膜)。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3)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
其他细胞器
(4)甲
42.每空1分共10分
(1)葡萄糖 , C H O,C 6H12O6 , 糖原 淀粉
(2)脂肪 (3)氨基酸 (4)核苷酸,C H O N,
43.每空2分共6分
自由水 结合水 自由水
44.每空2分共12分
(1)三肽(2)肽键 ②③⑤ (3)脱水缩和 36
( 4)
第1页 共8页 第2页 共8页

第3页 共8页 第4页 共8页

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

H
R
|
H2N—C—COOH
|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生物试题(A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种群 C.组织 D.器官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10周的胚胎 B.细胞 C.血液 D.小池塘
3.一般来说,生物共同具有的生命活动是( )
A.细胞分裂 B.组织分化 C.反射 D.繁殖后代
4.一块农田中的一只蝗虫,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应属于哪个层次( )
A.种群 B.个体 C.群落 D.农田生态系统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大分子 B.个体 C.群落 D.生物圈
6.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 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细胞结构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8. 酸奶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 )
A.细胞 B.器官 C.种群 D.生态系统
9.有关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根据细胞结构,可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B.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C.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0.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发菜 C.HIV D.乳酸菌
11.叶肉细胞和大肠杆菌细胞相比,其主要区别是( )
A.有细胞壁 B.有细胞膜
C.有细胞质 D.有细胞核膜
12.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13.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体是由无机物组成的 B.生物与非生物完全相同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与非生物完全不同
14.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所用的试剂依次是( )
①双缩脲试剂 ②斐林试剂 ③稀碘液 ④苏丹Ⅲ染液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5.在细胞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 Mn Zn Mg B.Zn Cu Mg Ca
C.Zn Cu B Mn D. Mg Mn Cu Mo
16.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化合物分别是( )
A.蛋白质 水 B.蛋白质 无机盐
C.核酸 水 D.脂质 水
1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请你选用试剂检测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 )
A.斐林试剂 碘液 B.双缩脲试剂 碘液
C.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D.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染液
18.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生活在珊瑚礁中美丽的珊瑚鱼,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 )
A.差异很大 B.大体相同 C.很难确定 D.没有一定标准
19.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20.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含氨基酸分子500个,在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和水分子数分别是( )
A.504个和498个  B.496个和499个
C.499个和499个  D.496个和496个
21.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A.①③④⑤②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2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蛋白质的结构不相同的原因
A.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都不同
23.R基为—C3H5O2的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C、H、O、N的原子数分别为
( )
A.5、9、4、1 B.4、8、5、2 C.5、8、4、1 D.4、9、4、1
24.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水 B.糖类了 C.蛋白质 D.脂质
25.赖氨酸的分子式为 C6H14O2N2 , 则赖氨酸的R基为 ( )
A. —C4H 10 N B.—C4H 10 O
C.—C4H 10 ON D.—C5H 11 N
26.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B.酪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D.精氨酸的羧基多
2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等元素
B.每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都有肽键
C.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唯一物质
D.酶都是蛋白质
28.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29.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下列各项与决定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
A.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 D.组成多肽的肽键数量
30.所有的核苷酸分子中都含有
A.核糖 B.含氮碱基 C.脱氧核糖 D.氨基酸
3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32.杨树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种   B.8种   C.4种   D.5种
3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等元素
B.每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都有肽键
C.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唯一物质
D.酶都是蛋白质
34.观察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下列关于盐酸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 B.调节染色液的pH
C.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35.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A.8   B.7  C.5  D.4
36.下列关于SARS病毒所含核酸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A、G、C、T四种碱基,五碳糖为核糖
B.含有A、G、C、U四种碱基,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C.含有A、G、C、T四种碱基,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D.含有A、G、C、U四种碱基,五碳糖为核糖
37.下列哪种生物的细胞与蓝藻的细胞结构相似?
A.草履虫 B.洋葱 C.金鱼藻 D.乳酸菌
38.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39.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40.蛋白质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颜色是( )
A.浅蓝色 B.砖红色 C.绿色 D.紫色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41.(12分)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结构式中表示氨基的是(填序号) ,表示羧基的是
(填序号) ,共有 个氨基, 羧基。
(2)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
这种反应叫做 。
(3)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
其编号是 。
(4)该化合物称为 ,含 个肽键,编号是 。
42.(8分)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a的分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2)请在A下面的括号填写该类物质的另外三种功能 。
(3)A类物质有多种不同功能,从a角度分析原因有

43(6分)观察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解(以杨树为例),
回答有关问题。
叶肉细胞→叶→杨树→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以上生命系统中属于器官层次的是 。
(2)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
(3)一片杨树林在生命系统中应属于 层次。
(4)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 、 、 。
44.(15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 。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
(3)甲、乙两细胞的主要不同之处有 ,
因为两种细胞存在 性。
(4)常见的由甲种细胞组成的生物有 。
由乙种细胞组成的生物有 。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卷1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41.每空1分共12分
(1)① ⑦ 2 2 (2)4 3 脱水缩合
(3)R基团 ②④⑧⑨ (4)四肽 3 ③⑤⑥
42.共8分
H
(1)H2N—C—COOH ( 2分 ) (2)运输功能 结构物质 催化功能 ( 3分 )
R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 3分 )
43.每空1分共6分
(1)叶 (2)细胞 (3)种群 (4)组成 结构 功能
44.共14分
(1)甲 1分 乙 1分 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 2分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2分 统一 1分
(3)甲无核膜,而乙有 2分 差异 1分
(4)细菌、蓝藻、放线菌 动物、植物、真菌
第3页 共10页 第4页 共10页

第5页 共10页 第6页 共10页
共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9月月考
数学试题(A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数列1,-3,5,-7,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
A B C D
2.下列四个数中,哪一个是数列{}中的一项 ( )
A.380 B. 39 C. 35 D. 23
3.△ABC中,sin2A=sin2B+sin2C,则△ABC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
4. 在△ABC中,b=,c=3,B=300,则a等于( )
A. B.12 C.或2 D.2
5.在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解的是( )
A. b=10, A=450, C=600 B. a=6, c=5, B=600
C. a=7, b=5, A=600 D. a=14, b=16, A=450
6.在中,若,则的形状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7.已知数列满足, ,则此数列的通项等于( )
A. B. C. D.
8.在中,已知,,,则的面积等于 ( )
A. B. C. D.
9.在-1和8之间插入两个数a,b,使这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则 ( )
A. a=2,b=5 B. a=-2,b=5 C. a=2,b=-5 D. a=-2,b=-5
10.在△ABC中,AB=5,BC=7,AC=8,则的值为( )
  A.79 B.69
  C.5 D.-5
11. △ABC中,若c=,则角C的度数是( )
A.60° B.120° C.60°或120° D.45°
12.在锐角三角形中,a、b、c分别是内角A、B、C的对边,设B=2A,则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0,2) C.(,2)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已知△ABC的周长为9,且,则cosC的值为
14.已知为等差数列,,,则____________
15.在△ABC中,若a2+b216.在△ABC中,A=60°,b=1,其面积为,则等于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已知,,B=45 求A、C及c
20. (本题满分12分)
一缉私艇A发现在北偏东方向,距离12 nmile的海面上有一走私船C正以10 nmile/h的速度沿东偏南方向逃窜.缉私艇的速度为14 nmile/h, 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该走私船,缉私艇应沿北偏东的方向去追,.求追及所需的时间和角的正弦值.
21. (本题满分12分)
在△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且
(Ⅰ)求A的大小;
(Ⅱ)求的最大值.
22.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为的三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若.
(Ⅰ)求; (Ⅱ)若,求的面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解答题 (6题共7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 有两解(略)
18、本题满分10分
19. 本题满分12分 解:(Ⅰ)由余弦定理得,,
又因为的面积等于,所以,得. 4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 6分
(Ⅱ)由正弦定理,已知条件化为, 8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
所以的面积. 12分
20. 本题满分12分 解: 设A,C分别表示缉私艇,走私船的位置,设经过 小时后在B处追上, 则有
,
所以所需时间2小时,
21. 本题满分12分 解:(Ⅰ)由已知,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 由余弦定理得
故 ,A=120°
(Ⅱ)由(Ⅰ)得:
故当B=30°时,sinB+sinC取得最大值1。
22. 本题满分12分 解(Ⅰ)
又,
, .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